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来有些惭愧,梭罗的《瓦尔登湖》,笔者并不比许多青年学生阅读得更早,对它的关注也是在作品入选袁行霈先生主编、人教社出版的《普高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之后。据笔者了解,这篇诞生于150年前的佳作,当时似乎并没有为作者赢得多少声望,可是1862年梭罗去世以后,人们却逐渐重视甚至热衷起来了。随着整个世界的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国读者对它的热情一直有增无减,于是《瓦尔登湖》便成了世界文学经典,这有点类似于奥地利卡夫卡作品的遭遇。或许是美国在19世纪中叶已经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而工业化的发展(尤其在初期)往往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失去了才觉得珍贵。欧美人比我们更先享受工业文明的成果,自然也更早地意识到这种文明造成的负面影响。《瓦尔登湖》之所以被推崇,其实也是人们希望大自然永不褪色的共同心愿的委婉表露。
我们知道,梭罗离群索居,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美丽的湖光山色给他留下了非常美好而深刻的记忆。《瓦尔登湖》一文描写了湖的古朴、静谧、纯净、素淡和可爱,仪态万千的景物体现了美的共性,这不但是身处发达国家大都市的人们所向往的,也应该是现代文明社会人类的普遍追求。粗粗浏览一番,便不难感觉到《瓦尔登湖》尽管篇幅不算太少,但内容并不繁复,全文以自然景物描写为主体,以湖中所见为重点,主要以三个观察点〔湖东端的平坦的沙滩上、山顶(远远的高处)和湖上〕、4个月时间(从9月到12月)和五个历史时段(60年前、革命以前、第一次划船湖上、离开之后、现在)予以生动而清晰的集中表现。也许是欧美国家很早就进入了后工业社会的缘故,在我们看来,倘若仅就描写的有关景物而言,瓦尔登湖的自然风景其实也没有非常特别之处,不能说随处可见,比比皆是,至少也不是绝无仅有,蓬山难觅。为什么《瓦尔登湖》在世界文学史上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肯定另有理由。记得梭罗研究专家哈丁曾说过,《瓦尔登湖》至少可以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以笔者陋见,广大青年学生还是更多地把它当作一部“文学名著”来阅读和欣赏。
细细阅读和品味作品,笔者慢慢体悟到了梭罗的若干精妙之处。请看散文的首段文字:“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简洁明了的三句话,既点明了“湖”在所有风景中的不同凡响和出类拔萃,也揭示了“湖”对“人”的影响,又交代了“湖”与树木、森林、群山、山崖等的联系,而且还为全文敷下了素淡的底色,框定了描写的重点。接着作者开始便用墨如泼地描绘瓦尔登湖“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了。首先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九月的一个“薄雾”缭绕的下午,作者“站在湖东端的平坦的沙滩上”,尽情地观赏着它的“姿容”——湖“像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上”,湖面有“掠过水面的燕子”,有“映在水中的阳光”,有“一些掠水虫”的活动等系列镜头的快速扫描,还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这一“特写镜头”聚焦定格。按理说,人迹罕至的深山湖泊出现这些景和物也很平常,然而作者用心专注,融情于景,使寻常景物表现出了不寻常的审美价值。如对“飞鱼”的描写:“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但这里或那里,有时会漂着一枝蓟草,鱼向它一跃,水上便又激起水涡……几乎到处都有跃起的鱼……”再如那些“滑行”的“水蝎”、“滑来滑去”的“掠水虫”,“探险似的”“滑过全湖”。鱼跃的“闪光”、“银色的圆弧”、“水涡”、“水蝎”、“掠水虫”等接连不断地呈现,令我们目不暇接。这些动而无声、繁而不闹的画面和形象生动的描绘,都表达了独特的生命感悟和生命体验。对这些极其普通的生命活动,作者生发了由衷的赞叹,认为“这是何等愉快的事啊”,它们“都这样用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每一只虫子的动作都能发出一道闪光来……”。身临心仪情钟的瓦尔登湖,作者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将感性的景物点化为智性的意境,使“欢乐的震抖”“痛苦的颤栗”归复于永恒的“和平”,让每“一声桨响”引出“甜蜜的回音”。近乎原始的瓦尔登湖,在梭罗眼中,不,确切地说是在他的心里,简直美不可言,胜似仙境。
在进行了一番绘形绘色和真情抒发之后,作者似乎还觉得言犹未尽,他说:“再没有什么像这一个躺卧在大地表面的湖沼这样美,这样纯洁……”不但美丽而且“纯洁”,因为它是“一面十全十美的明镜”,“没有风暴,没有尘垢,能使它常新的表面黯淡无光……如果有任何不洁落在它上面,马上沉淀,太阳的雾意的刷子常在拂拭它……”——“沉淀”不洁和经常“拂拭”就是瓦尔登湖保持“纯洁”的缘由吧。瓦尔登湖因为纯洁而美丽,也由于美丽而更加纯洁鲜活。
如果说前面的那个千姿百态的瓦尔登湖主要还是一幅素淡的远景,那么接下去的描写便是“泛舟湖上”与湖水近距离的“亲密接触”了。“十月的后半月,掠水虫和水蝎终于不再出现了,严霜已经来到。”而十一月份更是“没有任何东西在水面上激起涟漪”,加之阴雨连绵,即使雨停了,“天空还全部都是阴沉沉的,充满了雾”。此时的瓦尔登湖又是另一番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了——“成亿万的小鲈鱼围住,都只五英寸长;绿水中有了华丽的铜色,它们在那里嬉戏着,经常地升到水面来,给水面一些小小水涡,有时还留一些小小水泡在上面。”这是不同于“水蝎”“掠水虫”“燕子”等另一种属于湖的生命现象和独特景观。“鲈鱼的游泳又是多么像在盘旋、飞翔,仿佛它们成了一群飞鸟……或左或右地飞绕;它们的鳍,像帆一样,饱满地张挂着。”而且即使在“冬天降下冰幕,遮去它们的天光之前的那个短暂的季节”,它们也没有放弃过为瓦尔登湖增色添趣。当“风吹得紧了,雾也浓重了,水波开始流动”时,“鲈鱼跳跃得比以前更高,半条鱼身已跳出水面”,“鲈鱼”的“跳跃”形成了秋后湖中又一道令人难忘的动人风景。与前面的描写相比,此处作者并没有太多的情感抒发,但从对“鲈鱼”种种形态的仔细观察和细腻描写之中,我们可以揣度到瓦尔登湖在梭罗心目中永远是美丽的可爱的,根本没有季节的隔膜。
至此,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还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此前的瓦尔登湖又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更美?我们不得而知。于是,作者将镜头“切换”到“六十年前”和“革命以前”两个时段,那时的瓦尔登湖湖面有“古老的独木舟”,湖底有“大铁箱”。显然,作者“感到很有趣味”的则是“有关独木舟的一段话”,因为“独木舟”“对这个湖来说,真是再适当不过的船舶”。而关于“独木舟”的想象和猜测,表明作者对更加“古老”的瓦尔登湖的神往。写完了湖水,就该写湖周边的森林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的时候,它四周完全给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起,有些山坳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形成一些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通过。”一个“只能”以虚表实,引发读者想见那时的树木的确非常茂密。生活在这样一个远离尘世、幽深恬静的环境中,作者说“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业”,“我宁愿把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宁愿”一词表明了毫不犹豫的人生抉择,表白得多么直率和坦诚,或许并不积极,但这种真诚却令人钦佩。然而,“自从我离开这湖岸之后,砍伐木材的人竟大砍大伐起来了”,瓦尔登湖在劫难逃了。“现在,湖底的树木,古老的独木舟,黑魆魆的四周的林木,都没有了。”因此,作者痛恨“这恶魔似的铁马”,要“掷出复仇的投枪”,消灭这个“恶魔”。情感的爱与憎泾渭分明,毫不含糊。不过,在梭罗所处的时代,美国的工业化还刚刚起步,对自然的破坏,虽然明显,但似乎不很严重。因而在诅咒之后,梭罗的态度还是乐观的,他认为瓦尔登湖“最久地保持了它的纯洁”,尽管湖边被砍光了树木,建造了陋室,侵入了铁路线,但“它本身却没有变化,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它永远年轻”。在作者的心目中,瓦尔登湖周边的生命是不会消失的:“去年冬天被砍伐了一个森林,另一座林子已经跳跃了起来,在湖边依旧奢侈地生长……”假如“依旧”是生命力顽强的表现,那么“奢侈”便是作者的希望和理想之“投射”了。笔者觉得,梭罗是幸运的,至少他没有看到被严重污染的湖泊和大地,他记忆中的瓦尔登湖永远是那么纯洁和平静。当然我们更感谢梭罗用文字“定格”了这种永远的美丽。
面对这幅铺展于大自然的美丽巨画——瓦尔登湖,作为150年后的又一批读者,我们是否也应当与作者一道轻轻叩问:“瓦尔登,是你吗?”真不知它会如何作答?
[作者通联:浙江诸暨教育局教研室]
我们知道,梭罗离群索居,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美丽的湖光山色给他留下了非常美好而深刻的记忆。《瓦尔登湖》一文描写了湖的古朴、静谧、纯净、素淡和可爱,仪态万千的景物体现了美的共性,这不但是身处发达国家大都市的人们所向往的,也应该是现代文明社会人类的普遍追求。粗粗浏览一番,便不难感觉到《瓦尔登湖》尽管篇幅不算太少,但内容并不繁复,全文以自然景物描写为主体,以湖中所见为重点,主要以三个观察点〔湖东端的平坦的沙滩上、山顶(远远的高处)和湖上〕、4个月时间(从9月到12月)和五个历史时段(60年前、革命以前、第一次划船湖上、离开之后、现在)予以生动而清晰的集中表现。也许是欧美国家很早就进入了后工业社会的缘故,在我们看来,倘若仅就描写的有关景物而言,瓦尔登湖的自然风景其实也没有非常特别之处,不能说随处可见,比比皆是,至少也不是绝无仅有,蓬山难觅。为什么《瓦尔登湖》在世界文学史上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肯定另有理由。记得梭罗研究专家哈丁曾说过,《瓦尔登湖》至少可以有五种读法:1.作为一部自然的书籍;2.作为一部自力更生、简单生活的指南;3.作为批评现代生活的一部讽刺作品;4.作为一部文学名著;5.作为一本神圣的书。以笔者陋见,广大青年学生还是更多地把它当作一部“文学名著”来阅读和欣赏。
细细阅读和品味作品,笔者慢慢体悟到了梭罗的若干精妙之处。请看散文的首段文字:“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的天性的深浅。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简洁明了的三句话,既点明了“湖”在所有风景中的不同凡响和出类拔萃,也揭示了“湖”对“人”的影响,又交代了“湖”与树木、森林、群山、山崖等的联系,而且还为全文敷下了素淡的底色,框定了描写的重点。接着作者开始便用墨如泼地描绘瓦尔登湖“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了。首先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九月的一个“薄雾”缭绕的下午,作者“站在湖东端的平坦的沙滩上”,尽情地观赏着它的“姿容”——湖“像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上”,湖面有“掠过水面的燕子”,有“映在水中的阳光”,有“一些掠水虫”的活动等系列镜头的快速扫描,还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这一“特写镜头”聚焦定格。按理说,人迹罕至的深山湖泊出现这些景和物也很平常,然而作者用心专注,融情于景,使寻常景物表现出了不寻常的审美价值。如对“飞鱼”的描写:“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但这里或那里,有时会漂着一枝蓟草,鱼向它一跃,水上便又激起水涡……几乎到处都有跃起的鱼……”再如那些“滑行”的“水蝎”、“滑来滑去”的“掠水虫”,“探险似的”“滑过全湖”。鱼跃的“闪光”、“银色的圆弧”、“水涡”、“水蝎”、“掠水虫”等接连不断地呈现,令我们目不暇接。这些动而无声、繁而不闹的画面和形象生动的描绘,都表达了独特的生命感悟和生命体验。对这些极其普通的生命活动,作者生发了由衷的赞叹,认为“这是何等愉快的事啊”,它们“都这样用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每一只虫子的动作都能发出一道闪光来……”。身临心仪情钟的瓦尔登湖,作者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将感性的景物点化为智性的意境,使“欢乐的震抖”“痛苦的颤栗”归复于永恒的“和平”,让每“一声桨响”引出“甜蜜的回音”。近乎原始的瓦尔登湖,在梭罗眼中,不,确切地说是在他的心里,简直美不可言,胜似仙境。
在进行了一番绘形绘色和真情抒发之后,作者似乎还觉得言犹未尽,他说:“再没有什么像这一个躺卧在大地表面的湖沼这样美,这样纯洁……”不但美丽而且“纯洁”,因为它是“一面十全十美的明镜”,“没有风暴,没有尘垢,能使它常新的表面黯淡无光……如果有任何不洁落在它上面,马上沉淀,太阳的雾意的刷子常在拂拭它……”——“沉淀”不洁和经常“拂拭”就是瓦尔登湖保持“纯洁”的缘由吧。瓦尔登湖因为纯洁而美丽,也由于美丽而更加纯洁鲜活。
如果说前面的那个千姿百态的瓦尔登湖主要还是一幅素淡的远景,那么接下去的描写便是“泛舟湖上”与湖水近距离的“亲密接触”了。“十月的后半月,掠水虫和水蝎终于不再出现了,严霜已经来到。”而十一月份更是“没有任何东西在水面上激起涟漪”,加之阴雨连绵,即使雨停了,“天空还全部都是阴沉沉的,充满了雾”。此时的瓦尔登湖又是另一番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了——“成亿万的小鲈鱼围住,都只五英寸长;绿水中有了华丽的铜色,它们在那里嬉戏着,经常地升到水面来,给水面一些小小水涡,有时还留一些小小水泡在上面。”这是不同于“水蝎”“掠水虫”“燕子”等另一种属于湖的生命现象和独特景观。“鲈鱼的游泳又是多么像在盘旋、飞翔,仿佛它们成了一群飞鸟……或左或右地飞绕;它们的鳍,像帆一样,饱满地张挂着。”而且即使在“冬天降下冰幕,遮去它们的天光之前的那个短暂的季节”,它们也没有放弃过为瓦尔登湖增色添趣。当“风吹得紧了,雾也浓重了,水波开始流动”时,“鲈鱼跳跃得比以前更高,半条鱼身已跳出水面”,“鲈鱼”的“跳跃”形成了秋后湖中又一道令人难忘的动人风景。与前面的描写相比,此处作者并没有太多的情感抒发,但从对“鲈鱼”种种形态的仔细观察和细腻描写之中,我们可以揣度到瓦尔登湖在梭罗心目中永远是美丽的可爱的,根本没有季节的隔膜。
至此,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还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此前的瓦尔登湖又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更美?我们不得而知。于是,作者将镜头“切换”到“六十年前”和“革命以前”两个时段,那时的瓦尔登湖湖面有“古老的独木舟”,湖底有“大铁箱”。显然,作者“感到很有趣味”的则是“有关独木舟的一段话”,因为“独木舟”“对这个湖来说,真是再适当不过的船舶”。而关于“独木舟”的想象和猜测,表明作者对更加“古老”的瓦尔登湖的神往。写完了湖水,就该写湖周边的森林了。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的时候,它四周完全给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起,有些山坳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形成一些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通过。”一个“只能”以虚表实,引发读者想见那时的树木的确非常茂密。生活在这样一个远离尘世、幽深恬静的环境中,作者说“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业”,“我宁愿把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宁愿”一词表明了毫不犹豫的人生抉择,表白得多么直率和坦诚,或许并不积极,但这种真诚却令人钦佩。然而,“自从我离开这湖岸之后,砍伐木材的人竟大砍大伐起来了”,瓦尔登湖在劫难逃了。“现在,湖底的树木,古老的独木舟,黑魆魆的四周的林木,都没有了。”因此,作者痛恨“这恶魔似的铁马”,要“掷出复仇的投枪”,消灭这个“恶魔”。情感的爱与憎泾渭分明,毫不含糊。不过,在梭罗所处的时代,美国的工业化还刚刚起步,对自然的破坏,虽然明显,但似乎不很严重。因而在诅咒之后,梭罗的态度还是乐观的,他认为瓦尔登湖“最久地保持了它的纯洁”,尽管湖边被砍光了树木,建造了陋室,侵入了铁路线,但“它本身却没有变化,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它永远年轻”。在作者的心目中,瓦尔登湖周边的生命是不会消失的:“去年冬天被砍伐了一个森林,另一座林子已经跳跃了起来,在湖边依旧奢侈地生长……”假如“依旧”是生命力顽强的表现,那么“奢侈”便是作者的希望和理想之“投射”了。笔者觉得,梭罗是幸运的,至少他没有看到被严重污染的湖泊和大地,他记忆中的瓦尔登湖永远是那么纯洁和平静。当然我们更感谢梭罗用文字“定格”了这种永远的美丽。
面对这幅铺展于大自然的美丽巨画——瓦尔登湖,作为150年后的又一批读者,我们是否也应当与作者一道轻轻叩问:“瓦尔登,是你吗?”真不知它会如何作答?
[作者通联:浙江诸暨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