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师生间应没有距离,平等对话,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互动合作学习的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其更实在,更有效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我们老师常常抱怨自已的学生什么都不会,不论问他们什么问题,他们常常都是一站起来就说“不知道”,更别说有什么质疑精神了。教师先对学生失去了信心,学生又怎么会有信心学习呢?通过这一年的实践,我发现有时候学生听课听得昏昏欲睡,是因为我们的课上得不够精彩,所提的问题吸引不了学生。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之母”。如果我们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促进他们主动地巩固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让学生能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因此教师要不断地用言语激励学生,要能引导学生互相讨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例如在上《荆轲刺秦王》这一课,当分析人物形象时,我向学生提问:“你认为荆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时”,要求学生一个一个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学生的兴趣并没有调动起来,而且分析时也是泛泛而谈,也没有思维的碰撞。针对此种情况,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换了一种方式来问:“同学们,荆轲在刺秦王失败后说,他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想生擒秦王来订立条约。有人认为,荆轲这是在为他的失败找借口,你认为呢?”结果这一问引出了学生的讨论热情,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是荆轲找的借口;有的学生认为不是,并且还从文中和结合他们所看的课外书中的知识来证实自己的观点。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在不断的否定与不断的肯定当中,学生最后达成了共识:这不是荆轲找的借口,从而完成了对荆轲形象的深入认识。
还有在上《荷塘月色》一课时,一个学生对文中描写风的文字理解为是作者在暗示反动派的猖狂,面对学生对文本解读出现的错误,我并没有急于指出,而是问其他学生:“你们也这样认为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呢?”结果又引起了学生的一番争论,而且也由这一问题连带解决了一些相关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组织得好,引导得好,就会使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他们的潜能的地方;组织得不好,引导得不好,就会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大多习惯于独自一个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只有在遇到难题时才会向成绩较好的学生求助。因此,在上课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交流的平台。有的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还未深入阅读文本,就忙着以一个纵队的组为单位让他们讨论问题,然后提交讨论结果。这一个纵队的组的学生只能自己学自己的,没办法和别人进行交流,因为在课堂上他们不能跑来跑去的和别的同学进行讨论,最后实际上是由这个组中成绩好的学生来代表小组发言,成绩差的学生就常显得无事可做,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了。
我的做法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与文本深入对话,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按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在此过程中,小组可以是自由组合,也可是好中差搭配,把课桌椅并在一起,让学生以六至八人为一小组围坐一起进行,学生可以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以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也可以把自己读懂的内容和小组同学分享,其他同学如有同感,则互相补充,如有疑义也可反对、辩论。通过合作学习,各自可以了解其他成员的见解和想法,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当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选代表或用字条写出来,大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发挥特长。这样做为的是照顾到每个小组、每个学生,使他们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被老师尊重的幸福。通过互相学习和思维碰撞,不但学习目标达成度高,而且能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交往。
我在教《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一课时,就以好中差搭配,八人为一组,让他们移动桌椅并在一块围成一圈进行合作学习,结果小组内讨论热烈,提出了很多问题,在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时,不时有精彩的发言博得阵阵掌声;当一个小组提出他们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后,其他小组争相给予解答。这堂课中学生的发言,有些问题是我备课时根本就没有准备,但学生都提了出来。由此看来,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同伴学习能达到最佳效果。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学生的好奇心就越强,兴趣就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就越活跃。学生从一个接受者转化为一个探究者,学习也会变得其乐无穷。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讨论、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学习自主权,并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培养创新能力,在质疑中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我在上《过秦论》一课时,考虑到这篇课文学生不易理解,且又是文言文,学生学起来吃力。于是,我以朗读为主,让学生针对课文的难点进行提问,师生共同解决。结果学生问题很多:“老师,‘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如果直译应该怎么译?”“秦始皇为什么要隳名城,杀豪杰?”“贾谊为什么在写陈涉时似带有微词?”针对这些问题,大家一同解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师生在质疑的过程中,还大胆否定了课本对一个词的注解,课文中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中的“践”解释为“踏”,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课文注解是错的,按照对文的要求是词性要相对,“因河为池”的“因”是介词,“凭借”之意,和后面的“华”构成介宾词组。因此,“践华为城”的“践”字應该也是个介词,有“凭借”的意思,和后面的“华”才能构成介宾词组。如果译为“踏”,那和“华”构成动宾词组。这样就和“因河”不相对了。学生还搬出了杜甫《登高》一诗作为凭证,最后一句“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苦”译为“极”而不译为“痛苦”,就是因为译为“极”才能和下句中的“新”相对。
采用研究性学习,还可以解决课时不够的问题。如我在上到《包身工》一课时,考虑到课时问题,我没有对这篇文章进行讲解,而是从文本出发,拟了十几个小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让他们自由组合,自己分工合作,然后根据所查阅的资料,写成一篇小论文。这些都在课后进行,不占课时,而学生通过这样小课题研究,学到了更多教师在课堂讲不到的知识,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总而言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实际上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改变观念,不断探索,为新的教学模式寻找最佳出路。
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我们老师常常抱怨自已的学生什么都不会,不论问他们什么问题,他们常常都是一站起来就说“不知道”,更别说有什么质疑精神了。教师先对学生失去了信心,学生又怎么会有信心学习呢?通过这一年的实践,我发现有时候学生听课听得昏昏欲睡,是因为我们的课上得不够精彩,所提的问题吸引不了学生。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之母”。如果我们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促进他们主动地巩固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让学生能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因此教师要不断地用言语激励学生,要能引导学生互相讨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例如在上《荆轲刺秦王》这一课,当分析人物形象时,我向学生提问:“你认为荆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时”,要求学生一个一个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学生的兴趣并没有调动起来,而且分析时也是泛泛而谈,也没有思维的碰撞。针对此种情况,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换了一种方式来问:“同学们,荆轲在刺秦王失败后说,他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想生擒秦王来订立条约。有人认为,荆轲这是在为他的失败找借口,你认为呢?”结果这一问引出了学生的讨论热情,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是荆轲找的借口;有的学生认为不是,并且还从文中和结合他们所看的课外书中的知识来证实自己的观点。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在不断的否定与不断的肯定当中,学生最后达成了共识:这不是荆轲找的借口,从而完成了对荆轲形象的深入认识。
还有在上《荷塘月色》一课时,一个学生对文中描写风的文字理解为是作者在暗示反动派的猖狂,面对学生对文本解读出现的错误,我并没有急于指出,而是问其他学生:“你们也这样认为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呢?”结果又引起了学生的一番争论,而且也由这一问题连带解决了一些相关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组织得好,引导得好,就会使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他们的潜能的地方;组织得不好,引导得不好,就会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环境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大多习惯于独自一个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只有在遇到难题时才会向成绩较好的学生求助。因此,在上课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交流的平台。有的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还未深入阅读文本,就忙着以一个纵队的组为单位让他们讨论问题,然后提交讨论结果。这一个纵队的组的学生只能自己学自己的,没办法和别人进行交流,因为在课堂上他们不能跑来跑去的和别的同学进行讨论,最后实际上是由这个组中成绩好的学生来代表小组发言,成绩差的学生就常显得无事可做,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流于形式了。
我的做法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与文本深入对话,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按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在此过程中,小组可以是自由组合,也可是好中差搭配,把课桌椅并在一起,让学生以六至八人为一小组围坐一起进行,学生可以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以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也可以把自己读懂的内容和小组同学分享,其他同学如有同感,则互相补充,如有疑义也可反对、辩论。通过合作学习,各自可以了解其他成员的见解和想法,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当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选代表或用字条写出来,大家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发挥特长。这样做为的是照顾到每个小组、每个学生,使他们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体验到被老师尊重的幸福。通过互相学习和思维碰撞,不但学习目标达成度高,而且能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交往。
我在教《奥斯维新没有什么新闻》一课时,就以好中差搭配,八人为一组,让他们移动桌椅并在一块围成一圈进行合作学习,结果小组内讨论热烈,提出了很多问题,在展示小组的讨论成果时,不时有精彩的发言博得阵阵掌声;当一个小组提出他们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后,其他小组争相给予解答。这堂课中学生的发言,有些问题是我备课时根本就没有准备,但学生都提了出来。由此看来,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同伴学习能达到最佳效果。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学生的好奇心就越强,兴趣就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就越活跃。学生从一个接受者转化为一个探究者,学习也会变得其乐无穷。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讨论、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学习自主权,并鼓励学生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培养创新能力,在质疑中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我在上《过秦论》一课时,考虑到这篇课文学生不易理解,且又是文言文,学生学起来吃力。于是,我以朗读为主,让学生针对课文的难点进行提问,师生共同解决。结果学生问题很多:“老师,‘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如果直译应该怎么译?”“秦始皇为什么要隳名城,杀豪杰?”“贾谊为什么在写陈涉时似带有微词?”针对这些问题,大家一同解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师生在质疑的过程中,还大胆否定了课本对一个词的注解,课文中把“践华为城,因河为池”中的“践”解释为“踏”,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课文注解是错的,按照对文的要求是词性要相对,“因河为池”的“因”是介词,“凭借”之意,和后面的“华”构成介宾词组。因此,“践华为城”的“践”字應该也是个介词,有“凭借”的意思,和后面的“华”才能构成介宾词组。如果译为“踏”,那和“华”构成动宾词组。这样就和“因河”不相对了。学生还搬出了杜甫《登高》一诗作为凭证,最后一句“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苦”译为“极”而不译为“痛苦”,就是因为译为“极”才能和下句中的“新”相对。
采用研究性学习,还可以解决课时不够的问题。如我在上到《包身工》一课时,考虑到课时问题,我没有对这篇文章进行讲解,而是从文本出发,拟了十几个小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让他们自由组合,自己分工合作,然后根据所查阅的资料,写成一篇小论文。这些都在课后进行,不占课时,而学生通过这样小课题研究,学到了更多教师在课堂讲不到的知识,从而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总而言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实际上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问题。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改变观念,不断探索,为新的教学模式寻找最佳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