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域特征是哺育地域特色文化的母体。黄河文明自古以来就带着沉雄浑厚、包容忍耐、多姿多彩、沙里淘金的显著特点。黄河纵贯中原,《奔流》诗群是黄河文明里的粼粼波光。
有人总喜欢把诗歌的意境和语言营造得很宏大,以此表达诗歌的意图和指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些穿世而过的语言穷尽古今,意境优美,内涵深远,令我们穷尽词汇也难以效仿临摹。那么现代自由体诗歌是否还要传承这种句法?
我们反复探讨诗歌是吸取西方语言的精華,还是承袭既往传统,中国本土诗歌的指向和承载问题,我认为,诗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和表达,即要以开放姿态兼收并蓄,但终究还是要找到禀赋的源流,承载历史的检视。好的诗歌总是让人百读不厌,爱不释手,究其原因就是它用了一个小切口打开了一条神秘的路径,而这条路径带着作者独有的生命体验,却把所有的生命意识唤醒,因此,它常常是低处的、弱小的、很不容易示人的部分,既带着诗人惯常的意识思维,又隐匿在宏大事物背后轻易不被人察觉,想言说而又不能言说的抵达。
年少时习诗,我曾经赶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诗歌热,并大胆喊出过内心的期望和心声,我甚至在大学毕业时获得过1990年全省第二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看今朝”征文一等奖,这种狂热和成就像热歌的虚热一样,你冷下来之后一切便冷了下来。诗歌似乎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环境发生变化,诗歌创作就无意识地戛然而止。而中国即将臻于探索成熟期的诗歌似乎也在一夜之间跌入低谷,随着经济浪潮的兴起隐藏在诗人的内心热望里。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已经是风生水起的大型文学期刊《奔流》,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突然停刊。及至新世纪初,网络诗歌兴起,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我都会在网络上偷偷写诗,那时不投稿,也不交流,也不知道外面的诗歌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2014年,我在具茨山上的神秘符号和芦苇丛中重新得到了生命的某种暗示,突然拿起笔,反反复复写,认认真真写,写得荡气回肠,内心狂热。而正在这个我急于找寻诗歌发表的管道的时候,《奔流》复刊了。这是顺应时代的呼唤,更是多少文学愤青们孜孜以求的愿望。我创作的《十万芦花》得到了认可,也很快在《奔流》复刊后的第二期,第三期等陆续发表,一种内心的向往和成就感不言自明。接着,我走进了《奔流》举办的作家研修班,郁积多时的情绪和疑问一下子打开,诗歌自身携带的气质和美妙令我沉醉,创作的激情一旦迸发就不可遏制。但真正静下心来,当我与诗歌名家面对面沟通学习,才逐渐了解到当下诗歌发展的轨迹和趋势,我于焦虑和忐忑中反复阅读《诗刊》《星星》《草堂》以及一些国外诗人的成名作,我发现诗歌表达的路径和,正在随着工业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而经历着翻转和嬗变。似乎在转瞬之间,你就要在诗歌窄窄的通道里被挤压排斥以至掉队,这种距离感和掉队感似乎带着根性的不可纠正和逆转的倾向。于是,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阅读,阅读经验多了,我终于发现自己的弊病,那便是急于表达的直接经验的呈现,和自认为要在文本中说清楚的自身对于文化所肩负的责任和要求,这种内心的焦急感,体现在语言浅表层的表达方式和老套的句法陈述上,尽管诗中郎朗的画面感、热血沸腾的情感表达一览无余,但大众读者给予叫好的时候,业内人士对这些诗却表示了沉默。
诗的骨肉体现在语言内部,在词语的跌宕和段落间,玄妙地跳跃且藏得很深,诗的灵魂在诗行的跳动中眨巴着眼睛,而且,准确清晰地在语言中闪烁,并回归到一个指向里。当一首好诗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它释放出的能量犹如深山里的清岚,直抵肺腑。读几句就被诗的语言切中了要害,卡住了咽喉,让你一次次屏住呼吸,让内心和身体柔软下来。诗歌语言应该节制凝练,诗歌节奏应该缓急有度,她像带水的月关,冷美人般掀起一波波水声,又似一把明晃晃的锥子,在过去生活的经验里掏心。诗人就是历经生活磨难的古代工匠在月光下用刨子反复修复良木,待工艺完成后,你看到器物与其他不一样,那上面早已脱去了浮躁气并打着包浆。如钧瓷大师用碳火烧制的钧瓷,出窑时带出远古的沧桑,温润经典,难以断定古今,感觉这些手工艺里深藏古典语言的药味,悄无声息地钻进胸腔的血液里,即看不到又摸不着,却能融化那些生活的疼痛和粘稠。生命被卡住的部分,恰恰是我们没有认知到的,如果你拿再恰当不过的对象去取梗在咽喉处的硬物,那应该是醋类松软的东西,而不应该是镊子和刀具,尽管这些有形的工具非常管用,但这些人类经验中的造化比什么都管用得多。
当然,我这里说的是诗的语言应用的技巧问题。
这里我要关切的是诗歌中古典的意蕴和语言的经典。关键的问题是,如果诗歌总讲究技巧,那会容易陷入技巧的范畴,从而走不出来,或者深陷泥沼,让人很快辨认出来,从而产生阅读的疲劳,看不到真实的实质。在技巧之外,是否有无技巧的随性写作,使你从形而上,再到形而下,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直接感觉中来,从而让整个诗歌既散发浓郁的诗性,又呈现小主题里的大意味。也就是说,无论写作素材截取的如何大,或者如何小,总有一种独特的表达路径将意蕴和主旨透析出来。有人说,写诗不需要太深的文化,不需要读那么多的书。这也正是造成诗歌门槛太低、良莠不分的重要原因。古代传世经典之作的作者没有一个不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没有一个不是穷尽山水历尽磨难之人。他们嬉笑怒骂、狂放不羁,要么低吟浅唱、委婉回环,但传世经典永远葆有着生命的热度和生活的经验,而且这种热度和经验会无限地传导下去。想写一首好诗,没有独到的人生体验和心灵洞穿,很难营造诗歌中的幽微神性,只有对形而下的精神储备和经验升华,才能准确而精妙地把握一首诗歌的节奏韵律和词语构造。
诗歌的弱小在于她文本的内敛和低微,但诗歌的强大在于她宏阔的指向和无限的诗意放大。诗歌语言不应该过多地被浪费,西方语言中的陌生化和意象的运用,其实早在两千多年的《诗经》和一千多年前的唐诗里就有体现。只是古人在古典的意蕴里讲究韵律和对仗,自由体诗更迎合现代审美,表达方式更加趋于灵活和多元化。我们在接纳西方诗歌之初,一味吸收,把老祖宗传统的东西丢得太可惜了。
重拾经典,葆有对生活的热情和真诚是写诗的基本功。由此,我真心希望我们诗歌的路径从此打开,就如从黄河文明里闪耀的珠玑,无论怎样跨越阻隔和天险,具有不一样的水土气息和地域果实,有不一样的方言俚语和人物性格,但差异的背后有共同的归宿——那就是即触摸和切中疼痛又挖掘和呈现美好。
真诚地祝福《奔流》,自创刊及今培养和发现了无数河南本土的文学名家,同时复刊以来,正在以积极努力和真诚姿态锻打新世纪文学豫军。也许她自身的力量不够强大,但她肩负的启蒙老师的作用和担当,足以令我们刮目相望,并报以热切期待。
有人总喜欢把诗歌的意境和语言营造得很宏大,以此表达诗歌的意图和指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些穿世而过的语言穷尽古今,意境优美,内涵深远,令我们穷尽词汇也难以效仿临摹。那么现代自由体诗歌是否还要传承这种句法?
我们反复探讨诗歌是吸取西方语言的精華,还是承袭既往传统,中国本土诗歌的指向和承载问题,我认为,诗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和表达,即要以开放姿态兼收并蓄,但终究还是要找到禀赋的源流,承载历史的检视。好的诗歌总是让人百读不厌,爱不释手,究其原因就是它用了一个小切口打开了一条神秘的路径,而这条路径带着作者独有的生命体验,却把所有的生命意识唤醒,因此,它常常是低处的、弱小的、很不容易示人的部分,既带着诗人惯常的意识思维,又隐匿在宏大事物背后轻易不被人察觉,想言说而又不能言说的抵达。
年少时习诗,我曾经赶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诗歌热,并大胆喊出过内心的期望和心声,我甚至在大学毕业时获得过1990年全省第二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看今朝”征文一等奖,这种狂热和成就像热歌的虚热一样,你冷下来之后一切便冷了下来。诗歌似乎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环境发生变化,诗歌创作就无意识地戛然而止。而中国即将臻于探索成熟期的诗歌似乎也在一夜之间跌入低谷,随着经济浪潮的兴起隐藏在诗人的内心热望里。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已经是风生水起的大型文学期刊《奔流》,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突然停刊。及至新世纪初,网络诗歌兴起,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我都会在网络上偷偷写诗,那时不投稿,也不交流,也不知道外面的诗歌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2014年,我在具茨山上的神秘符号和芦苇丛中重新得到了生命的某种暗示,突然拿起笔,反反复复写,认认真真写,写得荡气回肠,内心狂热。而正在这个我急于找寻诗歌发表的管道的时候,《奔流》复刊了。这是顺应时代的呼唤,更是多少文学愤青们孜孜以求的愿望。我创作的《十万芦花》得到了认可,也很快在《奔流》复刊后的第二期,第三期等陆续发表,一种内心的向往和成就感不言自明。接着,我走进了《奔流》举办的作家研修班,郁积多时的情绪和疑问一下子打开,诗歌自身携带的气质和美妙令我沉醉,创作的激情一旦迸发就不可遏制。但真正静下心来,当我与诗歌名家面对面沟通学习,才逐渐了解到当下诗歌发展的轨迹和趋势,我于焦虑和忐忑中反复阅读《诗刊》《星星》《草堂》以及一些国外诗人的成名作,我发现诗歌表达的路径和,正在随着工业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而经历着翻转和嬗变。似乎在转瞬之间,你就要在诗歌窄窄的通道里被挤压排斥以至掉队,这种距离感和掉队感似乎带着根性的不可纠正和逆转的倾向。于是,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阅读,阅读经验多了,我终于发现自己的弊病,那便是急于表达的直接经验的呈现,和自认为要在文本中说清楚的自身对于文化所肩负的责任和要求,这种内心的焦急感,体现在语言浅表层的表达方式和老套的句法陈述上,尽管诗中郎朗的画面感、热血沸腾的情感表达一览无余,但大众读者给予叫好的时候,业内人士对这些诗却表示了沉默。
诗的骨肉体现在语言内部,在词语的跌宕和段落间,玄妙地跳跃且藏得很深,诗的灵魂在诗行的跳动中眨巴着眼睛,而且,准确清晰地在语言中闪烁,并回归到一个指向里。当一首好诗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它释放出的能量犹如深山里的清岚,直抵肺腑。读几句就被诗的语言切中了要害,卡住了咽喉,让你一次次屏住呼吸,让内心和身体柔软下来。诗歌语言应该节制凝练,诗歌节奏应该缓急有度,她像带水的月关,冷美人般掀起一波波水声,又似一把明晃晃的锥子,在过去生活的经验里掏心。诗人就是历经生活磨难的古代工匠在月光下用刨子反复修复良木,待工艺完成后,你看到器物与其他不一样,那上面早已脱去了浮躁气并打着包浆。如钧瓷大师用碳火烧制的钧瓷,出窑时带出远古的沧桑,温润经典,难以断定古今,感觉这些手工艺里深藏古典语言的药味,悄无声息地钻进胸腔的血液里,即看不到又摸不着,却能融化那些生活的疼痛和粘稠。生命被卡住的部分,恰恰是我们没有认知到的,如果你拿再恰当不过的对象去取梗在咽喉处的硬物,那应该是醋类松软的东西,而不应该是镊子和刀具,尽管这些有形的工具非常管用,但这些人类经验中的造化比什么都管用得多。
当然,我这里说的是诗的语言应用的技巧问题。
这里我要关切的是诗歌中古典的意蕴和语言的经典。关键的问题是,如果诗歌总讲究技巧,那会容易陷入技巧的范畴,从而走不出来,或者深陷泥沼,让人很快辨认出来,从而产生阅读的疲劳,看不到真实的实质。在技巧之外,是否有无技巧的随性写作,使你从形而上,再到形而下,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直接感觉中来,从而让整个诗歌既散发浓郁的诗性,又呈现小主题里的大意味。也就是说,无论写作素材截取的如何大,或者如何小,总有一种独特的表达路径将意蕴和主旨透析出来。有人说,写诗不需要太深的文化,不需要读那么多的书。这也正是造成诗歌门槛太低、良莠不分的重要原因。古代传世经典之作的作者没有一个不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没有一个不是穷尽山水历尽磨难之人。他们嬉笑怒骂、狂放不羁,要么低吟浅唱、委婉回环,但传世经典永远葆有着生命的热度和生活的经验,而且这种热度和经验会无限地传导下去。想写一首好诗,没有独到的人生体验和心灵洞穿,很难营造诗歌中的幽微神性,只有对形而下的精神储备和经验升华,才能准确而精妙地把握一首诗歌的节奏韵律和词语构造。
诗歌的弱小在于她文本的内敛和低微,但诗歌的强大在于她宏阔的指向和无限的诗意放大。诗歌语言不应该过多地被浪费,西方语言中的陌生化和意象的运用,其实早在两千多年的《诗经》和一千多年前的唐诗里就有体现。只是古人在古典的意蕴里讲究韵律和对仗,自由体诗更迎合现代审美,表达方式更加趋于灵活和多元化。我们在接纳西方诗歌之初,一味吸收,把老祖宗传统的东西丢得太可惜了。
重拾经典,葆有对生活的热情和真诚是写诗的基本功。由此,我真心希望我们诗歌的路径从此打开,就如从黄河文明里闪耀的珠玑,无论怎样跨越阻隔和天险,具有不一样的水土气息和地域果实,有不一样的方言俚语和人物性格,但差异的背后有共同的归宿——那就是即触摸和切中疼痛又挖掘和呈现美好。
真诚地祝福《奔流》,自创刊及今培养和发现了无数河南本土的文学名家,同时复刊以来,正在以积极努力和真诚姿态锻打新世纪文学豫军。也许她自身的力量不够强大,但她肩负的启蒙老师的作用和担当,足以令我们刮目相望,并报以热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