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从事十多年的初三化学教学工作中,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注重细节教育,用真爱点燃学生学习化学的持续热情。
一、结合化学科目特点,注重细节教育
在一节分组实验课上,我观察到坐在角落里的刘同学,这可是出了名的“问题学生”。那天天气很冷,我都穿着羽绒服了,而他却只穿着单薄的外套,卷缩着身子,一动不动的伏在桌子上,嘴唇冷得有些发紫了。我悄悄地走到他的身边,笑着对他说:“刘同学,你吃了好多糖吧,糖分转化成热量,身体热量多了,冷都不怕了。”他看着我,脸红了。我接着给了他一个微笑,说:“我们是朋友吧?下课后我们谈谈热量的问题。”课后,我来到他跟前,故意说:“要风度不要温度呀?是呀,现在是不冷,但冻伤了,以后会留下后遗症的,到时候就迟了。老师小时侯跟你一样要风度,可现在老关节痛,都是以前没注意保暖惹的祸。你那么帅,穿多件衣服绝对不会影响你的杀伤力的!”听了我的一番话,他疑惑地问:“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我坚定地回答。第二天,我刚来到班上,就发现他穿了件厚厚的外套,看来他并不像其他老师、同学所说的倔强,细心和他交流,还是会听取建议的。我马上走到他的身边,夸奖他够帅,他也大大方方朝我笑笑,这一笑拉近我们的距离。此后的化学课里,他显得特别的专心,实验课时也不独自呆在角落里了,而是争着坐在靠前的位置,积极参与课堂实验。在这种学习势头下,他的化学成绩很快赶上来了,人也热情开朗起来了,课后他有空时还会到我办公室来,一起讨论化学上的问题或生活上的事情,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人都变得积极起来了。
二、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寻找其闪光点
在一次大扫除活动中,我们班的任务是打扫卫生死角——车棚。上面被学生扔了很多纸屑、果皮、饮料瓶……脏死了!这都不说,关键是不好打扫。我和同学们都头痛了,怎么处理好这些垃圾呢?正想着,一位同学拉拉我说:“老师,我们可以拿硫酸把它们溶化了,用水一冲,不就干净了!”旁边听了的同学哈哈大笑起来。我也是一愣,心想,这个一向成绩滞后的张同学居然用上了化学的知识,虽然用法不对,看来他对化学科还是很有兴趣的。我笑了笑对他说:“唔,垃圾是化了,但我们的车棚顶是用铁皮做的,这样一来,棚子也会被毁了,硫酸不可乱用啊!”我鼓励他再想想办法。半响,张同学说:“老师,我们可以借个梯子,再把扫把用棍子系好了打扫。”这次我采取了他的建议,并让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完成。在这次劳动中,我发现他做事很有见解也很卖力。对此,我在班上大肆表扬,督促他再接再厉,并鼓励他把聪明劲用在学习上。同时,我与班主任达成共识,多寻找其他的闪光点,使其锻练自我、认识自我,真正学会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经过一系列努力后,我们科任都有同感,表扬的作用可真大,他就像脱胎换骨一样,上课变得主动了,还对各科的学习都热情起来。
三、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构筑沟通桥梁
在我们班上有一位彭同学,他并不是一名懒散的学生,但他性格比较内向,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差,有自卑感,所以化学成绩一直不好。但有一次,上实验课时,他的实验在全班做得最好,我当时就表扬了他,还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他很是兴奋和感动。课后,我抓紧机会与其谈心,他很感动,并发自内心地道出心里话:“老师,只有您看得起我,我很喜欢您,我会认真学好化学的,不努力学习,对不起您的教导啊!”经过多次的谈心和疏导,他比以往开朗多了,人也自信了,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该以“爱”为基点,教师用文明、亲切、美好和规范化的语言感化学生。感情真切的语言容易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能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为接受真理而扫除障碍,铺平道路,把老师的教诲自觉地转化为行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潘孟良
一、结合化学科目特点,注重细节教育
在一节分组实验课上,我观察到坐在角落里的刘同学,这可是出了名的“问题学生”。那天天气很冷,我都穿着羽绒服了,而他却只穿着单薄的外套,卷缩着身子,一动不动的伏在桌子上,嘴唇冷得有些发紫了。我悄悄地走到他的身边,笑着对他说:“刘同学,你吃了好多糖吧,糖分转化成热量,身体热量多了,冷都不怕了。”他看着我,脸红了。我接着给了他一个微笑,说:“我们是朋友吧?下课后我们谈谈热量的问题。”课后,我来到他跟前,故意说:“要风度不要温度呀?是呀,现在是不冷,但冻伤了,以后会留下后遗症的,到时候就迟了。老师小时侯跟你一样要风度,可现在老关节痛,都是以前没注意保暖惹的祸。你那么帅,穿多件衣服绝对不会影响你的杀伤力的!”听了我的一番话,他疑惑地问:“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我坚定地回答。第二天,我刚来到班上,就发现他穿了件厚厚的外套,看来他并不像其他老师、同学所说的倔强,细心和他交流,还是会听取建议的。我马上走到他的身边,夸奖他够帅,他也大大方方朝我笑笑,这一笑拉近我们的距离。此后的化学课里,他显得特别的专心,实验课时也不独自呆在角落里了,而是争着坐在靠前的位置,积极参与课堂实验。在这种学习势头下,他的化学成绩很快赶上来了,人也热情开朗起来了,课后他有空时还会到我办公室来,一起讨论化学上的问题或生活上的事情,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人都变得积极起来了。
二、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寻找其闪光点
在一次大扫除活动中,我们班的任务是打扫卫生死角——车棚。上面被学生扔了很多纸屑、果皮、饮料瓶……脏死了!这都不说,关键是不好打扫。我和同学们都头痛了,怎么处理好这些垃圾呢?正想着,一位同学拉拉我说:“老师,我们可以拿硫酸把它们溶化了,用水一冲,不就干净了!”旁边听了的同学哈哈大笑起来。我也是一愣,心想,这个一向成绩滞后的张同学居然用上了化学的知识,虽然用法不对,看来他对化学科还是很有兴趣的。我笑了笑对他说:“唔,垃圾是化了,但我们的车棚顶是用铁皮做的,这样一来,棚子也会被毁了,硫酸不可乱用啊!”我鼓励他再想想办法。半响,张同学说:“老师,我们可以借个梯子,再把扫把用棍子系好了打扫。”这次我采取了他的建议,并让他和几个同学一起去完成。在这次劳动中,我发现他做事很有见解也很卖力。对此,我在班上大肆表扬,督促他再接再厉,并鼓励他把聪明劲用在学习上。同时,我与班主任达成共识,多寻找其他的闪光点,使其锻练自我、认识自我,真正学会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经过一系列努力后,我们科任都有同感,表扬的作用可真大,他就像脱胎换骨一样,上课变得主动了,还对各科的学习都热情起来。
三、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构筑沟通桥梁
在我们班上有一位彭同学,他并不是一名懒散的学生,但他性格比较内向,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差,有自卑感,所以化学成绩一直不好。但有一次,上实验课时,他的实验在全班做得最好,我当时就表扬了他,还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他很是兴奋和感动。课后,我抓紧机会与其谈心,他很感动,并发自内心地道出心里话:“老师,只有您看得起我,我很喜欢您,我会认真学好化学的,不努力学习,对不起您的教导啊!”经过多次的谈心和疏导,他比以往开朗多了,人也自信了,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教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应该以“爱”为基点,教师用文明、亲切、美好和规范化的语言感化学生。感情真切的语言容易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能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为接受真理而扫除障碍,铺平道路,把老师的教诲自觉地转化为行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