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窄窄的路径直抵未来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cail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域特征是哺育地域特色文化的母体。黄河文明自古以来就带着沉雄浑厚、包容忍耐、多姿多彩、沙里淘金的显著特点。黄河纵贯中原,《奔流》诗群是黄河文明里的粼粼波光。
  有人总喜欢把诗歌的意境和语言营造得很宏大,以此表达诗歌的意图和指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些穿世而过的语言穷尽古今,意境优美,内涵深远,令我们穷尽词汇也难以效仿临摹。那么现代自由体诗歌是否还要传承这种句法?
  我们反复探讨诗歌是吸取西方语言的精華,还是承袭既往传统,中国本土诗歌的指向和承载问题,我认为,诗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和表达,即要以开放姿态兼收并蓄,但终究还是要找到禀赋的源流,承载历史的检视。好的诗歌总是让人百读不厌,爱不释手,究其原因就是它用了一个小切口打开了一条神秘的路径,而这条路径带着作者独有的生命体验,却把所有的生命意识唤醒,因此,它常常是低处的、弱小的、很不容易示人的部分,既带着诗人惯常的意识思维,又隐匿在宏大事物背后轻易不被人察觉,想言说而又不能言说的抵达。
  年少时习诗,我曾经赶上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诗歌热,并大胆喊出过内心的期望和心声,我甚至在大学毕业时获得过1990年全省第二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看今朝”征文一等奖,这种狂热和成就像热歌的虚热一样,你冷下来之后一切便冷了下来。诗歌似乎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环境发生变化,诗歌创作就无意识地戛然而止。而中国即将臻于探索成熟期的诗歌似乎也在一夜之间跌入低谷,随着经济浪潮的兴起隐藏在诗人的内心热望里。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已经是风生水起的大型文学期刊《奔流》,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突然停刊。及至新世纪初,网络诗歌兴起,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我都会在网络上偷偷写诗,那时不投稿,也不交流,也不知道外面的诗歌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2014年,我在具茨山上的神秘符号和芦苇丛中重新得到了生命的某种暗示,突然拿起笔,反反复复写,认认真真写,写得荡气回肠,内心狂热。而正在这个我急于找寻诗歌发表的管道的时候,《奔流》复刊了。这是顺应时代的呼唤,更是多少文学愤青们孜孜以求的愿望。我创作的《十万芦花》得到了认可,也很快在《奔流》复刊后的第二期,第三期等陆续发表,一种内心的向往和成就感不言自明。接着,我走进了《奔流》举办的作家研修班,郁积多时的情绪和疑问一下子打开,诗歌自身携带的气质和美妙令我沉醉,创作的激情一旦迸发就不可遏制。但真正静下心来,当我与诗歌名家面对面沟通学习,才逐渐了解到当下诗歌发展的轨迹和趋势,我于焦虑和忐忑中反复阅读《诗刊》《星星》《草堂》以及一些国外诗人的成名作,我发现诗歌表达的路径和,正在随着工业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而经历着翻转和嬗变。似乎在转瞬之间,你就要在诗歌窄窄的通道里被挤压排斥以至掉队,这种距离感和掉队感似乎带着根性的不可纠正和逆转的倾向。于是,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阅读,阅读经验多了,我终于发现自己的弊病,那便是急于表达的直接经验的呈现,和自认为要在文本中说清楚的自身对于文化所肩负的责任和要求,这种内心的焦急感,体现在语言浅表层的表达方式和老套的句法陈述上,尽管诗中郎朗的画面感、热血沸腾的情感表达一览无余,但大众读者给予叫好的时候,业内人士对这些诗却表示了沉默。
  诗的骨肉体现在语言内部,在词语的跌宕和段落间,玄妙地跳跃且藏得很深,诗的灵魂在诗行的跳动中眨巴着眼睛,而且,准确清晰地在语言中闪烁,并回归到一个指向里。当一首好诗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它释放出的能量犹如深山里的清岚,直抵肺腑。读几句就被诗的语言切中了要害,卡住了咽喉,让你一次次屏住呼吸,让内心和身体柔软下来。诗歌语言应该节制凝练,诗歌节奏应该缓急有度,她像带水的月关,冷美人般掀起一波波水声,又似一把明晃晃的锥子,在过去生活的经验里掏心。诗人就是历经生活磨难的古代工匠在月光下用刨子反复修复良木,待工艺完成后,你看到器物与其他不一样,那上面早已脱去了浮躁气并打着包浆。如钧瓷大师用碳火烧制的钧瓷,出窑时带出远古的沧桑,温润经典,难以断定古今,感觉这些手工艺里深藏古典语言的药味,悄无声息地钻进胸腔的血液里,即看不到又摸不着,却能融化那些生活的疼痛和粘稠。生命被卡住的部分,恰恰是我们没有认知到的,如果你拿再恰当不过的对象去取梗在咽喉处的硬物,那应该是醋类松软的东西,而不应该是镊子和刀具,尽管这些有形的工具非常管用,但这些人类经验中的造化比什么都管用得多。
  当然,我这里说的是诗的语言应用的技巧问题。
  这里我要关切的是诗歌中古典的意蕴和语言的经典。关键的问题是,如果诗歌总讲究技巧,那会容易陷入技巧的范畴,从而走不出来,或者深陷泥沼,让人很快辨认出来,从而产生阅读的疲劳,看不到真实的实质。在技巧之外,是否有无技巧的随性写作,使你从形而上,再到形而下,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直接感觉中来,从而让整个诗歌既散发浓郁的诗性,又呈现小主题里的大意味。也就是说,无论写作素材截取的如何大,或者如何小,总有一种独特的表达路径将意蕴和主旨透析出来。有人说,写诗不需要太深的文化,不需要读那么多的书。这也正是造成诗歌门槛太低、良莠不分的重要原因。古代传世经典之作的作者没有一个不是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没有一个不是穷尽山水历尽磨难之人。他们嬉笑怒骂、狂放不羁,要么低吟浅唱、委婉回环,但传世经典永远葆有着生命的热度和生活的经验,而且这种热度和经验会无限地传导下去。想写一首好诗,没有独到的人生体验和心灵洞穿,很难营造诗歌中的幽微神性,只有对形而下的精神储备和经验升华,才能准确而精妙地把握一首诗歌的节奏韵律和词语构造。
  诗歌的弱小在于她文本的内敛和低微,但诗歌的强大在于她宏阔的指向和无限的诗意放大。诗歌语言不应该过多地被浪费,西方语言中的陌生化和意象的运用,其实早在两千多年的《诗经》和一千多年前的唐诗里就有体现。只是古人在古典的意蕴里讲究韵律和对仗,自由体诗更迎合现代审美,表达方式更加趋于灵活和多元化。我们在接纳西方诗歌之初,一味吸收,把老祖宗传统的东西丢得太可惜了。
  重拾经典,葆有对生活的热情和真诚是写诗的基本功。由此,我真心希望我们诗歌的路径从此打开,就如从黄河文明里闪耀的珠玑,无论怎样跨越阻隔和天险,具有不一样的水土气息和地域果实,有不一样的方言俚语和人物性格,但差异的背后有共同的归宿——那就是即触摸和切中疼痛又挖掘和呈现美好。
  真诚地祝福《奔流》,自创刊及今培养和发现了无数河南本土的文学名家,同时复刊以来,正在以积极努力和真诚姿态锻打新世纪文学豫军。也许她自身的力量不够强大,但她肩负的启蒙老师的作用和担当,足以令我们刮目相望,并报以热切期待。
其他文献
我是1982年到1986年在《奔流》当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编辑,那个时候的编辑,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认真,所以辛苦。总是能见到老编辑晚上八九点钟还在办公室烟雾腾腾地改稿子。有些稿子真的是被红笔弄花成一片。而编辑送审的稿子,也是要先前动过的,起码错字别字和语句不通的地方都要红笔动过。若是稿子递上去没怎么动,被审看时发现再用红笔勾出来,然后退给你,那可真是汗颜不堪。  当时《奔流》编辑部是每稿必复,因为
期刊
我是1980年调到《奔流》的。我原来在商城县文教局,后来又调动到文化局。“文革”之后,《奔流》缺人,要从全省选拔人才,有两个条件:一个是高中语文教师,一个是发表过作品,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  我符合《奔流》选拔人才的条件,但当时父亲身体不好,我说我要晚点来。当时的主编是庞嘉季,他说那要请示老主席于黑丁。于老师得知我的情况,他说你这是孝子,等你两年吧。  另外,商城县不放人,信阳地区也不想让走。当时
期刊
《奔流》是我省创办最早的文学期刊,在其有生之年,曾为发现培养我省作者,繁荣和发展我省文学事业,作出过巨大的不可磨灭也无可替代的作用,当时我省的青年作家大多是从这里起步走向全国的。  我是1984年4月调进《奔流》做小说编辑的。1982年1月大学毕业后的我,先是在《妇女生活》干了两年,1984年春准备调到黄河文艺出版社,正要办手续的时候,接到时任《奔流》主编丁琳先生的电话,说是有要事让我去一趟。省妇
期刊
30多年后,我还在想,当年的小说处女作为什么没有投稿《奔流》呢?  那是一个什么年代啊!“文革”浩劫刚刚结束,思想解放大潮决堤,新时期之初的文学最先冲破精神桎梏,成为社会政治的风向标,作用甚至可以超过红头文件,往往一篇小说发表就炸开一片思想禁区,一期文学刊物问世就引来万众争购阅读。那时,河南省首屈一指的文学杂志《奔流》,对于豫西一个小县城的文学青年来说,多么神圣、多么神秘、多么神奇!记得在宝丰县文
期刊
一个人的命运有时候是真的不可自控。爱上文学,喜欢上舞文弄墨,缘于上世纪80年代我的同桌发表在《奔流》刊物上一首不到十行的诗歌,可想而知,在那个人人都敬重文化的年代,能在国内一级刊物上发表作品,是何等地风光!于是乎,一夜之间,我那长得尖嘴猴腮、与人说话一嘴酸臭味的同桌竟成了人人赞不绝口的“校园诗人”。后来他凭着作家、诗人的光环加入省作协会员,毕业后被当地文化部门作为优秀人才直接转为公职人员,那一刻,
期刊
伏牛山首巍然屹立,颍汝河水荡漾穿境;烟海绿波天地相融,大地青山披彩叠翠;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喜笑颜开……  这就是“烟叶王国”襄城县。一片灵动而充满希望的土地!  昔日,伟大领袖毛主席曾来此视察,放眼瞭望无际的烟田,他老人家豪迈地说: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一代伟人毛主席对襄城的赞叹,为这块热土增添了无限荣光。今天,全县广大干群在精准扶贫的征程中,转变作风,拉高标杆,众志成城,合力攻坚,
期刊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不太清楚《奔流》的名字是否取自于这样的诗句,2015年春天,我遇见它时,它却是带着这样的气势复刊了。  2015年第2期《奔流》发表我了的中篇小说《山雨欲来》,正处在文学创作停滞期的我,那些天,心中像有“种子”在密集地萌芽,那种不可遏止的内在冲动,几乎发狂的创作热情,时时鼓舞着我,在电脑前坐下来,开始,开始。  遇见《奔流》之前,我实在算不得一个严肃意
期刊
从文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奔流》携着中原大地几代人的文学梦想与文学情结涌动至今。六十载岁月如驹过隙,如同黄河,虽干涸时可见河中之沙,一逢雨水,便波涛涌动,气势惊人。  在琐屑般的生活和工作中回溯工作在《奔流》编辑部的日子,需居于自建的城池。城内不必红石筑墙,不必飞檐兽脊,不必波澜壮阔气势惊人,只需灵魂自由,精神纯粹,一如我们痴爱的文学。  文学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呢?没人能说得清楚
期刊
一  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因了这所名校,因了这所学校藏书颇丰的“长达图书馆”,我有幸在少年时代就读到过《奔流》杂志。  杨绛、费孝通、何澤慧、彭子刚曾经是这所学校的学生,章太炎、蔡元培、叶圣陶曾经在这所学校讲过学,苏雪林曾经是这所学校的国文老师。这样的学校才会在《奔流》文学杂志刚创刊时就订阅上架。  我是学校图书馆的学生管理员,课余时间帮助图书馆修补旧书、整理图书上架、阅览室值班。图书馆的老师见
期刊
2014年10月20日《奔流》复刊  2014年的金秋十月,我在三门峡作协主席杨凡的带领下,来到了省城郑州,参加《奔流》杂志的复刊仪式。  20日早上,我和杨凡主席来到了河南省文学院,参加河南文学界这一盛大的文学盛会。我和杨主席提前赶到,走在文学院的大院里,感受一下文学的气息。  二楼会议室的签到处,我和杨主席签到以后,领到了印着“奔流”的手提袋.,封面是红日高照,大河奔流,气势浩荡里面有《奔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