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手段所精心创设的富有感情色彩的氛围和生活场景。它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学习内容,促进其心理机能的和谐发展,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关键词:情境;思维;悬念;操作;探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我积极为学生创设操作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操作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操作,促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的参与,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形成自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把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学会学习,形成、价值观且富有个性的过程,从此积累广泛的数学经验,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轻松感悟数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个个惊喜的浪花。下面我谈谈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故事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问题。为了使课堂问题情境化,教师应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在情境之中,乐不思蜀,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之中。
小学一年级学生特别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知识融入故事中,配上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多媒体课件,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0的认识”一课时,我把本课的情境“小猫钓鱼”编成了故事:小猫四兄弟去钓鱼,猫大哥很专心,不一会儿就钓到了3条鱼,猫小弟一会儿去捉蝴蝶一会儿去捉蜻蜓,三心二意的,最后一条小鱼也没钓着。然后我设计了课堂问题,一条小鱼也没钓着用哪个数字表示呢?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这种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方法,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游戏情境,妙趣横生
数学课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赋有妙趣横生的动感,数学游戏是把学生引入“乐学”大门的好形式。从古至今教育家都认为游戏能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生活力,在游戏中创造无限的想象力。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游戏活动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任务。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并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例如,在一年级数学“猜数游戏”中,学习6的组成时,为了记住这一组合,我巧用游戏拍手儿歌:你拍一,我拍五,一五一五好朋友;你拍二,我拍四,二四二四手拉手;你拍三,你拍三,三三相加凑成六。我让同桌之间进行拍手,边拍边说,学生无意识地就记住了6的组合,并且为后边学习其他数的组合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在教学中使用不同游戏,如,找朋友、夺红旗等,学生在游戏中没有心理压力,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突破了教学中难点。
三、设置悬念,激发思维
悬念就是事物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关切心情,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巧妙地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能力,好奇心则是对新异的事物感到新奇,引发疑问,进行探索的心理倾向,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3的倍数的特征没有明显的规律,不易被发现,而且学生很容易产生负迁移,认为个位数是3的就是3的倍数。所以,在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要求学生先试着除个位是3的一些数,当学生计算不是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对学生说:“老师不用计算就知道哪些数是3的倍数,而且现在你们每人可以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能马上说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好奇心马上来了。一个个争着站起来说,学生说的速度越来越快,数也越来越大,学生一边说一边在下面演算,结果验证教师的答案完全正确。老师怎么能这么快地做出判断呢?这就为学生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迫切想知道其中快速判断的奥秘。这时我为了满足学生流露出来的探索欲望,借助学生探索热情,把握这个有利时机,揭示学习目标:3的倍数的特征。于是整节课,便在学生的自学、观察、探讨中有声有色地进行着,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拓展。
四、动手操作,引导探究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因此人对客体的认识是从人对客体的活动开始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操作中有所感悟。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索、寻找规律。
学具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一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正是认知的生长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实施动手操作。就以9 3=12为例让学生摆,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 )里拿出( )与( )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 )得( )”,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能比较容易地让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
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兴奋剂,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语言描述、游戏活动、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有利因素,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关镇东街小学)
关键词:情境;思维;悬念;操作;探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我积极为学生创设操作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操作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操作,促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器官的参与,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形成自觉的、积极的学习态度,把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学生学会学习,形成、价值观且富有个性的过程,从此积累广泛的数学经验,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轻松感悟数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一个个惊喜的浪花。下面我谈谈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故事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问题。为了使课堂问题情境化,教师应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习陶醉在情境之中,乐不思蜀,使学生置身于学习数学的氛围之中。
小学一年级学生特别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把知识融入故事中,配上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多媒体课件,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0的认识”一课时,我把本课的情境“小猫钓鱼”编成了故事:小猫四兄弟去钓鱼,猫大哥很专心,不一会儿就钓到了3条鱼,猫小弟一会儿去捉蝴蝶一会儿去捉蜻蜓,三心二意的,最后一条小鱼也没钓着。然后我设计了课堂问题,一条小鱼也没钓着用哪个数字表示呢?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数学问题,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这种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方法,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游戏情境,妙趣横生
数学课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赋有妙趣横生的动感,数学游戏是把学生引入“乐学”大门的好形式。从古至今教育家都认为游戏能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生活力,在游戏中创造无限的想象力。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游戏活动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任务。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并使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
例如,在一年级数学“猜数游戏”中,学习6的组成时,为了记住这一组合,我巧用游戏拍手儿歌:你拍一,我拍五,一五一五好朋友;你拍二,我拍四,二四二四手拉手;你拍三,你拍三,三三相加凑成六。我让同桌之间进行拍手,边拍边说,学生无意识地就记住了6的组合,并且为后边学习其他数的组合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在教学中使用不同游戏,如,找朋友、夺红旗等,学生在游戏中没有心理压力,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突破了教学中难点。
三、设置悬念,激发思维
悬念就是事物对人们心理造成的关切心情,教学中,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巧妙地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强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能力,好奇心则是对新异的事物感到新奇,引发疑问,进行探索的心理倾向,是小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3的倍数的特征没有明显的规律,不易被发现,而且学生很容易产生负迁移,认为个位数是3的就是3的倍数。所以,在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要求学生先试着除个位是3的一些数,当学生计算不是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对学生说:“老师不用计算就知道哪些数是3的倍数,而且现在你们每人可以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能马上说出它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好奇心马上来了。一个个争着站起来说,学生说的速度越来越快,数也越来越大,学生一边说一边在下面演算,结果验证教师的答案完全正确。老师怎么能这么快地做出判断呢?这就为学生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迫切想知道其中快速判断的奥秘。这时我为了满足学生流露出来的探索欲望,借助学生探索热情,把握这个有利时机,揭示学习目标:3的倍数的特征。于是整节课,便在学生的自学、观察、探讨中有声有色地进行着,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拓展。
四、动手操作,引导探究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因此人对客体的认识是从人对客体的活动开始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操作中有所感悟。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索、寻找规律。
学具操作是一种定向的心智活动,其方向决定于教学目标,其过程和结果要有利于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学生动手操作前安排一个定向指导环节,一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既是10以内加法的延伸,又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正是认知的生长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充分利用学具小棒,引导学生实施动手操作。就以9 3=12为例让学生摆,要在学生的大脑中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从( )里拿出( )与( )凑成十,再加上余下的( )得( )”,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这种拿法不是唯一的。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对“凑十”规律的认识,而且在认知的结合部加强了同化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果再辅之以反复训练,就能比较容易地让学生做到20以内的进位加法脱口而出。
由此可见,情境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兴奋剂,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语言描述、游戏活动、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有利因素,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关镇东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