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都发现汉语作为中国人的母语,在很多方面影响着中国人的英语学习。对此,教育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意见。本文拟通过对这两种观点的评析,简要的叙述了汉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教学 母语作用 母语干扰
母语是影响外语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众所周知,语言与思维不可分离,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又是思维的载体,语言与思维是直接联系的。母语与思维的关系和外语与思维的关系有共同的地方。但是讲到母语与思维和外语与思维的共同点的同时,还须承认,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重大区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掌握母语与掌握外语的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所决定。一个人学习和掌握母语都是自幼开始的。幼儿学话的过程是和言语器官的成长、发育过程同时进行的,也是和思维的过程相辅进行的。因此,这个过程是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时进行的自觉过程。而作为成人学习外语的过程完全不同。他们的言语器官和思维器官已发展成型,他们的思维已和母语建立了直接和牢固的联系。
在中国人的英语学习中,由于语言跟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因此母语的迁移影响是不可能完全摆脱的,它对语音、语义、句型、语法形成干扰,使学习者在母语的影响下难以掌握地道的外语;而且,母语的文化迁移也会阻碍外语学习,从而产生语用错误。母语干扰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出现“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即一种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永久地成为一个人说或写一种语言的方式。
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肯定母语作用并非新的观点,这我们完全可以在外语教学理论中找到依据。语言与思维是直接联系的。母语与思维的关系和外语与思维的关系有共同的地方。这就是说,外语作为一种第二信号系统,在实现它的功能时,可以同母语一样,与思维直接联系。但讲到母语与思维和外语与思维的共同点时,还须承认,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重大区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掌握母语与掌握外语的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所决定。所以,我们既要承认母语干扰外语学习的一面,也是要承认它能帮助我们学好外语。
Stern是这样看待母语的正迁移作用的:“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作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学习者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LI向L2系統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方面是母语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另外一方面母语迁移可以被利用来促进外语的学习。
下面我们从语法翻译教学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的使用中看母语的作用。语法翻译法就是用母语来教外语的一种方法,它的特征就是母语与所学外语并用,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母语和所学外语打交道。在我国大中学校的外语教学中,翻译法所创建的翻译教学手段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和有效的教学手段。首先,翻译法利用学生的母语理解力保证了学生确切理解外语词和句子的涵义,只有这样,所学的知识才会牢固,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会大大发挥。其次,翻译法使用方便,不需要什么教具设备,在初学阶段节省了教师讲解新词的时间。但在教学中过多依赖翻译,教师就会觉得如果某一语言点未给学生译成母语,学生就不可真正理解。这样,也就忽视了两种语言形式语义语用方面的等值特征(translation equivalence),而一味求助于生硬的翻译,势必走上把两种语言进行机械对比之路,这也是翻译法失宠的主要原因。无论如何,翻译法在教学实践中创建了在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这一点已为广大外语教师所接受。
除了语法翻译法,人本主义教学法,又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Student Centered Approach)也可以体现母语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的主要原则就是发展人的价值观,加深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了解,对人类感情要有敏感性,使学生积极学习并积极参加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主体作用。基于这样的原则,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把母语作为辅助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解释某一语法项目(如动词的时态)而类似结构母语中又没有时,授课中,尤其给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个别辅导时,母语的使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母语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外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外语水平,学习风格及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母语于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学中可以利用母语,应充分发挥母语的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明白使用母语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所学外语,用外语进行交际。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排除母语的干扰,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母语的滥用,防止其反作用。实践证明,适当运用母语于外语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巩固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Harboard,John.The Use of the Mother Tongue in the Classroom, ELT Journal46/4.1992.
[2]陈朝晖,施华珍.论母语迁移在我国基础英语教学各阶段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2).
【关键词】英语教学 母语作用 母语干扰
母语是影响外语教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众所周知,语言与思维不可分离,思维是语言的基础,语言又是思维的载体,语言与思维是直接联系的。母语与思维的关系和外语与思维的关系有共同的地方。但是讲到母语与思维和外语与思维的共同点的同时,还须承认,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重大区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掌握母语与掌握外语的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所决定。一个人学习和掌握母语都是自幼开始的。幼儿学话的过程是和言语器官的成长、发育过程同时进行的,也是和思维的过程相辅进行的。因此,这个过程是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同时进行的自觉过程。而作为成人学习外语的过程完全不同。他们的言语器官和思维器官已发展成型,他们的思维已和母语建立了直接和牢固的联系。
在中国人的英语学习中,由于语言跟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因此母语的迁移影响是不可能完全摆脱的,它对语音、语义、句型、语法形成干扰,使学习者在母语的影响下难以掌握地道的外语;而且,母语的文化迁移也会阻碍外语学习,从而产生语用错误。母语干扰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出现“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即一种不正确的语言特征永久地成为一个人说或写一种语言的方式。
主张在外语教学中肯定母语作用并非新的观点,这我们完全可以在外语教学理论中找到依据。语言与思维是直接联系的。母语与思维的关系和外语与思维的关系有共同的地方。这就是说,外语作为一种第二信号系统,在实现它的功能时,可以同母语一样,与思维直接联系。但讲到母语与思维和外语与思维的共同点时,还须承认,他们之间还存在着重大区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掌握母语与掌握外语的不同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所决定。所以,我们既要承认母语干扰外语学习的一面,也是要承认它能帮助我们学好外语。
Stern是这样看待母语的正迁移作用的:“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作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学习者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LI向L2系統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一方面是母语迁移是不可避免的,另外一方面母语迁移可以被利用来促进外语的学习。
下面我们从语法翻译教学法(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的使用中看母语的作用。语法翻译法就是用母语来教外语的一种方法,它的特征就是母语与所学外语并用,其教学过程是先分析语法,然后把外语译成本族语,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始终是母语和所学外语打交道。在我国大中学校的外语教学中,翻译法所创建的翻译教学手段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和有效的教学手段。首先,翻译法利用学生的母语理解力保证了学生确切理解外语词和句子的涵义,只有这样,所学的知识才会牢固,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才会大大发挥。其次,翻译法使用方便,不需要什么教具设备,在初学阶段节省了教师讲解新词的时间。但在教学中过多依赖翻译,教师就会觉得如果某一语言点未给学生译成母语,学生就不可真正理解。这样,也就忽视了两种语言形式语义语用方面的等值特征(translation equivalence),而一味求助于生硬的翻译,势必走上把两种语言进行机械对比之路,这也是翻译法失宠的主要原因。无论如何,翻译法在教学实践中创建了在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这一点已为广大外语教师所接受。
除了语法翻译法,人本主义教学法,又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Student Centered Approach)也可以体现母语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的主要原则就是发展人的价值观,加深自我认识和对他人的了解,对人类感情要有敏感性,使学生积极学习并积极参加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主体作用。基于这样的原则,在外语教学中,特别是在初级阶段,把母语作为辅助手段是十分必要的,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解释某一语法项目(如动词的时态)而类似结构母语中又没有时,授课中,尤其给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个别辅导时,母语的使用就显得十分必要。
母语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外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外语水平,学习风格及教学目标,灵活运用母语于外语教学中。外语教学中可以利用母语,应充分发挥母语的重要作用,但是必须明白使用母语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所学外语,用外语进行交际。因此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排除母语的干扰,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母语的滥用,防止其反作用。实践证明,适当运用母语于外语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巩固学习成果。
参考文献:
[1Harboard,John.The Use of the Mother Tongue in the Classroom, ELT Journal46/4.1992.
[2]陈朝晖,施华珍.论母语迁移在我国基础英语教学各阶段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