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闽清县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立项编号MQ201915Z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类新型教学模式被广泛使用。在众多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该种教学模式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但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推动了学生的成长。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为例,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54
道德與法治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就需要授课教师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而在众多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最适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通过多边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同时也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对初中阶段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其中,不仅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对全体学生进行有效培养的教学目标,是推动学生更好发展的关键教学途径。
首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身特点找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定位,进而使得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培养;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会得到凸显,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力度,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为后续的课程开展夯实基础;再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下,学生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以此不断提升自己,使得自己更加完善,并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使自身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最后,在该种教学模式下,“一言堂”的教学评价体系也会被剔除,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会帮助困学生找到自信心,并使其所进行的学习更加高效,推动其能力、素养的发展,使其早日摆脱“后进生”。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很多授课教师都明白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但是在真正将该种教学模式融入教学活动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分组,而授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整体性提升的教学目标得不到真正实现。
其次,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学习内容探讨时,授课教师放手不管,没有起到指导作用,导致学生在探讨中迷失学习方向,最终效果不佳。
最后,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授课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导致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不到综合能力及素养的提升。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将促进小组整体进步作为应用基础
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所存在的分组不合理问题,需要授课教师能够给予重视。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以提升全体学生学习成绩及效率为基础,通过优化小组成员搭配的方式,确保小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提升[1]。
例如,在对学生开展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教学活动时,第八课的内容为“探问生命”,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其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要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本节教学质量,首先应该进行合理的分组,不能将各方面都比较优异的学生放到一组,应该遵守“一带一”“一带多”的分组原则,要确保困学生均分在每一组,以此实现小组内成员的优劣互补目标。在此分组下,授课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探讨时,他们的思想才能发生激烈碰撞,比如不同认知、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在探究的过程中,组内成员会相互启发,最终达成共识,以此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小组整体都有所进步。
2.将提升学生自信心作为应用前提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应用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应该将提升学习自信心作为应用前提,以此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其潜在能力得到充分挖掘,进而爱上学习、会学习。
例如,在对学生开展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教学活动时,第九课的内容为“珍视生命”。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演讲比赛,演讲的主题就是“珍视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演讲比赛,会进行组内分工,有的组员负责找材料、有的组员负责整理材料等,最终由组内所有成员敲定所要演讲的内容,由擅长写作的组员负责撰写演讲稿,由口才好的组员进行正式比赛。
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下,每一位组员的主观能动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了赢得最终胜利会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后进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被发现潜在能力,在不断磨炼中得到成长,他们因为学习不佳所导致的自卑心理也会被逐渐磨平。最后,在各组成员的积极参与下,不仅实现了组内成员的优势互补,同时也提升了组内成员的学习效率,使得每一位组员的优势都得到发挥,进而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得到提升,为其后续学习夯实基础[2]。
3.给予小组成员充足的合作时间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授课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予小组成员充足的合作时间及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授课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要为学生创设大量的观察以及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 例如,在对学生开展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教学活动时,第四课的内容为“揭开情绪的面纱”,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的作用,并指导学生掌握面对消极情绪的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时刻保持健康心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本节所讲内容,提出几个比较具备探究价值的问题,比如“根据自身经验,谈一谈情绪都有哪些特征”“讲一讲发生在身边的情绪故事”等。当提完问题之后,授课教师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进行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身及成员所讲述的事情,总结出“情绪”的真正含义,使得自身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对于后进生而言,在探讨的过程中其思维也会得到活跃,并且会在组员的带领下逐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4.对学生的胜负欲进行激发
在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充分利用的过程中,授课教师也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化,单一的模式会让学生感到乏味,进而逐渐失去学习动力。基于此,也就需要授课教师能够对竞争机制进行科学运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在培养以及提升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也能够推动组内成员快速进步。
例如,在对学生开展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学活动时,第十课的内容为“法律伴我们成长”。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所讲内容,设置辩论主题——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到底重不重要;然后,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
最终,根据各组辩论表现,评选出获胜小组,并给予获胜小组一定奖励。另外,在这场辩论赛中,并不是持有“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组就一定获胜,而是对各个小组表现的一个评价,有理有据的辩论才是真正的胜利。
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够实现对学生积极性的充分调动目标,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且能够促使其视野更加开阔[3]。
四、结束语
在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融入其中,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调动,同时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促进学困生成长。基于此,也就需要授课教学能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通过吸收全新教育理念及方法,采取上述有效教学措施,促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而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素养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蒯江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20(33):70-71.
[2]王洁梅.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3):103-104.
[3]卜亚芸.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0(31):77-78.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清县东桥初级中学3508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各类新型教学模式被广泛使用。在众多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该种教学模式与各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但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推动了学生的成长。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为例,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54
道德與法治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想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就需要授课教师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而在众多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最适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通过多边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同时也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对初中阶段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其中,不仅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对全体学生进行有效培养的教学目标,是推动学生更好发展的关键教学途径。
首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身特点找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定位,进而使得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培养;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会得到凸显,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力度,同时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为后续的课程开展夯实基础;再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下,学生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以此不断提升自己,使得自己更加完善,并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促使自身学习效率得到提升;最后,在该种教学模式下,“一言堂”的教学评价体系也会被剔除,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会帮助困学生找到自信心,并使其所进行的学习更加高效,推动其能力、素养的发展,使其早日摆脱“后进生”。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虽然很多授课教师都明白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但是在真正将该种教学模式融入教学活动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分组,而授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整体性提升的教学目标得不到真正实现。
其次,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学习内容探讨时,授课教师放手不管,没有起到指导作用,导致学生在探讨中迷失学习方向,最终效果不佳。
最后,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授课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导致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不到综合能力及素养的提升。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将促进小组整体进步作为应用基础
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所存在的分组不合理问题,需要授课教师能够给予重视。在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以提升全体学生学习成绩及效率为基础,通过优化小组成员搭配的方式,确保小组每一位成员都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提升[1]。
例如,在对学生开展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教学活动时,第八课的内容为“探问生命”,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热爱生命,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使其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要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本节教学质量,首先应该进行合理的分组,不能将各方面都比较优异的学生放到一组,应该遵守“一带一”“一带多”的分组原则,要确保困学生均分在每一组,以此实现小组内成员的优劣互补目标。在此分组下,授课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探讨时,他们的思想才能发生激烈碰撞,比如不同认知、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生命”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在探究的过程中,组内成员会相互启发,最终达成共识,以此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小组整体都有所进步。
2.将提升学生自信心作为应用前提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其应用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应该将提升学习自信心作为应用前提,以此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使其潜在能力得到充分挖掘,进而爱上学习、会学习。
例如,在对学生开展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教学活动时,第九课的内容为“珍视生命”。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演讲比赛,演讲的主题就是“珍视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演讲比赛,会进行组内分工,有的组员负责找材料、有的组员负责整理材料等,最终由组内所有成员敲定所要演讲的内容,由擅长写作的组员负责撰写演讲稿,由口才好的组员进行正式比赛。
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下,每一位组员的主观能动性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了赢得最终胜利会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从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后进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被发现潜在能力,在不断磨炼中得到成长,他们因为学习不佳所导致的自卑心理也会被逐渐磨平。最后,在各组成员的积极参与下,不仅实现了组内成员的优势互补,同时也提升了组内成员的学习效率,使得每一位组员的优势都得到发挥,进而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得到提升,为其后续学习夯实基础[2]。
3.给予小组成员充足的合作时间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授课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给予小组成员充足的合作时间及空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授课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要为学生创设大量的观察以及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 例如,在对学生开展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教学活动时,第四课的内容为“揭开情绪的面纱”,其教学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情绪的作用,并指导学生掌握面对消极情绪的方法,促使学生能够时刻保持健康心态。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本节所讲内容,提出几个比较具备探究价值的问题,比如“根据自身经验,谈一谈情绪都有哪些特征”“讲一讲发生在身边的情绪故事”等。当提完问题之后,授课教师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进行小组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身及成员所讲述的事情,总结出“情绪”的真正含义,使得自身思维得到有效拓展。对于后进生而言,在探讨的过程中其思维也会得到活跃,并且会在组员的带领下逐渐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4.对学生的胜负欲进行激发
在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充分利用的过程中,授课教师也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化,单一的模式会让学生感到乏味,进而逐渐失去学习动力。基于此,也就需要授课教师能够对竞争机制进行科学运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在培养以及提升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也能够推动组内成员快速进步。
例如,在对学生开展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学活动时,第十课的内容为“法律伴我们成长”。在实际教学中,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所讲内容,设置辩论主题——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到底重不重要;然后,将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辩论。
最终,根据各组辩论表现,评选出获胜小组,并给予获胜小组一定奖励。另外,在这场辩论赛中,并不是持有“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组就一定获胜,而是对各个小组表现的一个评价,有理有据的辩论才是真正的胜利。
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能够实现对学生积极性的充分调动目标,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且能够促使其视野更加开阔[3]。
四、结束语
在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融入其中,不但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充分调动,同时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促进学困生成长。基于此,也就需要授课教学能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通过吸收全新教育理念及方法,采取上述有效教学措施,促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而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素养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蒯江萍.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20(33):70-71.
[2]王洁梅.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工作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3):103-104.
[3]卜亚芸.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0(31):77-78.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清县东桥初级中学35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