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教育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_z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人认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学生都喜欢玩电脑,而且玩得相当熟练,自然都比较喜欢信息技术课,老师上课也应该比较轻松,但事实并非如此.
  事实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是所有科目中最难做的.究其原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向其他学科一样按一个统一的大纲来组织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没有教学大纲,不属于必修课,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与所在地区、学校以及家长、学生的重视程度高低有关.而各地方由于经济水平、区域条件的差异,学校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存在事实上的差异,教学内容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不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
  第二,学生虽然喜欢信息技术课,但他们并不是喜欢信息技术课本上所传授的知识,而是喜欢利用电脑玩游戏上网聊天等,老师一旦不同意学生的这些行为,学生就会表现出浮躁不安的现象,自然老师的教学就很难进行下去,即使勉强进行,教学效果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第三,因为现行七年级的教材前面部分都是理论的知识,实际操作相对比较少,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抽象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就接触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学生很容易对这门课失去兴趣.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主动,知识掌握效果好,又一直保持高昂的兴趣呢?
  一、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任务都应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分层.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衔接班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的幻灯片知识就不用再重复讲解,直接给出一个综合性作业,比如以家乡为主题,自主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某一方面制作一份电子报刊,同时把好的作品展示给他们看,让他们做到心中大致都有个确定的目标.
  当然,在这个制作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式各样没有见过的问题.这时,并不是急于给他们解决,而是首先让他们上网查找帮助,或者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如果还不能解决,最后才给他们讲解.这样,通过问题来引发他们自主学习.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
  对于其他班的学生,也要进行分层,已经学过幻灯片制作的学生直接进入电子报刊的制作,而其他学生则必须听老师讲解如何制作幻灯片.同时我把能力强的学生分到各个小组当小老师,辅导其他学生.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学习到了新知识,而且还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通过合作学习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教师应借助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趣,训练和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技能技巧和学习方法.
  二、抽象知识直观化
  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部分内容以学生现有的水平是无法理解的,比如硬件和软件的关系等,在他们听来都是空洞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
  如何让这些知识通俗易懂,学生容易理解呢?
  通过比喻把这些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成学生日常生活中直观的知识.把软件比喻成人的大脑,硬件是人的四肢和器官,大脑指挥四肢和器官运作.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软件和硬件的关系了.
  实际上这种形象的比喻在我们的日常信息学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通过这种比喻学生就能很容易地把一些抽象的不容易理解的知识转化成与自己实际生活相关的事和物来进行理解,这样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好,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得到提高.
  三、理论联系实践
  理论知识的掌握都不如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掌握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强调动手能力.可以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内部的结构组成,并让学生拆装主机,使学生不仅能够很形象地认识计算机的组成,而且能够熟练地组装电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适时评价
  适时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内向的、平时不敢提问的学生以及学习有困难的后进生,及时给予他们恰当的评价,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我经常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被展示的学生往往会因此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和成功感.在激励学生的同时教师本身也受到鼓舞,有利于在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促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都是好方法.我相信经过我们这些信息技术教学老师的共同努力,总有一天信息技术教学不再是困难的事情,学生也能从内心深处真正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电脑也能充分发挥它强大的功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认为教育应“以学生为本”, 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特别是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按照新物理教学课标的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态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精神,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的学习创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善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化学教学中,除了要“传道授业”、“ 授人以鱼”,更要“教给学法”、“授之以渔”,使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为今后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其他科学知识和今后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叶圣陶指出,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也就是说,学是教的依据,是教的目的.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学
江苏赣榆县海头第一初级中学张夫涛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过程中,摆在  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  活动是活动化的教学,而主体参与则是活动化教学的前提。因此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对于落实新课改精神,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一、教学
当前中学生挑食、偏食、厌食现象严重,中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率双重高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营养知识的匮乏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也为学生的身体健康留下了隐患.高中生物新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每个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合理渗透营养教育,丰富学生的营养学知识,培养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高效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轻松的氛围中思维处于最好的状态.学生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课堂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学习状态.  数学和谐课堂具有愉悦性、心理和谐性、参与性、合作性和全面性等特点.那么,如何给学生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使其情感因素得以培养,
技术时代呼唤着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举足轻重.长期以来,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很难调动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独立思考的兴趣和激情,因而物理实验创新这一课题早早被提上议程,却至今未能打破瓶颈.  从实验本义出发,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
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性深厚、生活性显著、实践性明显的知识学科.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教师根据相关的教学理念标准,通过使用有效教学手段,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实践学习活动,实现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点与学习技能的有效掌握.初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纲要中对教师主导特性的发挥和主体特性的运用,提出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要求.“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作为新课改下教师主导特性和学生主体特性有效展示和运用的教
现阶段,新课程改革已经逐步深入推进,课堂教学理念不断丰富完善,营造一个真正自主、趣味、高效课堂愈来愈成为高中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但与此同时,高中物理具有思维逻辑性强、知识转化要求高、题型难度大等学科特点,这为教师的课程教学、学生的知识学习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是所有高中物理教师需要不断探索钻研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意识到兴趣在学生认知过程中具有重大的导向和促进作用.特
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强调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通过广泛的联想,使学生的思维触角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层次发展,这样不仅能使
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在九年级之前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和小学自然课程中,仅仅是对化学的一些感性认识,缺乏理性的思考和一定的化学思维.可见,九年级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还是一片空白,那么化学的入门学习就变得分外重要,如何走好这一步,就成为广大教育者研究的课题.  一、更新观念,建立“以生为本”的启蒙理念  学生对化学的了解主要源于对实验的好奇.对一些抽象的元素符号、化学反应,学生还比较陌生,谈不上学习化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