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多数新出现的高职高专院校在投资主体、办学理念、管理水平、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方面不甚理想。许多院校的图书馆有着先天不足、后天难调的尴尬。如何适应高职高专院校要求、围绕办学目标建设和管理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本文尝试从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现状、读者特点、用户需求等方面谈一点看法。
1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现状
2005年10月,教育部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公布了2004年度《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的统计数据,由全国119所高职高专院校参与的这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高专图书馆不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而据可靠估计,未参与调查的高职高专图书馆,绝大部分情况更糟。[1]根据笔者的观察,高职高专图书馆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勾勒:
(1)数量大,增长快。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后,高职高专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的机遇。在这一扩招浪潮中,出现了许多新成立的、或由中专学校升格的高职高专院校。1998年全国共有386所高职高专院校,到了2006年,这一数字已达1091所,占全国高校的60.9%;而高职高专在校生数量为713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47%[2]。高职高专院校在数量上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普通高校。新增学校的图书馆也随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高校图书馆的生力军。
(2)基础薄弱。新出现的高职高专图书馆,大都面临着藏书量少、设备落后、人员紧缺、馆舍紧张、经费困难的问题。而扩招前即已存在的高职高专学校图书馆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这些学校也在扩大招生规模后,往往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图书馆建设落后于扩招步伐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
(3)人才紧缺,观念落后。高职高专图书馆不仅人员紧缺,更突出的是缺乏专业人才。由于许多新成立的学校是民办高校(有的名义上为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其实质是私人老板投资经营的),图书馆条件差,难以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而在学校办学思路上,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一个新建的高职高专学校,也许可以高薪聘请从某重点大学图书馆退休的高级人才做图书馆馆长,但却在普通人员编制、专业人才引进、图书馆经费方面处处给以严格限制。普通高校与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决定了二者的办馆理念应该有所不同,但事实上许多高职高专图书馆还在走以前普通高校馆的老路,重藏轻用、追求大而全等思想还比较重。而在评估指标的指挥棒下,单纯重视图书数量的观念相当严重,而对于藏书结构、图书质量较少考虑,成为新时期的认识偏差。
(4)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科研、教学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在普通高校中地位非常重要,已越来越成为共识。但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尤其是那些各项教学硬件还不完备的学校,这种认识被无奈地暂时搁置。在学校领导的考虑次序里,图书馆一般要排在校园面积、教室、学生宿舍的后面。许多图书馆在学校应付评估时,购书经费会不成比例地骤增,但即便此时,特价书仍是学校领导特别嘱咐的任务。这种情况和评估指标过高是有一定关系,但却与平时投入太少也密不可分。此外,安排各种关系户进入图书馆、人员缺员、压缩设备投入等等现象也经常出现。
2 学生读者的特点
相对普通高校而言,高职高专学生读者有其特殊性。大致为:
(1)入学成绩普遍较扩招前大幅降低。高职高专院校一般属于专科教育,面向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技校、中专招生,有的学校还有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大专班,在高考录取中属于最后一个批次。
(2) 悲观情绪弥漫,学习主动性低。高职高专学生大多数认同自己的大学生身份,积极参与学校有关活动,渴望社会认同。但他们也从就业市场的现实看到了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由于种种原因,研究生本科化、本科生专科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市场上,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与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同台竞争的局面。导致高职高专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还有社会舆论的因素。根据调查,存在“三个看不起”的现象:企业看不起(因个别不良高职高专学生而否定整体)、学生家长看不起(认为读本科才是读大学)、自己看不起(认为读高职高专是被本科淘汰的结果,是低能的表现)。[3]就业过程中的种种社会不公,导致他们认为学习成绩是次要的,能毕业就行,关键要有关系。悲观情绪在一部分学生中弥漫,这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人生目标模糊。
(3)沉迷于网络的现象普遍。沉迷于网络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的严重问题,高职高专院校有过之而无不及。1994年互联网方走入中国,至2006年12月31日,内地网民总数已达1.37亿,而其中学生网民占32.3%。[4]由于中小学管理较严,大学生应是学生网民中的大多数。根据一份大学生休闲活动调查结果,高职高专大学生休闲时间中的25.3%用于上网,高居首位;而看书读报仅为10.4%,居第5位。[5]在这些学生的上网时间内,大部分时间用于聊天、游戏,甚至有学生经常在校外网吧夜不归宿。这种以纯粹消磨时间为目的,甚至因色情、网恋而上瘾的行为,对大学生的学习毫无帮助,甚至危害至大。遗憾的是,这种现象短时间无法得到有效改变。
3读者需求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高专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读者,我们需要对读者需求进行分析。笔者所在的南华工商学院是一所高职高专院校,既有文科专业,又有理工科专业,在同类院校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下文将以南华工商学院图书馆为例,根据图书外借统计数据,发现有四个特点:
(1)专业图书需求中以应用性图书为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在以应用性、实操性课程为主。相应地,学生在学习参考书方面的需求必然倾向于这一类型的图书。理工科方面,侧重于制图、组网、网站设计、维护、装配等工程技术一线的内容,人文社科方面主要集中在营销、会话能力、跟单、报关等实际应用方面的内容。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在外借的专业图书中,居于首位的即为实操性图书,约占38.1%。
(2)休闲读物需求较大。这里所指的休闲读物是以消遣、兴趣为目的,供闲暇时间消磨时光、放松精神的读物。休闲读物能愉悦读者,给人以阅读的乐趣。我校图书馆的流通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馆非专业类图书外借比率为60.73%,大多以休闲为目的,而文学类图书的外借百分比便已达到36%以上。
(3)同龄作家的作品受学生欢迎。2006年度我馆外借图书排行榜前三位分别是《爱上你坏小子》(柳维熙著)、《爱你爱到女娲纪》(鬼鬼著)、《别走,我爱你》(董晓磊著)。排行榜前20位的作者还有:郭敬明、妮子、棉花糖、木卯、(韩)徐亨周、郑媛、猎瑾、董晓磊、解嬿嬿、布丁、逆时针走的钟、(韩)姜佳英。这些作者中大部分对于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非常陌生,“八〇后”、“新锐”、“网络写手”等经常是他们中常见的标签。网络给了人们发表作品的空间,也在以应接不暇的速度推出新人,而与他们同时代、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现代大学生们,是他们最广大的读者。
(4) 思想性读物、科普类读物需求减少。与前述热读的休闲型读物相对应,需要动脑思考的哲学、科普读物则备受冷落。根据我馆2006年度流通纪录,哲学类图书流通数所占比例仅为4.1%,而自然科学、科普读物仅占0.61%。数据表明,在学生中存在功利性阅读的倾向。
4几点建议
(1) 突出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点,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指导藏书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这就是说,高职院校可以有自己的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因而,高职高专应理解为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其培养目标为有确定职业岗位群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这一定位,高职高专图书馆应该为职业教育服务,应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围绕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制定合理藏书规划。藏书结构应该突出高职高专办学特色。高职高专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调整频率较快,并不断有新专业出现,故而图书馆还应在执行购书计划时进行灵活调整,不断监控馆藏结构。
(2)根据高职高专学生需求开展图书采访工作,提高图书采访质量。采访人员应根据学生特点和读者需求,在专业图书方面以应用性、实操性图书为主。休闲读物方面,采访人员应多读大学生同龄作家作品,关注网络文学,以提高图书格调,保证内容质量。
学生喜欢阅读贴近校园生活、引起思想、感情共鸣的作品,这无可厚非。一方面要保障大学生的思想自由、阅读自由,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图书质量参差不齐、图书馆的经费有限,我们不得不有所取舍。而这种取舍,正是我们可以利用来引导读者阅读的机会。
采购图书的过程就好像在为读者点菜,责任重大而任务艰巨。除了引进高质量的专业图书,还要选择高水准的人文社科类图书,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创造条件。因此,保证图书采访人员的高素质也非常重要。
(3)引导阅读,帮助读者利用图书馆。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高职高专学生接触的学科范围较窄,也比较接近技术层面。因此,扩大读者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潜在竞争力,是图书馆应当担当的责任。在这方面,图书馆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式发挥作用。采取诸如文献检索课教学、新生入学教育、建立读者协会、加强新书通报和好书推荐、开展图书馆宣传月活动、开展读书征文和读书讨论活动、利用电子阅览室引导上网行为,都是有效的手段。此外,应特别引导读者阅读思想性读物,培养学生“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4) 配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挥文献保障作用。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其实缺乏了解,尤其是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明确方向。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明确方向,完善自我,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与成功、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就业心态,也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6]在这一活动中,图书馆的积极参与,当有助于学生朝着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南华工商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顾健.中美高职高专图书馆的比较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1).
[2] 郝文婷.高职高专院校占全国高校六成[N].中国教育报,2006-8-4,(1).
[3] 温贻芳.新升格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C].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19次),2007.1.
[5] 宁晓菊等.大学生休闲生活调查研究——以南华工商学院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4).
[6]邢娣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 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4).
1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现状
2005年10月,教育部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公布了2004年度《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的统计数据,由全国119所高职高专院校参与的这次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职高专图书馆不能达到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而据可靠估计,未参与调查的高职高专图书馆,绝大部分情况更糟。[1]根据笔者的观察,高职高专图书馆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勾勒:
(1)数量大,增长快。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后,高职高专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的机遇。在这一扩招浪潮中,出现了许多新成立的、或由中专学校升格的高职高专院校。1998年全国共有386所高职高专院校,到了2006年,这一数字已达1091所,占全国高校的60.9%;而高职高专在校生数量为713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47%[2]。高职高专院校在数量上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普通高校。新增学校的图书馆也随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高校图书馆的生力军。
(2)基础薄弱。新出现的高职高专图书馆,大都面临着藏书量少、设备落后、人员紧缺、馆舍紧张、经费困难的问题。而扩招前即已存在的高职高专学校图书馆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这些学校也在扩大招生规模后,往往硬件建设严重滞后,图书馆建设落后于扩招步伐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
(3)人才紧缺,观念落后。高职高专图书馆不仅人员紧缺,更突出的是缺乏专业人才。由于许多新成立的学校是民办高校(有的名义上为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其实质是私人老板投资经营的),图书馆条件差,难以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而在学校办学思路上,对图书馆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一个新建的高职高专学校,也许可以高薪聘请从某重点大学图书馆退休的高级人才做图书馆馆长,但却在普通人员编制、专业人才引进、图书馆经费方面处处给以严格限制。普通高校与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决定了二者的办馆理念应该有所不同,但事实上许多高职高专图书馆还在走以前普通高校馆的老路,重藏轻用、追求大而全等思想还比较重。而在评估指标的指挥棒下,单纯重视图书数量的观念相当严重,而对于藏书结构、图书质量较少考虑,成为新时期的认识偏差。
(4)学校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科研、教学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在普通高校中地位非常重要,已越来越成为共识。但是,在高职高专院校,尤其是那些各项教学硬件还不完备的学校,这种认识被无奈地暂时搁置。在学校领导的考虑次序里,图书馆一般要排在校园面积、教室、学生宿舍的后面。许多图书馆在学校应付评估时,购书经费会不成比例地骤增,但即便此时,特价书仍是学校领导特别嘱咐的任务。这种情况和评估指标过高是有一定关系,但却与平时投入太少也密不可分。此外,安排各种关系户进入图书馆、人员缺员、压缩设备投入等等现象也经常出现。
2 学生读者的特点
相对普通高校而言,高职高专学生读者有其特殊性。大致为:
(1)入学成绩普遍较扩招前大幅降低。高职高专院校一般属于专科教育,面向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技校、中专招生,有的学校还有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大专班,在高考录取中属于最后一个批次。
(2) 悲观情绪弥漫,学习主动性低。高职高专学生大多数认同自己的大学生身份,积极参与学校有关活动,渴望社会认同。但他们也从就业市场的现实看到了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由于种种原因,研究生本科化、本科生专科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市场上,高职高专毕业生面临与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同台竞争的局面。导致高职高专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还有社会舆论的因素。根据调查,存在“三个看不起”的现象:企业看不起(因个别不良高职高专学生而否定整体)、学生家长看不起(认为读本科才是读大学)、自己看不起(认为读高职高专是被本科淘汰的结果,是低能的表现)。[3]就业过程中的种种社会不公,导致他们认为学习成绩是次要的,能毕业就行,关键要有关系。悲观情绪在一部分学生中弥漫,这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人生目标模糊。
(3)沉迷于网络的现象普遍。沉迷于网络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的严重问题,高职高专院校有过之而无不及。1994年互联网方走入中国,至2006年12月31日,内地网民总数已达1.37亿,而其中学生网民占32.3%。[4]由于中小学管理较严,大学生应是学生网民中的大多数。根据一份大学生休闲活动调查结果,高职高专大学生休闲时间中的25.3%用于上网,高居首位;而看书读报仅为10.4%,居第5位。[5]在这些学生的上网时间内,大部分时间用于聊天、游戏,甚至有学生经常在校外网吧夜不归宿。这种以纯粹消磨时间为目的,甚至因色情、网恋而上瘾的行为,对大学生的学习毫无帮助,甚至危害至大。遗憾的是,这种现象短时间无法得到有效改变。
3读者需求分析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职高专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的读者,我们需要对读者需求进行分析。笔者所在的南华工商学院是一所高职高专院校,既有文科专业,又有理工科专业,在同类院校中有一定的代表性。下文将以南华工商学院图书馆为例,根据图书外借统计数据,发现有四个特点:
(1)专业图书需求中以应用性图书为主。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设置在以应用性、实操性课程为主。相应地,学生在学习参考书方面的需求必然倾向于这一类型的图书。理工科方面,侧重于制图、组网、网站设计、维护、装配等工程技术一线的内容,人文社科方面主要集中在营销、会话能力、跟单、报关等实际应用方面的内容。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在外借的专业图书中,居于首位的即为实操性图书,约占38.1%。
(2)休闲读物需求较大。这里所指的休闲读物是以消遣、兴趣为目的,供闲暇时间消磨时光、放松精神的读物。休闲读物能愉悦读者,给人以阅读的乐趣。我校图书馆的流通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全馆非专业类图书外借比率为60.73%,大多以休闲为目的,而文学类图书的外借百分比便已达到36%以上。
(3)同龄作家的作品受学生欢迎。2006年度我馆外借图书排行榜前三位分别是《爱上你坏小子》(柳维熙著)、《爱你爱到女娲纪》(鬼鬼著)、《别走,我爱你》(董晓磊著)。排行榜前20位的作者还有:郭敬明、妮子、棉花糖、木卯、(韩)徐亨周、郑媛、猎瑾、董晓磊、解嬿嬿、布丁、逆时针走的钟、(韩)姜佳英。这些作者中大部分对于七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来说非常陌生,“八〇后”、“新锐”、“网络写手”等经常是他们中常见的标签。网络给了人们发表作品的空间,也在以应接不暇的速度推出新人,而与他们同时代、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现代大学生们,是他们最广大的读者。
(4) 思想性读物、科普类读物需求减少。与前述热读的休闲型读物相对应,需要动脑思考的哲学、科普读物则备受冷落。根据我馆2006年度流通纪录,哲学类图书流通数所占比例仅为4.1%,而自然科学、科普读物仅占0.61%。数据表明,在学生中存在功利性阅读的倾向。
4几点建议
(1) 突出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特点,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指导藏书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这就是说,高职院校可以有自己的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因而,高职高专应理解为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其培养目标为有确定职业岗位群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按照这一定位,高职高专图书馆应该为职业教育服务,应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围绕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制定合理藏书规划。藏书结构应该突出高职高专办学特色。高职高专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专业调整频率较快,并不断有新专业出现,故而图书馆还应在执行购书计划时进行灵活调整,不断监控馆藏结构。
(2)根据高职高专学生需求开展图书采访工作,提高图书采访质量。采访人员应根据学生特点和读者需求,在专业图书方面以应用性、实操性图书为主。休闲读物方面,采访人员应多读大学生同龄作家作品,关注网络文学,以提高图书格调,保证内容质量。
学生喜欢阅读贴近校园生活、引起思想、感情共鸣的作品,这无可厚非。一方面要保障大学生的思想自由、阅读自由,给他们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图书质量参差不齐、图书馆的经费有限,我们不得不有所取舍。而这种取舍,正是我们可以利用来引导读者阅读的机会。
采购图书的过程就好像在为读者点菜,责任重大而任务艰巨。除了引进高质量的专业图书,还要选择高水准的人文社科类图书,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创造条件。因此,保证图书采访人员的高素质也非常重要。
(3)引导阅读,帮助读者利用图书馆。由于所学专业的原因,高职高专学生接触的学科范围较窄,也比较接近技术层面。因此,扩大读者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潜在竞争力,是图书馆应当担当的责任。在这方面,图书馆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式发挥作用。采取诸如文献检索课教学、新生入学教育、建立读者协会、加强新书通报和好书推荐、开展图书馆宣传月活动、开展读书征文和读书讨论活动、利用电子阅览室引导上网行为,都是有效的手段。此外,应特别引导读者阅读思想性读物,培养学生“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4) 配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挥文献保障作用。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对自己其实缺乏了解,尤其是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明确方向。而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明确方向,完善自我,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与成功、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就业心态,也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6]在这一活动中,图书馆的积极参与,当有助于学生朝着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
(作者单位:南华工商学院图书馆)
参考文献:
[1] 顾健.中美高职高专图书馆的比较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1).
[2] 郝文婷.高职高专院校占全国高校六成[N].中国教育报,2006-8-4,(1).
[3] 温贻芳.新升格高职院校学生组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C].硕士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19次),2007.1.
[5] 宁晓菊等.大学生休闲生活调查研究——以南华工商学院为例[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4).
[6]邢娣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 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