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体育文化的建设,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文化强省重要战略的有力诠释。安徽省有着丰富的城市文化元素与资源,而对于职业体育文化建设的探索依然长期处于匮乏的状态,本文仅以职业体育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旨在对安徽省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城市文化;策略;职业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4.3 【文献标识码】A
自中共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三个强省”的建设战略,省内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建设以势如破竹的形势在全省如火如荼的展开。其中,为了落实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并针对体育文化建设板块指出多项指导意见。本文以职业体育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城市文化建设的难点,以职业体育文化建设为例,研究安徽省城市文化建设策略,为安徽省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多维度的策略参考。
一、城市文化建设与职业体育文化建设的关系
城市文化是伴随城市建设而形成的、以人为城市主体的文化系统,它的兼容并蓄一方面体现在文化系统的传承性,就像安徽省以徽风皖韵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名片,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它包含的多个文化子系统中就包含了职业体育文化这一板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是彼此依托、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
但是,职业体育文化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有着与城市文化截然不同的一面。职业体育首先具有职业性,这使其区别于一般的大众体育活动,其次职业体育具有市场性,多指通过市场运作的竞技体育赛事,可以通过门票、广告等途径获取经济收入。职业体育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从西方引入国内,经过近30年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在不断交流中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文化。
二、职业体育文化的建设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知,职业体育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职业体育文化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建设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提升,职业体育也是树立城市形象、宣传城市的途径之一。从城市文化的整体建设来看,职业体育文化的建设也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建设要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
(一)构建自上而下全方位的体育产业链,夯实城市物质文化
城市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与经济基础,不仅包含了诸如体育场馆、公共健身器材等各项城市基础设施,也包含体育产业在内的各项城市经济产业。《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按照《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的建设要求来看,从体育产业中的体育活动、体育基础设施网络、体育服务设施、健身服务业乃至健身服务企业,体育产业都必须构建起一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产业链。而以产业链方式运作的优势是不仅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组合利用与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更可以形成健康、有序、持久的良性产业运作机制。
(二)举办具备城市标志性的体育赛事,凝练城市精神文化
城市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它包括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拥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自2000年北京成功申奥之后,奥运会、足球世界杯、NBA篮球赛等国际职业体育赛事对于国内体育的影响不断加重,而且在国内以全运会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也正逐渐由单纯的体育竞技类比赛向体育竞技与文化展示兼备的综合型赛事转变。
也正因为体育赛事自身就带有强烈的文化符号特征,通过举办带有城市文化标志的体育赛事,一方面借助城市文化标志的提取与诠释,可以形成对城市文化核心,即城市精神文化的凝练与肯定,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区分体育赛事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凸显赛事自身魅力,相得益彰。例如,合肥市近些年举办的环巢湖马拉松、自行车比赛等商业赛事,通过相关新闻媒体的转播,有效地促进了合肥城市形象的提升,为城市树立了积极健康的形象。
(三)制定符合现代体育特征的体育管理体制,规范制度文化
体育作为文化中的先进性代表,现代体育无论从精神还是从内容,都与旧时代的体育名词不同。所以,在对现代体育的管理与规范上,要根据现代体育的职业特征与时代先进性,重新制定管理体制,并规范制度文化。体育制度直接对城市职业体育的发展起到推动或阻碍作用,先进的体育制度文化会给职业体育的发展带来生命力,促进其繁荣,反之则不利于职业体育的发展。
而要形成先进规范的体育制度,进而形成体育制度文化,不仅需要完善良好的人才筛选与培训机制,储备大量的优质人才资源,做到专人专岗、才尽其用,也要加强多岗位、多部门、多地区,甚至多省市之间的创新联动。无论是领导还是基层工作人员,大家必须开放思维、走出去,形成统一的战略战术与资源互换机制。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改善体育制度,做到与时俱进。
(四)打造职业性与互动性并存的体育文化社区,提升行为文化
作为我国体育文化中的“舶来品”,职业体育文化虽然在我国已经发展了近30年,但是在大众文化的视野中仍然处于莫衷一是的模糊定位,群众的参与程度并不高。为了增强职业体育文化的辨识度、提升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以及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打造职业性与互动性并存的体育文化社区显得尤为必要。
体育文化社区,指的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在体育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带动社区所在群众在社区内开展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并以此形成社区常态化。其中,职业性指的是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体育运动员或体育专家作为教练或讲师普及职业体育文化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專业性。而互动性,则代表着活动方式不拘一格,从便于群众的角度组织与开展,方便群众参与其中,让普通百姓熟悉职业体育,让职业体育与普通群众拉近距离,让普通人懂得如何去欣赏职业体育或者如何参与到职业体育当中去,进而促进职业体育的推广与普及。
三、结语与思考
职业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整体的建设过程,需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四个层面同步展开,它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城市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本文虽然尝试从四个层面逐一展开分析,但篇幅有限,依然有很多地方未能充分诠释到位,例如,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中未能结合具体城市案例给出建设建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ah.gov.cn/ UserData/DocHtml/1/2013/7/12/3918460623383.html,2013(5):31.
[2]李曙新.城市文化及其建设内涵的三维建构——城市竞争力视野下基于系统方法的研究[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22(4):99-103.
[3]李海,徐剑,刘建国.论体育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提升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3,10,27(5):50-53,62.
[4]牛丽丽.我国职业体育文化建设的思索[J].社会体育学,2015,25(5):169-170.
[5]张昕.体育赛事文化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J].科技信息,2014(15):22,50.
[6]崔德刚.职业体育的城市文化存在与演绎[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五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4(3).
[7]王成,张鸿雁.美国体育城市的类型特征、创建成因与本土启示[J].体育科学,2015,35(10):82-89.
[8]孟令刚.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5.
[9]曹伟.职业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品牌的路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
作者简介:李俊喜(1974-),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关键词】城市文化;策略;职业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4.3 【文献标识码】A
自中共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三个强省”的建设战略,省内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建设以势如破竹的形势在全省如火如荼的展开。其中,为了落实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并针对体育文化建设板块指出多项指导意见。本文以职业体育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结合城市文化建设的难点,以职业体育文化建设为例,研究安徽省城市文化建设策略,为安徽省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多维度的策略参考。
一、城市文化建设与职业体育文化建设的关系
城市文化是伴随城市建设而形成的、以人为城市主体的文化系统,它的兼容并蓄一方面体现在文化系统的传承性,就像安徽省以徽风皖韵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名片,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它包含的多个文化子系统中就包含了职业体育文化这一板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体育文化与城市文化是彼此依托、相辅相成的紧密关系。
但是,职业体育文化因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有着与城市文化截然不同的一面。职业体育首先具有职业性,这使其区别于一般的大众体育活动,其次职业体育具有市场性,多指通过市场运作的竞技体育赛事,可以通过门票、广告等途径获取经济收入。职业体育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才从西方引入国内,经过近30年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在不断交流中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文化。
二、职业体育文化的建设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知,职业体育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职业体育文化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城市文化建设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提升,职业体育也是树立城市形象、宣传城市的途径之一。从城市文化的整体建设来看,职业体育文化的建设也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建设要素: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
(一)构建自上而下全方位的体育产业链,夯实城市物质文化
城市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与经济基础,不仅包含了诸如体育场馆、公共健身器材等各项城市基础设施,也包含体育产业在内的各项城市经济产业。《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按照《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的建设要求来看,从体育产业中的体育活动、体育基础设施网络、体育服务设施、健身服务业乃至健身服务企业,体育产业都必须构建起一条自上而下的全方位产业链。而以产业链方式运作的优势是不仅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组合利用与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更可以形成健康、有序、持久的良性产业运作机制。
(二)举办具备城市标志性的体育赛事,凝练城市精神文化
城市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它包括城市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城市成员的人所拥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自2000年北京成功申奥之后,奥运会、足球世界杯、NBA篮球赛等国际职业体育赛事对于国内体育的影响不断加重,而且在国内以全运会为代表的大型体育赛事也正逐渐由单纯的体育竞技类比赛向体育竞技与文化展示兼备的综合型赛事转变。
也正因为体育赛事自身就带有强烈的文化符号特征,通过举办带有城市文化标志的体育赛事,一方面借助城市文化标志的提取与诠释,可以形成对城市文化核心,即城市精神文化的凝练与肯定,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区分体育赛事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凸显赛事自身魅力,相得益彰。例如,合肥市近些年举办的环巢湖马拉松、自行车比赛等商业赛事,通过相关新闻媒体的转播,有效地促进了合肥城市形象的提升,为城市树立了积极健康的形象。
(三)制定符合现代体育特征的体育管理体制,规范制度文化
体育作为文化中的先进性代表,现代体育无论从精神还是从内容,都与旧时代的体育名词不同。所以,在对现代体育的管理与规范上,要根据现代体育的职业特征与时代先进性,重新制定管理体制,并规范制度文化。体育制度直接对城市职业体育的发展起到推动或阻碍作用,先进的体育制度文化会给职业体育的发展带来生命力,促进其繁荣,反之则不利于职业体育的发展。
而要形成先进规范的体育制度,进而形成体育制度文化,不仅需要完善良好的人才筛选与培训机制,储备大量的优质人才资源,做到专人专岗、才尽其用,也要加强多岗位、多部门、多地区,甚至多省市之间的创新联动。无论是领导还是基层工作人员,大家必须开放思维、走出去,形成统一的战略战术与资源互换机制。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改善体育制度,做到与时俱进。
(四)打造职业性与互动性并存的体育文化社区,提升行为文化
作为我国体育文化中的“舶来品”,职业体育文化虽然在我国已经发展了近30年,但是在大众文化的视野中仍然处于莫衷一是的模糊定位,群众的参与程度并不高。为了增强职业体育文化的辨识度、提升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以及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打造职业性与互动性并存的体育文化社区显得尤为必要。
体育文化社区,指的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在体育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带动社区所在群众在社区内开展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并以此形成社区常态化。其中,职业性指的是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体育运动员或体育专家作为教练或讲师普及职业体育文化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專业性。而互动性,则代表着活动方式不拘一格,从便于群众的角度组织与开展,方便群众参与其中,让普通百姓熟悉职业体育,让职业体育与普通群众拉近距离,让普通人懂得如何去欣赏职业体育或者如何参与到职业体育当中去,进而促进职业体育的推广与普及。
三、结语与思考
职业体育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整体的建设过程,需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四个层面同步展开,它的每一个环节都与城市文化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本文虽然尝试从四个层面逐一展开分析,但篇幅有限,依然有很多地方未能充分诠释到位,例如,城市精神文化建设中未能结合具体城市案例给出建设建议,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文化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ah.gov.cn/ UserData/DocHtml/1/2013/7/12/3918460623383.html,2013(5):31.
[2]李曙新.城市文化及其建设内涵的三维建构——城市竞争力视野下基于系统方法的研究[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5,22(4):99-103.
[3]李海,徐剑,刘建国.论体育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提升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3,10,27(5):50-53,62.
[4]牛丽丽.我国职业体育文化建设的思索[J].社会体育学,2015,25(5):169-170.
[5]张昕.体育赛事文化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影响研究[J].科技信息,2014(15):22,50.
[6]崔德刚.职业体育的城市文化存在与演绎[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五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4(3).
[7]王成,张鸿雁.美国体育城市的类型特征、创建成因与本土启示[J].体育科学,2015,35(10):82-89.
[8]孟令刚.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5.
[9]曹伟.职业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品牌的路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5.
作者简介:李俊喜(1974-),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