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这一富有生命的艺术品,是以其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环境设置、别出心裁的构思等特点吸引读者,具有其他文体所没有的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爱读、乐读的一种文学样式。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专设了小说单元,主要围绕“虚构小说”这个专题编排了中外不同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引导学生读小说,喜欢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让学生理解情节推进和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其中“关注”是路径,“感受”是目的,通过关注情节和环境,更好地去关注人物的品行,关注人物形象背后的性格。那么对于小说单元的教学,教师应该怎么去把握呢?下面就以第四单元中的《桥》为例谈谈教学小说的策略。
一、梳理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小说的情节是小说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梳理故事情节是阅读小说的关键和基础,也是感受人物形象最根本的方法。
《桥》这篇课文在情节的叙述上很有特点,篇幅虽短,但情节跌宕起伏,冲突不断。黎明的时候山洪突然暴发,村民们慌不择路“逃”向木桥,与老支书如山般的“站”在桥前形成第一次冲突——老支书用自己的威信震住了村民们的慌乱,为顺利逃生赢得了先机;第二次冲突是老支书下令“过窄桥,党员排在后边”,从而引发其他党员认为“党员也是人”的抱怨,与老支书“一切为了群众”的党性原则产生冲突,老支书果断的一句话“可以退党”立即化解矛盾,为大家排队过桥维持了秩序;第三次冲突将情节推向高潮,写众人排队过桥时,老支书再次因党性原则,“揪”出了排在队伍中的一个党员小伙子;第四次则是在木桥摇摇欲毁时,老支书与小伙子为推让对方过桥而再次冲突,但都不幸遇难。直至小说结尾处老太太的祭奠才交代清楚老支书与小伙子的人物关系,让人顿悟:最大的冲突并不是在危险面前如何抉择生与死,而是当亲人和群众的生命摆在面前时,党性的天平向谁倾斜。老支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群众,将党性和人性的光辉融合成一座永恒的“生命桥”。
以上跌宕的情节,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学习用小标题绘制线性情节图,再根据小说跌宕的情节变身为一波三折式情节图:
《桥》一波三折式情節图
绘制情节图有助于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依据“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基本结构呈现小说的“骨架”。以上这样的情节图直观地展示了《桥》的情节结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特点。此过程中学生形成了“概括小标题,依据结构类型呈现”的情节图绘制方法。小说的情节图完成后,通过统整,可以归纳出小说情节表现的方式:一波三折式,从而丰富对情节结构类型的认知。
二、环境渲染极致,凸显文本主题
自然环境描写一般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的身份、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对情节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人物形象也在环境变化中彰显出人性的光辉。
如《桥》一文开头用五个自然段描写故事发生的环境,“像泼、像倒”“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环境描写营造出死亡步步逼近的危机感,也为下文人物的牺牲埋下了伏笔。再如“水渐渐蹿上来……”“木桥开始发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等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着人物的命运,也为人物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作了背景铺垫。文中的老汉对小伙子有两次“吼”,可以结合当时的环境描写:“洪水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和“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揣摩这两次吼的意义有何不同,既可以理解环境描写营造出危急的形势,衬托出老汉沉着无畏,不徇私情的英雄形象,也可以深入理解老汉的双重身份:他的第一次吼是站在“党员”的角度,第二次吼是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在对人民群众的大爱中,也深藏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真爱。
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事发生的气氛,对于表现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表现作用,更鲜明地凸显出文本的主题思想。
三、抓“细节”,促想象,体验情感
抓住小说精彩的细节描写来进行理解体验,尽量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阅读小说要充分调动形象思维。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转化为鲜活的画面。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实现的,读者必须借助文字通过想象才能获得全部的完整的形象,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开拓思路,发展情感,在《桥》一文中,教师抓住“盯”及“揪”“推”等矛盾来引发学生思考动作矛盾背后情感的不矛盾,用音乐的渲染和言语的诱导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加个小拓展让学生对老汉的内心展开想象,让学生感悟到沉着镇定、临危不惧的老汉,感悟到舍己为人的老汉,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内心体验。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通过想象形象化之后,积淀为语言。而语感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听和读,建立起我们与生活、与文本的联系;说和写,则生成话语。通过想象,学生语言和精神得以重构。
因此,小说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让学生在这个美丽的艺术世界里可以任意驰骋,从而多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研读留白之处,意味深长
小说中有许多地方都没有具体描述,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余地,教师以此创造一个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平台,让他们进一步研读、思考,在对文本留白处的解读中感受人物形象。
《桥》这篇小说的留白之处有很多,如文中“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可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以及人们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从而体验到人们的恐惧、绝望。“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大家不说话,只是“望”,那么人们会想些什么呢?这一“望”中究竟包含着什么深刻的含义呢?课文中没有明说,给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联系上文中的“拥戴”一词,可联想出党支部书记平时在村民心中的为人与威望,也可以推断出此时大伙儿寄予老支书的充分信任和重托。从这一“望”中,可以感受到老汉平时在全村人心中是一位一心为群众、说一不二、沉稳干练、深得人心的好干部。再如“竟没人再喊”,则可联想到村民们被老党员正义凛然的气势所感染折服。又如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为什么要“瞪”?为什么要“喊”?则让学生对二者的关系产生多角度的猜测。直到结尾学生才恍然大悟:小伙子不仅仅是党员,更是党支部书记的儿子,如此的胸怀和牺牲精神,正因为他们都是党员。这虽然让人感到“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小伙子虽然在文中没有说过一句话,却也让人感受到他作为一个党员的先人后己的宽广胸怀。还如“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他儿子。”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留给读者的是震撼,是感动,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师在面对此类留白时,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考,并适时练笔补白,使情感得到更深度的体验。
小说教学还可以采用像其他文体一样的方法进行,如抓住重点句子来赏读,抓住心理描写来体会人物形象,抓住结尾处的戛然而止来联想故事以外的情节等。
特级教师祝禧指出:“教师的教学站在语言和文学的文化背景下,看什么文体,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用同一种思路、方法教任何文体是很不利的。”因此,我们教师要学会利用文体这把“钥匙”,打开解读小说的文本之门,抓住小说的文体特点,依文而教,品味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教出语文味,方能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秀水小学)
一、梳理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小说的情节是小说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梳理故事情节是阅读小说的关键和基础,也是感受人物形象最根本的方法。
《桥》这篇课文在情节的叙述上很有特点,篇幅虽短,但情节跌宕起伏,冲突不断。黎明的时候山洪突然暴发,村民们慌不择路“逃”向木桥,与老支书如山般的“站”在桥前形成第一次冲突——老支书用自己的威信震住了村民们的慌乱,为顺利逃生赢得了先机;第二次冲突是老支书下令“过窄桥,党员排在后边”,从而引发其他党员认为“党员也是人”的抱怨,与老支书“一切为了群众”的党性原则产生冲突,老支书果断的一句话“可以退党”立即化解矛盾,为大家排队过桥维持了秩序;第三次冲突将情节推向高潮,写众人排队过桥时,老支书再次因党性原则,“揪”出了排在队伍中的一个党员小伙子;第四次则是在木桥摇摇欲毁时,老支书与小伙子为推让对方过桥而再次冲突,但都不幸遇难。直至小说结尾处老太太的祭奠才交代清楚老支书与小伙子的人物关系,让人顿悟:最大的冲突并不是在危险面前如何抉择生与死,而是当亲人和群众的生命摆在面前时,党性的天平向谁倾斜。老支书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群众,将党性和人性的光辉融合成一座永恒的“生命桥”。
以上跌宕的情节,在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学习用小标题绘制线性情节图,再根据小说跌宕的情节变身为一波三折式情节图:
《桥》一波三折式情節图
绘制情节图有助于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依据“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基本结构呈现小说的“骨架”。以上这样的情节图直观地展示了《桥》的情节结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特点。此过程中学生形成了“概括小标题,依据结构类型呈现”的情节图绘制方法。小说的情节图完成后,通过统整,可以归纳出小说情节表现的方式:一波三折式,从而丰富对情节结构类型的认知。
二、环境渲染极致,凸显文本主题
自然环境描写一般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对表现人物的身份、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都具有重要作用。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对情节的发展有推动作用,人物形象也在环境变化中彰显出人性的光辉。
如《桥》一文开头用五个自然段描写故事发生的环境,“像泼、像倒”“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等环境描写营造出死亡步步逼近的危机感,也为下文人物的牺牲埋下了伏笔。再如“水渐渐蹿上来……”“木桥开始发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等环境描写推动情节的发展,暗示着人物的命运,也为人物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作了背景铺垫。文中的老汉对小伙子有两次“吼”,可以结合当时的环境描写:“洪水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和“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揣摩这两次吼的意义有何不同,既可以理解环境描写营造出危急的形势,衬托出老汉沉着无畏,不徇私情的英雄形象,也可以深入理解老汉的双重身份:他的第一次吼是站在“党员”的角度,第二次吼是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在对人民群众的大爱中,也深藏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真爱。
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事发生的气氛,对于表现人物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表现作用,更鲜明地凸显出文本的主题思想。
三、抓“细节”,促想象,体验情感
抓住小说精彩的细节描写来进行理解体验,尽量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阅读小说要充分调动形象思维。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转化为鲜活的画面。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实现的,读者必须借助文字通过想象才能获得全部的完整的形象,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开拓思路,发展情感,在《桥》一文中,教师抓住“盯”及“揪”“推”等矛盾来引发学生思考动作矛盾背后情感的不矛盾,用音乐的渲染和言语的诱导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加个小拓展让学生对老汉的内心展开想象,让学生感悟到沉着镇定、临危不惧的老汉,感悟到舍己为人的老汉,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内心体验。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通过想象形象化之后,积淀为语言。而语感能力的培养,归根到底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听和读,建立起我们与生活、与文本的联系;说和写,则生成话语。通过想象,学生语言和精神得以重构。
因此,小说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让学生在这个美丽的艺术世界里可以任意驰骋,从而多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研读留白之处,意味深长
小说中有许多地方都没有具体描述,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余地,教师以此创造一个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平台,让他们进一步研读、思考,在对文本留白处的解读中感受人物形象。
《桥》这篇小说的留白之处有很多,如文中“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可让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以及人们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从而体验到人们的恐惧、绝望。“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大家不说话,只是“望”,那么人们会想些什么呢?这一“望”中究竟包含着什么深刻的含义呢?课文中没有明说,给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联系上文中的“拥戴”一词,可联想出党支部书记平时在村民心中的为人与威望,也可以推断出此时大伙儿寄予老支书的充分信任和重托。从这一“望”中,可以感受到老汉平时在全村人心中是一位一心为群众、说一不二、沉稳干练、深得人心的好干部。再如“竟没人再喊”,则可联想到村民们被老党员正义凛然的气势所感染折服。又如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为什么要“瞪”?为什么要“喊”?则让学生对二者的关系产生多角度的猜测。直到结尾学生才恍然大悟:小伙子不仅仅是党员,更是党支部书记的儿子,如此的胸怀和牺牲精神,正因为他们都是党员。这虽然让人感到“意料之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小伙子虽然在文中没有说过一句话,却也让人感受到他作为一个党员的先人后己的宽广胸怀。还如“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他儿子。”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尾,留给读者的是震撼,是感动,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师在面对此类留白时,要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考,并适时练笔补白,使情感得到更深度的体验。
小说教学还可以采用像其他文体一样的方法进行,如抓住重点句子来赏读,抓住心理描写来体会人物形象,抓住结尾处的戛然而止来联想故事以外的情节等。
特级教师祝禧指出:“教师的教学站在语言和文学的文化背景下,看什么文体,决定教什么和怎么教。用同一种思路、方法教任何文体是很不利的。”因此,我们教师要学会利用文体这把“钥匙”,打开解读小说的文本之门,抓住小说的文体特点,依文而教,品味语言,感受形象,体验情感,教出语文味,方能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秀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