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课堂的情境创设也自然成为首要的问题,如何提升高中语文课堂问题情境创设也是广大教师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具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生活、深思问题、无疑之中设疑等方法强化问题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境教学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现代课堂教学特别强调的问题情境创设,它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本源在于问题情境,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可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激发他们的认知内驱力,从而引发其解决问题的行为。教学实验也表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建构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优化课堂结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完善学生认知结构,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课堂教学的效能显现需要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来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要针对性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密切联系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犯了只顾创设问题情境,而忽视了知识的针对性,创设了一些远离知识讲授的情境,这样会导致教学效果的提高。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只有问题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匹配,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才能达到目的。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应考虑内容、方式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索和探究,解决问题或得出正确结论,从而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心求通而未得的问题类似“跳一跳才摘到的果实”,最有价值。因此,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比如,在教《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教师充满感情地和同学们讨论交流以下这个问题:请大家谈谈你的梦想是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心理和愿望各抒己见,各抒己梦。课堂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这样的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生活体验创设问题情境
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构成一种认知的预结构,教师应该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文章虽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它高度反映了现实生活。通过生活可以重新再创造。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教育。”二者虽有一定的区别,但同样说的是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与生活是联系着的。如果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那么更能让学生积极完成再创造。在课堂导入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沟通,可以水到渠成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入课文中,激发他们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这样利用生活中即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来创设情境,让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高。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去创设教学情境,学生会感到真实可信,自然教学效果也就倍增了。
三、要用深思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性与情境性是问题情境创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语文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有的缺乏问题性,有的缺乏情境性。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登高》的“秋景中的生命意蕴”时,一教师问:“同学们,你们从《登高》的秋景中看到了什么?”。有学生答:“风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飞鸟等景物”。答案与教师提问初衷相差甚远。这种问题情境,看似问题和情境俱有,其实问题和情境分离,没有创设良好的情境对问题进行烘托。换言之,问题并非产生于情境,那么问题依旧是问题,抽象、孤立、缺乏情境性地存在,很难达到问题预设之目的。我们的问题不妨这样设计:
师:“《登高》中给我们营造了凄冷的秋景:秋风正急、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情境营造)
师:“这不仅是季节之秋,更是作者心中之秋。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描绘作者心中之秋的特征呢?”(提出问题)
生:“面对秋风,面对落叶,面对滚滚长江,萧杀的秋景是永恒的,此种自然景物让人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杜甫便从自然之秋想到自己的生命之秋——凄凉清冷、孤独衰老。”
学生的思维在情境营造中进入问题的思考,领悟了诗歌的深层意蕴,达到了问题预设之目的。由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将问题性与情境性融合,本质上讲就是要问题有价值,情境有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开掘学生深度思考,触发思维从已知走向未知,从肤浅走向深刻。
四、于无疑处创设问题情境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每一个人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所以教师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接下来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
总之,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大系统,问题情境艺术是这个大系统里一个举足轻重的子系统。在对高中语文问题情境教学的研究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只要我们钻透这些问题的本质,就能克服它,从而完善语文情境教学的课堂,让问题情境教学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 情境教学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现代课堂教学特别强调的问题情境创设,它也成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本源在于问题情境,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可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激发他们的认知内驱力,从而引发其解决问题的行为。教学实验也表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建构出良好的学习环境,优化课堂结构;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完善学生认知结构,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课堂教学的效能显现需要良好的问题情境创设来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去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要针对性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密切联系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犯了只顾创设问题情境,而忽视了知识的针对性,创设了一些远离知识讲授的情境,这样会导致教学效果的提高。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只有问题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相匹配,才能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才能达到目的。在设置问题情境时,应考虑内容、方式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让学生通过积极思索和探究,解决问题或得出正确结论,从而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兴趣。对学生来说,心求通而未得的问题类似“跳一跳才摘到的果实”,最有价值。因此,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比如,在教《我有一个梦想》一文时,教师充满感情地和同学们讨论交流以下这个问题:请大家谈谈你的梦想是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心理和愿望各抒己见,各抒己梦。课堂气氛变得热烈起来。这样的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通过生活体验创设问题情境
认知心理学中的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构成一种认知的预结构,教师应该把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文章虽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它高度反映了现实生活。通过生活可以重新再创造。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生活即教育。”二者虽有一定的区别,但同样说的是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与生活是联系着的。如果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那么更能让学生积极完成再创造。在课堂导入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沟通,可以水到渠成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引入课文中,激发他们探究未知领域的兴趣。这样利用生活中即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来创设情境,让课堂和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审美水平得到了提高。密切结合生活实际去创设教学情境,学生会感到真实可信,自然教学效果也就倍增了。
三、要用深思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性与情境性是问题情境创设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语文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有的缺乏问题性,有的缺乏情境性。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登高》的“秋景中的生命意蕴”时,一教师问:“同学们,你们从《登高》的秋景中看到了什么?”。有学生答:“风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飞鸟等景物”。答案与教师提问初衷相差甚远。这种问题情境,看似问题和情境俱有,其实问题和情境分离,没有创设良好的情境对问题进行烘托。换言之,问题并非产生于情境,那么问题依旧是问题,抽象、孤立、缺乏情境性地存在,很难达到问题预设之目的。我们的问题不妨这样设计:
师:“《登高》中给我们营造了凄冷的秋景:秋风正急、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情境营造)
师:“这不仅是季节之秋,更是作者心中之秋。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描绘作者心中之秋的特征呢?”(提出问题)
生:“面对秋风,面对落叶,面对滚滚长江,萧杀的秋景是永恒的,此种自然景物让人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杜甫便从自然之秋想到自己的生命之秋——凄凉清冷、孤独衰老。”
学生的思维在情境营造中进入问题的思考,领悟了诗歌的深层意蕴,达到了问题预设之目的。由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将问题性与情境性融合,本质上讲就是要问题有价值,情境有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开掘学生深度思考,触发思维从已知走向未知,从肤浅走向深刻。
四、于无疑处创设问题情境
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每一个人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所以教师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接下来进一步提出能诱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
总之,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大系统,问题情境艺术是这个大系统里一个举足轻重的子系统。在对高中语文问题情境教学的研究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只要我们钻透这些问题的本质,就能克服它,从而完善语文情境教学的课堂,让问题情境教学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使学生的思维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