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不论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到哪一步,它都将在教学中起重要作用。要想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离不开教学提问。从教师设计的问题能看出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理念,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交叉使用或者综合使用好各类提问方式,特别是处理好在应用提问法时应注意的原则和策略,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什么是提问法
  
  提问法,也称问答法或谈话法,“它是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提问法同讲述法一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先秦教育家的教育著作中,特别是孔子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窥察到提问法的成功运用,我国传统的提问法在几千年的教学发展长河中闪烁着光辉。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思维就将停止了。提问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不论语文教学改革发展到哪一步,它都将在教学中起重要作用。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二、教学中提问法应用的误区
  
  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从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分析、鉴赏、表达能力的基本方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住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
  (一)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
  有些教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无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二)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启不发,试想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任何的感性认识,怎么能正确回答呢?
  (三)提问过于急于求成。
  有些教师发问后,见学生没反应,教师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以上提问方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无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提问法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上,教师只有真正让学生知道“问什么”,学会“怎么问”,才有可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所以提问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一)环节性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提问环节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精心设计与巧妙运用提问,必须与课堂教学整体和谐,不能为了强调提问环节而忽略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时要精心联系教学实际来设计,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及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为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技校的培养目标服务。
  (二)时机性问题。
  课堂提问要突出对学生思维敏锐性的培养。学生对不感兴趣的话题常常反应缓慢。这多是由于上课内容枯燥乏味或教师讲得过于平淡。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调整方法及策略。
  
  四、提问法应用的教学策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提问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手段。
  课堂教学结构有一定的编排,需要提问来串联相关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提问能把学生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同时引发进一步探索的动机,或独立思考,或相互讨论,使课堂教学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良好的教学提问既是一种镇静剂,又是一股凝聚力,它能够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展。以下介绍几种提问方法:
  (一)设疑提问法。
  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只有当学生的思维出现强烈的问题意识,强烈地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时,其思维品质才算真正达到较高程度的活跃性和深刻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其好问、多问、善问,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二)“开启式”提问法。
  心智的开启,能使学生浮想联翩,思维畅通,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喜欢注意新奇事物的特点,以新鲜奇特的事例或趣闻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方法对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和激发饱满的学习热情有良好的效果。
  (三)“设悬念”提问法。
  悬念是一种人关心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的心理活动。实践证明,设悬念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它不仅可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浅显中见深刻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消极接受的读书习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四)引出兴趣提问法。
  一些学生听课总是走神,对这些学生提问可采取兴趣提问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充满情趣的导入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师生之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默契地交流。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对课文是否有兴趣,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关键。无论是对旧知识的巩固、加深,还是对新知识的讲解、分析,教师都要作精心周密的思考和安排,吸引学生,引导他们眼看、耳听、心想、手写,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热情。
  总之,要想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离不开教学提问。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也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教师研究课堂提问大有文章可做,关键是要多留心、勤思考。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恰当地运用提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我们有针对性地交叉使用或者综合使用好各类提问方式,就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使“提问”这一课堂教学中古老而常青的方法,在语文素质教育中更充分地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决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即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可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设法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
摘 要: 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呢?可从激发兴趣、朗读教学、创设情境等方面加以体验。  关键词: 体验式 语文教学中 运用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认为体验式教学模式具有
本文论述诗文诵读对话感培养的重要性,并具体针对一堂语文活动课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如下启示:1.优秀诗文诵读竞赛拓宽课堂教学的空间.2.“诗文诵读”教学可以是多途径多角度的
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而可行的数字位相分析新方法,适用于在激光数字波面干涉仪上进行高精度光学面形的实时绝对检测。用这种方法已建立了表面精度为λ/50峰谷值的标准光学平面
会议
该文给出了用4π(LS)和4πCsI(T1)绝对测量Cd活度的二种简便方法,并对二种方法测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语文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不再依赖他人而能独立、灵活地运用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和一定的学习方法去进行再学习、再提高的一种能力。  什么是小学生应具备的语文自学能力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到如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些重要的教学思想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2011年12月份广告投放总金额约为756.36亿元人民币,同比2010年同期上涨13%,延续了2011年广告市场良好的增长态势,环比上月上涨9%。部分品类如汽车及有关产品、房地产等受季节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在课堂上,教师常常包办一切,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学生缺少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情感不能与作者直接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文言文产生厌倦情绪,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我国传统教学是重视诵读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说的都是诵读的功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诵
一、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效应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说明阅读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作为“主导”者,教师首先应做到爱学生,鼓励、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提问时,面对迟疑不决或紧张拘束的学生,教师一个赞许的微笑,一抹鼓励的眼光,一句贴心的话语,都能使答题者树立信心,增强勇气,有的学生还会因此产生心灵颤动,记忆终生。  从阅读教学实践中可知
挂屏,因像画轴或画框一般挂在墙上而得名,它是纯粹的装饰品,起美化厅堂的作用。清代,挂屏十分普及。民国时期,挂屏得以延续。近几年,挂屏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收藏和悬挂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