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语感是具有语文素养评判标准之一。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人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它需要联想、比较、揣摩、领悟等思维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以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诵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庐山那缥缈、捉摸不定、变幻万千的云雾;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全文,正确处理课文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并抓住关键词语“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真切感受庐山的云雾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
二、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圣陶先生曾说:“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如,《月光曲》一文,在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借助平缓柔和的语调对描写环境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也置身于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贝多芬手扶钢琴,琴音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在倾诉人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想象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壮之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跌宕变化。这样可达到增强学生语感的目的。
三、从深究中培养语感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在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句,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住这些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体会,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
例如,《二泉映月》中有这样一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沉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的月夜。”“倾吐”一词,让学生朗读品味,真正领悟到盲人阿炳是在用心在演奏,是在用琴声倾吐自己对家乡、对生活、对音乐的深沉的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同样,课文结尾处“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痛苦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文中的四个“爱”字是阿炳感情的升华,是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源泉。学生只有通过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才能把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
再如,《绝句》一诗,诗人杜甫以饱蘸喜悦情怀的笔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浣花溪草堂外春色明媚、万木复苏的盛景。诗中黄莺尽情唱和的情景正是通过“鸣”字这一带有韵味的词表达出来的。教学中,让学生说说这个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然后再指导学生对这个重音所在的诗句反复吟诵,并想象黄莺呜叫的样子,让学生从吟诵中理解诗人细腻的描写。学生从轻快的节奏中感受春天的脚步,从而陶醉在诗人所描绘的大自然美景中。若将此字换成“叫”或其他的词,不仅不能获得这样的效果,反而失去诗中原有的情趣。这样的比较与分析,不但加深了孩子们对诗句的理解,还训练了他们的语感。
四、从标点中培养语感
标点是无声的语言,许多标点符号本就具有丰富的含义。这些标点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别的标点能替代得了的。
如《悲壮的一幕》一文中科马洛夫最后的一句话:“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太空中与你们告别……让我从千万里的高空飞向大地,在光与火的歌声里获得重生。同胞们,请与我一起喊一声吧——人民万岁!科学万岁!”在这个句子里,如果我们只记住科马洛夫那慷慨激昂的话语,而不注意标点的作用,则没学到位;如果仅仅停留在知道句中的省略号是表示语言的省略,而不去思考从这个省略号里我们知道了什么,那学习还没有深入。我们可以透过这个省略号看到科马洛夫当时的告别没有悲伤的话语,没有对亲人的嘱托,而是抒发了自己甘愿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的壮烈情怀。
五、从比较中培养语感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选出来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优美文章。每篇课文都用词准确生动,语句简洁传神,甚至到了非此词不可、非此词不用的程度。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各种比较方法推敲词语,感知词语。
1.换词比较
如:《游园不值》中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话妙就妙在“出”字。如果把“出”换成“冒、爬、伸、攀”等字,为什么没有“出”好?因为“出”字比上列字“模糊”,留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写出了春天里的生命力是无处不存在、无时不舒张,不知不觉而又悄然无声的。这句话写出了春天的生命勃发、生机盎然,将抽象的“春”用红杏出墙的形象表现出来,使人觉得春天看得见、摸得着、嗅得到,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精神上的振奋。
2.换位比较
如在《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中,卢沟桥事变后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在三个“危急”能不能调换顺序?不能,因为这三个“危急”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平津有难了,华北就保不住,华北有事,中华民族就危急了。次序是不能颠倒的,这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体会。
3.增加比较
如《燕子》中有这样一句:“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让学生考虑一下,这句话能否在“一圈一圈”后面加上“慢慢”或“迅速”等词?为什么?
4..缩减比较
如《荷花》中的一句:“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可问学生,“仿佛”一词能不能删去?删去以后对句子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仔细朗读后明白:“仿佛”不能删去,“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说明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而用“仿佛”更能说明作者对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入了迷,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穿着雪白衣裳的白荷花在迎风舞蹈。
六、在应用中培养语感
借助生活实际,咀嚼一些词语的绝妙所在。如:早春时节,我们可以体会“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韵;节日期间,可以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何道出了人之常情、人间的温情。
总之,学生语感的培养贯穿于朗读训练整个过程之中。以上谈的几种方法,教师应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要使学生的语感增强,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教师一定要加强自己的朗读基本功训练。
(责任编辑韦雄)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诵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可通过朗读去获得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可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庐山那缥缈、捉摸不定、变幻万千的云雾;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全文,正确处理课文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并抓住关键词语“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真切感受庐山的云雾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
二、在想象中培养语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情境呢?叶圣陶先生曾说:“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想象,必然会在学生的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它能使课文内容像电影一样,在学生头脑中一一闪过,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感情共鸣。如,《月光曲》一文,在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经过一段时,借助平缓柔和的语调对描写环境的语句有感情的朗读,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也置身于茅屋之中。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贝多芬手扶钢琴,琴音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在倾诉人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想象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感情朗读,把学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边,领略大海的雄壮之美,从而领会乐曲旋律的跌宕变化。这样可达到增强学生语感的目的。
三、从深究中培养语感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在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对表现文章中心、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的词句,往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抓住这些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体会,学生的语感定会不断增强。
例如,《二泉映月》中有这样一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沉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的月夜。”“倾吐”一词,让学生朗读品味,真正领悟到盲人阿炳是在用心在演奏,是在用琴声倾吐自己对家乡、对生活、对音乐的深沉的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同样,课文结尾处“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痛苦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文中的四个“爱”字是阿炳感情的升华,是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源泉。学生只有通过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才能把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
再如,《绝句》一诗,诗人杜甫以饱蘸喜悦情怀的笔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浣花溪草堂外春色明媚、万木复苏的盛景。诗中黄莺尽情唱和的情景正是通过“鸣”字这一带有韵味的词表达出来的。教学中,让学生说说这个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然后再指导学生对这个重音所在的诗句反复吟诵,并想象黄莺呜叫的样子,让学生从吟诵中理解诗人细腻的描写。学生从轻快的节奏中感受春天的脚步,从而陶醉在诗人所描绘的大自然美景中。若将此字换成“叫”或其他的词,不仅不能获得这样的效果,反而失去诗中原有的情趣。这样的比较与分析,不但加深了孩子们对诗句的理解,还训练了他们的语感。
四、从标点中培养语感
标点是无声的语言,许多标点符号本就具有丰富的含义。这些标点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别的标点能替代得了的。
如《悲壮的一幕》一文中科马洛夫最后的一句话:“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太空中与你们告别……让我从千万里的高空飞向大地,在光与火的歌声里获得重生。同胞们,请与我一起喊一声吧——人民万岁!科学万岁!”在这个句子里,如果我们只记住科马洛夫那慷慨激昂的话语,而不注意标点的作用,则没学到位;如果仅仅停留在知道句中的省略号是表示语言的省略,而不去思考从这个省略号里我们知道了什么,那学习还没有深入。我们可以透过这个省略号看到科马洛夫当时的告别没有悲伤的话语,没有对亲人的嘱托,而是抒发了自己甘愿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的壮烈情怀。
五、从比较中培养语感
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选出来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优美文章。每篇课文都用词准确生动,语句简洁传神,甚至到了非此词不可、非此词不用的程度。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各种比较方法推敲词语,感知词语。
1.换词比较
如:《游园不值》中千古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话妙就妙在“出”字。如果把“出”换成“冒、爬、伸、攀”等字,为什么没有“出”好?因为“出”字比上列字“模糊”,留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写出了春天里的生命力是无处不存在、无时不舒张,不知不觉而又悄然无声的。这句话写出了春天的生命勃发、生机盎然,将抽象的“春”用红杏出墙的形象表现出来,使人觉得春天看得见、摸得着、嗅得到,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精神上的振奋。
2.换位比较
如在《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中,卢沟桥事变后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通电:“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在三个“危急”能不能调换顺序?不能,因为这三个“危急”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平津有难了,华北就保不住,华北有事,中华民族就危急了。次序是不能颠倒的,这必须通过学生自己去体会。
3.增加比较
如《燕子》中有这样一句:“还有几只横掠过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让学生考虑一下,这句话能否在“一圈一圈”后面加上“慢慢”或“迅速”等词?为什么?
4..缩减比较
如《荷花》中的一句:“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可问学生,“仿佛”一词能不能删去?删去以后对句子有什么影响?学生通过仔细朗读后明白:“仿佛”不能删去,“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说明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而用“仿佛”更能说明作者对满池如诗如画的荷花入了迷,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穿着雪白衣裳的白荷花在迎风舞蹈。
六、在应用中培养语感
借助生活实际,咀嚼一些词语的绝妙所在。如:早春时节,我们可以体会“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韵;节日期间,可以体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何道出了人之常情、人间的温情。
总之,学生语感的培养贯穿于朗读训练整个过程之中。以上谈的几种方法,教师应灵活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要使学生的语感增强,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教师一定要加强自己的朗读基本功训练。
(责任编辑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