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插图,是一幅幅“凝固的历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探究,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优化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还使学生得到情感熏陶,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历史插图;对比;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新课改的三种主要学习模式之一。相对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言,探究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探究的课题很多,其中历史插图对比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究课题。历史教科书最吸引学生的地方,莫过于大量丰富多彩的插图。每一幅历史插图,都是一段凝固的历史,都是历史教学的丰富资源。对学生而言,插图不过是让他们“一饱眼福”的图片,仅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对老师而言,插图也不过是课本知识的佐证和补充,只是用来吊一吊学生的“胃口”,活跃课堂气氛,或者进一步就图论史,与课本知识结合一下,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怎样才能使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这些凝固的历史活跃起来呢?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实现教学任务是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或者解决问题”。弗雷内的自然法和自治教学法也倡导让学生个人或小组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索,去获取知识和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历史插图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历史插图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探求异同,寻找规律,开展插图对比探究学习活动,不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潜能,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使他们对于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知识有更科学的认识,也使历史学习更加趣味盎然,凸现历史插图探究学习的独特魅力。
历史课本上的插图,主要有实物图、地形图、疆域图、生活习俗图、文物资料图、城市平面图、人物形象图、历史场景图等。对比探究,就要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插图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形成自己的历史认知。
通过实物图对比,不但巩固了历史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例如:秦半两钱、汉五铢钱在课本上都有实物图,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但学生们却经常混淆。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自己找出分辨它们的办法。通过对比,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这两种货币的认识,而且找到了辨别它们的方法,学会了合作学习,巩固了学习效果。在以后的测试中,对这两种货币的考查,学生们都能轻而易举地答对。运用这种办法,我还引导学生们对比了北宋交子和南宋会子的不同,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与汉文的不同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地形图对比,不但了解历史沿革,还可以实现学科渗透。有一次上课,我让学生们对比《辽、宋、西夏形势图》和《宋、金对峙形势图》的不同。在讨论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发现了两幅图中黄河的位置不同。这一问题提出来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众说纷纭。我看学生们对于黄河历史上的“夺淮入海”不了解,手头又没有资料,就鼓励他们课后继续探究。还有诸如隋唐及后代大运河图、元朝的漕运图及宋元时期的海运图、重要水利工程图等等,学生在对比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都受益匪浅。
通过疆域图对比,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规律。例如:从春秋战国的分裂到秦汉的大一统,从三国并立、南北朝对峙到隋唐的鼎盛,从五代十国的割据、两宋夏金的并存到元明清的统一,各个时代的疆域都有所不同。在学习朝代疆域图时,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各个朝代疆域的差别,并探究其原因。通过对比辨别,学生明白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并通过思考分裂和统一的原因及影响,进一步把握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确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史观。
通过生活习俗图对比,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代经济发展的状况,认识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规律。历史课本上有关人们衣、食、住、行的插图越来越多,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经济发展水平体现非常明显。还有各个朝代的经济分布图也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这些插图,能使他们认识到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社会习俗及生产发展水平的差异,从而对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这一历史规律形成初步而直观的认识,进而形成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通过文物资料图对比,不但能使学生接受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课本上有关文化艺术的插图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像书法、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诗词文学等等。这一类型的插图,也非常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展开对比,辨别它们的不同,能在艺术欣赏的同时,使学生既锻炼了观察辨别能力,又能体会到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前进的道理,还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学习书法艺术时,我引导学生对比晋代王羲之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以及两宋、明代诸多书法名家的书法插图,邀请爱好书法艺术的学生谈一谈心得体会,不但使学生体会到书法艺术的精妙,提高了鉴赏能力,而且还促使他们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书写要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城市平面图的对比,了解古代建筑风格和布局的演变。挖掘城市布局的特点,有助于了解经济发展给城市功能带来的变化。在学习北京城的建筑风格时,我引导学生对比了汉代长安城、隋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元大都及明清北京城的不同。例如:从布局上看,西汉长安城,宫殿占据城市的大部分面积,“市”很小,而且位于城市的边缘;唐长安城较之西汉,宫殿比例缩小,“市” 移至城市中心区,且“市”与“坊”界线分明,宋元以后,“市”“坊”不再分开。通过探究这些变化及其原因,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不同时代的都城建筑艺术,而且通过探究活动,明白了城市经济的日渐繁荣导致了城市建筑格局不同的道理。
通过人物形象图、历史场景图对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学家如屈原、司马迁,科学家如张衡、毕昇,艺术家如王羲之、吴道子,民族英雄如郑成功、林则徐等等,还有一些历史场景图,如战争场面、会议场景、社会生活场景等。这些内容最容易感染,最容易打动学生,也最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这些插图时,我有意识地把相同领域的插图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它们所共有的特点、历史人物能够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及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反思等等。我还经常引导学生对这些插图所展现的人物或历史事件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进行评判,使他们能够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在比较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自觉地向历史人物学习、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升华,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巧妙运用插图对比,开展探究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优化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还使学生得到了情感和艺术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实现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插图对比,让凝固的历史碰撞,让学生智慧的火花闪耀,让历史探究学习更加趣味盎然!
(作者单位 山东潍坊滨海开发区渤海实验学校)
关键词:历史插图;对比;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新课改的三种主要学习模式之一。相对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言,探究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探究的课题很多,其中历史插图对比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究课题。历史教科书最吸引学生的地方,莫过于大量丰富多彩的插图。每一幅历史插图,都是一段凝固的历史,都是历史教学的丰富资源。对学生而言,插图不过是让他们“一饱眼福”的图片,仅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对老师而言,插图也不过是课本知识的佐证和补充,只是用来吊一吊学生的“胃口”,活跃课堂气氛,或者进一步就图论史,与课本知识结合一下,使学生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怎样才能使插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让这些凝固的历史活跃起来呢?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实现教学任务是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或者解决问题”。弗雷内的自然法和自治教学法也倡导让学生个人或小组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索,去获取知识和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历史插图的特点,引导学生对历史插图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探求异同,寻找规律,开展插图对比探究学习活动,不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潜能,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使他们对于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知识有更科学的认识,也使历史学习更加趣味盎然,凸现历史插图探究学习的独特魅力。
历史课本上的插图,主要有实物图、地形图、疆域图、生活习俗图、文物资料图、城市平面图、人物形象图、历史场景图等。对比探究,就要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插图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开展探究活动,形成自己的历史认知。
通过实物图对比,不但巩固了历史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法。例如:秦半两钱、汉五铢钱在课本上都有实物图,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但学生们却经常混淆。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这两幅图,自己找出分辨它们的办法。通过对比,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这两种货币的认识,而且找到了辨别它们的方法,学会了合作学习,巩固了学习效果。在以后的测试中,对这两种货币的考查,学生们都能轻而易举地答对。运用这种办法,我还引导学生们对比了北宋交子和南宋会子的不同,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与汉文的不同等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地形图对比,不但了解历史沿革,还可以实现学科渗透。有一次上课,我让学生们对比《辽、宋、西夏形势图》和《宋、金对峙形势图》的不同。在讨论过程中,有一个学生发现了两幅图中黄河的位置不同。这一问题提出来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众说纷纭。我看学生们对于黄河历史上的“夺淮入海”不了解,手头又没有资料,就鼓励他们课后继续探究。还有诸如隋唐及后代大运河图、元朝的漕运图及宋元时期的海运图、重要水利工程图等等,学生在对比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都受益匪浅。
通过疆域图对比,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规律。例如:从春秋战国的分裂到秦汉的大一统,从三国并立、南北朝对峙到隋唐的鼎盛,从五代十国的割据、两宋夏金的并存到元明清的统一,各个时代的疆域都有所不同。在学习朝代疆域图时,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使学生认识到各个朝代疆域的差别,并探究其原因。通过对比辨别,学生明白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并通过思考分裂和统一的原因及影响,进一步把握了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确立起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史观。
通过生活习俗图对比,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时代经济发展的状况,认识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规律。历史课本上有关人们衣、食、住、行的插图越来越多,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经济发展水平体现非常明显。还有各个朝代的经济分布图也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这些插图,能使他们认识到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社会习俗及生产发展水平的差异,从而对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这一历史规律形成初步而直观的认识,进而形成正确的社会发展观。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通过文物资料图对比,不但能使学生接受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课本上有关文化艺术的插图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像书法、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诗词文学等等。这一类型的插图,也非常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展开对比,辨别它们的不同,能在艺术欣赏的同时,使学生既锻炼了观察辨别能力,又能体会到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前进的道理,还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在学习书法艺术时,我引导学生对比晋代王羲之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以及两宋、明代诸多书法名家的书法插图,邀请爱好书法艺术的学生谈一谈心得体会,不但使学生体会到书法艺术的精妙,提高了鉴赏能力,而且还促使他们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书写要求,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城市平面图的对比,了解古代建筑风格和布局的演变。挖掘城市布局的特点,有助于了解经济发展给城市功能带来的变化。在学习北京城的建筑风格时,我引导学生对比了汉代长安城、隋唐长安城、北宋东京、元大都及明清北京城的不同。例如:从布局上看,西汉长安城,宫殿占据城市的大部分面积,“市”很小,而且位于城市的边缘;唐长安城较之西汉,宫殿比例缩小,“市” 移至城市中心区,且“市”与“坊”界线分明,宋元以后,“市”“坊”不再分开。通过探究这些变化及其原因,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不同时代的都城建筑艺术,而且通过探究活动,明白了城市经济的日渐繁荣导致了城市建筑格局不同的道理。
通过人物形象图、历史场景图对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学家如屈原、司马迁,科学家如张衡、毕昇,艺术家如王羲之、吴道子,民族英雄如郑成功、林则徐等等,还有一些历史场景图,如战争场面、会议场景、社会生活场景等。这些内容最容易感染,最容易打动学生,也最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这些插图时,我有意识地把相同领域的插图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它们所共有的特点、历史人物能够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及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反思等等。我还经常引导学生对这些插图所展现的人物或历史事件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进行评判,使他们能够辩证地认识历史问题。在比较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自觉地向历史人物学习、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升华,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巧妙运用插图对比,开展探究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优化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还使学生得到了情感和艺术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好地实现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插图对比,让凝固的历史碰撞,让学生智慧的火花闪耀,让历史探究学习更加趣味盎然!
(作者单位 山东潍坊滨海开发区渤海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