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式教学日渐深入人心,其优势也愈加明显。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接近教育的本质,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自觉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现代教育需要的研究型教师,以推动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那么,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究竟该怎样在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要想在课堂上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就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要想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就要营造出良好的探究氛围。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只有处于一种具有探究氛围的环境中,学生才能从心底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踏实的安全感,消除学习上的后顾之忧,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比如,教师可以多使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来缓解紧张的气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课堂活力;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适当交流,耐心地询问和倾听学生的想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学生犯错误时,也不要盲目地批评,而要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安慰和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精神
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问题意识与探究精神,当然这种思想意识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积累过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勇于探究,敢于表达自己的疑问。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就要设置一些有价值的典型问题,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不管问题是否恰当,教师都要给予耐心的解答与引导,以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指导学生学习
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探究式教学的实施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共同促进知识目标的达成。通过彼此间的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共同努力,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能盲目放任学生,让学生随意活动,那样可能会导致课堂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那些理解不了的疑难问题,同时,把握好课堂教学方向,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四、有效利用物理实验辅助教学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应有效利用物理实验来辅助教学。
1.选用恰当的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对实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容易激起学生的实验欲望,同时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良好的实验材料往往具有典型性和丰富性,能够“一材多用”,且与所做实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沉与浮》一课,可以选用的实验材料有木块、泡沫塑料块、石块、气球、橡皮筋、钩码、塑料袋等,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实验效果,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在实验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有的学生用泡沫塑料块或木块把沉在水底的钩码吊上来;有的学生则把瓶子中的水倒掉,让瓶子上浮……这样一来,学生对浮或沉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也了解到恰当地选用实验材料的重要性。
2.注重实验过程的有效性
除了实验材料之外,实验过程也是影响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还应注重实验过程的有效性。最为重要的是要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盲目性,在实验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实验方法、步骤,了解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如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时,一定要跟学生讲清楚实验的顺序,即先将毛皮与胶棒、丝绸与玻棒进行摩擦,然后再互相接近,观察实验效果,否则实验效果不够明显。
总之,恰当地运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清.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8).
[2]王舜卿.浅谈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
(责任编辑 易志毅)
一、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要想在课堂上有效开展探究式教学,就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要想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就要营造出良好的探究氛围。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只有处于一种具有探究氛围的环境中,学生才能从心底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的心理产生一种踏实的安全感,消除学习上的后顾之忧,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比如,教师可以多使用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来缓解紧张的气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激发课堂活力;在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适当交流,耐心地询问和倾听学生的想法,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学生犯错误时,也不要盲目地批评,而要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安慰和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精神
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问题意识与探究精神,当然这种思想意识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积累过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勇于探究,敢于表达自己的疑问。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就要设置一些有价值的典型问题,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不管问题是否恰当,教师都要给予耐心的解答与引导,以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养成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并指导学生学习
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改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成绩和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与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探究式教学的实施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共同促进知识目标的达成。通过彼此间的合作交流,学生可以共同努力,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不能盲目放任学生,让学生随意活动,那样可能会导致课堂成为一盘散沙,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那些理解不了的疑难问题,同时,把握好课堂教学方向,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
四、有效利用物理实验辅助教学
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应有效利用物理实验来辅助教学。
1.选用恰当的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对实验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容易激起学生的实验欲望,同时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知和理解,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良好的实验材料往往具有典型性和丰富性,能够“一材多用”,且与所做实验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沉与浮》一课,可以选用的实验材料有木块、泡沫塑料块、石块、气球、橡皮筋、钩码、塑料袋等,不同的材料会产生不同的实验效果,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在实验时,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有的学生用泡沫塑料块或木块把沉在水底的钩码吊上来;有的学生则把瓶子中的水倒掉,让瓶子上浮……这样一来,学生对浮或沉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也了解到恰当地选用实验材料的重要性。
2.注重实验过程的有效性
除了实验材料之外,实验过程也是影响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还应注重实验过程的有效性。最为重要的是要避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盲目性,在实验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实验方法、步骤,了解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利于实验的顺利进行。如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时,一定要跟学生讲清楚实验的顺序,即先将毛皮与胶棒、丝绸与玻棒进行摩擦,然后再互相接近,观察实验效果,否则实验效果不够明显。
总之,恰当地运用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清.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8).
[2]王舜卿.浅谈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