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年龄尚幼的中小学生正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习惯终身受益。
关键词: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性曾经作了好的解释:“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不易改变。年龄尚幼的中小学生正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习惯终身受益。我们知道,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儿童在今天的学校生活中过好每一天,在自主、合作和有探究的学习生活中发展个性、合作精神和公民责任感,这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社会价值观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
如果说“学而优则仕”的功利主义学习价值观是漫长的封建社会留给我国教育的一大“精神遗产”,那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近年来最广为流传的教育命题。这个被众多家长津津乐道的口号,原本是商家为推销商品而杜撰的伪命题,却成了悬在教师、家长头上的一把利剑。这个看不到、摸不着却又似乎无处不在的起跑线,犹如幽灵一般控制了人们健康的、正常的、原生态的思维,带来了各种狂热的教育投资和非理性的教育行为。
在这种单一的成才标准和培养逻辑下,只让孩子去学习——“学习好就行了”,家长和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这里的“学习好”就等于在主要科目上“考高分”。于是,上课、补课、考试、强化,马不停蹄的学习、训练,成为孩子生活的主旋律,“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已经成为奢谈。家庭在某种程度上演变为学校的配套设施,家长退化为老师的校外助教。
二、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1.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2.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应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寻找提高全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规律。学校要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完善班主任家访制度、家长校访制度,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学校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
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合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树立父母主动配合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只有“学习好”而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危害性。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工夫。不能把思想品德的教育空间局限在教室,因为其所传递的内容本身就是抽去了情景的抽象知识规范,即便要在课堂上还原这些内容源自或应用的情景,也是以语言描述、图片影像等形式出现的间接还原。
3.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师德教育的主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是青少年的榜样,青少年良好習惯的培养更多地要靠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求教者本身的完美,本身越完美,教育孩子就越轻松。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作用。因为在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而学生的言行中也经常折射着教师的影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效仿老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积极组织培训,强化养成教育
学校应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法律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道德品质是人生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有时候很难把握,教师常有这样的感受,多少次苦口婆心地教诲,对学生来说收获甚微。
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育者的语言总是显得苍白无力,让教育者感到尴尬。中小学德育要走出这种“唱高调,不实际”的误区,应从实际生活人手,讲究教育实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是我们对中小学生思想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我们应该在教育中让孩子知道该怎样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并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养成教育变得务实而有效。
总之,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也不是某一个人能做到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谷显丽.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0(4):27-28.
关键词: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性曾经作了好的解释:“少成则若性也,习惯成自然也。”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不易改变。年龄尚幼的中小学生正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习惯终身受益。我们知道,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就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儿童在今天的学校生活中过好每一天,在自主、合作和有探究的学习生活中发展个性、合作精神和公民责任感,这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社会价值观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影响
如果说“学而优则仕”的功利主义学习价值观是漫长的封建社会留给我国教育的一大“精神遗产”,那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近年来最广为流传的教育命题。这个被众多家长津津乐道的口号,原本是商家为推销商品而杜撰的伪命题,却成了悬在教师、家长头上的一把利剑。这个看不到、摸不着却又似乎无处不在的起跑线,犹如幽灵一般控制了人们健康的、正常的、原生态的思维,带来了各种狂热的教育投资和非理性的教育行为。
在这种单一的成才标准和培养逻辑下,只让孩子去学习——“学习好就行了”,家长和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而这里的“学习好”就等于在主要科目上“考高分”。于是,上课、补课、考试、强化,马不停蹄的学习、训练,成为孩子生活的主旋律,“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已经成为奢谈。家庭在某种程度上演变为学校的配套设施,家长退化为老师的校外助教。
二、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1.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
2.构建德育网络,保障养成教育
学校德育工作应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寻找提高全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规律。学校要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完善班主任家访制度、家长校访制度,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学校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每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与配合,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是养成教育的熔炉。
在养成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合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树立父母主动配合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只有“学习好”而不重视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危害性。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工夫。不能把思想品德的教育空间局限在教室,因为其所传递的内容本身就是抽去了情景的抽象知识规范,即便要在课堂上还原这些内容源自或应用的情景,也是以语言描述、图片影像等形式出现的间接还原。
3.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师德教育的主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是青少年的榜样,青少年良好習惯的培养更多地要靠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求教者本身的完美,本身越完美,教育孩子就越轻松。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作用。因为在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而学生的言行中也经常折射着教师的影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效仿老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积极组织培训,强化养成教育
学校应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法律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道德品质是人生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有时候很难把握,教师常有这样的感受,多少次苦口婆心地教诲,对学生来说收获甚微。
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育者的语言总是显得苍白无力,让教育者感到尴尬。中小学德育要走出这种“唱高调,不实际”的误区,应从实际生活人手,讲究教育实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是我们对中小学生思想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我们应该在教育中让孩子知道该怎样好好做人,好好学习,好好生活,并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让养成教育变得务实而有效。
总之,青少年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也不是某一个人能做到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谷显丽.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教育,2010(4):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