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波

来源 :VOGUE服饰与美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03157017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秀波的平静中有被驯服的尖锐,而他的温厚,是苦涩后回甘的那口甜。他觉得只有接受了生命的自然规律,理解了得与失、上坡与下坡所构成的完整性,去体会过程而不是将终点作为唯一目标,才能看见人生真正的意义,才能在精神与物质交错的二元世界中找到平衡与从容。
  “人能够豁达,其实靠的是‘看见’。很多人经历越多越看不开,但‘看见’可能一眼就会变得通透。”
  中午时分,工作人员在桌上摆开几个饭盒,吴秀波的筷子只伸向那几个简单到平淡的素菜。三年来,他从无肉不欢变成了一个纯素食主义者,完成这种变化,需要足够的耐力。
  “最开始的时候,做梦都在吃肉。人可能总有一段时间要和自己的欲望做一次斗争,我们一直以满足欲望来换取生命的乐趣和幸福,但我不能因此就永远成了它的奴隶。”他把那段颇为难熬的时期称为“谈不拢后的死磕”,磕了三年后,发现自己渐渐拥有了控制欲望的主动权。“它有时也是会听我的。但我并不会因此欺负它、忽略它、嫌弃它,甚至把我生命所有的罪责都归咎于它。”
  他知道,欲望还有另一个名字——生命,“就是让你活着的源头。”他觉得正因为人生中处处存在着对立,有彼此间的无穷变化和转换,才应该慢慢体会其中的奥妙。
  慢的必要性
  在许多人心里,吴秀波是聪慧、儒雅、倜傥且身手矫健的男人的最佳诠释者,神形兼备之外,也因为他的人生曲线比起一般人来更多一些弯折。只不过,人生的动荡和挫折摇晃堆积出的那层细密泡沫,那些遮盖住他前行的方向和光亮的阴霾,终究还是随时间弥散殆尽了。所以他的平静中有被驯服的尖锐,而他的温厚,是苦涩后回甘的那口甜。
  这一次在新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他扮演的Daniel依然是这样的类型。他觉得这次的角色近似于第一部中Frank的前身,“Frank像一棵成熟的老树,冬去春来,叶落花开,他永远有付出的能力和强悍的生命力。Daniel就像是这棵树上飘下的一颗种子,随风飘荡,还在找寻自己落脚的地方。”
  这几年来他的作品量不高,他觉得不必勉强。好的剧本是第一原则,宁缺也勿滥。他经历过“像战斗”一样的生活,在成为演员之前,他在酒吧驻唱、开饭馆、倒服装,只要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并且有时间做的工作,他一律照单全收,“甚至可以帮老板和太太调节情感”。刚开始拍戏的时候,他更急迫的任务是养家,儿子刚出生的那几年,身体、生死、未来都已经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他只是不顾一切往前冲。一次有一幕戏需要他从六楼跳下,工作人员提醒他有危险,“我说甭废话,你喊开始吧。”
  那种焦心的紧迫感早已过去,他觉得如今的重点是“完善对观众和自我内心的需求”。就好像旅游,如果不是为了特别的理由,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故地重游,他尽量避免角色的雷同性,“不苛求态度上的标新立异,但如果是技术上的供需,那就在技术环节上做一点升华。”所以,他愿意等。
  再一次和导演薛晓路合作,一是鉴于上一部戏的合作十分之愉快,二是他非常认同导演独立的女性视角,以及其中善良和温暖的情怀,“拍一部戏不是输赢对错的选择,而是大家的合作至少有共通的态度和温度。”演员之外他也开始尝试监制以及制片人的角色,《军事联盟》的剧本他准备了四年,他预计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忙碌地创作”,“我喜欢创作,贪婪地喜欢。”
  不过,这种“贪婪”,他觉得毫无展示的必要,或者应该说,他的所欲所为,没有必要用作品以外的方式去展示。他有微信,但至今没有发过一条朋友圈,也没有给任何朋友点过一个赞,以至于常常被人问到是否被拉黑了。“真的有事情,直接给需要联系的人发消息就行了,发朋友圈等人回,其实是希望通过别人的反馈看到自己。”他觉得用这种方式去观察别人颇为有趣,“就好像每天出门前照镜子一样,许多人用这种方式看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
  “我的工作得天独厚,天天演戏,天天就要审视和看见自己的三样东西:面貌之外,我会看到自己的情绪,看到自己的态度。生活给予你越多的时候,你的责任就更大,家人、朋友之外,我当然也要担负起对观众的责任——他们给予你万般喜爱,让你能够贪恋自我。话说回来,发一条朋友圈有多少人能看见?演一部戏又有多少人能看见?”
  吴秀波有时觉得,许多观众在他角色上的想象投射,和他本人之间其实有些距离,“所有人都喜欢找我演英语溜儿的,会弹钢琴的,其实这两样我根本不会。”他脸上浮起一丝偷笑,“对抗性游戏我可以得零分,速度型运动对我来说有极大的风险,跳舞……会伤害我的自尊。”
  他喜欢爬山、游泳和长跑,可以独自完成,需要长久的耐力和平静的心性。“长跑和短跑的区别在于,短跑更关注如何迅速到达终点,而长跑的重点在于如何坚持下来整个过程。这几项运动中都有大量的时间和自我交流,身体分泌的多巴胺也是持久而缓慢的。”他嘲笑自己“可能是乌龟变的”,“不过面对漫漫人生,最好还是选择一项慢慢的运动。”
  “生命还能高歌时就唱吧”
  吴秀波的人生中有几个颇具戏剧化的插曲。比如,他曾因为晚上洗澡常常需要花费四个小时而误了大事,甚至导致他不得不从铁路文工团辞职。又比如,在他17岁的时候,因为被误诊为肠癌而切掉了40厘米的肠子。这些过往对他是否产生了一些特别的暗示和启迪?他摇头,“不得而知。”
  “那时年少无知,无知者无畏,所以也不觉得害怕。”他之后所拥有的豁达,也并不是这些经历的积累,“人能够豁达,其实靠的是‘看见’。很多人经历越多越看不开,但‘看见’可能一眼就会变得通透。”
  他突然冷不丁地对我说,借你的手机一用。我不知所措地递过去,他伸手一接,又还给我。“这一递一还是不是特别自然?谁不想好好活着呢,只是上帝把生命交到你的手上,该还给他的时候,也是应该的。有青春就有衰老,有健康就有疾病,有生就有死。一切都逃不过这个过程,都会经历,所以只能靠‘看见’。”
  对生命,他只是感恩。17岁经历那么大一场风波,现在还能健康地活着,30岁之前没有工作,40岁演了《黎明之前》开始大红,“又比如,你看我现在头发还那么茂盛……总能找到感恩的地方。反正即使在我忧伤的时候,我的生命也充满着幸福感。”   我提起早年间第一次远远见到他的情景,那是在黄舒骏某年的演唱会上,他是嘉宾。在他动荡的青春里,差不多十年的酒吧驻唱生涯曾抹下一笔鲜艳的色彩。现在他偶尔还是会唱,只是在洗澡的时候唱给自己听,“老不唱吧,技术方面就失衡了,控制气息的能力肯定差了许多,和老不骑摩托车一个道理,上去就觉得疹。”在家时他还充满了信心,“可是把机器支上去再试试?乐器一响起来就傻了,不知道该人家配合我,还是我跟着人家走。”
  偶尔玩次票,也算是过把瘾。“有时特恍惚,你的生命究竟是一天一天又一天,还是就这一天?其实可能真的就只是一天,不过它不停地在变化而已。”
  早年间有粉丝给他写过长长的信,里面描述他拿麦克风时微微跷起的小指,唱嗨时不自觉的小动作,灯光下不真实的落寞。那封信吴秀波偷偷读过很多遍,“可以回忆起年轻时候的我”。他依然记得自己上台前的惶恐,音乐响起时的不知所措,以及在万人面前刹那间进入的莫名沉静。他不敢看太多歌迷影迷拍下的照片或者描述的片段,“那可能是心有灵犀的一瞬间,彼此的生命共生共存,但事实上它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
  他概括自己的一生:“浑浑噩噩、磕磕绊绊”,“如果说对得起自己的地方,就是我一直还算认认真真。”他心里面始终有个警醒的声音在低鸣,“我是68年生的,小时候什么都是凭票限量供应,有一口就得了。15岁从家出来后,一直也是居无定所,也没有什么资产储备,一直过着一种近乎流浪的生活。即便偶尔挣到了一些钱,不过也想的是可能会过得比以前好一点的穷日子,而不是什么好日子。我不知道我的风险意识和失去意识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但至今我仍然拥有这种状态,随时会没有安全感。”
  他一生中最忐忑的时候,是在孩子两岁时离家拍戏八个月后归来的那一刻。儿子在院子里玩耍,他站在他的背后,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他怕孩子不认得他了,他怕要面对一辈子都将无法磨灭的不完善。他甚至不知道怎么开口去说第一句话,应该问“你还记得我吗?”可是孩子回过头来,只是轻轻张开手,又轻轻动了动嘴,“他是在告诉我,你来,我记得你,你过来。他轻轻把我抱住,把脸贴在我的脸上。那一瞬间,他比我懂得多得多,我想就是那一瞬间,改变了我对生命所有的看法。”
  他曾经很喜欢一首叫《秋蝉》的歌,“生命还能高歌的时候就唱吧”。在许多人眼里,吴秀波现在的状态正是一个男演员的黄金时期,但他却说自己正走在下坡路上。“是一种认清,也可以说是认命,就是不要永远以上山登顶为快乐和终极目标。要知道,上山、下山都是旅程的一部分,这样命运才会眷顾你,才会给你攀爬第二座山的机会。”
  有时他也会有退休的念头,想象着自己拂袖而去,三年五载遁去哪里晃一晃。偶尔他会想起以前,印象深刻的总是那些平静的片刻:在后台和搭档们说着悄悄话,演完那场戏就可以放假了。开饭馆时生意清淡,他一个人坐在靠窗的桌子边,发着呆或者看会儿报,有朋友来了,就一起下盘棋。那不是辉煌的焦点,可他的心里却充盈着不可比拟的快乐。
其他文献
Beats by Dr.Dre(Beats)携手fragment design正式发布一款特别版Powerbeats Pro完全无线耳机。这款耳机向fragment主理人藤原浩的颠覆性设计风格致敬,摒弃一切修饰,凸显超简约、美丽的外形。耳机采用时尚极简的全黑设计,一侧耳塞上印有经典的双闪电标志,另一侧耳塞上则印有“FRGMT”品牌字样。随附的充电盒内侧同样采用全黑设计并带有双闪电标志,还配有一组相
阅读教学中,通过对文章的“留白”进行个性的补白,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二次创作”,能让课堂生成更精彩,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薛法根老师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爱之链》一课,教学设计精妙,能够站在教材的高度,高瞻远瞩,对教材进行深入、透彻地解读,把文本的资源挖掘得非常到位,使课堂充满了智慧。这篇文章的结尾是: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对文章此处省略号的
学校举行二年级“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由两位年轻教师同时执教《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一课。在进行集体备课时,我们两个备课小组对教材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于教材中如何组织学生用小棒进行操作作了一番热烈的商讨,有的老师认为应该在学生列竖式计算时进行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也有老师认为应该在学生列竖式得出结论后进行操作,旨在验证和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讨论后,由两位执教老师自己进行设计和把握,然后现
课堂教学活动也要讲究“绩效比”,通俗地说,就是在课堂上以最少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也即是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规律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个教师的理想,特别是对于低年级老师来说,由于受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等条件的影响,则更是一种挑战。笔者以为,提高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动有趣是开启小语教学之门的“金钥匙”。现以《小松鼠找花生果》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而且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发展他们的“语言系统”,让他们的“智力背景”更为丰富,从而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及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更强。但大部分学困生的阅读能力低下,给学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读前推荐,为学困生课外阅读寻找切
巴金先生说过:“我们写作,只是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情感想倾诉,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所以,当学生总觉得没有什么情感想表达的时候,要学生们“硬写”,造成的结果便是如“无米之炊”和“无病呻吟”般的痛苦和苦恼。试想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因为美好的事被践踏而伤心、愤怒过;没有因为深深的爱意袭来而感动、激动过;没有因为美景的呈现而欣赏、惬意过,那么我们的习作课堂还会呈现出生命的葱
在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中,法國作家西蒙娜.波伏娃从文学、历史、社会学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女性获取解放的途径。在她的启发下,此次我们将女性角色置于自然布景和万物灵长之间,展现女性恣意伸展的蓬勃生命力,以及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化的坚强韧性。
教育的艺术在于使器物——物质和精神财富起到教育作用。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  事件:  多年担任班主任,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开学初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教室环境。以往布置班级时,我总是自己设计,自己动手做,要求学生无条件地配合做这做那。很少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班级,更没听取学生的意见,因为在我心里认定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寓言:有个渔夫,每次出海打鱼之前,他都要到市场上去看看,什么鱼的价格高,就决定去捕什么鱼。有一年春天,墨鱼的价格最高,他便去捕墨鱼,结果打上来的全是螃蟹,他非常懊恼地空手而归。等他上岸后,才得知市场里螃蟹的价格涨到了最高,于是他决定下次去捕螃蟹。然而第二次出海,他打上来的全是墨鱼,他再次一无所获。回到岸上,他后悔不已,原来墨鱼的价格又高了。于是他发誓下次不论是墨鱼或是螃蟹都要带回来
在這个翩然而至的春天,珠宝也跳脱俗套:以大自然为灵感的设计元素有了更大胆的变形,多变的色彩带来一丝沁入心脾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