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中国人起床后习惯打开收音机听新闻,听听天气预报,决定今天如何穿着。如今,大家起床后直接看手机,气温或是阴晴雨雪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要看看外面的PM2.5或是AQI指数——因为出门是否需要戴口罩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没人愿意当“人肉吸尘器”。
很多人在雾霾天尽量选择留在室内,以为这样可以少呼吸点脏空气,可这样做未必明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赵卓慧博士告诉《新民周刊》,有统计表明,人们的日常活动有7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如果室外大气遭受污染,就会影响到室内空气质量,而室内环境本身又存在多种污染源,二者叠加会让室内空气污染严重。
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食品与纺织品、玩具及化学服务部总监郭永贤也对《新民周刊》表示,家中、办公室或者其他建筑的内部空气在很多情况下会比室外污染更厉害,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中国,而是一个全球问题。
室内空气更糟糕?
在很多科幻大片中,未来地球的空气不适合人类生存,可怜的人们只能在室内才能摘下氧气面罩。
事实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9月发布的《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指出,目前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已经高出室外污染5-10倍,全球4%的疾病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每年大约有200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所致疾病而过早死亡,而死于室外空气污染的大约为每年130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到的室内污染主要是明火和开放式炉灶条件下家庭使用固体燃料造成的,世卫组织认为这种烹饪和取暖的做法会造成高度室内空气污染,产生大量对健康有害的污染物,包括可渗透到肺部深处的烟尘微小颗粒。
在高度城市化的当下中国,直接依靠燃煤或烧柴来取暖做饭的生活模式并不常见,可室内空气质量仍然不容乐观。根据环境学者的调查,随着现代建筑物密闭化程度的增加,世界上30%的建筑物中存在有害健康的室内空气,受污染的室内空气中存在30余种致癌物。除了常占据一半以上比例的室外来源,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来源通常包括燃煤取暖、烟草烟雾、烹调油烟、植物花粉以及室内人为活动等。
赵卓慧指出,室内空气质量涵盖的指标,除了人们比较熟悉的甲醛等有机挥发物的因素,还有温湿度、新风量、室内颗粒物,生物性污染物(如菌落数指标)及放射性污染物(如氡等)等的污染因素,这些也是中国目前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涵盖的基本指标。
2011年,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气候组织和朗诗集团联合发起的“2011长江流域城市室内空气品质调查”显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绍兴、武汉、成都、重庆等城市居民家中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4种主要污染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二甲苯超标最严重,甲苯次之。
各城市受访者对室内空气污染源的关注最主要集中在灰尘和甲醛这两项上,接下来是霉菌、螨虫、香烟和空调;然而,对氡、SVOC(半挥发性有机物)以及苯系物的关注度甚至认知度仍普遍较低,这些恰恰都是毒性很强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而且,约八成住宅VOCs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超标。本次调查专家顾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副理事长张寅平教授表示:“VOCs主要来源于水泥、石材、人造板、油漆等装修材料,会导致记忆力衰退、癌症、胎儿畸形等疾病。”
据悉,受访者中70%的居民愿意为改善室内空气现状支付的费用为50元/平方米,相对普通家庭装修投入而言落差较大。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兆荣教授指出:“从问卷中反映出的居民对室内空气认知不足,让专业界深感责任艰巨,我们需要尽快引导居民正确认识到室内污染问题的迫切性和严重性,树立健康的生活观。”
上海案例
在今年2月北京召开的“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十周年及中国室内环境PM2.5污染防控工作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建议中国应制定室内空气质量PM2.5标准。与此同时,北京市疾控中心宣布启动对室内空气PM2.5含量的研究,例如,在家中吸烟和烹饪到底哪个对空气质量和健康影响更大,所处不同区域的家庭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等。
而在国际大都市上海,有关室内PM2.5的研究早已开始。2011年,赵卓慧所在的团队对上海室内空气进行抽样监测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上海地区(主要是市区)冬季室内有机物的浓度低于夏季,这点和有集中供暖的北方城市不同。因冬季温度下降,上海地区大部分没有供暖,室内温度较低,有机物挥发下降,且仍有不少家庭保持一定的室内外通风,室内聚集的污染物明显低于夏季。
赵卓慧坦言,调研室内空气不如室外空气那么容易:“针对家庭室内PM2.5的检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时间,需要取得住户配合和同意,数据采集比较困难,基本做不到像室外大气污染的实时监测。而且,影响室内PM2.5的原因不止是室外大气污染,与室内的人员活动、烹饪、清洁、燃烧等多种行为有密切关系,住户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且大多由个体行为造成。”
2012年,上海市疾控中心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对1000户家庭的空调细菌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密闭情况下,60%-70%的家庭PM2.5值在安全范畴。但在空调开机最初阶段,室内PM2.5值明显升高,不少长时间使用的空调房间明显比室外PM2.5值要高。大多数家庭的空调积尘中细菌、霉菌超标,最严重的家庭细菌数量超过商场中央空调的50倍。还有部分家庭,在分体空调的冷凝水中还检出嗜肺军团菌。
上海市环境保护產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站主任沈浩表示,大多数家庭空调没有新风功能,在连续使用几个小时内,无法输送新鲜空气,并排出污浊空气,最终使各种细菌粉尘在室内不断流动。而且在空调使用状况下,空气流通性较差,不但不能使PM2.5等污染物沉降,更会因人们的走动而漂浮起来,不断在空气中流动,其中细微的颗粒物就可能被吸入肺部。
很多人在雾霾天尽量选择留在室内,以为这样可以少呼吸点脏空气,可这样做未必明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赵卓慧博士告诉《新民周刊》,有统计表明,人们的日常活动有7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如果室外大气遭受污染,就会影响到室内空气质量,而室内环境本身又存在多种污染源,二者叠加会让室内空气污染严重。
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食品与纺织品、玩具及化学服务部总监郭永贤也对《新民周刊》表示,家中、办公室或者其他建筑的内部空气在很多情况下会比室外污染更厉害,这种情况不仅仅出现在中国,而是一个全球问题。
室内空气更糟糕?
在很多科幻大片中,未来地球的空气不适合人类生存,可怜的人们只能在室内才能摘下氧气面罩。
事实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9月发布的《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指出,目前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已经高出室外污染5-10倍,全球4%的疾病与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每年大约有200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所致疾病而过早死亡,而死于室外空气污染的大约为每年130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提到的室内污染主要是明火和开放式炉灶条件下家庭使用固体燃料造成的,世卫组织认为这种烹饪和取暖的做法会造成高度室内空气污染,产生大量对健康有害的污染物,包括可渗透到肺部深处的烟尘微小颗粒。
在高度城市化的当下中国,直接依靠燃煤或烧柴来取暖做饭的生活模式并不常见,可室内空气质量仍然不容乐观。根据环境学者的调查,随着现代建筑物密闭化程度的增加,世界上30%的建筑物中存在有害健康的室内空气,受污染的室内空气中存在30余种致癌物。除了常占据一半以上比例的室外来源,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来源通常包括燃煤取暖、烟草烟雾、烹调油烟、植物花粉以及室内人为活动等。
赵卓慧指出,室内空气质量涵盖的指标,除了人们比较熟悉的甲醛等有机挥发物的因素,还有温湿度、新风量、室内颗粒物,生物性污染物(如菌落数指标)及放射性污染物(如氡等)等的污染因素,这些也是中国目前的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涵盖的基本指标。
2011年,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气候组织和朗诗集团联合发起的“2011长江流域城市室内空气品质调查”显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绍兴、武汉、成都、重庆等城市居民家中甲醛、苯、甲苯和二甲苯4种主要污染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二甲苯超标最严重,甲苯次之。
各城市受访者对室内空气污染源的关注最主要集中在灰尘和甲醛这两项上,接下来是霉菌、螨虫、香烟和空调;然而,对氡、SVOC(半挥发性有机物)以及苯系物的关注度甚至认知度仍普遍较低,这些恰恰都是毒性很强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而且,约八成住宅VOCs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超标。本次调查专家顾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副理事长张寅平教授表示:“VOCs主要来源于水泥、石材、人造板、油漆等装修材料,会导致记忆力衰退、癌症、胎儿畸形等疾病。”
据悉,受访者中70%的居民愿意为改善室内空气现状支付的费用为50元/平方米,相对普通家庭装修投入而言落差较大。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兆荣教授指出:“从问卷中反映出的居民对室内空气认知不足,让专业界深感责任艰巨,我们需要尽快引导居民正确认识到室内污染问题的迫切性和严重性,树立健康的生活观。”
上海案例
在今年2月北京召开的“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十周年及中国室内环境PM2.5污染防控工作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建议中国应制定室内空气质量PM2.5标准。与此同时,北京市疾控中心宣布启动对室内空气PM2.5含量的研究,例如,在家中吸烟和烹饪到底哪个对空气质量和健康影响更大,所处不同区域的家庭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等。
而在国际大都市上海,有关室内PM2.5的研究早已开始。2011年,赵卓慧所在的团队对上海室内空气进行抽样监测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上海地区(主要是市区)冬季室内有机物的浓度低于夏季,这点和有集中供暖的北方城市不同。因冬季温度下降,上海地区大部分没有供暖,室内温度较低,有机物挥发下降,且仍有不少家庭保持一定的室内外通风,室内聚集的污染物明显低于夏季。
赵卓慧坦言,调研室内空气不如室外空气那么容易:“针对家庭室内PM2.5的检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时间,需要取得住户配合和同意,数据采集比较困难,基本做不到像室外大气污染的实时监测。而且,影响室内PM2.5的原因不止是室外大气污染,与室内的人员活动、烹饪、清洁、燃烧等多种行为有密切关系,住户之间的差异比较大,且大多由个体行为造成。”
2012年,上海市疾控中心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对1000户家庭的空调细菌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密闭情况下,60%-70%的家庭PM2.5值在安全范畴。但在空调开机最初阶段,室内PM2.5值明显升高,不少长时间使用的空调房间明显比室外PM2.5值要高。大多数家庭的空调积尘中细菌、霉菌超标,最严重的家庭细菌数量超过商场中央空调的50倍。还有部分家庭,在分体空调的冷凝水中还检出嗜肺军团菌。
上海市环境保护產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站主任沈浩表示,大多数家庭空调没有新风功能,在连续使用几个小时内,无法输送新鲜空气,并排出污浊空气,最终使各种细菌粉尘在室内不断流动。而且在空调使用状况下,空气流通性较差,不但不能使PM2.5等污染物沉降,更会因人们的走动而漂浮起来,不断在空气中流动,其中细微的颗粒物就可能被吸入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