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人们普遍的认识到,要让孩子在音乐、舞蹈的熏陶中受到美的教育。随着课改的步步深入,音乐、舞蹈也被重视,是否能把形体课和音乐课相结合,通过好的音乐和形体表现形式相结合。在好音乐感染下的形体课中,学生的感受、理解、鉴赏、表现、创造等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关键词:音乐;形体;训练;好处
我们都知道,形体训练是指通过引用舞蹈中基本功训练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音乐针对人的基本姿态进行身体活动的练习在近几年的形体课教学中,我一直在找一种适合刚接触形体课,没有太多基础的大学生,怎样更快的融入形体课的学习中的方法。运用了很多,实践了很多,找到了其中的关键之一,也是方法之一,就是好的音乐!大学生的形体课是芭蕾基础训练和古典舞身韵基础训较多。针对没什么基础的学生,选择一些基础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动作简单的组合练习,使学生身体素质,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身体控制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使身体的各部位发展均衡,姿态挺拔而优美,同时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提高大家的乐感和审美意识,陶冶情操,最终达到舞姿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因此,音乐对于形体训练很重要,而好听的音乐更重要。
首先舞蹈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形体语言都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的,为什么好的音乐很重要呢,好的音乐有很好的情景代入感,好的音樂有节奏感,好的音乐融合了动作,更能体现形体的美感和情绪的表达,在听觉和视觉上都能带来感染力。教师如果在形体课程中的不同学习内容运动不同元素的音乐,会使学生有新奇的感觉,一旦带入情绪,就能更好更快的完成动作和表达肢体语言和情感。对学习者本身来说,就有一种享受和愉快的参与感,接下来我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好音乐带给形体训练中的具体好处。
一、节奏好的音乐,使学生更快掌握动作
我们都知道,在形体训练中,最基础的,就是一些基本功的练习。在基本功练习之前,会有热身运动,热身运动是让大家迅速放松身体的各个关节与肌肉,在全身都做好准备的基础上,开始形体训练。热身运动包括头,肩,腰,胯等很多部位的活动,动感十足,节奏欢快的音乐,能迅速感染大家,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参与到准备活动中去,这样的准备活动做下来,大家的情绪高涨,信心十足,带着愉悦的心情准备接下来的形体训练。基本功的练习有柔韧性的练习,肌肉速度和力量的训练。而这些练习,需要节奏清晰,分明,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练习中的节奏点和速度。比如,在地面组合压前腿的练习中,我就不会选太轻柔太舒缓的音乐,因为很多学生是刚开始接触形体课,柔韧性不是很好,舒缓的音乐一般节奏拖得较长,学生不容易长时间保持动作的连贯性。相对会选一些欢快的音乐,在音乐中,学生能根据快节奏和停顿感,结合自身的柔韧性情况,一点一点的把动作做到位。所以用欢快的音乐练习柔韧性,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二、舒缓的音乐结合优美的舞姿,更能体现形体的美
音乐能准确的抒发人的情感,同样更适合于人肢体语言的表达。形体课,练的就是大家整个的身体形态的一种美感。因此我们会通过一些舞姿组合和舞蹈片段的练习来体现出来。优美的舞姿练习就需要动听的音乐来伴奏,这样,练习者在自我陶醉与欣赏中,能更准确的把动作做到位,并表现出这个动作要体现的优美和情感。比如说,我们在练习到芭蕾手位的时,总共有七个手位,单手位的练习,手位与手位之间连接的练习都需要动听的音乐,来让大家找到一种美感。所以这个时候,我会选择芭蕾舞剧《四小天鹅》中的音乐片段来代替纯音乐。
三、情绪表达浓烈的音乐,更适合于课堂中的体能训练
形体课除了打开柔韧性的,练习身体的优美线条,还有就是体能的练习。在体能练习中,我们有呼吸的练习,肌肉力量的练习,肌肉控制能力的练习,爆发力的练习。这些练习需要的力度更多,力量更大。所消耗的体能也更多。因此,需要激情飞扬,情绪表达浓烈,励志向上的音乐来伴奏。听到这样的音乐,大家才能在消耗能量的基础下,坚持,保持。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锻炼的作用。比如,我在训练弹跳能力的时候,运用的是脚腕和膝盖的力量,再加上适当的速度,有控制的弹跳离开地面再落地的过程。这个时候我会选择一些激昂的英文歌,这样的音乐有一种鼓励的成分在里面,带来的是奋发向上,积极努力的感受,学生在这样的音乐中,做弹跳训练也会越来越坚持,越来越有劲,保持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再比如,我们在练习腹肌背肌的时候,需要这种带劲儿的音乐,什么是带劲儿的音乐呢?就是感染力强,节奏感突出,有带动性的音乐。
作者简介:
郑淇尹(1991.10—),女,四川成都人,助教,本科学士,研究方向:形体礼仪。
关键词:音乐;形体;训练;好处
我们都知道,形体训练是指通过引用舞蹈中基本功训练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音乐针对人的基本姿态进行身体活动的练习在近几年的形体课教学中,我一直在找一种适合刚接触形体课,没有太多基础的大学生,怎样更快的融入形体课的学习中的方法。运用了很多,实践了很多,找到了其中的关键之一,也是方法之一,就是好的音乐!大学生的形体课是芭蕾基础训练和古典舞身韵基础训较多。针对没什么基础的学生,选择一些基础的,技术含量较低的,动作简单的组合练习,使学生身体素质,柔韧性,协调性,灵活性,身体控制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使身体的各部位发展均衡,姿态挺拔而优美,同时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提高大家的乐感和审美意识,陶冶情操,最终达到舞姿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因此,音乐对于形体训练很重要,而好听的音乐更重要。
首先舞蹈和音乐是密不可分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形体语言都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展示出来的,为什么好的音乐很重要呢,好的音乐有很好的情景代入感,好的音樂有节奏感,好的音乐融合了动作,更能体现形体的美感和情绪的表达,在听觉和视觉上都能带来感染力。教师如果在形体课程中的不同学习内容运动不同元素的音乐,会使学生有新奇的感觉,一旦带入情绪,就能更好更快的完成动作和表达肢体语言和情感。对学习者本身来说,就有一种享受和愉快的参与感,接下来我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下好音乐带给形体训练中的具体好处。
一、节奏好的音乐,使学生更快掌握动作
我们都知道,在形体训练中,最基础的,就是一些基本功的练习。在基本功练习之前,会有热身运动,热身运动是让大家迅速放松身体的各个关节与肌肉,在全身都做好准备的基础上,开始形体训练。热身运动包括头,肩,腰,胯等很多部位的活动,动感十足,节奏欢快的音乐,能迅速感染大家,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参与到准备活动中去,这样的准备活动做下来,大家的情绪高涨,信心十足,带着愉悦的心情准备接下来的形体训练。基本功的练习有柔韧性的练习,肌肉速度和力量的训练。而这些练习,需要节奏清晰,分明,欢快的音乐。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练习中的节奏点和速度。比如,在地面组合压前腿的练习中,我就不会选太轻柔太舒缓的音乐,因为很多学生是刚开始接触形体课,柔韧性不是很好,舒缓的音乐一般节奏拖得较长,学生不容易长时间保持动作的连贯性。相对会选一些欢快的音乐,在音乐中,学生能根据快节奏和停顿感,结合自身的柔韧性情况,一点一点的把动作做到位。所以用欢快的音乐练习柔韧性,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二、舒缓的音乐结合优美的舞姿,更能体现形体的美
音乐能准确的抒发人的情感,同样更适合于人肢体语言的表达。形体课,练的就是大家整个的身体形态的一种美感。因此我们会通过一些舞姿组合和舞蹈片段的练习来体现出来。优美的舞姿练习就需要动听的音乐来伴奏,这样,练习者在自我陶醉与欣赏中,能更准确的把动作做到位,并表现出这个动作要体现的优美和情感。比如说,我们在练习到芭蕾手位的时,总共有七个手位,单手位的练习,手位与手位之间连接的练习都需要动听的音乐,来让大家找到一种美感。所以这个时候,我会选择芭蕾舞剧《四小天鹅》中的音乐片段来代替纯音乐。
三、情绪表达浓烈的音乐,更适合于课堂中的体能训练
形体课除了打开柔韧性的,练习身体的优美线条,还有就是体能的练习。在体能练习中,我们有呼吸的练习,肌肉力量的练习,肌肉控制能力的练习,爆发力的练习。这些练习需要的力度更多,力量更大。所消耗的体能也更多。因此,需要激情飞扬,情绪表达浓烈,励志向上的音乐来伴奏。听到这样的音乐,大家才能在消耗能量的基础下,坚持,保持。这样才能起到更好的锻炼的作用。比如,我在训练弹跳能力的时候,运用的是脚腕和膝盖的力量,再加上适当的速度,有控制的弹跳离开地面再落地的过程。这个时候我会选择一些激昂的英文歌,这样的音乐有一种鼓励的成分在里面,带来的是奋发向上,积极努力的感受,学生在这样的音乐中,做弹跳训练也会越来越坚持,越来越有劲,保持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再比如,我们在练习腹肌背肌的时候,需要这种带劲儿的音乐,什么是带劲儿的音乐呢?就是感染力强,节奏感突出,有带动性的音乐。
作者简介:
郑淇尹(1991.10—),女,四川成都人,助教,本科学士,研究方向:形体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