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地区初中段现普及了人教实验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生初次接触了“新闻”这一文体,对于陌生的文体,书中介绍为: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这段话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理解并不深刻。而文中两篇例文也都没有很好体现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因此,学生对于新闻这一体裁的掌握程度在教师心中觉得与原定的教学目标(理解新闻这一体裁,并能熟练运用)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决定利用练笔来进行感性的认识。
学生例文如下:
本班讯(班级通讯员:某某某)昨日,艳阳高照,我校举行了“高王中学运动会”,我班运动员们全力奋战,严同学不幸负伤,但最终我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班委代表班级慰问了伤员,带去了班主任的关心和同学们的问候。
昨日,我校举办的校运动会在第七小学的操场上顺利举行。全校运动员们为了争得班级荣誉,使出了自己的浑身解数,整个运动场上气氛非常热烈,融洽。大家的口号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班的运动员不愧是运动场上的健儿,喜报频频传向班级大本营。啦啦队们的劲也更足了,但可惜的是女同学严同学在400米短跑中,求功心切,不慎摔倒了。被跑道上的小石子擦伤了腿,血水渗出了皮肤。但她很勇敢,忍痛爬起来接着跑,仍然取得了该组第二名的好成绩,赢得了阵阵喝彩。在十多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取得了校团体第二名的佳绩。比赛结束了,班委们不顾劳累陪同严同学回家,班长和副班长仔细询问了她的腿伤,并代表全班同学为她争得班级荣誉而表示感谢。严同学激动地说:“为班争光这是我应该做的,受点小伤不算什么,谢谢同学们对我的关心。”严同学的父母对此表示支持与理解。
“高王中学运动会”在昨日下午圆满落幕。
如此熟悉的“新闻”,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了。对于初次的写作练习,学生能写得如此精道、老练确实是出乎意料。归功于什么呢?这不是他们自己写的,完全模仿自报刊中的新闻,而且模仿物惟妙惟肖。很多教师也曾经引导学生去模仿报刊中的新闻学写这一文体。这当然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我想这是不是显得太概念化,太框架化了呢?虽然新闻有着它固有的模式,但能否让初学的人注入一些自己的语言,提倡一些创新的写法,更或者去冲破一下新闻固有的传统模式呢?学生的写法是否太死板了?
即使现在的教育中融入了创新,鼓励着创新。但在潜意识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仍然在模仿着前人。学生如此,错不在于他们。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纯真,变得深沉老练?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育中我们已能找到蛛丝马迹。
人文教育下的作文,教师们仍然看重文章的结构,强调的是写作的“技术”。如何去开头、如何去结尾、甚至如何去承上启下。这是不是依然倾向于一种“模式”,一种“框架”呢?于是我们放眼学生的作文,文中的主人公或是在岸上游泳,或是尸伏不起,没有真情实的流露。模式、框架下的文章显得干巴、空洞、乏味。语言开始公式化,人物脸谱化,情感单一化,事件典型化。比如:“太阳”是热情、光明、希望的象征,提到“秋天”就应该是萧条、伤感的,而“蜜蜂”是勤劳的代名词。
中央少儿频道晚18:00档左右有一个节目是儿童的表演秀。节目中的小朋友年纪有些只有四、五岁,但是他们出场时,从主持人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看出,他们说话是一套一套的,拿腔拿调,当主持人向一个只有四岁的小男孩问道:“这次比赛你如果失败了,会不会哭啊?”他回答:“我不会,失败并不可怕。跌倒了我会再爬起来,来参加第二次的比赛。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在这样的问答中,你能感受到作为一个孩子他原本应该有的天真活泼的个性吗?是否显得太少年老成了,或者我们确切的讲应该是“儿童老成”吧。这是不是家长或者幼儿园的老师加在他们身上的语言枷锁,思想的牢笼呢?如果在这样一次难得的锻炼中让他用自己的思想去面对,用自己的话去表达内心的想法,那该是多好啊!而我们成年人剥夺了他们这种权力。
所以作为一位教师,应更使自身脱离于千人一面的模式化语言,给学生更大的创新空间,也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们走出误区,开创他们自己崭新的天地。
学生例文如下:
本班讯(班级通讯员:某某某)昨日,艳阳高照,我校举行了“高王中学运动会”,我班运动员们全力奋战,严同学不幸负伤,但最终我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班委代表班级慰问了伤员,带去了班主任的关心和同学们的问候。
昨日,我校举办的校运动会在第七小学的操场上顺利举行。全校运动员们为了争得班级荣誉,使出了自己的浑身解数,整个运动场上气氛非常热烈,融洽。大家的口号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我班的运动员不愧是运动场上的健儿,喜报频频传向班级大本营。啦啦队们的劲也更足了,但可惜的是女同学严同学在400米短跑中,求功心切,不慎摔倒了。被跑道上的小石子擦伤了腿,血水渗出了皮肤。但她很勇敢,忍痛爬起来接着跑,仍然取得了该组第二名的好成绩,赢得了阵阵喝彩。在十多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取得了校团体第二名的佳绩。比赛结束了,班委们不顾劳累陪同严同学回家,班长和副班长仔细询问了她的腿伤,并代表全班同学为她争得班级荣誉而表示感谢。严同学激动地说:“为班争光这是我应该做的,受点小伤不算什么,谢谢同学们对我的关心。”严同学的父母对此表示支持与理解。
“高王中学运动会”在昨日下午圆满落幕。
如此熟悉的“新闻”,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了。对于初次的写作练习,学生能写得如此精道、老练确实是出乎意料。归功于什么呢?这不是他们自己写的,完全模仿自报刊中的新闻,而且模仿物惟妙惟肖。很多教师也曾经引导学生去模仿报刊中的新闻学写这一文体。这当然不失为一个办法,但我想这是不是显得太概念化,太框架化了呢?虽然新闻有着它固有的模式,但能否让初学的人注入一些自己的语言,提倡一些创新的写法,更或者去冲破一下新闻固有的传统模式呢?学生的写法是否太死板了?
即使现在的教育中融入了创新,鼓励着创新。但在潜意识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仍然在模仿着前人。学生如此,错不在于他们。是什么让他们失去了纯真,变得深沉老练?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育中我们已能找到蛛丝马迹。
人文教育下的作文,教师们仍然看重文章的结构,强调的是写作的“技术”。如何去开头、如何去结尾、甚至如何去承上启下。这是不是依然倾向于一种“模式”,一种“框架”呢?于是我们放眼学生的作文,文中的主人公或是在岸上游泳,或是尸伏不起,没有真情实的流露。模式、框架下的文章显得干巴、空洞、乏味。语言开始公式化,人物脸谱化,情感单一化,事件典型化。比如:“太阳”是热情、光明、希望的象征,提到“秋天”就应该是萧条、伤感的,而“蜜蜂”是勤劳的代名词。
中央少儿频道晚18:00档左右有一个节目是儿童的表演秀。节目中的小朋友年纪有些只有四、五岁,但是他们出场时,从主持人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看出,他们说话是一套一套的,拿腔拿调,当主持人向一个只有四岁的小男孩问道:“这次比赛你如果失败了,会不会哭啊?”他回答:“我不会,失败并不可怕。跌倒了我会再爬起来,来参加第二次的比赛。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在这样的问答中,你能感受到作为一个孩子他原本应该有的天真活泼的个性吗?是否显得太少年老成了,或者我们确切的讲应该是“儿童老成”吧。这是不是家长或者幼儿园的老师加在他们身上的语言枷锁,思想的牢笼呢?如果在这样一次难得的锻炼中让他用自己的思想去面对,用自己的话去表达内心的想法,那该是多好啊!而我们成年人剥夺了他们这种权力。
所以作为一位教师,应更使自身脱离于千人一面的模式化语言,给学生更大的创新空间,也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们走出误区,开创他们自己崭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