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控制者。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英语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以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是一个策划者、帮助者和教学的组织者。
关键词:英语 教师 课堂 角色
一、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老师课堂角色体现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之中。这里所说的课堂行为当然包括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吴康宁,第349页)教师的角色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新《课标》强调语言呈现形式是以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运用为线索,强调教学环境、学生的体验性和实践性,这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除了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语言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外,还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增加课堂教学艺术色彩
这里所说的艺术性是一种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充分发掘语言、教法、学生和教师自身的艺术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用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恰当的肢体表达。创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教师也可选择一些精彩的段落或语篇让学生表演,用朗读、游戏、对话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又在无形中促进了素质的健康发展。
2,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互动”
新《课标》实施教学计划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要变“教师一味的教,学生一味的学”的“单边”活动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学科综合的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互动”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想象,深入探究,勇于创新。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纠错、自我评价的目的。
3,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发展意识,创新发展精神与创新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能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和交际表达能力。给学生创造想象与自由发挥的空间,使课堂上呈现出自主学习场面。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时代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教师要对社会形式的发展变化作出相应的角色转变,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化为教材的研究者、学习者和指导者,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1,教师应由教材的传授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
新教材创造性地打破了传统的课本结构,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对新教材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增删,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每一个课时,教师应尽量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能最大程度地享受“成就感”的欣喜。从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2,教师应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成知识的学习者
有这样一句话:“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从这个隐喻中可以看出,传统的社会赋予教师知识权威的角色。其实,教师也只是普通人。在知识更新日益缩短的今天,教师不但要从教材、网络、最新影片、歌曲、热门话题、文化遗产中学习,甚至要主动地向学生学习。教师充分利用课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自己的大脑成为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不再是“一桶死水”。只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
3,教师应由教学中的包办者转变为指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以中心的形式出现。教师为学生筹划,学生根本少有自主参与的机会和条件。面对新《课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由“教”变“导”,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等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英语教师角色转变要求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永葆英语课堂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英语 教师 课堂 角色
一、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老师课堂角色体现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之中。这里所说的课堂行为当然包括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吴康宁,第349页)教师的角色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新《课标》强调语言呈现形式是以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运用为线索,强调教学环境、学生的体验性和实践性,这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除了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语言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外,还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增加课堂教学艺术色彩
这里所说的艺术性是一种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充分发掘语言、教法、学生和教师自身的艺术潜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用丰富的表情,幽默的语言,恰当的肢体表达。创造出轻松和谐的氛围。教师也可选择一些精彩的段落或语篇让学生表演,用朗读、游戏、对话等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又在无形中促进了素质的健康发展。
2,注重课堂教学中的“互动”
新《课标》实施教学计划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要变“教师一味的教,学生一味的学”的“单边”活动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学科综合的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互动”中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想象,深入探究,勇于创新。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纠错、自我评价的目的。
3,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发展意识,创新发展精神与创新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能强化学生的自学意识和交际表达能力。给学生创造想象与自由发挥的空间,使课堂上呈现出自主学习场面。这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时代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标》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教师要对社会形式的发展变化作出相应的角色转变,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化为教材的研究者、学习者和指导者,以适应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1,教师应由教材的传授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
新教材创造性地打破了传统的课本结构,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对新教材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增删,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每一个课时,教师应尽量设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就能最大程度地享受“成就感”的欣喜。从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2,教师应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成知识的学习者
有这样一句话:“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从这个隐喻中可以看出,传统的社会赋予教师知识权威的角色。其实,教师也只是普通人。在知识更新日益缩短的今天,教师不但要从教材、网络、最新影片、歌曲、热门话题、文化遗产中学习,甚至要主动地向学生学习。教师充分利用课内外课程资源,努力使自己的大脑成为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不再是“一桶死水”。只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
3,教师应由教学中的包办者转变为指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以中心的形式出现。教师为学生筹划,学生根本少有自主参与的机会和条件。面对新《课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由“教”变“导”,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会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等解决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英语教师角色转变要求英语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把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永葆英语课堂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