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秀波的平静中有被驯服的尖锐,而他的温厚,是苦涩后回甘的那口甜。他觉得只有接受了生命的自然规律,理解了得与失、上坡与下坡所构成的完整性,去体会过程而不是将终点作为唯一目标,才能看见人生真正的意义,才能在精神与物质交错的二元世界中找到平衡与从容。
“人能够豁达,其实靠的是‘看见’。很多人经历越多越看不开,但‘看见’可能一眼就会变得通透。”
中午时分,工作人员在桌上摆开几个饭盒,吴秀波的筷子只伸向那几个简单到平淡的素菜。三年来,他从无肉不欢变成了一个纯素食主义者,完成这种变化,需要足够的耐力。
“最开始的时候,做梦都在吃肉。人可能总有一段时间要和自己的欲望做一次斗争,我们一直以满足欲望来换取生命的乐趣和幸福,但我不能因此就永远成了它的奴隶。”他把那段颇为难熬的时期称为“谈不拢后的死磕”,磕了三年后,发现自己渐渐拥有了控制欲望的主动权。“它有时也是会听我的。但我并不会因此欺负它、忽略它、嫌弃它,甚至把我生命所有的罪责都归咎于它。”
他知道,欲望还有另一个名字——生命,“就是让你活着的源头。”他觉得正因为人生中处处存在着对立,有彼此间的无穷变化和转换,才应该慢慢体会其中的奥妙。
慢的必要性
在许多人心里,吴秀波是聪慧、儒雅、倜傥且身手矫健的男人的最佳诠释者,神形兼备之外,也因为他的人生曲线比起一般人来更多一些弯折。只不过,人生的动荡和挫折摇晃堆积出的那层细密泡沫,那些遮盖住他前行的方向和光亮的阴霾,终究还是随时间弥散殆尽了。所以他的平静中有被驯服的尖锐,而他的温厚,是苦涩后回甘的那口甜。
这一次在新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他扮演的Daniel依然是这样的类型。他觉得这次的角色近似于第一部中Frank的前身,“Frank像一棵成熟的老树,冬去春来,叶落花开,他永远有付出的能力和强悍的生命力。Daniel就像是这棵树上飘下的一颗种子,随风飘荡,还在找寻自己落脚的地方。”
这几年来他的作品量不高,他觉得不必勉强。好的剧本是第一原则,宁缺也勿滥。他经历过“像战斗”一样的生活,在成为演员之前,他在酒吧驻唱、开饭馆、倒服装,只要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并且有时间做的工作,他一律照单全收,“甚至可以帮老板和太太调节情感”。刚开始拍戏的时候,他更急迫的任务是养家,儿子刚出生的那几年,身体、生死、未来都已经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他只是不顾一切往前冲。一次有一幕戏需要他从六楼跳下,工作人员提醒他有危险,“我说甭废话,你喊开始吧。”
那种焦心的紧迫感早已过去,他觉得如今的重点是“完善对观众和自我内心的需求”。就好像旅游,如果不是为了特别的理由,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故地重游,他尽量避免角色的雷同性,“不苛求态度上的标新立异,但如果是技术上的供需,那就在技术环节上做一点升华。”所以,他愿意等。
再一次和导演薛晓路合作,一是鉴于上一部戏的合作十分之愉快,二是他非常认同导演独立的女性视角,以及其中善良和温暖的情怀,“拍一部戏不是输赢对错的选择,而是大家的合作至少有共通的态度和温度。”演员之外他也开始尝试监制以及制片人的角色,《军事联盟》的剧本他准备了四年,他预计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忙碌地创作”,“我喜欢创作,贪婪地喜欢。”
不过,这种“贪婪”,他觉得毫无展示的必要,或者应该说,他的所欲所为,没有必要用作品以外的方式去展示。他有微信,但至今没有发过一条朋友圈,也没有给任何朋友点过一个赞,以至于常常被人问到是否被拉黑了。“真的有事情,直接给需要联系的人发消息就行了,发朋友圈等人回,其实是希望通过别人的反馈看到自己。”他觉得用这种方式去观察别人颇为有趣,“就好像每天出门前照镜子一样,许多人用这种方式看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
“我的工作得天独厚,天天演戏,天天就要审视和看见自己的三样东西:面貌之外,我会看到自己的情绪,看到自己的态度。生活给予你越多的时候,你的责任就更大,家人、朋友之外,我当然也要担负起对观众的责任——他们给予你万般喜爱,让你能够贪恋自我。话说回来,发一条朋友圈有多少人能看见?演一部戏又有多少人能看见?”
吴秀波有时觉得,许多观众在他角色上的想象投射,和他本人之间其实有些距离,“所有人都喜欢找我演英语溜儿的,会弹钢琴的,其实这两样我根本不会。”他脸上浮起一丝偷笑,“对抗性游戏我可以得零分,速度型运动对我来说有极大的风险,跳舞……会伤害我的自尊。”
他喜欢爬山、游泳和长跑,可以独自完成,需要长久的耐力和平静的心性。“长跑和短跑的区别在于,短跑更关注如何迅速到达终点,而长跑的重点在于如何坚持下来整个过程。这几项运动中都有大量的时间和自我交流,身体分泌的多巴胺也是持久而缓慢的。”他嘲笑自己“可能是乌龟变的”,“不过面对漫漫人生,最好还是选择一项慢慢的运动。”
“生命还能高歌时就唱吧”
吴秀波的人生中有几个颇具戏剧化的插曲。比如,他曾因为晚上洗澡常常需要花费四个小时而误了大事,甚至导致他不得不从铁路文工团辞职。又比如,在他17岁的时候,因为被误诊为肠癌而切掉了40厘米的肠子。这些过往对他是否产生了一些特别的暗示和启迪?他摇头,“不得而知。”
“那时年少无知,无知者无畏,所以也不觉得害怕。”他之后所拥有的豁达,也并不是这些经历的积累,“人能够豁达,其实靠的是‘看见’。很多人经历越多越看不开,但‘看见’可能一眼就会变得通透。”
他突然冷不丁地对我说,借你的手机一用。我不知所措地递过去,他伸手一接,又还给我。“这一递一还是不是特别自然?谁不想好好活着呢,只是上帝把生命交到你的手上,该还给他的时候,也是应该的。有青春就有衰老,有健康就有疾病,有生就有死。一切都逃不过这个过程,都会经历,所以只能靠‘看见’。”
对生命,他只是感恩。17岁经历那么大一场风波,现在还能健康地活着,30岁之前没有工作,40岁演了《黎明之前》开始大红,“又比如,你看我现在头发还那么茂盛……总能找到感恩的地方。反正即使在我忧伤的时候,我的生命也充满着幸福感。” 我提起早年间第一次远远见到他的情景,那是在黄舒骏某年的演唱会上,他是嘉宾。在他动荡的青春里,差不多十年的酒吧驻唱生涯曾抹下一笔鲜艳的色彩。现在他偶尔还是会唱,只是在洗澡的时候唱给自己听,“老不唱吧,技术方面就失衡了,控制气息的能力肯定差了许多,和老不骑摩托车一个道理,上去就觉得疹。”在家时他还充满了信心,“可是把机器支上去再试试?乐器一响起来就傻了,不知道该人家配合我,还是我跟着人家走。”
偶尔玩次票,也算是过把瘾。“有时特恍惚,你的生命究竟是一天一天又一天,还是就这一天?其实可能真的就只是一天,不过它不停地在变化而已。”
早年间有粉丝给他写过长长的信,里面描述他拿麦克风时微微跷起的小指,唱嗨时不自觉的小动作,灯光下不真实的落寞。那封信吴秀波偷偷读过很多遍,“可以回忆起年轻时候的我”。他依然记得自己上台前的惶恐,音乐响起时的不知所措,以及在万人面前刹那间进入的莫名沉静。他不敢看太多歌迷影迷拍下的照片或者描述的片段,“那可能是心有灵犀的一瞬间,彼此的生命共生共存,但事实上它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
他概括自己的一生:“浑浑噩噩、磕磕绊绊”,“如果说对得起自己的地方,就是我一直还算认认真真。”他心里面始终有个警醒的声音在低鸣,“我是68年生的,小时候什么都是凭票限量供应,有一口就得了。15岁从家出来后,一直也是居无定所,也没有什么资产储备,一直过着一种近乎流浪的生活。即便偶尔挣到了一些钱,不过也想的是可能会过得比以前好一点的穷日子,而不是什么好日子。我不知道我的风险意识和失去意识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但至今我仍然拥有这种状态,随时会没有安全感。”
他一生中最忐忑的时候,是在孩子两岁时离家拍戏八个月后归来的那一刻。儿子在院子里玩耍,他站在他的背后,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他怕孩子不认得他了,他怕要面对一辈子都将无法磨灭的不完善。他甚至不知道怎么开口去说第一句话,应该问“你还记得我吗?”可是孩子回过头来,只是轻轻张开手,又轻轻动了动嘴,“他是在告诉我,你来,我记得你,你过来。他轻轻把我抱住,把脸贴在我的脸上。那一瞬间,他比我懂得多得多,我想就是那一瞬间,改变了我对生命所有的看法。”
他曾经很喜欢一首叫《秋蝉》的歌,“生命还能高歌的时候就唱吧”。在许多人眼里,吴秀波现在的状态正是一个男演员的黄金时期,但他却说自己正走在下坡路上。“是一种认清,也可以说是认命,就是不要永远以上山登顶为快乐和终极目标。要知道,上山、下山都是旅程的一部分,这样命运才会眷顾你,才会给你攀爬第二座山的机会。”
有时他也会有退休的念头,想象着自己拂袖而去,三年五载遁去哪里晃一晃。偶尔他会想起以前,印象深刻的总是那些平静的片刻:在后台和搭档们说着悄悄话,演完那场戏就可以放假了。开饭馆时生意清淡,他一个人坐在靠窗的桌子边,发着呆或者看会儿报,有朋友来了,就一起下盘棋。那不是辉煌的焦点,可他的心里却充盈着不可比拟的快乐。
“人能够豁达,其实靠的是‘看见’。很多人经历越多越看不开,但‘看见’可能一眼就会变得通透。”
中午时分,工作人员在桌上摆开几个饭盒,吴秀波的筷子只伸向那几个简单到平淡的素菜。三年来,他从无肉不欢变成了一个纯素食主义者,完成这种变化,需要足够的耐力。
“最开始的时候,做梦都在吃肉。人可能总有一段时间要和自己的欲望做一次斗争,我们一直以满足欲望来换取生命的乐趣和幸福,但我不能因此就永远成了它的奴隶。”他把那段颇为难熬的时期称为“谈不拢后的死磕”,磕了三年后,发现自己渐渐拥有了控制欲望的主动权。“它有时也是会听我的。但我并不会因此欺负它、忽略它、嫌弃它,甚至把我生命所有的罪责都归咎于它。”
他知道,欲望还有另一个名字——生命,“就是让你活着的源头。”他觉得正因为人生中处处存在着对立,有彼此间的无穷变化和转换,才应该慢慢体会其中的奥妙。
慢的必要性
在许多人心里,吴秀波是聪慧、儒雅、倜傥且身手矫健的男人的最佳诠释者,神形兼备之外,也因为他的人生曲线比起一般人来更多一些弯折。只不过,人生的动荡和挫折摇晃堆积出的那层细密泡沫,那些遮盖住他前行的方向和光亮的阴霾,终究还是随时间弥散殆尽了。所以他的平静中有被驯服的尖锐,而他的温厚,是苦涩后回甘的那口甜。
这一次在新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他扮演的Daniel依然是这样的类型。他觉得这次的角色近似于第一部中Frank的前身,“Frank像一棵成熟的老树,冬去春来,叶落花开,他永远有付出的能力和强悍的生命力。Daniel就像是这棵树上飘下的一颗种子,随风飘荡,还在找寻自己落脚的地方。”
这几年来他的作品量不高,他觉得不必勉强。好的剧本是第一原则,宁缺也勿滥。他经历过“像战斗”一样的生活,在成为演员之前,他在酒吧驻唱、开饭馆、倒服装,只要在他能力范围之内并且有时间做的工作,他一律照单全收,“甚至可以帮老板和太太调节情感”。刚开始拍戏的时候,他更急迫的任务是养家,儿子刚出生的那几年,身体、生死、未来都已经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他只是不顾一切往前冲。一次有一幕戏需要他从六楼跳下,工作人员提醒他有危险,“我说甭废话,你喊开始吧。”
那种焦心的紧迫感早已过去,他觉得如今的重点是“完善对观众和自我内心的需求”。就好像旅游,如果不是为了特别的理由,没有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故地重游,他尽量避免角色的雷同性,“不苛求态度上的标新立异,但如果是技术上的供需,那就在技术环节上做一点升华。”所以,他愿意等。
再一次和导演薛晓路合作,一是鉴于上一部戏的合作十分之愉快,二是他非常认同导演独立的女性视角,以及其中善良和温暖的情怀,“拍一部戏不是输赢对错的选择,而是大家的合作至少有共通的态度和温度。”演员之外他也开始尝试监制以及制片人的角色,《军事联盟》的剧本他准备了四年,他预计自己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忙碌地创作”,“我喜欢创作,贪婪地喜欢。”
不过,这种“贪婪”,他觉得毫无展示的必要,或者应该说,他的所欲所为,没有必要用作品以外的方式去展示。他有微信,但至今没有发过一条朋友圈,也没有给任何朋友点过一个赞,以至于常常被人问到是否被拉黑了。“真的有事情,直接给需要联系的人发消息就行了,发朋友圈等人回,其实是希望通过别人的反馈看到自己。”他觉得用这种方式去观察别人颇为有趣,“就好像每天出门前照镜子一样,许多人用这种方式看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
“我的工作得天独厚,天天演戏,天天就要审视和看见自己的三样东西:面貌之外,我会看到自己的情绪,看到自己的态度。生活给予你越多的时候,你的责任就更大,家人、朋友之外,我当然也要担负起对观众的责任——他们给予你万般喜爱,让你能够贪恋自我。话说回来,发一条朋友圈有多少人能看见?演一部戏又有多少人能看见?”
吴秀波有时觉得,许多观众在他角色上的想象投射,和他本人之间其实有些距离,“所有人都喜欢找我演英语溜儿的,会弹钢琴的,其实这两样我根本不会。”他脸上浮起一丝偷笑,“对抗性游戏我可以得零分,速度型运动对我来说有极大的风险,跳舞……会伤害我的自尊。”
他喜欢爬山、游泳和长跑,可以独自完成,需要长久的耐力和平静的心性。“长跑和短跑的区别在于,短跑更关注如何迅速到达终点,而长跑的重点在于如何坚持下来整个过程。这几项运动中都有大量的时间和自我交流,身体分泌的多巴胺也是持久而缓慢的。”他嘲笑自己“可能是乌龟变的”,“不过面对漫漫人生,最好还是选择一项慢慢的运动。”
“生命还能高歌时就唱吧”
吴秀波的人生中有几个颇具戏剧化的插曲。比如,他曾因为晚上洗澡常常需要花费四个小时而误了大事,甚至导致他不得不从铁路文工团辞职。又比如,在他17岁的时候,因为被误诊为肠癌而切掉了40厘米的肠子。这些过往对他是否产生了一些特别的暗示和启迪?他摇头,“不得而知。”
“那时年少无知,无知者无畏,所以也不觉得害怕。”他之后所拥有的豁达,也并不是这些经历的积累,“人能够豁达,其实靠的是‘看见’。很多人经历越多越看不开,但‘看见’可能一眼就会变得通透。”
他突然冷不丁地对我说,借你的手机一用。我不知所措地递过去,他伸手一接,又还给我。“这一递一还是不是特别自然?谁不想好好活着呢,只是上帝把生命交到你的手上,该还给他的时候,也是应该的。有青春就有衰老,有健康就有疾病,有生就有死。一切都逃不过这个过程,都会经历,所以只能靠‘看见’。”
对生命,他只是感恩。17岁经历那么大一场风波,现在还能健康地活着,30岁之前没有工作,40岁演了《黎明之前》开始大红,“又比如,你看我现在头发还那么茂盛……总能找到感恩的地方。反正即使在我忧伤的时候,我的生命也充满着幸福感。” 我提起早年间第一次远远见到他的情景,那是在黄舒骏某年的演唱会上,他是嘉宾。在他动荡的青春里,差不多十年的酒吧驻唱生涯曾抹下一笔鲜艳的色彩。现在他偶尔还是会唱,只是在洗澡的时候唱给自己听,“老不唱吧,技术方面就失衡了,控制气息的能力肯定差了许多,和老不骑摩托车一个道理,上去就觉得疹。”在家时他还充满了信心,“可是把机器支上去再试试?乐器一响起来就傻了,不知道该人家配合我,还是我跟着人家走。”
偶尔玩次票,也算是过把瘾。“有时特恍惚,你的生命究竟是一天一天又一天,还是就这一天?其实可能真的就只是一天,不过它不停地在变化而已。”
早年间有粉丝给他写过长长的信,里面描述他拿麦克风时微微跷起的小指,唱嗨时不自觉的小动作,灯光下不真实的落寞。那封信吴秀波偷偷读过很多遍,“可以回忆起年轻时候的我”。他依然记得自己上台前的惶恐,音乐响起时的不知所措,以及在万人面前刹那间进入的莫名沉静。他不敢看太多歌迷影迷拍下的照片或者描述的片段,“那可能是心有灵犀的一瞬间,彼此的生命共生共存,但事实上它可能并没有那么美好。”
他概括自己的一生:“浑浑噩噩、磕磕绊绊”,“如果说对得起自己的地方,就是我一直还算认认真真。”他心里面始终有个警醒的声音在低鸣,“我是68年生的,小时候什么都是凭票限量供应,有一口就得了。15岁从家出来后,一直也是居无定所,也没有什么资产储备,一直过着一种近乎流浪的生活。即便偶尔挣到了一些钱,不过也想的是可能会过得比以前好一点的穷日子,而不是什么好日子。我不知道我的风险意识和失去意识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但至今我仍然拥有这种状态,随时会没有安全感。”
他一生中最忐忑的时候,是在孩子两岁时离家拍戏八个月后归来的那一刻。儿子在院子里玩耍,他站在他的背后,不知道自己将会面对什么。他怕孩子不认得他了,他怕要面对一辈子都将无法磨灭的不完善。他甚至不知道怎么开口去说第一句话,应该问“你还记得我吗?”可是孩子回过头来,只是轻轻张开手,又轻轻动了动嘴,“他是在告诉我,你来,我记得你,你过来。他轻轻把我抱住,把脸贴在我的脸上。那一瞬间,他比我懂得多得多,我想就是那一瞬间,改变了我对生命所有的看法。”
他曾经很喜欢一首叫《秋蝉》的歌,“生命还能高歌的时候就唱吧”。在许多人眼里,吴秀波现在的状态正是一个男演员的黄金时期,但他却说自己正走在下坡路上。“是一种认清,也可以说是认命,就是不要永远以上山登顶为快乐和终极目标。要知道,上山、下山都是旅程的一部分,这样命运才会眷顾你,才会给你攀爬第二座山的机会。”
有时他也会有退休的念头,想象着自己拂袖而去,三年五载遁去哪里晃一晃。偶尔他会想起以前,印象深刻的总是那些平静的片刻:在后台和搭档们说着悄悄话,演完那场戏就可以放假了。开饭馆时生意清淡,他一个人坐在靠窗的桌子边,发着呆或者看会儿报,有朋友来了,就一起下盘棋。那不是辉煌的焦点,可他的心里却充盈着不可比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