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理周城村的白族扎染,是一项有着300多年历史的神奇技艺,它采用天然植物板蓝根作为染制原料,染出洱海一般的蓝色布料。但由于受到成本低廉、使用便捷的化学染料的冲击,这项传统技艺如今濒临失传,整个周城村会用板蓝进行传统扎染、技术全面的艺人,就只剩张仕绅了……
位于大理蝴蝶泉边的周城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全村1500多户人家,几乎每家的白族妇女都擅长扎染和刺绣,因此有着“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的说法,是名副其实的“扎染之乡”。
作为古老的技艺,板蓝根扎染在周城已有300多年历史。但由于现代化学染料的冲击和传统板蓝根原料的缺失,越来越多的手艺人放弃了扎染,致使这项技艺濒临失传。作为白族扎染技艺传承人的张仕绅,如今已经70多岁,却依旧在为这项技艺的传承而奔走……
天然板蓝根的杰作
在周城一家扎染厂的大院落里,好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在做活,几位男工人在染布,用木棒搅动染缸,3口染缸里分别翻滚着黄色、绿色、红色的水,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院子的墙上挂满了正在晾晒的扎染布料,而在另一边,染好的布泡在漂洗池里,水面还点缀着从树上落下来的米白色缅桂花瓣,一条条染好、漂洗过的裙子挂在旁边的晒架上晾着,五颜六色。
和张仕绅的见面就是在这种环境里,他端来一个白瓷杯,杯中浮着一小片绿叶子,叶状如茶,可茶水竟然是罕见的浅蓝色。喝一口,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张仕绅告诉我,这是板蓝根泡的水,是清热消炎的良药,而扎染的秘密也藏在这种植物之中。
扎染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朝时就已经在大理的白族聚居区流行,从古籍《南诏国传》和《张胜温画卷》中,都可以发现当时的扎染服饰,但将板蓝根用到扎染中,还是近几百年的事。明末清初,云南大理的白族意外地发现了板蓝根这种植物竟然可以作为染料,把生白布染蓝,于是他们学着扎上布,简单染出一些花样,然后制成衣服、头巾、窗帘、门帘等日常生活用品,这门手艺一代代传了下来,也就成了周城用板蓝根做染料的特色扎染。
以前,用来扎染的板蓝根都是周围山上野生的,后来用量大了,野生板蓝根不够割,不得不采用人工种植。张仕绅介绍,板蓝根有两种,大叶种和小叶种,一般都能长到1米多高,每年3月种下,9~11月收割,割下来的板蓝根先泡水,然后再注入木制的大染缸里,再掺入一点石灰或者工业碱,就能用来染布了。
周城扎染的色彩一般由蓝白两色构成,实际上凝固的是当地的自然颜色——墨色的苍山和蓝色的洱海,以及上空的月色交织在一起,独具民族地域的魅力。传统的扎染手工技艺产生的大量图形变幻莫测,极具韵味,非笔墨所能描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扎染形成的花纹别具一格,具有个性化、偶然性、随意性,晕色变化,这是其他印花方法难以达到的。
有了好花型,还需要高超的手艺,周城人祖祖辈辈都会扎花,祖上传下来的三五种花型,比如蝴蝶、梅花、毛虫等,女孩子从小就能在布上缝出来。她们手艺高超,即使带有主题的山水图案,单扎制需要一个月,针法也很复杂,但难不倒她们。这种扎花手艺,方圆百里,单单只有周城人出类拔萃。“周城人的手工好到什么程度?”张仕绅说,如果拿扎染好的成品来对比,他总是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周城人的手艺。
保护扎染躲过灭绝之灾
周城村的扎染始于明末清初,是从四川传来的,历经了300多年的发展。这里的村民都以此为生,而张家更是村里的扎染世家,世代都从事扎染,是周城村最好的手工艺人,因此,张仕绅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做扎染,可谓家族传承。
1941年,张仕绅呱呱坠地,打从他能说会写开始,就对白族民间艺术很感兴趣。15岁那年,他开始跟随母亲学习祖传的扎染技艺,由于用功,他很快就掌握了制作诀窍。张仕绅回忆,在他的孩提时代,周城村水源充足,村里有300多户人家做扎染,苍山上的溪水流下来,染坊人家便在门前支起木制大染缸,用活水漂洗经板蓝根染过的布匹。很多年后,那些大染缸,依然是他少年时最难忘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结构发生了变化,周城村几乎没有人种植板蓝根来染布了,直到1961年,政策才有了松动,村大队才又恢复了板蓝根种植、土靛生产和扎染。那时,张仕绅已经是19岁的“高小”毕业生,被分配到了大队当会计。
“当时周城村分4个大队,别的大队做土靛都做垮了,只有我们大队有个懂技术的老倌做得好,我们卖板蓝根染料,100斤能卖50元。”随后,“四清”运动开始,上面派人来周城“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工作队给土靛泼上大粪,要集中销毁,张仕绅就和队长、技术员趁着夜色扒开大粪,偷出了100多斤板蓝根土靛,悄悄保留下来。一两年后,工作队走了,张仕绅所属的大队又开始悄悄种板蓝根,不过由于害怕被告发,不敢大规模种植,也就十来亩,但做土靛和扎染的技艺,总算是保留了下来。如果不是他们当年保护了周城村的土靛,恐怕扎染早就惨遭灭绝之灾。说起往事,张仕绅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
如今,张仕绅的扎染之路已经走过了四五十个年头,通过几十年的不断摸索、创新,依靠祖传的工艺和发酵液“母滴”,他创新发展了白族传统的扎法、针法、花型、花色品种,成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是白族扎染技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张仕绅开始担任村办企业——大理周城民族扎染厂的厂长,把厂子经营得红红火火,产值最高的一年达800万元,同时还种植20多亩板蓝根。他说,当年扎染厂还举办过14期扎花培训班,培训了2000人次,对周城扎染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现在,家庭作坊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要发展、传承扎染技艺,不上一定的规模肯定不行。
艺人流失,成本高昂
1983年后,大理逐渐成为旅游胜地,扎染成为旅游和外贸商品,许多艺人在迎接发展机会的同时却急功近利,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传统的板蓝根染料,选择了现代化学染料——因为板蓝根染一周才能染成的东西,化学染料只要一两天即成,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在这种冲击下,周城民族扎染厂不得不黯然关门。 今天,即使在白族扎染的起源地周城村,要找到纯粹用板蓝根染制的扎染工艺品也很少了。张仕绅等老一辈艺人认为,扎染丧失了经济优势,无法留住技术人才,愈加倚重廉价的劳动力。扎花的快手、好手一天收入不过10元钱,而慢手只有两三元钱,而且扎花不仅是技术活,还是力气活,扎久了手指关节还会变形。所以,手艺好的艺人都愿意出去打工,就连老太太也宁愿去旅游点的餐馆洗碗,因为一天能挣30元钱。
现在周城做扎花的都是被家务绊住而出不了远门的妇女,但她们也并不愿做扎染。如果年轻人不愿做扎染,这门技艺又能传承给谁呢?
周城向来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张仕绅选择把自己的技艺传给大儿子和侄子。大儿子现年50多岁,自幼就跟父亲学扎染,耳濡目染加上父亲的言传身教,自然就掌握了板蓝根扎染技术。侄子现年40多岁,虽然略懂植物扎染技术,但他的作坊只做化学扎染。如今,他们的子女都还在读书,至于以后会不会传承扎染技艺并发扬光大,都还是未知数,张仕绅对此虽有遗憾,却力不从心,他也说不准究竟会不会失传。
周城如今有20多户人家在做扎染,但使用板蓝根原料做扎染的,就只剩下张仕绅的大儿子了。他种植了0.2亩板蓝根,年产量达四五百斤,能制出约1000米的布,但用板蓝根制出的布价格是30元/米,而化学染料制出的则在10~20元/米之间。张仕绅说:“板蓝根成本太高,与普通成品相比并无太多优势,大儿子一般只有在顾客预订的情况下,才会做板蓝根扎染,平时也只做化学品扎染。”
如今,张仕绅已经有10多年不碰染缸了,问他为什么不做扎染,他回答:“现在的扎染都用化学染料,不用植物染料,没意思了,我也老了。”民族扎染厂关门后,他回家养老,每天要么侍弄家里的园子,要么帮女儿照看商店,偶也会到大儿子或小侄子的作坊里指导工人进行扎染操作。显而易见,对于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扎染技艺,老人还怀着深深的感情。
张仕绅曾带出不少徒弟,专门分管扎染过程中不同的步骤。但当国营扎染厂解散后,他们就各自开起染坊,成为周城村中率先富起来的人,但可惜其所学的技术都不算完整——像张仕绅这样技术全面的工艺师傅,周城村仅他一人。
在植物杂染技术濒临失传的情况下,老人打算向大理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所提出申请,希望政府能给予相关补助和政策扶持,解决白族传统扎染技艺的传承问题。
位于大理蝴蝶泉边的周城村,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全村1500多户人家,几乎每家的白族妇女都擅长扎染和刺绣,因此有着“家家有染缸、户户出扎染”的说法,是名副其实的“扎染之乡”。
作为古老的技艺,板蓝根扎染在周城已有300多年历史。但由于现代化学染料的冲击和传统板蓝根原料的缺失,越来越多的手艺人放弃了扎染,致使这项技艺濒临失传。作为白族扎染技艺传承人的张仕绅,如今已经70多岁,却依旧在为这项技艺的传承而奔走……
天然板蓝根的杰作
在周城一家扎染厂的大院落里,好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奶奶在做活,几位男工人在染布,用木棒搅动染缸,3口染缸里分别翻滚着黄色、绿色、红色的水,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院子的墙上挂满了正在晾晒的扎染布料,而在另一边,染好的布泡在漂洗池里,水面还点缀着从树上落下来的米白色缅桂花瓣,一条条染好、漂洗过的裙子挂在旁边的晒架上晾着,五颜六色。
和张仕绅的见面就是在这种环境里,他端来一个白瓷杯,杯中浮着一小片绿叶子,叶状如茶,可茶水竟然是罕见的浅蓝色。喝一口,没什么特别的味道,张仕绅告诉我,这是板蓝根泡的水,是清热消炎的良药,而扎染的秘密也藏在这种植物之中。
扎染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朝时就已经在大理的白族聚居区流行,从古籍《南诏国传》和《张胜温画卷》中,都可以发现当时的扎染服饰,但将板蓝根用到扎染中,还是近几百年的事。明末清初,云南大理的白族意外地发现了板蓝根这种植物竟然可以作为染料,把生白布染蓝,于是他们学着扎上布,简单染出一些花样,然后制成衣服、头巾、窗帘、门帘等日常生活用品,这门手艺一代代传了下来,也就成了周城用板蓝根做染料的特色扎染。
以前,用来扎染的板蓝根都是周围山上野生的,后来用量大了,野生板蓝根不够割,不得不采用人工种植。张仕绅介绍,板蓝根有两种,大叶种和小叶种,一般都能长到1米多高,每年3月种下,9~11月收割,割下来的板蓝根先泡水,然后再注入木制的大染缸里,再掺入一点石灰或者工业碱,就能用来染布了。
周城扎染的色彩一般由蓝白两色构成,实际上凝固的是当地的自然颜色——墨色的苍山和蓝色的洱海,以及上空的月色交织在一起,独具民族地域的魅力。传统的扎染手工技艺产生的大量图形变幻莫测,极具韵味,非笔墨所能描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扎染形成的花纹别具一格,具有个性化、偶然性、随意性,晕色变化,这是其他印花方法难以达到的。
有了好花型,还需要高超的手艺,周城人祖祖辈辈都会扎花,祖上传下来的三五种花型,比如蝴蝶、梅花、毛虫等,女孩子从小就能在布上缝出来。她们手艺高超,即使带有主题的山水图案,单扎制需要一个月,针法也很复杂,但难不倒她们。这种扎花手艺,方圆百里,单单只有周城人出类拔萃。“周城人的手工好到什么程度?”张仕绅说,如果拿扎染好的成品来对比,他总是一眼就能看出哪些是周城人的手艺。
保护扎染躲过灭绝之灾
周城村的扎染始于明末清初,是从四川传来的,历经了300多年的发展。这里的村民都以此为生,而张家更是村里的扎染世家,世代都从事扎染,是周城村最好的手工艺人,因此,张仕绅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做扎染,可谓家族传承。
1941年,张仕绅呱呱坠地,打从他能说会写开始,就对白族民间艺术很感兴趣。15岁那年,他开始跟随母亲学习祖传的扎染技艺,由于用功,他很快就掌握了制作诀窍。张仕绅回忆,在他的孩提时代,周城村水源充足,村里有300多户人家做扎染,苍山上的溪水流下来,染坊人家便在门前支起木制大染缸,用活水漂洗经板蓝根染过的布匹。很多年后,那些大染缸,依然是他少年时最难忘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结构发生了变化,周城村几乎没有人种植板蓝根来染布了,直到1961年,政策才有了松动,村大队才又恢复了板蓝根种植、土靛生产和扎染。那时,张仕绅已经是19岁的“高小”毕业生,被分配到了大队当会计。
“当时周城村分4个大队,别的大队做土靛都做垮了,只有我们大队有个懂技术的老倌做得好,我们卖板蓝根染料,100斤能卖50元。”随后,“四清”运动开始,上面派人来周城“割资本主义的尾巴”,工作队给土靛泼上大粪,要集中销毁,张仕绅就和队长、技术员趁着夜色扒开大粪,偷出了100多斤板蓝根土靛,悄悄保留下来。一两年后,工作队走了,张仕绅所属的大队又开始悄悄种板蓝根,不过由于害怕被告发,不敢大规模种植,也就十来亩,但做土靛和扎染的技艺,总算是保留了下来。如果不是他们当年保护了周城村的土靛,恐怕扎染早就惨遭灭绝之灾。说起往事,张仕绅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
如今,张仕绅的扎染之路已经走过了四五十个年头,通过几十年的不断摸索、创新,依靠祖传的工艺和发酵液“母滴”,他创新发展了白族传统的扎法、针法、花型、花色品种,成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项目是白族扎染技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张仕绅开始担任村办企业——大理周城民族扎染厂的厂长,把厂子经营得红红火火,产值最高的一年达800万元,同时还种植20多亩板蓝根。他说,当年扎染厂还举办过14期扎花培训班,培训了2000人次,对周城扎染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而现在,家庭作坊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要发展、传承扎染技艺,不上一定的规模肯定不行。
艺人流失,成本高昂
1983年后,大理逐渐成为旅游胜地,扎染成为旅游和外贸商品,许多艺人在迎接发展机会的同时却急功近利,毫不犹豫地抛弃了传统的板蓝根染料,选择了现代化学染料——因为板蓝根染一周才能染成的东西,化学染料只要一两天即成,而且生产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在这种冲击下,周城民族扎染厂不得不黯然关门。 今天,即使在白族扎染的起源地周城村,要找到纯粹用板蓝根染制的扎染工艺品也很少了。张仕绅等老一辈艺人认为,扎染丧失了经济优势,无法留住技术人才,愈加倚重廉价的劳动力。扎花的快手、好手一天收入不过10元钱,而慢手只有两三元钱,而且扎花不仅是技术活,还是力气活,扎久了手指关节还会变形。所以,手艺好的艺人都愿意出去打工,就连老太太也宁愿去旅游点的餐馆洗碗,因为一天能挣30元钱。
现在周城做扎花的都是被家务绊住而出不了远门的妇女,但她们也并不愿做扎染。如果年轻人不愿做扎染,这门技艺又能传承给谁呢?
周城向来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张仕绅选择把自己的技艺传给大儿子和侄子。大儿子现年50多岁,自幼就跟父亲学扎染,耳濡目染加上父亲的言传身教,自然就掌握了板蓝根扎染技术。侄子现年40多岁,虽然略懂植物扎染技术,但他的作坊只做化学扎染。如今,他们的子女都还在读书,至于以后会不会传承扎染技艺并发扬光大,都还是未知数,张仕绅对此虽有遗憾,却力不从心,他也说不准究竟会不会失传。
周城如今有20多户人家在做扎染,但使用板蓝根原料做扎染的,就只剩下张仕绅的大儿子了。他种植了0.2亩板蓝根,年产量达四五百斤,能制出约1000米的布,但用板蓝根制出的布价格是30元/米,而化学染料制出的则在10~20元/米之间。张仕绅说:“板蓝根成本太高,与普通成品相比并无太多优势,大儿子一般只有在顾客预订的情况下,才会做板蓝根扎染,平时也只做化学品扎染。”
如今,张仕绅已经有10多年不碰染缸了,问他为什么不做扎染,他回答:“现在的扎染都用化学染料,不用植物染料,没意思了,我也老了。”民族扎染厂关门后,他回家养老,每天要么侍弄家里的园子,要么帮女儿照看商店,偶也会到大儿子或小侄子的作坊里指导工人进行扎染操作。显而易见,对于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扎染技艺,老人还怀着深深的感情。
张仕绅曾带出不少徒弟,专门分管扎染过程中不同的步骤。但当国营扎染厂解散后,他们就各自开起染坊,成为周城村中率先富起来的人,但可惜其所学的技术都不算完整——像张仕绅这样技术全面的工艺师傅,周城村仅他一人。
在植物杂染技术濒临失传的情况下,老人打算向大理市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所提出申请,希望政府能给予相关补助和政策扶持,解决白族传统扎染技艺的传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