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无论哪个老师都一定会碰到让人头疼的学生——成绩不好,纪律不好的学生,现在称之为“学困生”。面对他们不断违反纪律,有些老师甚至想对这部分学生置之不理,可是他们毕竟是班级的一份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班级,置之不理不但起不了作用,他们还变本加厉。置之不理也与办学宗旨相违背的,学校办学的宗旨以育人为本,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它面向的应该是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而且,无论这些学生在学校表现得怎样,每个学困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我们只能选择面对这部分学生,与他们“斗智斗勇”地转化他们。
本人多年在农村中学中带学困生,其中包括了体育班,年级纪律最差的班,摸索出比较适用的转化学困生的原则——非暴力沟通原则。非暴力沟通原则和方法是由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不仅教会了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的确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学困生们往往敏感、脆弱、自卑、不能平和沟通的,与他们沟通要建立在尊重、宽容、体谅的基础上,即非暴力沟通原则。那么如何以非暴力沟通原则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本人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收到了比较好的转化效果。
一、以观察了解为基础
非暴力沟通包括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观察,即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它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我们习惯于对看到人及行为做出反应,给出评判和分析,例如某人迟到30分钟,我们通常不会直观地说他迟到半小时,而是会评判他是个不守时或者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我们要做到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要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再如,本人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某个学生连续两次迟到了,第三次迟到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了那个学生,事实上后来证明是那个学生替别人值日而迟到了,这给学生造成的伤害是很难弥补的,他本来好心替人值日却遭到批评,以后还会做些正能量的事情吗?所以,自此我知道了观察了解的重要性。
二、用心去聆听
为什么有的人语言让人听了舒服,并非常的认可?为什么有的人语言常常让人反感,让你不想再与他进行任何交谈?笔者认为大多数是因为缺少了聆听,没有去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只是一味的凭着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让对方感受到尊重被理解!所以这时你的语言会深深的攻击到对方的心灵!面对违反纪律的学困生时,其实一切问题都会有背后的原因,即使有时的确是他本身的错误,可是很多时候背后的原因是可以原谅的。
我也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她父母由于工作忙,一直被忽视,她喜欢玩手机游戏,成绩不好,比较叛逆。开学时留意到她是由于她每次上课都满脸不高兴,不听课,不做作业,开始我找她聊了几次,她不太搭理我。不久,有一次她生病了,她直接来找我,而没有找她班主任带她出去看病,就那一次,她开始什么话都和我说了。但是她的思想比较偏激,很难改变她的想法,我就做她最忠实的听众,有时一个星期过来找我两三次,有时课间十分钟都跑来找我聊天。后来,在我的课上她坐得笔直,很认真地听讲,再之后,我在聆听的基础上偶尔灌输我的思想给她,慢慢地她竟然有所改变,人变得开朗了,脸上开始有了笑容。有时候倾听比语言更具有力量,倾听会使人身心痊愈,一切的言传身教都基于聆听,你愿意听了,学生感觉到被尊重被理解,她自然也就开始愿意听你的了。
三、需要和期待
学困生往往不被老师看重,甚至让老师头疼,对于这部分学生,只要他们不违反纪律老师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可是越是带着这样的心理,你班的学困生学生就越后退。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变换一下角度,让他们身上的缺点移一下“位置”,你就会发现,某些缺点真的能够发出绚丽的光彩。比如:在课堂上乱讲话、爱逗笑的同学,你让他在舞台上露一手,你会发现原先的缺点却变成了他的优势,闪烁起光芒来;平时爱吵嘴、爱打骂的同学,你让他试着管一管班里的组织纪律,他也许会大胆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约束自己,缺点逐渐变成优点。例如,2014届中,我就碰到两个这样的女学生,上高中前还带同学打过群架的,成績不好,纪律不好,上课讲话,而且她们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她们俩其中一个歌唱得很好,另外一个管理能力很强,同学们都比较怕她。我开学时耍了点“小手段”让她们答应了我的条件,我才允许她们一起坐,我让她们其中一个做了文娱委员,一个做了纪律委员。结果表明她们各自非常适合那个职位,三年下来文娱委员带领我们班拿得了全级大合唱的第一名,“戏曲之夜”的第一名,还有黑板报评比的多次得奖;纪律委员带领我们班拿得多次文明班称号。在那三年中,她们偶尔也有犯小错误,但是三年前和三年后的表现对比真是天壤之别,这都是因为她们被班集体需要了才有这样的转变。这就是被需要的力量!当自己感觉被需要时,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帮助你战胜一切困难,从平凡走向伟大,直至攀登上成功的巅峰……
所以说,学困生不是不可转化的,我们以非暴力沟通为原则来指导转化工作一定会收到不可预料的效果。从教多年,我看见当年学困生在毕业后更加有礼貌,更加感念老师对他的耐心教导。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对学困生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爱心,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不断探索转化学困生的科学有效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
本人多年在农村中学中带学困生,其中包括了体育班,年级纪律最差的班,摸索出比较适用的转化学困生的原则——非暴力沟通原则。非暴力沟通原则和方法是由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不仅教会了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同时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的确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学困生们往往敏感、脆弱、自卑、不能平和沟通的,与他们沟通要建立在尊重、宽容、体谅的基础上,即非暴力沟通原则。那么如何以非暴力沟通原则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本人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收到了比较好的转化效果。
一、以观察了解为基础
非暴力沟通包括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观察,即我们仔细观察正在发生的事情,并清楚地说出观察结果。它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我们习惯于对看到人及行为做出反应,给出评判和分析,例如某人迟到30分钟,我们通常不会直观地说他迟到半小时,而是会评判他是个不守时或者没有时间观念的人。我们要做到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要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欧文在过去的5场比赛中没有进一个球,而不是说欧文是个差劲的前锋。再如,本人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某个学生连续两次迟到了,第三次迟到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了那个学生,事实上后来证明是那个学生替别人值日而迟到了,这给学生造成的伤害是很难弥补的,他本来好心替人值日却遭到批评,以后还会做些正能量的事情吗?所以,自此我知道了观察了解的重要性。
二、用心去聆听
为什么有的人语言让人听了舒服,并非常的认可?为什么有的人语言常常让人反感,让你不想再与他进行任何交谈?笔者认为大多数是因为缺少了聆听,没有去理解对方,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只是一味的凭着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让对方感受到尊重被理解!所以这时你的语言会深深的攻击到对方的心灵!面对违反纪律的学困生时,其实一切问题都会有背后的原因,即使有时的确是他本身的错误,可是很多时候背后的原因是可以原谅的。
我也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她父母由于工作忙,一直被忽视,她喜欢玩手机游戏,成绩不好,比较叛逆。开学时留意到她是由于她每次上课都满脸不高兴,不听课,不做作业,开始我找她聊了几次,她不太搭理我。不久,有一次她生病了,她直接来找我,而没有找她班主任带她出去看病,就那一次,她开始什么话都和我说了。但是她的思想比较偏激,很难改变她的想法,我就做她最忠实的听众,有时一个星期过来找我两三次,有时课间十分钟都跑来找我聊天。后来,在我的课上她坐得笔直,很认真地听讲,再之后,我在聆听的基础上偶尔灌输我的思想给她,慢慢地她竟然有所改变,人变得开朗了,脸上开始有了笑容。有时候倾听比语言更具有力量,倾听会使人身心痊愈,一切的言传身教都基于聆听,你愿意听了,学生感觉到被尊重被理解,她自然也就开始愿意听你的了。
三、需要和期待
学困生往往不被老师看重,甚至让老师头疼,对于这部分学生,只要他们不违反纪律老师就觉得万事大吉了,可是越是带着这样的心理,你班的学困生学生就越后退。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变换一下角度,让他们身上的缺点移一下“位置”,你就会发现,某些缺点真的能够发出绚丽的光彩。比如:在课堂上乱讲话、爱逗笑的同学,你让他在舞台上露一手,你会发现原先的缺点却变成了他的优势,闪烁起光芒来;平时爱吵嘴、爱打骂的同学,你让他试着管一管班里的组织纪律,他也许会大胆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约束自己,缺点逐渐变成优点。例如,2014届中,我就碰到两个这样的女学生,上高中前还带同学打过群架的,成績不好,纪律不好,上课讲话,而且她们俩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她们俩其中一个歌唱得很好,另外一个管理能力很强,同学们都比较怕她。我开学时耍了点“小手段”让她们答应了我的条件,我才允许她们一起坐,我让她们其中一个做了文娱委员,一个做了纪律委员。结果表明她们各自非常适合那个职位,三年下来文娱委员带领我们班拿得了全级大合唱的第一名,“戏曲之夜”的第一名,还有黑板报评比的多次得奖;纪律委员带领我们班拿得多次文明班称号。在那三年中,她们偶尔也有犯小错误,但是三年前和三年后的表现对比真是天壤之别,这都是因为她们被班集体需要了才有这样的转变。这就是被需要的力量!当自己感觉被需要时,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帮助你战胜一切困难,从平凡走向伟大,直至攀登上成功的巅峰……
所以说,学困生不是不可转化的,我们以非暴力沟通为原则来指导转化工作一定会收到不可预料的效果。从教多年,我看见当年学困生在毕业后更加有礼貌,更加感念老师对他的耐心教导。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对学困生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爱心,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不断探索转化学困生的科学有效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