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高中语文所追寻的有效性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区别,寻找的是符合高中生认知规律和学习习惯的语文教学方式,一样的听、说、读、写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要求,一样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解读,一样的知、情、意、行教学要求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本质上是一件与时俱进的事情,是一件因所教学生不同而有不同教学追求的事情。在课程改革走过近十年的日子里,在有效教学风靡一时的背景下,我们梳理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并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是一件必要且有意义的事情。
一、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有人说,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方面,语文教学的实际有时会证明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低效甚至于是无效的,或远或近,我们都能看到休息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学生在高考语文中考得的成绩比天天在校学习的学生还高,国人有“事实胜于雄辩”的传统,这些例子宛似如山铁证,压得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没有发言的余地;另一方面,有专家学者的鸿篇巨著不断地论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徐江教授的一篇《语文无效教学批判》直指多年来语文教学的弊端,对伤疤无情的撕裂深深地刺痛着高中语文教师。于是乎,有的教师学习鸵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也有的同行奋起反击,历陈高中语文教学所取得的成果;更多的人冷静理性地看待各种各样的观点,默默地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观察、体会、反思,以求为高中语文教学正名,为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寻求更为科学的道路。
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或许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认识。一是字面意义上的理解,有效即为有效果。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语文教学可能都是有效的,因为只要给学生时间,只要教师在努力,那么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收获或许有多少之分,但一定是有的。尽管这种收获未必能从考试分数上体现出来,但不能否认它的存在。然而这种认识显然是浅薄的,因为从这个角度讲,教师似乎没有多少发挥的空间,体现不出教师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在学校之外读读书,他的语文水平同样会有进步。因此,基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有效教学很快过渡到第二种理解上。
第二种理解就是把有效解读为高效。高中语文教学要超越有效,指向高效。从直观的角度,高效的说法是有效的延伸与强化,是对有效教学各种细节内容要求的提升,本质上与有效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我们也注意到国内知名学者如成尚荣等对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等提出了独到的观点,这些观点可以让我们对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有更为理性和深刻的认识。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理想中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是这样的:一方面,要契合高中学生语言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现在的高中学生因为身处信息社会,接触到的信息真的是日新月异,今年刚刚流行“潮”,明年又开始流行“囧”,作为语文教师,总觉得自己的语言变化赶不上学生,甚至有教师开玩笑,除了高考语文水平之外,其他方面的语言水平我们恐怕都不如学生。玩笑背后是对今天学生语言基础的一种描述,也提醒我们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要“接学生的地气”;另一方面,要能够体现出学生所需要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是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不宜分开的,因为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对于高中学生的成长而言是一体的。因此,追求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另一种境界,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课堂上的融合与统一,而非割裂与分离。
二、寻找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点
高中语文教学从哪里出发?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寻找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点。因为从逻辑上讲,要想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往哪里去,首先必须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站在哪里,面向何方。由于叙述重点的原因,拙作只讨论高中语文教学基点的问题。
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点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角度来考虑。教学内容自不必说,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已经将大部分教学内容都确定好了,教师的作用在于传授。但教师在这一块也是有扩展空间的,名家作品、时鲜美文均可根据教学需要而引入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的盛宴,名师大家之课也常有此举,类似于互文解读之类的课堂,常常是走出教材很远,与主题相关的美文尽收眼底,让学生收益颇丰。
教学方式是另一个重要基点。同样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教学方式传授便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显而易见的。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现在的高中生喜欢,这是一个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面对信息量已经十分丰富的学生,面对学生获得知识途径多元化的现实,语文教学必须基于传统并走向未来。因此,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就成为我们寻找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点。
先学后教如何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由文字走向实质,字面理解自不必多述,实质却不能不说。因为先学后教意味着教学观念的转变,意味着教学方式的放弃与选择,对于一个已经形成了讲授习惯的教师而言,这并非一件易事。《虞美人》、《秋声赋》、《寡人之于国也》……此类大作,不讲如何行?这样的教学心态决定了“以学定教”观念的落实,就像习惯了用右手的人却要用左手拿筷子吃饭一样难。但社会发展的实际告诉我们,教学观念不转变是不行的,单纯的讲授学习不会被学生认同,有效学习也无法成为现实,自身的专业成长更是空话。如斯,有效教学何以实现?因此,必须站稳这个基点。
以学定教又如何理解?可以把它和我们的教学习惯结合起来理解,想想我们面对《肖邦故园》一文时是如何备课的,大概想的是以前的教学经验吧,大概想的是教材教参的设计吧,或许也想了学生,但多想的是怎样让学生接受、信服我的观点。以学定教不是这样的,它会指导教师先去了解学生,看他们是否知道肖邦,是否知道其对波兰民间音乐的研究,还可以更宽泛一点,看学生知道哪些音乐家,范围再广一点,知道哪些艺术家,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情怀,以此为基础形成教学设计,才能在课堂上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才是学生学习的坚实基点。
当然,高中语文教学是复杂多变的,因为高中生的思想是前卫的,这就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当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赋予新的含义,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师不能掉队。既然如此,让我们在确定好基点之后,向着有效教学的方向出发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226100)
一、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
有人说,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方面,语文教学的实际有时会证明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低效甚至于是无效的,或远或近,我们都能看到休息几个月甚至是一年的学生在高考语文中考得的成绩比天天在校学习的学生还高,国人有“事实胜于雄辩”的传统,这些例子宛似如山铁证,压得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没有发言的余地;另一方面,有专家学者的鸿篇巨著不断地论述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徐江教授的一篇《语文无效教学批判》直指多年来语文教学的弊端,对伤疤无情的撕裂深深地刺痛着高中语文教师。于是乎,有的教师学习鸵鸟,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也有的同行奋起反击,历陈高中语文教学所取得的成果;更多的人冷静理性地看待各种各样的观点,默默地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观察、体会、反思,以求为高中语文教学正名,为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寻求更为科学的道路。
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或许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认识。一是字面意义上的理解,有效即为有效果。从这个角度讲,我们的语文教学可能都是有效的,因为只要给学生时间,只要教师在努力,那么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收获或许有多少之分,但一定是有的。尽管这种收获未必能从考试分数上体现出来,但不能否认它的存在。然而这种认识显然是浅薄的,因为从这个角度讲,教师似乎没有多少发挥的空间,体现不出教师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在学校之外读读书,他的语文水平同样会有进步。因此,基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有效教学很快过渡到第二种理解上。
第二种理解就是把有效解读为高效。高中语文教学要超越有效,指向高效。从直观的角度,高效的说法是有效的延伸与强化,是对有效教学各种细节内容要求的提升,本质上与有效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我们也注意到国内知名学者如成尚荣等对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等提出了独到的观点,这些观点可以让我们对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有更为理性和深刻的认识。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理想中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是这样的:一方面,要契合高中学生语言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现在的高中学生因为身处信息社会,接触到的信息真的是日新月异,今年刚刚流行“潮”,明年又开始流行“囧”,作为语文教师,总觉得自己的语言变化赶不上学生,甚至有教师开玩笑,除了高考语文水平之外,其他方面的语言水平我们恐怕都不如学生。玩笑背后是对今天学生语言基础的一种描述,也提醒我们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要“接学生的地气”;另一方面,要能够体现出学生所需要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是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不宜分开的,因为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对于高中学生的成长而言是一体的。因此,追求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另一种境界,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课堂上的融合与统一,而非割裂与分离。
二、寻找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点
高中语文教学从哪里出发?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寻找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点。因为从逻辑上讲,要想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往哪里去,首先必须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站在哪里,面向何方。由于叙述重点的原因,拙作只讨论高中语文教学基点的问题。
高中语文教学的基点可以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两个角度来考虑。教学内容自不必说,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已经将大部分教学内容都确定好了,教师的作用在于传授。但教师在这一块也是有扩展空间的,名家作品、时鲜美文均可根据教学需要而引入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的盛宴,名师大家之课也常有此举,类似于互文解读之类的课堂,常常是走出教材很远,与主题相关的美文尽收眼底,让学生收益颇丰。
教学方式是另一个重要基点。同样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教学方式传授便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是显而易见的。但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现在的高中生喜欢,这是一个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面对信息量已经十分丰富的学生,面对学生获得知识途径多元化的现实,语文教学必须基于传统并走向未来。因此,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就成为我们寻找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点。
先学后教如何理解?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也可以由文字走向实质,字面理解自不必多述,实质却不能不说。因为先学后教意味着教学观念的转变,意味着教学方式的放弃与选择,对于一个已经形成了讲授习惯的教师而言,这并非一件易事。《虞美人》、《秋声赋》、《寡人之于国也》……此类大作,不讲如何行?这样的教学心态决定了“以学定教”观念的落实,就像习惯了用右手的人却要用左手拿筷子吃饭一样难。但社会发展的实际告诉我们,教学观念不转变是不行的,单纯的讲授学习不会被学生认同,有效学习也无法成为现实,自身的专业成长更是空话。如斯,有效教学何以实现?因此,必须站稳这个基点。
以学定教又如何理解?可以把它和我们的教学习惯结合起来理解,想想我们面对《肖邦故园》一文时是如何备课的,大概想的是以前的教学经验吧,大概想的是教材教参的设计吧,或许也想了学生,但多想的是怎样让学生接受、信服我的观点。以学定教不是这样的,它会指导教师先去了解学生,看他们是否知道肖邦,是否知道其对波兰民间音乐的研究,还可以更宽泛一点,看学生知道哪些音乐家,范围再广一点,知道哪些艺术家,知道他们的哪些故事以及故事背后的情怀,以此为基础形成教学设计,才能在课堂上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才是学生学习的坚实基点。
当然,高中语文教学是复杂多变的,因为高中生的思想是前卫的,这就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应当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赋予新的含义,也就决定了语文教师不能掉队。既然如此,让我们在确定好基点之后,向着有效教学的方向出发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