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学到语文知识。”但如何读才能达到大纲的要求却令人深思。现实中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形式可谓灵活多样,有个人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但在体会感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方面就显得不尽如人意了,常常是语音标准、字正腔圆等外显形式有余,精神文化内涵再现不足。即便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也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怎样才能做到“有感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有效的朗读示范引导缺失所致。重形式轻内容的朗读训练方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忽视了课文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当然语感培养和情感熏陶也就只能流于形式了。要解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离不开对语言本质的深刻认识和恰当贴切的理论指导。
语言学知识告诉我们,语言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支撑语文课程的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是由语言组成的,朗读教学不仅要重视朗读中的语音形式美,更要重视语音的传情达意功能,这就需要深入挖掘领会课文中的文化情感信息,以语言为载体的小学语文课文以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为此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钱冠连先生创建的语言全息论,使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觉。语言全息论认为,语言小宇宙和自然大宇宙是和谐相通的,语言是模仿生命的动态平衡结构,语言跟天地人全息,研究语言要融于生活、融于自然,以人为本。天地人是运动的,语言是运动的,所以要注意天地人和语言的运动的时空,注意人跟天地、语言的交接或是共振,换句话说就是要以整体动态的全息观点来研究语言。语言的媒介是声音,下面仅从语音与自然情感、语音中的生命意识两个切入点来探寻一条以意义内容带动声音气息的朗读教学新路子。
一、朗读教学中的自然情感气息再现
语言全息论认为,自然大宇宙、人及其语言三者是全息同构的,人的语音和自然界的声音是全息同构的,语言的声音层面和大自然系统有着相似的结构,也有着相似的内在规律和旋律,自然运行有节奏,语言的运行也有节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描述的就是人的情感变化与自然现象的相通相融。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与声音描摹绝不是对自然景物的简单复制,作品中的自然景物与作者情感是全息相通的。作者把自己的情感信息、生命体验封存于以符号为载体的言语作品中,有待来日得到朗读者的情感呼应,王国维就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人的发音器官好似一个魔盒,可以调控发出自然界各种干奇白怪、变幻莫测的声音,如风的“嗖嗖”、水的“哗哗”、牛的“哞哞”、虫的“唧唧”、鸟的“啁啾”,口技表演艺术更是把人的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听者真假莫辨,仿佛身临其境。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要注意挖掘课文中丰富的自然声音素材,在朗读教学中再现自然气息,尽显自然界声音中的音韵、节奏与和谐美,让听者在语音欣赏中感受到自然美的奥秘。如《第一场雪》中,“只听得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簌簌”和“咯吱”的朗读再现,可以显现冬雪美景的生机与活力。而《听潮》中“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的声音再现,可以让人尽领变幻莫测的海潮如有魔力般的神奇。仅再现自然界声音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再现作者潜藏在自然景物中的情感信息。作者心情恬淡愉快时,笔下的景物往往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悲伤痛苦时,笔下的景物却是“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欲表现精神节操时,笔下的景物又变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作者还善于借助对各种自然界声音的描摹来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如欧阳修《秋声赋》中的“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朗读是一种以语音为基础的对文字资料的艺术再加工、再创造行为,只要学生能潜心体会感悟,领会作者所负载的情感信息,产生内心视听形象及情感共鸣,朗读教学中的自然情感再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朗读教学中的生命意识再现
“唯有言说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命存在。”语言全息论认为,语言是有生命意识的,其本质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言语所富有的生命意识是一种既与语言的物理、生理属性息息相关,而又有区别的一种生命现象。言语活动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它可以从视听两个方面感受出来。“听”,是发音里的声、气、息,而声、气、息是与生命律动和情感变化对应和同步的,是一种生命状态。“视”,是指与话语和谐着的说话人的面相与身势,这是一种与说话同步发生的说话人的生命状态。言语活动中的语音、语调乃至整个话语的和谐反过来关照了生命的和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不仅要注意音素,还要注意与音素并偕的生命气息,即把课文中的生命意识通过视听活动再现出来。
语音训练的核心任务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学生的生命意识一旦被唤醒,就能激发对训练内容的通灵感悟,进入生命体验,积淀人文底蕴,成为一个感觉敏锐、悟性聪慧、情感丰富的“人”。口语表达技巧中的语速、停顿、节奏、句调,也都是一种生命状态。如《珍贵的教科书》中,“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扶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都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微微睁开眼”,“轻轻地摇了摇头”,“微弱的声音”,说话断断续续,这种视听感觉,是一个人生命即将结束时极度虚弱的表现,朗读教学要充分引导学生感悟指导员在临终这种生命现象之下特有的声、气、息和动作姿态。指导员的声音虽然低沉、缓慢、微弱,但却是音断意连、充满希望的,虽然动作迟缓、身体极度虚弱,但看“那捆书”的眼神却是执著坚定的,如果朗读者的情感表达与体态语的配合能达到历经生命气息体验后的协调一致,就可以使朗读出来的生命意识与生命律动、情感变化对应同步,让听者禁不住对为保护教科书而即将牺牲的指导员油然而生敬意,受到心灵的涤荡陶冶。朗读中的“生命意识再现”,可以激发学生珍视生命,敬畏生命,从而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文素养,真可谓润物细无声。这里的生命包含与人类共生于自然世界中的各种花草虫鱼。如《麻雀》中的老麻雀,“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恐万状,发出绝望、凄厉的叫声,接着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扑去。”老麻雀这种不顾一切,牺牲自己以保护幼雏的精神,不仅使它眼中的庞然大物——狗受到了震慑,“站住了,向后退了退”。也使我“崇敬这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崇敬它那种爱的冲动和力量”。感受到“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只要学生心存感动,在朗读中倾注情感心血,一切技巧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语言全息论所涵盖的再现自然情感与生命意识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能够还原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所固有的语意关系,尽显语言所承载的思想、意识、情感、审美及同社会之间的镜像关系,使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回归到真正的语言意义本质上来。“一百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朗读教学绝不能追求整齐划一的千篇一律,而应是学生富于个性特色的自然情感的尽情流淌。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朗读教学所希望达到的一切已悄然而至。
语言学知识告诉我们,语言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支撑语文课程的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章是由语言组成的,朗读教学不仅要重视朗读中的语音形式美,更要重视语音的传情达意功能,这就需要深入挖掘领会课文中的文化情感信息,以语言为载体的小学语文课文以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为此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钱冠连先生创建的语言全息论,使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觉。语言全息论认为,语言小宇宙和自然大宇宙是和谐相通的,语言是模仿生命的动态平衡结构,语言跟天地人全息,研究语言要融于生活、融于自然,以人为本。天地人是运动的,语言是运动的,所以要注意天地人和语言的运动的时空,注意人跟天地、语言的交接或是共振,换句话说就是要以整体动态的全息观点来研究语言。语言的媒介是声音,下面仅从语音与自然情感、语音中的生命意识两个切入点来探寻一条以意义内容带动声音气息的朗读教学新路子。
一、朗读教学中的自然情感气息再现
语言全息论认为,自然大宇宙、人及其语言三者是全息同构的,人的语音和自然界的声音是全息同构的,语言的声音层面和大自然系统有着相似的结构,也有着相似的内在规律和旋律,自然运行有节奏,语言的运行也有节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描述的就是人的情感变化与自然现象的相通相融。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与声音描摹绝不是对自然景物的简单复制,作品中的自然景物与作者情感是全息相通的。作者把自己的情感信息、生命体验封存于以符号为载体的言语作品中,有待来日得到朗读者的情感呼应,王国维就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人的发音器官好似一个魔盒,可以调控发出自然界各种干奇白怪、变幻莫测的声音,如风的“嗖嗖”、水的“哗哗”、牛的“哞哞”、虫的“唧唧”、鸟的“啁啾”,口技表演艺术更是把人的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听者真假莫辨,仿佛身临其境。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要注意挖掘课文中丰富的自然声音素材,在朗读教学中再现自然气息,尽显自然界声音中的音韵、节奏与和谐美,让听者在语音欣赏中感受到自然美的奥秘。如《第一场雪》中,“只听得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簌簌”和“咯吱”的朗读再现,可以显现冬雪美景的生机与活力。而《听潮》中“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的声音再现,可以让人尽领变幻莫测的海潮如有魔力般的神奇。仅再现自然界声音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再现作者潜藏在自然景物中的情感信息。作者心情恬淡愉快时,笔下的景物往往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悲伤痛苦时,笔下的景物却是“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欲表现精神节操时,笔下的景物又变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作者还善于借助对各种自然界声音的描摹来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如欧阳修《秋声赋》中的“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朗读是一种以语音为基础的对文字资料的艺术再加工、再创造行为,只要学生能潜心体会感悟,领会作者所负载的情感信息,产生内心视听形象及情感共鸣,朗读教学中的自然情感再现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朗读教学中的生命意识再现
“唯有言说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命存在。”语言全息论认为,语言是有生命意识的,其本质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言语所富有的生命意识是一种既与语言的物理、生理属性息息相关,而又有区别的一种生命现象。言语活动本身就是人的生命活动,它可以从视听两个方面感受出来。“听”,是发音里的声、气、息,而声、气、息是与生命律动和情感变化对应和同步的,是一种生命状态。“视”,是指与话语和谐着的说话人的面相与身势,这是一种与说话同步发生的说话人的生命状态。言语活动中的语音、语调乃至整个话语的和谐反过来关照了生命的和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不仅要注意音素,还要注意与音素并偕的生命气息,即把课文中的生命意识通过视听活动再现出来。
语音训练的核心任务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学生的生命意识一旦被唤醒,就能激发对训练内容的通灵感悟,进入生命体验,积淀人文底蕴,成为一个感觉敏锐、悟性聪慧、情感丰富的“人”。口语表达技巧中的语速、停顿、节奏、句调,也都是一种生命状态。如《珍贵的教科书》中,“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扶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都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微微睁开眼”,“轻轻地摇了摇头”,“微弱的声音”,说话断断续续,这种视听感觉,是一个人生命即将结束时极度虚弱的表现,朗读教学要充分引导学生感悟指导员在临终这种生命现象之下特有的声、气、息和动作姿态。指导员的声音虽然低沉、缓慢、微弱,但却是音断意连、充满希望的,虽然动作迟缓、身体极度虚弱,但看“那捆书”的眼神却是执著坚定的,如果朗读者的情感表达与体态语的配合能达到历经生命气息体验后的协调一致,就可以使朗读出来的生命意识与生命律动、情感变化对应同步,让听者禁不住对为保护教科书而即将牺牲的指导员油然而生敬意,受到心灵的涤荡陶冶。朗读中的“生命意识再现”,可以激发学生珍视生命,敬畏生命,从而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人文素养,真可谓润物细无声。这里的生命包含与人类共生于自然世界中的各种花草虫鱼。如《麻雀》中的老麻雀,“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恐万状,发出绝望、凄厉的叫声,接着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扑去。”老麻雀这种不顾一切,牺牲自己以保护幼雏的精神,不仅使它眼中的庞然大物——狗受到了震慑,“站住了,向后退了退”。也使我“崇敬这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崇敬它那种爱的冲动和力量”。感受到“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只要学生心存感动,在朗读中倾注情感心血,一切技巧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语言全息论所涵盖的再现自然情感与生命意识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能够还原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所固有的语意关系,尽显语言所承载的思想、意识、情感、审美及同社会之间的镜像关系,使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回归到真正的语言意义本质上来。“一百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朗读教学绝不能追求整齐划一的千篇一律,而应是学生富于个性特色的自然情感的尽情流淌。不经意间,你会发现朗读教学所希望达到的一切已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