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浅析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n1986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展现自我;互动学习中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他说是凤凰老师教搭窝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鸟没有学会搭窝。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像朗读比赛,组织读书会、朗诵会,写读后感等,以发掘每个学生的智慧潜能,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朗读过程中,理解内容,积累词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让学生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各种鸟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以悟出它们内心的想法和学艺的态度。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自编自演了课本剧,他们那逼真的形象、丰富生动的话语、独特的表演手法,体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得到升华。
  五、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总之,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其他文献
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一些想法,尝试对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如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堂教训模式,创设一种以“民主与和谐为真谛”的教学环境,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
本文中分析了公路沥青路面车辙形成的因素,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控制办法与治理对策。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发展,公路桥梁建设项目也在不断增多,对路桥设计者也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各种新技术的应运而生也为设计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学习化学过程中,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教学资源中不仅包含学生应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蕴含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教学理念应强调:"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对此,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  1 让反思筑起新旧知识的桥梁  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往往需要复习上节所学知识。但怎样处理旧知识
摘 要:高中计算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 高中计算机课堂教学能够增强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并提高 学生的科技文化水平。我国当前高中计算机教学存在教学方 式较单一、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以新课程理 念为背景并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以便为 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改进教学方法以便为新课程理念 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保障,倡导课外实践以便为学生实际操作 能力的提升创设条件这三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世纪”,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要通过创造教育来培养。创造性是每一位学生都具备的心理潜能。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特点多方面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方法  教学活动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引领,虽然教学活动中情况多变,各种变化往往是在教师的预想中期待实现的,求同存异,有异才有新,有新才有发展。所以教师在
20 0 3年9月7—1 6日和1 6—1 9日,应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比较史学研究中心主任徐浩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侯建新教授的邀请,英国伯明翰大学历史研究学院中世纪
摘 要:“少教多学”不光是解决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比重问题,更重要的一个就是解决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一个问题。如今,“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大多数学校的认可并不断被投入到实践教学当中。  关键词:“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小学语文;应用策略  “少教”即启发性的教、针对性的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的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独立学习。长期以来,我们一
桥梁施工测量是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成本。因此,桥梁施工人员必须充分做好准备,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本文针对测量技术工作进行详细的探讨,以期能够确保
在海外华人研究领域,学者们多关注移民历史、政治活动、社群结构与变革、华商经济等课题,对海外华人知识分子的研究,却如凤毛麟角.李元瑾撰写的(2001年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