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明确要求诗歌鉴赏“把握作品的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能力层级为“D”。这“全面理解,深刻领悟”是对我们学生提出的比较高的要求。对我们学生来说,诗歌鉴赏难在对诗歌字面意思的理解上,更难在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上。因为,诗歌鉴赏既要学生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又要学生把握作者通过作品所表达的一切内涵,还要学生调动自己的一切生活体验,才能想诗人所想,说诗人所说。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呢?
一、了解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知识,就是我们所说的“粮草”。例如“意境”问题。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掌握了“意境”,就等于掌握了鉴赏诗歌的“密码”。同时鉴赏诗歌,还必须抓住画面,抓住作者创造画面所使用的色彩,构成了一种怎样的艺术氛围,由此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印证,才能准确地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去,领略这种意境的表达方式是即景抒情、直抒胸臆,还是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同时,咀嚼字词、沿波讨源,就容易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炼字炼意的技巧。王维的《山居秋暝》的艺术特色就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的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诗歌的中间两句同为写景,但各有侧重,一为写物,一为写人,二者互为补充。欣赏时,抓了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意象,就可以了解这其实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抓住了“竹喧”、“莲动”等词,就可以把握作者描绘的画面,从而领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可见,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了解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的方法,是我们进行诗歌鉴赏的前提。
二、诵读
清朝的曾国藩说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所以,诗歌鉴赏就要朗读。只有读出诗歌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把握作者的写作主旨。如果注意了诵读与抽象思维、诵读与形象思维的融合,注意把握诗歌书面语言的深刻含义,那么就能通过朗读去培养知觉,体悟文章内容的思维能力。由于诗歌语言是非直陈式的,有时使用大量的修辞,使得作品含蓄、蒙眬、多义,像李商隐的《锦瑟》就是如此。有时诗歌的内容又是跳跃性的,句与句之间不像其他文体那样连贯,符合语法与逻辑规律。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绿水荡漾清猿啼”、“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等,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朗读,从简约中猜主题,在跳跃中补奥秘。但我们反对以诵读代分析,以背诵代鉴赏的简单做法。
三、拓展
我们在诵读时注意把握了作品的意象,体会到作者如何将内心的世界具体化、将外部世界心灵化。但诵读的结果可能是了解了作品写了哪些意象,至于这些意象的内涵则不甚了解。因此,就必须拓展有关的知识,能知人论事。例如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状况、其他作品、作品的风格,他所生活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社会概况、人物风情等都是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对这些全无所知的话,就不能很好地了解作品为什么要那么写、要那么说。任何一部作品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因时因地因事的产物。抛开时代背景,就无法领会作品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抛开作者本人当时的主观心绪,就无法理解作品所浸透的思想感情;抛开作者惯有的文风,就无法领会作品所展示的独有的方式。“死水”象征什么?作品写作、发表、结集出版的年代,就有三种说法,不去介绍说明一下,学生是不知道的。由于这些不知道,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不可能深到哪里去。学习《再别康桥》,就可以先去看一下《读本》中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这样就会对康桥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样,既有利于提高阅读兴趣,又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讨论
对诗歌的赏析,必须以欣赏者的人生阅历修养、艺术修养、文化知识修养和哲学境界修养为基础。诗歌是一种非实用性的、表现心灵世界的富有创造性的文学样式,鉴赏同样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因此,不能以标准答案作为解读诗歌的唯一途径,也不可以先入为主,而应展开讨论,鼓励“一孔之见”。通过讨论,我们就可以借助诗歌形象激活学生的思想,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陶渊明的《饮酒》诗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见”,可以读“Xiàn”,是自然呈现的意思。从诗歌中可以看出,诗人是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南山时隐时现、若有若无。但也可以读“Jiàn”,因为从陶渊明在篱笆墙边采菊,悠然欣赏南山的这一形象中,可以感受到他在优美的环境中怡然自得,可以领悟到诗人厌恶官场、向往大自然的人生态度。这样的理解也未尝不可。可见,讨论是“激活思想、唤醒沉睡的潜能”的极好办法。
五、写作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对诗歌字面的理解上,那必定是浅层次的学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诗歌的创作,激发学生学习诗歌、欣赏诗歌的热情。通过写作,我们就会进一步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再回头去理解作品的内涵,我们定会有一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可见,写作是我们提高诗歌鉴赏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诗歌鉴赏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如果把了解、诵读、拓展、讨论、写作等有机地加以结合,那么,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了解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知识,就是我们所说的“粮草”。例如“意境”问题。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掌握了“意境”,就等于掌握了鉴赏诗歌的“密码”。同时鉴赏诗歌,还必须抓住画面,抓住作者创造画面所使用的色彩,构成了一种怎样的艺术氛围,由此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印证,才能准确地进入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中去,领略这种意境的表达方式是即景抒情、直抒胸臆,还是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同时,咀嚼字词、沿波讨源,就容易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炼字炼意的技巧。王维的《山居秋暝》的艺术特色就是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的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诗歌的中间两句同为写景,但各有侧重,一为写物,一为写人,二者互为补充。欣赏时,抓了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等意象,就可以了解这其实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抓住了“竹喧”、“莲动”等词,就可以把握作者描绘的画面,从而领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可见,了解诗歌的有关知识,了解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的方法,是我们进行诗歌鉴赏的前提。
二、诵读
清朝的曾国藩说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所以,诗歌鉴赏就要朗读。只有读出诗歌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把握作者的写作主旨。如果注意了诵读与抽象思维、诵读与形象思维的融合,注意把握诗歌书面语言的深刻含义,那么就能通过朗读去培养知觉,体悟文章内容的思维能力。由于诗歌语言是非直陈式的,有时使用大量的修辞,使得作品含蓄、蒙眬、多义,像李商隐的《锦瑟》就是如此。有时诗歌的内容又是跳跃性的,句与句之间不像其他文体那样连贯,符合语法与逻辑规律。例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绿水荡漾清猿啼”、“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等,这就要求学生通过朗读,从简约中猜主题,在跳跃中补奥秘。但我们反对以诵读代分析,以背诵代鉴赏的简单做法。
三、拓展
我们在诵读时注意把握了作品的意象,体会到作者如何将内心的世界具体化、将外部世界心灵化。但诵读的结果可能是了解了作品写了哪些意象,至于这些意象的内涵则不甚了解。因此,就必须拓展有关的知识,能知人论事。例如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状况、其他作品、作品的风格,他所生活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社会概况、人物风情等都是与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对这些全无所知的话,就不能很好地了解作品为什么要那么写、要那么说。任何一部作品的产生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因时因地因事的产物。抛开时代背景,就无法领会作品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抛开作者本人当时的主观心绪,就无法理解作品所浸透的思想感情;抛开作者惯有的文风,就无法领会作品所展示的独有的方式。“死水”象征什么?作品写作、发表、结集出版的年代,就有三种说法,不去介绍说明一下,学生是不知道的。由于这些不知道,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不可能深到哪里去。学习《再别康桥》,就可以先去看一下《读本》中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一文,这样就会对康桥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样,既有利于提高阅读兴趣,又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讨论
对诗歌的赏析,必须以欣赏者的人生阅历修养、艺术修养、文化知识修养和哲学境界修养为基础。诗歌是一种非实用性的、表现心灵世界的富有创造性的文学样式,鉴赏同样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因此,不能以标准答案作为解读诗歌的唯一途径,也不可以先入为主,而应展开讨论,鼓励“一孔之见”。通过讨论,我们就可以借助诗歌形象激活学生的思想,唤醒他们沉睡的潜能。陶渊明的《饮酒》诗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见”,可以读“Xiàn”,是自然呈现的意思。从诗歌中可以看出,诗人是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南山时隐时现、若有若无。但也可以读“Jiàn”,因为从陶渊明在篱笆墙边采菊,悠然欣赏南山的这一形象中,可以感受到他在优美的环境中怡然自得,可以领悟到诗人厌恶官场、向往大自然的人生态度。这样的理解也未尝不可。可见,讨论是“激活思想、唤醒沉睡的潜能”的极好办法。
五、写作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在运用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对诗歌字面的理解上,那必定是浅层次的学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诗歌的创作,激发学生学习诗歌、欣赏诗歌的热情。通过写作,我们就会进一步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再回头去理解作品的内涵,我们定会有一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可见,写作是我们提高诗歌鉴赏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诗歌鉴赏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如果把了解、诵读、拓展、讨论、写作等有机地加以结合,那么,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