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崇尚知识和创新的年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传播知识以外,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既是学生的师长,又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故称之为良师益友。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既有善于以知识结构为链条,联系实际创造一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各抒己见、无拘无束的活跃气氛。教师要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给学生的思维以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离不开学生交流意识和协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学习兴趣 师生情感 教学效果 教学相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要想学生容易接受知识,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出发,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自身修养,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真挚的师生情感,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笔者多年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学生,投其“所好”
把握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需要师生双方情感的投入,如果师生之间有隔阂,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就往往不喜欢甚至讨厌听老师所教的课。相反,如果师生情感相投,彼此融洽,学生爱屋及乌,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对症下药,投其所好,激发兴趣。
精心选例,激发兴趣
政治教材中的许多观点和原理,比较抽象,枯燥乏味。如果教师能举恰当好处的感性材料,用典型的例子去分析,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时,举例为美国一自然保护区本来生活着鹿群和狼群,可当地人为了保护鹿而大量捕杀狼,失去天敌的鹿群在舒适的生活中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从而导致了鹿群的大量死亡,最后只得引狼入室。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一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样的例子,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教得也轻松。
二、发挥特长,激发兴趣
在上政治课时,老师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优势,并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也能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例如,我爱好唱歌,在讲“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在上课前,我没有马上讲课,而是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唱完后,我问同学们,中国共产党为了新中国和中国人民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有同学答:推翻了三座大山。还有学生答: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进行了改革开放。我顺势接着提出党的地位、党的作用、党的执政方式。用歌声拉开了一节课的序幕,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助于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
三、巧妙设计,激发兴趣
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想到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地有更多的收获。我在讲“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这个观点时,举例为:战国时,燕国太子丹百般讨好荆轲,目的是让荆轲刺杀秦王,就特地宴请他。宴会上,太子丹特意叫来一个能琴善舞的美女来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女那双纤细、白嫩、灵巧的双手,不禁魂飞天外,连连赞道:“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听到荆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人将美人的双手斩断,放到一个盘子里,送给荆轲。当同学们听到这个故事时,感到很震惊,觉得很恐怖。我马上问,大家想一想,这双美丽的纤手离开了美女的身体,能不能弹奏出美妙的琴声?大家回答:不能。导入新课,因为当部分离开了整体时,就不会再有原有的功能了,部分离不开整体。
四、幽默风趣,激发兴趣
有位名人这样说过:“幽默是智慧的闪现”。生动形象、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能直抵学生心灵深处,更深层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真正用心聆听、感受、体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心”。教师平常应见多识广,待上课时“幽”他几“默”,可以打破沉闷的气氛,融洽师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如在讲“我国环境的基本国情”时,我引用了一句顺口溜来介绍海河的生存现状:“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身心受害,新世纪无法存在。”这样既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老师传授的知识。又如:当讲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时,我举例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流行语“不管是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听起来既朗朗上口又幽默诙谐,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运用时事,激发兴趣
学生对新生事物和事件非常感兴趣,并充满好奇心,很想解开事物的缘由。特别对当前的新闻、时事、信息、热点和焦点,他们本来就有强烈地好奇心,再加上每年中考和高考要考试,那就更加关注了。作为政治课教师,应高度重视之,将当前的时事、热点问题与相关的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其结果必然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当讲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时 ,举例为:马航MH370失联事件,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失联客机中的中国同胞的生命安全,并派出了建国以来的最大的海外搜救团队进行搜救;在今年的两会上,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在昆明“3.01”暴恐事件中死亡的无辜平民举行了3分钟默哀仪式,党和政府并指示公安部门在短时间内侦破了该案,把凶手交由法办。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在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坚持了以人为本。这样紧扣教材的知识,又理论联系实际,在激发兴趣、提高认识、培养能力等方面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诚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渊博的知识树立起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当学生对教师的才能非常欣赏,并产生发自内心的敬佩感和信任感时才愿意与教师接近,并乐于接受其教导。
【关键词】学习兴趣 师生情感 教学效果 教学相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要想学生容易接受知识,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从自身出发,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加强自身修养,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真挚的师生情感,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笔者多年从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学生,投其“所好”
把握师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过程需要师生双方情感的投入,如果师生之间有隔阂,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就往往不喜欢甚至讨厌听老师所教的课。相反,如果师生情感相投,彼此融洽,学生爱屋及乌,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对症下药,投其所好,激发兴趣。
精心选例,激发兴趣
政治教材中的许多观点和原理,比较抽象,枯燥乏味。如果教师能举恰当好处的感性材料,用典型的例子去分析,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时,举例为美国一自然保护区本来生活着鹿群和狼群,可当地人为了保护鹿而大量捕杀狼,失去天敌的鹿群在舒适的生活中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从而导致了鹿群的大量死亡,最后只得引狼入室。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一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样的例子,寓教于乐、寓乐于教,学生学得有兴趣,教师教得也轻松。
二、发挥特长,激发兴趣
在上政治课时,老师可以发挥自身的特长优势,并在课堂中恰到好处的运用,也能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例如,我爱好唱歌,在讲“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在上课前,我没有马上讲课,而是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唱完后,我问同学们,中国共产党为了新中国和中国人民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有同学答:推翻了三座大山。还有学生答: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进行了改革开放。我顺势接着提出党的地位、党的作用、党的执政方式。用歌声拉开了一节课的序幕,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助于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
三、巧妙设计,激发兴趣
一位优秀的教师,首先想到是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一堂课中尽可能地有更多的收获。我在讲“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这个观点时,举例为:战国时,燕国太子丹百般讨好荆轲,目的是让荆轲刺杀秦王,就特地宴请他。宴会上,太子丹特意叫来一个能琴善舞的美女来助兴。荆轲听着悦耳的琴声,看着美女那双纤细、白嫩、灵巧的双手,不禁魂飞天外,连连赞道:“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爱其手。”听到荆轲的称赞,太子丹立即命人将美人的双手斩断,放到一个盘子里,送给荆轲。当同学们听到这个故事时,感到很震惊,觉得很恐怖。我马上问,大家想一想,这双美丽的纤手离开了美女的身体,能不能弹奏出美妙的琴声?大家回答:不能。导入新课,因为当部分离开了整体时,就不会再有原有的功能了,部分离不开整体。
四、幽默风趣,激发兴趣
有位名人这样说过:“幽默是智慧的闪现”。生动形象、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能直抵学生心灵深处,更深层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真正用心聆听、感受、体验,充分利用学生的“心”。教师平常应见多识广,待上课时“幽”他几“默”,可以打破沉闷的气氛,融洽师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兴趣。如在讲“我国环境的基本国情”时,我引用了一句顺口溜来介绍海河的生存现状:“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水质变坏,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身心受害,新世纪无法存在。”这样既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老师传授的知识。又如:当讲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时,我举例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流行语“不管是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拿手术刀的不如拿杀猪刀的,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听起来既朗朗上口又幽默诙谐,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运用时事,激发兴趣
学生对新生事物和事件非常感兴趣,并充满好奇心,很想解开事物的缘由。特别对当前的新闻、时事、信息、热点和焦点,他们本来就有强烈地好奇心,再加上每年中考和高考要考试,那就更加关注了。作为政治课教师,应高度重视之,将当前的时事、热点问题与相关的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其结果必然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当讲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时 ,举例为:马航MH370失联事件,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失联客机中的中国同胞的生命安全,并派出了建国以来的最大的海外搜救团队进行搜救;在今年的两会上,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在昆明“3.01”暴恐事件中死亡的无辜平民举行了3分钟默哀仪式,党和政府并指示公安部门在短时间内侦破了该案,把凶手交由法办。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在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坚持了以人为本。这样紧扣教材的知识,又理论联系实际,在激发兴趣、提高认识、培养能力等方面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总之,教师要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言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热爱本职工作,忠诚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渊博的知识树立起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当学生对教师的才能非常欣赏,并产生发自内心的敬佩感和信任感时才愿意与教师接近,并乐于接受其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