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教师应围绕这一中心,不断深化改革,创建“自主学习,合作共建”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不竭动力。
一、从开发利用学生资源入手,落实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传统教学高度重视教师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学生资源的重要价值。新课程理念倡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自主性,将以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确立课堂教学改革“五个凡是”的基本要求,即:1. 凡是学生能自学而学会的就给学生留出时间自学。2. 凡是能通过学习小组学会的,就安排学生互帮互助学会。3. 凡是能让学生动笔写出来的,就让学生完整地展示出来。4. 凡是学生能自己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结论。5. 凡是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必须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展示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讲解。“五个凡是”的教学要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学生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二、从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教学,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资源,创建“自主学习,合作共建”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共建”教学模式,是以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完成任务为内驱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师生共同建构知识意义,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是对学生个体资源的开发利用,“合作共建”是对师生群体资源的开发利用。该教学模式由自主学习—合作共建—系统总结—诊断评价四个基本环节组成。整个过程,从课前学习任务的设计,到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运作,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出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教学特色,又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自身的学习作用得到应有发挥,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天地。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敢于质疑、互帮互教、合作学习应成为学生课上学习的一种习惯。
三、改变教学准备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备课上,要求教师要从以往的“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过来,做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者和教材的创造性和利用者。在备课策略上,实行“双轨道”备课,即课前集体备课和课后个人备课。课前集体备课,突出研究风气,要求教师做到“四精一创”。“四精”:一是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二是精心设计教学环境。因为教学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是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场所。三是精心设计思维空间。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能够把少年‘栓’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四是精心设计质疑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个基本的问题就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一创”就是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要求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的弹性,要根据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配、重组,从而做到“信奉教材而不唯是,遵循教材而有所立”。备课应突出反思功能,以研究探讨的目光审视和分析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既要当好教学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又要做教学理论的思考者和构建者。课后做到“三找一写”,即找闪亮之点,找失败原因,找补救方法,写教学反思。不断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
四、利用教学评价策略,创设宽松发展环境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实行发展性教学评价,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我校在教学评价策略上,做到了:“一倡导”、“二注重”、“三结合”、“四坚持”、“五化”。
“一倡导”:就是倡导多次评价。即在终结性评价之前,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进行指导帮助,并给予改正的机会。
“二注重”:一是注重用“以学论教”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状态、注意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和生成状态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二是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即时、即地、即兴的激励性评价。
“三结合”:一是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在自评中我们设计了“我知自己有多少”评价表,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在互评中,设计了“同桌眼中的你”和“爸爸妈妈看我本月表现”评价表,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习别人的长处。二是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日常评价除了有随机的口头评价外,还有背诵小绿卡、阅读签字卡等,在终结性评价中,我校除了實施以测验为主的评价活动外,还设计了学生学业成绩无劣评价表进行综合评价。三是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以质性评价为主。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材料,来描述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各自的特点,反映学生的完整面貌,帮助教师准确的选择教学策略。
“四坚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评价中我校坚持了激励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实现了“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补短,人人成才”的评价理念。
“五化”:一是评价主体互动化。有教师评、学生评、自己评、家长评,体现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主体参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是评价内容多元化。有认知发展、情感发展、意志发展等多方面的发展。三是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并对学生的表现和体验给予多次评价,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四是评价方法多样化。有口头评价,作业评价,观察法、测验法及成长记录袋评价等。五是评价时间随机化。我校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学行为中,使评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实践证明,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师生前进的“泵”。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走近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树立有效的教学观念,才能设计出实现教学三维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益。
一、从开发利用学生资源入手,落实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传统教学高度重视教师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学生资源的重要价值。新课程理念倡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发展,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自主性,将以学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确立课堂教学改革“五个凡是”的基本要求,即:1. 凡是学生能自学而学会的就给学生留出时间自学。2. 凡是能通过学习小组学会的,就安排学生互帮互助学会。3. 凡是能让学生动笔写出来的,就让学生完整地展示出来。4. 凡是学生能自己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结论。5. 凡是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必须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展示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讲解。“五个凡是”的教学要求,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学生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二、从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开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教学,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资源,创建“自主学习,合作共建”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共建”教学模式,是以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完成任务为内驱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师生共同建构知识意义,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是对学生个体资源的开发利用,“合作共建”是对师生群体资源的开发利用。该教学模式由自主学习—合作共建—系统总结—诊断评价四个基本环节组成。整个过程,从课前学习任务的设计,到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运作,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出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教学特色,又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自身的学习作用得到应有发挥,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天地。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大胆发言、敢于质疑、互帮互教、合作学习应成为学生课上学习的一种习惯。
三、改变教学准备策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在备课上,要求教师要从以往的“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过来,做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者和教材的创造性和利用者。在备课策略上,实行“双轨道”备课,即课前集体备课和课后个人备课。课前集体备课,突出研究风气,要求教师做到“四精一创”。“四精”:一是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二是精心设计教学环境。因为教学环境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是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场所。三是精心设计思维空间。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能够把少年‘栓’在你的思路上,引着他们通过一个个阶梯走向知识,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重要特征。”四是精心设计质疑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个基本的问题就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一创”就是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要求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材的弹性,要根据课标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配、重组,从而做到“信奉教材而不唯是,遵循教材而有所立”。备课应突出反思功能,以研究探讨的目光审视和分析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既要当好教学的设计者和实践者,又要做教学理论的思考者和构建者。课后做到“三找一写”,即找闪亮之点,找失败原因,找补救方法,写教学反思。不断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
四、利用教学评价策略,创设宽松发展环境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为了“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实行发展性教学评价,教师应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我校在教学评价策略上,做到了:“一倡导”、“二注重”、“三结合”、“四坚持”、“五化”。
“一倡导”:就是倡导多次评价。即在终结性评价之前,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进行指导帮助,并给予改正的机会。
“二注重”:一是注重用“以学论教”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状态、注意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和生成状态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二是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即时、即地、即兴的激励性评价。
“三结合”:一是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在自评中我们设计了“我知自己有多少”评价表,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在互评中,设计了“同桌眼中的你”和“爸爸妈妈看我本月表现”评价表,让学生在互评中学习别人的长处。二是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日常评价除了有随机的口头评价外,还有背诵小绿卡、阅读签字卡等,在终结性评价中,我校除了實施以测验为主的评价活动外,还设计了学生学业成绩无劣评价表进行综合评价。三是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以质性评价为主。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的材料,来描述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各自的特点,反映学生的完整面貌,帮助教师准确的选择教学策略。
“四坚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评价中我校坚持了激励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实现了“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补短,人人成才”的评价理念。
“五化”:一是评价主体互动化。有教师评、学生评、自己评、家长评,体现家校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主体参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是评价内容多元化。有认知发展、情感发展、意志发展等多方面的发展。三是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并对学生的表现和体验给予多次评价,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四是评价方法多样化。有口头评价,作业评价,观察法、测验法及成长记录袋评价等。五是评价时间随机化。我校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学行为中,使评价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实践证明,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师生前进的“泵”。
总之,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敞开心扉,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走近他们,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给其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树立有效的教学观念,才能设计出实现教学三维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