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的医学,总给外人神秘的感觉。不但如此,藏族人也将其奉为神灵,一度秘不示人。公元8世纪,藏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著成藏医学经典巨著《四部医典》,之后藏王赤松德赞将其作为珍贵的“伏藏”埋入桑耶寺,直到11世纪初才被发现,重见天日。此后,历代藏医学家都把它奉为经典,为藏族同胞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没有人想到,在《四部医典》面世近1300年后,有一位汉族的女企业家通过光彩事业,既为藏区扶贫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将藏医药和藏文化发扬光大了。这个人就是雷菊芳。
1987年,《四部医典》汉文全译本出版,成为汉、藏民族医药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也就是在这一年,34岁的助理工程师雷菊芳跨出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实验室的大门,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1992年,第一次创业失败的雷菊芳独自前往西藏,寻找心灵的平静,可到西藏后,还是纠结,依然痛苦。一位藏族老师对她说:“烦恼和打击都是来自于自己,而不是别人。”雷菊芳对此疑惑不解。
上世纪90年代的布达拉宫前面还没有建成广场,而是个公园,公园那里有个小山头,上面有个喝茶的地方。前往西藏寻梦的雷菊芳经常来这里,和老师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老师看出她的苦恼,讲了个故事:“一个人出门,要到远方的一个目的地,结果走着走着,眼前的一段路长满了刺,是往前走,还是回去呢,还是把刺都拔光呢?”
雷菊芳说:“如果把刺拔光,手肯定会被扎痛,也不知会花多长时间。但也不能回去呀,那该怎么办呢?”
老师回答:“刺就长在那里,如果你有个目标,必须要走过去,在脚上包块牛皮,不让自己受伤就是了,为何非要去拔刺呢?”
这个故事给了雷菊芳豁然开朗的人生启示,也激发她探寻到事业的新起点,因为,在她的心里,已有了更大的目标。命运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改变了。
这个目标缘于雷菊芳与藏医药的一次邂逅。
有一次,雷菊芳在甘南的一个藏医院里,看到一些远道而来的内地病人在治病,他们大多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这个病因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一个患者对雷菊芳的触动非常大,此前为了治病,几乎倾家荡产,别人说什么都不信了。后来一个病友说,甘肃有一个藏医诊所还不错,实在没别的办法了,才来到这里。“我见到他们时,已经是他第二次治疗了。第一次治疗结束,效果并不明显,他就觉得,藏医也只是名声在外而已。然而,两三个月后,原来走路直不起腰的,后来能慢慢直一点了,早上起来,一直是僵硬的手变得开始灵活了。他们赶紧到医院去查,一查,指标有所好转。然后就再次去那个藏医院,进行二次治疗。”
藏在高原深处的藏医竟然能解决令先进的现代医学头疼的难题,这个“有效”的故事让雷菊芳上了心,而随后对藏医学体系更为深入的了解更令她惊叹,藏医学对生命的认知极为深刻,对发病的机理和治病的方法都有全面系统的理解。而且经过千年的临床实践,藏医药在心脑血管、呼吸、骨骼肌肉、风湿、妇科等领域都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治疗优势,无疑是现代医学体系的有益补充,这让她萌生了投身藏药领域的念头。但她也看到,藏区的藏药资源十分丰富,藏医外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效果很好,除了涂药水,还有药浴,贴的,擦的,热敷的都有,但这些治疗方法在现代社会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这么好的民间药用资源,却因封闭和制作方式落后而被藏区以外的消费者拒绝实在可惜。如果能让更多罹患疾病的人也有机会接受到藏医药的差异化治疗方案,从而恢复健康,该是件多好的事儿。而让公众接受藏药最好的方法无疑是产业化,引进现代制剂技术,制造出所有消费者都能接受的药品。”
其后不久,一次西藏扶贫考察让雷菊芳下定决心投身藏药事业。
1995年7月,中国民营光彩事业赴藏考察团一行40人,首次对西藏拉萨市和林芝、山南、那曲地区进行了16天的投资考察,雷菊芳是考察团成员之一。
当时的林芝,交通条件险恶、能源供应困难、经济十分落后。但是,这里又有其他地方没有的纯净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雷菊芳感到自己叩开了宝库之门,更感到利益他人的追求找到了落点,事业找到了归宿。
“用西藏最纯净的原药材和最现代的工艺做最好的藏药,用文化和疗效成就藏药的地位和尊严”,秉持这样的理念,1995年,雷菊芳在林芝尼洋河畔的沙滩上兴建了奇正藏药厂,开始了她的藏药逐梦之旅。
如今,整整20年过去了,将一个尼洋河畔的小藏药厂发展成国内最大的现代藏药产业集团,为超过4亿的患者减轻病痛,累计在藏纳税超过10亿元,创造了近2000个就业岗位……尽管在他人眼中,雷菊芳的藏药之路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一路走来的她却不忘初心:“明亮的实验室和藏区的牛粪炉、严谨的电脑程序和雪线上的经幡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我觉得从本质上讲,他们相隔并不遥远,因为人类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是一致的。并且每一种付出,能带给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区域某种进步,其意义同样是巨大的”。
没有人想到,在《四部医典》面世近1300年后,有一位汉族的女企业家通过光彩事业,既为藏区扶贫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将藏医药和藏文化发扬光大了。这个人就是雷菊芳。
1987年,《四部医典》汉文全译本出版,成为汉、藏民族医药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也就是在这一年,34岁的助理工程师雷菊芳跨出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实验室的大门,开始了自己的创业历程。
1992年,第一次创业失败的雷菊芳独自前往西藏,寻找心灵的平静,可到西藏后,还是纠结,依然痛苦。一位藏族老师对她说:“烦恼和打击都是来自于自己,而不是别人。”雷菊芳对此疑惑不解。
上世纪90年代的布达拉宫前面还没有建成广场,而是个公园,公园那里有个小山头,上面有个喝茶的地方。前往西藏寻梦的雷菊芳经常来这里,和老师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老师看出她的苦恼,讲了个故事:“一个人出门,要到远方的一个目的地,结果走着走着,眼前的一段路长满了刺,是往前走,还是回去呢,还是把刺都拔光呢?”
雷菊芳说:“如果把刺拔光,手肯定会被扎痛,也不知会花多长时间。但也不能回去呀,那该怎么办呢?”
老师回答:“刺就长在那里,如果你有个目标,必须要走过去,在脚上包块牛皮,不让自己受伤就是了,为何非要去拔刺呢?”
这个故事给了雷菊芳豁然开朗的人生启示,也激发她探寻到事业的新起点,因为,在她的心里,已有了更大的目标。命运就这样在不经意间改变了。
这个目标缘于雷菊芳与藏医药的一次邂逅。
有一次,雷菊芳在甘南的一个藏医院里,看到一些远道而来的内地病人在治病,他们大多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这个病因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一个患者对雷菊芳的触动非常大,此前为了治病,几乎倾家荡产,别人说什么都不信了。后来一个病友说,甘肃有一个藏医诊所还不错,实在没别的办法了,才来到这里。“我见到他们时,已经是他第二次治疗了。第一次治疗结束,效果并不明显,他就觉得,藏医也只是名声在外而已。然而,两三个月后,原来走路直不起腰的,后来能慢慢直一点了,早上起来,一直是僵硬的手变得开始灵活了。他们赶紧到医院去查,一查,指标有所好转。然后就再次去那个藏医院,进行二次治疗。”
藏在高原深处的藏医竟然能解决令先进的现代医学头疼的难题,这个“有效”的故事让雷菊芳上了心,而随后对藏医学体系更为深入的了解更令她惊叹,藏医学对生命的认知极为深刻,对发病的机理和治病的方法都有全面系统的理解。而且经过千年的临床实践,藏医药在心脑血管、呼吸、骨骼肌肉、风湿、妇科等领域都形成了明显的差异化治疗优势,无疑是现代医学体系的有益补充,这让她萌生了投身藏药领域的念头。但她也看到,藏区的藏药资源十分丰富,藏医外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效果很好,除了涂药水,还有药浴,贴的,擦的,热敷的都有,但这些治疗方法在现代社会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这么好的民间药用资源,却因封闭和制作方式落后而被藏区以外的消费者拒绝实在可惜。如果能让更多罹患疾病的人也有机会接受到藏医药的差异化治疗方案,从而恢复健康,该是件多好的事儿。而让公众接受藏药最好的方法无疑是产业化,引进现代制剂技术,制造出所有消费者都能接受的药品。”
其后不久,一次西藏扶贫考察让雷菊芳下定决心投身藏药事业。
1995年7月,中国民营光彩事业赴藏考察团一行40人,首次对西藏拉萨市和林芝、山南、那曲地区进行了16天的投资考察,雷菊芳是考察团成员之一。
当时的林芝,交通条件险恶、能源供应困难、经济十分落后。但是,这里又有其他地方没有的纯净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雷菊芳感到自己叩开了宝库之门,更感到利益他人的追求找到了落点,事业找到了归宿。
“用西藏最纯净的原药材和最现代的工艺做最好的藏药,用文化和疗效成就藏药的地位和尊严”,秉持这样的理念,1995年,雷菊芳在林芝尼洋河畔的沙滩上兴建了奇正藏药厂,开始了她的藏药逐梦之旅。
如今,整整20年过去了,将一个尼洋河畔的小藏药厂发展成国内最大的现代藏药产业集团,为超过4亿的患者减轻病痛,累计在藏纳税超过10亿元,创造了近2000个就业岗位……尽管在他人眼中,雷菊芳的藏药之路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一路走来的她却不忘初心:“明亮的实验室和藏区的牛粪炉、严谨的电脑程序和雪线上的经幡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我觉得从本质上讲,他们相隔并不遥远,因为人类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是一致的。并且每一种付出,能带给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区域某种进步,其意义同样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