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可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但纵观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单一的师生交往,老师讲学生听,而无学生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直接交往,更无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直接交往。互动主义教育观认为,有意义的学习是通过PK互动产生的。由此可见,我们需要实施有效的PK,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通过实践,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让课堂提问更精彩,使学生乐于表达,敢于交流,善于思考,从而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一、学生PK老师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是师问生答,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缺乏自主提问的意识,思维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问”的环境,变“听众”为“主人”,在同思共想过程中,使学生逐步达到思维有条理、说话有根据,表达准确严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故意设置几个小错误,让学生发现。这时候,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大胆PK老师,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解题思路或不理解的、有疑问的地方。这样,“问”的学生必须要理清思路,反复思考,形成一个反思过程;“听”的学生想迫切了解别人的发言、观点与自己有何不同,有何长处,有何不足,必定会认真倾听。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博采众长,萌发学习的灵感,使“听”、“问”双方共同提高。
例如,在教学《五彩池》时,教师首先采用故事引入,即先讲有关瑶池的神话故事,然后启发:对于五彩池你最想知道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质疑提问:“我想知道五彩池池水为什么是彩色的?”“我想知道五彩池有哪些神奇之处?”当学生带着这许多疑问读书时,疑团不说自明,个个喜形于色。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敢于提问,思维的火花才会迸发,学生才能“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他们的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的欲望才会被大大激发。
二、同桌PK同桌
学生之间“互相辩论”最能让学生共同参与、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因此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启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群体的活动功能,当学生意见不一致或者出现思维的矛盾时,可组织学生共同质疑对方,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集智取长,协作创新。
学生对于刚刚学过的课文,刚刚摸索出来的思路,常常是模糊的、零散的。这让学生在碰到某些疑难问题时,常常会迷失方向,产生思维的冲突。为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十字路口”,设计一些易混淆的题目,从而让学生在“互辩”中校正思路。通过生生PK、互辩,学生们畅所欲言,深切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语文知识应用要灵活,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要考虑语文因素,还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同时使学生在互辩中,学到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合作的技能。
比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有些问题好像余意未尽。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走进鲁迅和闰土当时的生活圈,捕捉好教学的契机,我提出一个问题:你喜欢鲁迅还是闰土,为什么?结果辩论质疑开始了。有的说:我愿像鲁迅一样,读的书更多一些,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有的说:喜欢鲁迅有什么好,他会捕鸟吗?有的说:鲁迅会读书写字,有先进的思想,闰土有吗?有的说:闰土会看瓜,会捕鸟,会的事很多。鲁迅会吗?还有的说:闰土知道的只是乡下的事,对城里的事了解多少呢?还有的说:闰土虽不知城里事,但乡下这么多新鲜事挺让他快乐。可鲁迅并不快乐。辩论僵持不下,答案尚未知晓,但我想,我的教学效果已经达到了。
通过同桌提问辩论,在面对面的PK中,学生尽情“展示”着自己个性化的方法,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开阔思路。在交流中,学生思维积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使课堂由“一言堂”变成“群言堂”,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小组PK小组
在教学中,我注意到,不仅要关注参与PK的优等生,更应关注的是学困生。要让学困生走出困境,应充分发挥学生小组的力量。比如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先推荐一人当主持人,(当然主持人也可以轮流担任,特别是可以让学困生担任)指导组内各人说出自己的意见,再PK其他的小组。久而久之,讨论形成自然,就无需每次都来规定相互程序。比如运用小组PK,互评当堂反馈练习,让学生学会相互关心,体现学习合力,从而让情感氛围和思维碰撞达到高潮。
这样,通过语文课堂的PK提问,来达到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学生亲身参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从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精彩了我们的语文课堂。
(责编钟岚)
一、学生PK老师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多是师问生答,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缺乏自主提问的意识,思维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给学生创设充分“问”的环境,变“听众”为“主人”,在同思共想过程中,使学生逐步达到思维有条理、说话有根据,表达准确严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比如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以故意设置几个小错误,让学生发现。这时候,鼓励学生走上讲台,面对全体同学,大胆PK老师,大胆讲述自己的观点、解题思路或不理解的、有疑问的地方。这样,“问”的学生必须要理清思路,反复思考,形成一个反思过程;“听”的学生想迫切了解别人的发言、观点与自己有何不同,有何长处,有何不足,必定会认真倾听。只有认真倾听了才能博采众长,萌发学习的灵感,使“听”、“问”双方共同提高。
例如,在教学《五彩池》时,教师首先采用故事引入,即先讲有关瑶池的神话故事,然后启发:对于五彩池你最想知道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质疑提问:“我想知道五彩池池水为什么是彩色的?”“我想知道五彩池有哪些神奇之处?”当学生带着这许多疑问读书时,疑团不说自明,个个喜形于色。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敢于提问,思维的火花才会迸发,学生才能“学会交往”、“学会合作”,他们的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的欲望才会被大大激发。
二、同桌PK同桌
学生之间“互相辩论”最能让学生共同参与、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因此它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启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群体的活动功能,当学生意见不一致或者出现思维的矛盾时,可组织学生共同质疑对方,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集智取长,协作创新。
学生对于刚刚学过的课文,刚刚摸索出来的思路,常常是模糊的、零散的。这让学生在碰到某些疑难问题时,常常会迷失方向,产生思维的冲突。为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十字路口”,设计一些易混淆的题目,从而让学生在“互辩”中校正思路。通过生生PK、互辩,学生们畅所欲言,深切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语文知识应用要灵活,在解决问题时,不仅要考虑语文因素,还要考虑其他相关因素,同时使学生在互辩中,学到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合作的技能。
比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有些问题好像余意未尽。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走进鲁迅和闰土当时的生活圈,捕捉好教学的契机,我提出一个问题:你喜欢鲁迅还是闰土,为什么?结果辩论质疑开始了。有的说:我愿像鲁迅一样,读的书更多一些,来充实自己的头脑。有的说:喜欢鲁迅有什么好,他会捕鸟吗?有的说:鲁迅会读书写字,有先进的思想,闰土有吗?有的说:闰土会看瓜,会捕鸟,会的事很多。鲁迅会吗?还有的说:闰土知道的只是乡下的事,对城里的事了解多少呢?还有的说:闰土虽不知城里事,但乡下这么多新鲜事挺让他快乐。可鲁迅并不快乐。辩论僵持不下,答案尚未知晓,但我想,我的教学效果已经达到了。
通过同桌提问辩论,在面对面的PK中,学生尽情“展示”着自己个性化的方法,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开阔思路。在交流中,学生思维积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使课堂由“一言堂”变成“群言堂”,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小组PK小组
在教学中,我注意到,不仅要关注参与PK的优等生,更应关注的是学困生。要让学困生走出困境,应充分发挥学生小组的力量。比如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先推荐一人当主持人,(当然主持人也可以轮流担任,特别是可以让学困生担任)指导组内各人说出自己的意见,再PK其他的小组。久而久之,讨论形成自然,就无需每次都来规定相互程序。比如运用小组PK,互评当堂反馈练习,让学生学会相互关心,体现学习合力,从而让情感氛围和思维碰撞达到高潮。
这样,通过语文课堂的PK提问,来达到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学生亲身参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从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精彩了我们的语文课堂。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