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颈椎病,神经根型 刮痧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各种急性外伤、慢性劳损及颈椎的退行性变而导致椎体侧后方、后关节前缘或钩椎关节后方增生,使椎间孔变小,造成颈神经根和交感神经的挤压而发生。是常见的颈部疾病之一。笔者对本院自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门诊共9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刮痧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本组97例中,男性68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4个月。
1.2临床表现头疼,项背强,肩部及上肢疼痛,手麻,头颈部活动受限。x线摄片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具有双边双突切凹或增生。采用中医辨证,分为风寒型(兼有颈项部酸痛窜疼,脉浮,舌质淡,苔白,发病时间短。)与气滞血瘀型(颈项部痛点固定不移,双侧或单侧上肢疼痛,麻木呈进行性加重。脉象沉涩,舌质紫暗有瘀斑,发病时间长)。
1.3诊断标准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有慢性劳损史或外伤史,有长期伏案工作史,或长期姿势不良、坐床上看电视。颈项肩背部疼痛麻木,向上肢或手指放射。甚者晚间痛醒,肢体位置放置不安,难以入睡。严重者有肌肉萎缩。压颈叩顶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X线或CT示:颈椎生理弧度消失或反曲,钩椎关节增生,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颈椎间孔狭窄,颈3-7椎间盘突出或膨隆。
2治疗方法
2.1刮痧用具选用水牛角制成的有棱角而光滑的刮痧板;润滑液选用红花油或活络油。
2.2刮痧方法充分暴露患者颈部及肩部、上肢,将正红花油或活络油涂于颈、肩部、上肢。刮痧部位:头颈部刮百会、哑门、颈百劳、风池、大椎;背部刮肩井、天宗、心俞、肺俞;上肢部刮肩髂、曲池、手三里、外关,在患部(颈部痛点)或穴位范围的经脉线上循经刮拭,有效经穴:胆经为风池、肩井、悬钟;三焦经为外关。刮拭顺序:后颈部、肩上、手臂外后侧。体质好、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刮痧宜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体弱、风寒型患者宜用补法。皮肤上痧退后再进行下一次刮痧。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进行刮痧,每个部位一般刮拭时间为3-5min;用补法刮痧,每个部位刮拭时间为5-10min,每次15-30min,刮至皮肤明显见痧,即皮肤出现红色粒状、片状潮红、紫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斑、血疱即可,隔2日1次,4次为l疗程;休息5天后,继续第2疗程,一般2个疗程见效。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2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治疗中,治愈60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7%。
4讨论
4.1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在颈椎间盘退变基础上,由于颈部长期前屈引发颈肌痉挛、劳损,影响颈椎动力平衡系统,使颈椎失稳,生理弧度改变,导致骨质增生等,刺激压迫颈神经根和周围组织发生水肿、粘连而发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体弱,气血不足,正气下降,或因颈部劳累,使局部气血淤滞。复感风寒湿邪。以致肩部气血凝滞,筋脉失养,经脉拘急而引起。
4.2刮痧原理
4.2.1络脉在中医理论中有在里在外的相对性。络脉受邪为病,也有从外而感或从内而伤的不同。《素问·缪刺论篇》说:“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于大络。而生奇痛也。”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载有“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因此刮痧是一种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疗法,其治疗疾病以祛风散寒、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为原则。经穴释义:风池疏风通络、解痉止痛;肩井、悬钟镇痛解痉并活络;外关祛风寒湿邪,是本病的有效穴,故笔者常用后颈部、肩上、手臂经穴进行刮痧治疗。督脉“属脑络肾”,总督诸阳,颈椎正处于督脉循行路线上通过对颈背循经拭刮,能振奋督脉阳气,把阻经滞络的病原驱除于体表,使气血调畅,改善神经血供,改善微循环,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状态,促进水肿吸收,加快酸陛代谢产物排泄,减轻致痛物质对神经根的刺激。
4.2.2刮痧手法与推拿手法有同工之效,具有消除颈肌痉挛、松解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减轻椎间盘等对神经根压迫的作用。
4.2.3通过刮痧使局部组积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溢而局部皮肤形成瘀血斑(称为出痧),这种血凝块不久即可溃散,而起到自体溶血的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从而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使气血调畅,对机体细胞起营养活化作用,从而激发人体自然愈病机能。
4.3辨证施治笔者通过对不同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候类型的判断,采取泻法、平补平泻、补法等治疗,即体质好、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刮痧宜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病情轻,体弱、风寒型患者宜用补法。用经络刮痧法刺激相应的浅表络脉,以引导排解病邪。抓住痧证络脉受邪、闭塞瘀阻的病机状态,辨证刮痧就能很快把病邪通过皮肤络脉排出体外,从而对痧证进行有效的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各种急性外伤、慢性劳损及颈椎的退行性变而导致椎体侧后方、后关节前缘或钩椎关节后方增生,使椎间孔变小,造成颈神经根和交感神经的挤压而发生。是常见的颈部疾病之一。笔者对本院自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门诊共9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刮痧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资料本组97例中,男性68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4个月。
1.2临床表现头疼,项背强,肩部及上肢疼痛,手麻,头颈部活动受限。x线摄片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具有双边双突切凹或增生。采用中医辨证,分为风寒型(兼有颈项部酸痛窜疼,脉浮,舌质淡,苔白,发病时间短。)与气滞血瘀型(颈项部痛点固定不移,双侧或单侧上肢疼痛,麻木呈进行性加重。脉象沉涩,舌质紫暗有瘀斑,发病时间长)。
1.3诊断标准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有慢性劳损史或外伤史,有长期伏案工作史,或长期姿势不良、坐床上看电视。颈项肩背部疼痛麻木,向上肢或手指放射。甚者晚间痛醒,肢体位置放置不安,难以入睡。严重者有肌肉萎缩。压颈叩顶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X线或CT示:颈椎生理弧度消失或反曲,钩椎关节增生,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颈椎间孔狭窄,颈3-7椎间盘突出或膨隆。
2治疗方法
2.1刮痧用具选用水牛角制成的有棱角而光滑的刮痧板;润滑液选用红花油或活络油。
2.2刮痧方法充分暴露患者颈部及肩部、上肢,将正红花油或活络油涂于颈、肩部、上肢。刮痧部位:头颈部刮百会、哑门、颈百劳、风池、大椎;背部刮肩井、天宗、心俞、肺俞;上肢部刮肩髂、曲池、手三里、外关,在患部(颈部痛点)或穴位范围的经脉线上循经刮拭,有效经穴:胆经为风池、肩井、悬钟;三焦经为外关。刮拭顺序:后颈部、肩上、手臂外后侧。体质好、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刮痧宜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体弱、风寒型患者宜用补法。皮肤上痧退后再进行下一次刮痧。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进行刮痧,每个部位一般刮拭时间为3-5min;用补法刮痧,每个部位刮拭时间为5-10min,每次15-30min,刮至皮肤明显见痧,即皮肤出现红色粒状、片状潮红、紫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斑、血疱即可,隔2日1次,4次为l疗程;休息5天后,继续第2疗程,一般2个疗程见效。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3.2随访结果结果本组治疗中,治愈60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7%。
4讨论
4.1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在颈椎间盘退变基础上,由于颈部长期前屈引发颈肌痉挛、劳损,影响颈椎动力平衡系统,使颈椎失稳,生理弧度改变,导致骨质增生等,刺激压迫颈神经根和周围组织发生水肿、粘连而发病。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体弱,气血不足,正气下降,或因颈部劳累,使局部气血淤滞。复感风寒湿邪。以致肩部气血凝滞,筋脉失养,经脉拘急而引起。
4.2刮痧原理
4.2.1络脉在中医理论中有在里在外的相对性。络脉受邪为病,也有从外而感或从内而伤的不同。《素问·缪刺论篇》说:“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于大络。而生奇痛也。”清代吴尚先《理瀹骈文》载有“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因此刮痧是一种以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疗法,其治疗疾病以祛风散寒、活血祛瘀、通经活络为原则。经穴释义:风池疏风通络、解痉止痛;肩井、悬钟镇痛解痉并活络;外关祛风寒湿邪,是本病的有效穴,故笔者常用后颈部、肩上、手臂经穴进行刮痧治疗。督脉“属脑络肾”,总督诸阳,颈椎正处于督脉循行路线上通过对颈背循经拭刮,能振奋督脉阳气,把阻经滞络的病原驱除于体表,使气血调畅,改善神经血供,改善微循环,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状态,促进水肿吸收,加快酸陛代谢产物排泄,减轻致痛物质对神经根的刺激。
4.2.2刮痧手法与推拿手法有同工之效,具有消除颈肌痉挛、松解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增大椎间隙及椎间孔、减轻椎间盘等对神经根压迫的作用。
4.2.3通过刮痧使局部组积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溢而局部皮肤形成瘀血斑(称为出痧),这种血凝块不久即可溃散,而起到自体溶血的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从而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使气血调畅,对机体细胞起营养活化作用,从而激发人体自然愈病机能。
4.3辨证施治笔者通过对不同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候类型的判断,采取泻法、平补平泻、补法等治疗,即体质好、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刮痧宜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病情轻,体弱、风寒型患者宜用补法。用经络刮痧法刺激相应的浅表络脉,以引导排解病邪。抓住痧证络脉受邪、闭塞瘀阻的病机状态,辨证刮痧就能很快把病邪通过皮肤络脉排出体外,从而对痧证进行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