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ly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有无趣味性,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恰当地纳入趣味性内容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调节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关键词: 新课程 高中地理教学 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学生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而又有效的途径。
  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兴趣是最为活跃的一个因素,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要求教师应用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一、创造宽松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营造一个民主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建立一种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弹性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鼓励提问,鼓励创新。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学生受到老师的赏识激励时,会体验到喜悦感、成就感。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那些能带来愉快感的事情,就容易引发兴趣。在興趣的驱动下,学生就会喜欢这个老师所上的课,愿意主动地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经常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创设各种激励的情境,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营造师生之间相互平等的学习气氛。师生情感融洽能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思考问题,掌握方法,正如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二、巧用课堂引言,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景的作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十分重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地理教学中用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导入新课,若难易适当,则足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推测、想象、分析,进而追根寻源,达到培养其思维能力、发展其智力的目的。这样一上课就先声夺人,使课堂变为充满生机活力的、有趣味性的、师生互动互学的、令人留连的地方,也把教师从固定的教学摸式、枯燥的说教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刺激求知欲望。
  三、贴近现实生活,引用趣味事例
  很多教学照本宣科,缺乏生活味,学生总感觉到学习地理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而中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烈,假如能将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好奇心驱动下的探索可以转化为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贴近生活,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始终在主动、积极的状态下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把握知识,体验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的乐趣,增强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把地理知识内容与充满情趣的相关事物结合,引入与新教学内容有关的谜语、诗词、笑话、游戏、名人轶事、民族风情、千奇百怪的地理现象等,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默契交流。还能使学生在猜谜语、听传说、玩游戏等当中自然进入学习状态,不致产生学习地理的厌烦心理。
  四、善于巧妙设疑,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因此要善于通过启发学生敢于、勇于、乐于质疑。在教学中把新知识的有关内容设计成问题的形式,提出各种悬念、疑问,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探究,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实践证明,恰当准确地设置问题,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寻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当然设置悬念,必须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恰到好处,同时还要根据教材和教学的需要来进行。
  五、转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方法是学习的金钥匙,是事半功倍的前提。新课程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基于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教、过于强调竞争、轻视合作,以及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要改变课堂教学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练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六、形象生动描绘,激发学习兴趣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地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则一方面能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教学中对于内容比较抽象而无挂图、插图表示的内容,利用生动有趣、富于启发、和谐动听、节奏明快的语言,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地理知识,达到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目的。
  七、利用电化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科技发展到今天,多媒体这一先进的教学设备早已进入课堂,教师将各种应用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3dMax、CorlDraw、Flash、CAD辅助教学软件等,熟练运用于教学之中,能为解决地理问题提供新的方式、方法。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图像方面比其他学科有更多的优势,课堂上若能充分利用电脑、录像、挂图、幻灯、投影、漫画这些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手段,创设图像情境,化不可视为可视,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想学”进入“爱学”阶段,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为达到预期目的,用以激发兴趣的资料对相关知识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不应是画蛇添足,更不能哗众取宠,在地理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计与巧妙使用,与课堂教学整体和谐,激发兴趣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巧妙新奇。这样能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好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感受地理学科魅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楚延.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2004.
  [2]任蔚.新课标理念下的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地理教学,2004,9.
其他文献
报纸必读性内涵非常深奥和广泛,同时也值得探究。笔者认为以下几点非常必要: 阶级性 众所周知,新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的新闻是党的耳目和喉舌,它受党的领导,为党的
会议
在我们组织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课堂问答。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教学行为,而且是一种评价行为。教师对学生回答作出的即时评价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对话,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下一步的学习进程,影响到学生对一堂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兴趣与态度。但是,长期以来,教师在这一环节上一直存在很大的问题,制约着课堂
新课程对教学一线老师提出了挑战,如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文章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采用情境体验教学法;突破思维定势;讨论交流;合作交流.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必然。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内在的驱动力。在运用先进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要具备现代的教学思想,不断提高教学基本功,掌握多媒体制作技术。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初中思想品德课 注意问题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高尚道
讨论了金矿石全泥氰化浸出,三洗尾矿压滤,浸溶液循环使用过程中,杂质元素及浸液氧量对金浸出指标的影响,矿浸液循环使用杂质元素和耗氧物质累积不影响金浸出指标。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并向成年人过渡,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纵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以“成长的我——我与集体、国家社会”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构建教材的基础,确定以“尊重、关爱、责任”为整阶段的基本价值目标,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心理历程问题,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在不同年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