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原本是建筑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在建筑过程中遵循一定的结构特征而进行构造。我们写文章也是如此,要想写好文章,我们也要提前设计文章结构,再进行“构建”“建造”,逐步建成文章之“大厦”。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对写作有过形象的比喻:“基址初平,间架未定,先筹何处建厅,何处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这启发我们,在写文章前就应该统筹规划,只有当自己对文章的结构、材料与布局了然于胸时,才能写就文意贯通的好文章。本文将例说几个建构文章的技巧,提供几种文章结构的样式,以启发读者建造属于自己的文章“大厦”。
1.巧设关联,首尾周密
首尾关联是安排文章结构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背影》中,朱自清在文章一开始便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而在结尾中又写道:“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种前后呼应的方式形成了完整的文章结构,读完后有着余音袅袅的意蕴。另外,《背影》一文中还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线索,使得散文的记叙内容虽多却不杂乱,作者复杂的情感也在“背影”中得以铺展开来。《紫藤萝瀑布》的第一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与最后一段“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也形成了巧妙的关联,写出了作者由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再到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的过程,在关联中凸显发展与变化。
这启示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利用首尾内容的重复或变化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还可以利用线索形成串珠式的结构,增强文章的整体性,形成周密的文章结构。
2.巧置波折,曲折生姿
我们不仅要追求文章结构的整体性,更需关注文章结构的灵动与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大家都明白文章需要有波折才能引人入胜。然而,这种曲折变化到底应该如何实现呢?其实,如果能巧妙设置文章结构,便会让文章有一种曲折中的趣味,一种变化中的韵味。许多叙事性的文章在结构上往往采用“二分”模式,去呈现文章内容的曲折变化。《猫》一文在介绍完前两只猫后,是怎样在结构上兴起文章的波澜的呢?郑振铎只用了一句话:“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这一句话独立成段,将文章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在看似重复的养猫经历中又暗含着变化。
在论说类文章中,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不仅能使论述更有条理,还能将论述往纵深处推进。譬如,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鲁迅先驳再立,在反驳错误观点后,以“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一句话进行观点的论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就以“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这句话为标志,构建了前后两部分的结构,使得英法联军劫掠毁灭圆明园的罪行在对圆明园富丽堂皇的描写的衬托下更显丑陋、无耻。
3.巧造文势,层层推进
最高明的文章结构是能在行文中注入一股生气,让文章的推进犹如行云流水一般。我们可以通过整体的构思,让文章形成层层推进的文势。余光中在《乡愁》的四个诗歌小节中分别写了“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实物。时间的推移与内涵的加深都使得这首诗歌有了整体的建构,这种方法同样能迁移至我们的写作中来。《精神的三间小屋》中描述了精神的三间小屋,阐明人的心灵世界的三个重要元素,即爱、事业和自我。这样的文章结构也值得我们借鉴,它依据一定的逻辑顺序,从小屋这样的小空间入手进行建设,然后在小屋美观结实的基础上,增修新舍,丰富和扩大精神世界,真正做到了“大中求小,以小见大”。
了解了课文中这一系列建构文章的技巧后,我们再来谈谈考场作文中并列式、递进式、小标题式等实用而创新的文章结构样式。笔者列举了几篇习作的提纲,以此探寻作文中的结构之妙。
习作一
望着那五彩斑斓的湖面,我不由得想起那由爱编织而成的童年。
童年是绿色的,是新叶的颜色,是森林的颜色,是奶奶总带着我走的树林的颜色……
童年是粉色的,是花瓣的颜色,是玩偶熊的颜色,是奶奶给我做的衣服的颜色……
童年是橙色的,是阳光的橙色,是秋千的橙色,是奶奶和我笑声的颜色……
(《童年是爱的颜色》)
这篇习作运用了并列式的结构,分别回忆了与奶奶有关的三个童年生活的片段。“童年是绿色的”“童年是粉色的”“童年是橙色的”,这三个并列的结构并不死板,反而带有一种童真的趣味。用颜色来贯穿三个并列的结构,文章内容丰富却不凌乱,各有特色又具有整体性。
习作二
我们一直在追寻答案,但若没有答案又该如何?
没有答案,往往使事物显得愈加神秘而富有魅力……
没有答案,更能激起人类的好奇心,推动人类的探索……
生活中,每当我们遇到无从下手的难题时,不妨试着享受其中,享受探索,享受好奇,享受未知……
(《答案》)
这篇议论文运用了递进式的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没有答案”的意义。“神秘而有魅力”与“推动人类的探索”两个分论点间又是递进的关系。在议论文中合理地运用这种递进式结构,能使论证层层推进,形成逻辑缜密的论证思路。
习作三
镜头一:新生
那一日,表妹出世。
…………
我只觉得,在那个刹那,舅舅笑得像个……像个孩子。那个笑,有对一个小生命投注的所有的爱,有身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感,有他一生中所有的柔情、所有的希望,也带着一点儿孩子般的傻气。
现在我才知道,笑,可以这般。镜头二:新婚
那一日,姐姐出嫁。
…………
转瞬,她又笑着看向姐夫。那时的我看了这笑,怎么也形容不出来,只觉得心中泛着甜。而现在的我恍然忆起这个笑,脑海里只回荡着一句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现在我才知道,笑,可以这般。镜头三:离世
那一日,太婆去世。
…………
外婆的嘴角缓缓地勾起一抹笑。“妈,你不要担心,我在这儿呢。”她的声音透着温暖,“我不会走,我陪着你。”她的声音很轻,只有我听得到,但她是说给太婆听的。我抬头看她的笑,感觉心慢慢被揪紧,尽是苦涩。
现在我才知道,笑,可以这般。
人,终究是逃不过生老病死的,避不开泪水,躲不过笑颜。
我终是读懂了笑,笑是颗包裹了七情六欲、人间百味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栽到了心底,暗暗开花。
(《读懂笑颜》)
分镜头描写有关笑的几个场景,这篇文章的结构巧妙而有深意。分镜头式的文章结构要求我们能够选取表达中心的最典型的内容,将场景放大,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篇习作选择了“新生”“新婚”以及“离世”三个镜头用来诠释笑中的“七情六欲”“人间百味”,意蕴深刻。
习作四
那一个个寒冷的早晨,外婆用她温暖的手,在我心中播撒下了无数跳跃的火花……
我紧紧抓住外婆,感觉她的手掌逐渐温暖……
星光与日光,便是爱与温暖,它们不只是手掌间温度的傳递,更是心中感动的蔓延,它们不会凭空消失,只因传递而永生。
(《传递》)
这是双线交叉的结构,文章写了小时候外婆将手掌间的温度传递给“我”,长大后“我”将手掌间的温度传递给外婆。这两部分的结构看似并列,却又是相互交织的,这样的结构安排自然而灵动,在看似重复的叙事中产生了新的意义,深化了主题。
文章结构是我们写作思路的外在表现,写作思路开阔、清晰、严密与否也决定了文章结构的好坏。一旦形成写作思路,便要让习作沿着这一脉络发展下去,通畅自然,否则文章就会显得东拉西扯,杂乱无章。让我们深刻理解文章结构中的关联、波折、文势,灵活运用并列式、递进式、小标题式、交叉式等文章结构样式,建构我们的文章“大厦”!
一建构文章的技巧
1.巧设关联,首尾周密
首尾关联是安排文章结构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背影》中,朱自清在文章一开始便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而在结尾中又写道:“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种前后呼应的方式形成了完整的文章结构,读完后有着余音袅袅的意蕴。另外,《背影》一文中还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线索,使得散文的记叙内容虽多却不杂乱,作者复杂的情感也在“背影”中得以铺展开来。《紫藤萝瀑布》的第一段“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与最后一段“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也形成了巧妙的关联,写出了作者由沉思到惊醒到被吸引,再到精神振奋、斗志昂扬的过程,在关联中凸显发展与变化。
这启示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利用首尾内容的重复或变化形成首尾呼应的结构,还可以利用线索形成串珠式的结构,增强文章的整体性,形成周密的文章结构。
2.巧置波折,曲折生姿
我们不仅要追求文章结构的整体性,更需关注文章结构的灵动与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大家都明白文章需要有波折才能引人入胜。然而,这种曲折变化到底应该如何实现呢?其实,如果能巧妙设置文章结构,便会让文章有一种曲折中的趣味,一种变化中的韵味。许多叙事性的文章在结构上往往采用“二分”模式,去呈现文章内容的曲折变化。《猫》一文在介绍完前两只猫后,是怎样在结构上兴起文章的波澜的呢?郑振铎只用了一句话:“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这一句话独立成段,将文章的结构分为两个部分,在看似重复的养猫经历中又暗含着变化。
在论说类文章中,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不仅能使论述更有条理,还能将论述往纵深处推进。譬如,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鲁迅先驳再立,在反驳错误观点后,以“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一句话进行观点的论证。《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就以“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这句话为标志,构建了前后两部分的结构,使得英法联军劫掠毁灭圆明园的罪行在对圆明园富丽堂皇的描写的衬托下更显丑陋、无耻。
3.巧造文势,层层推进
最高明的文章结构是能在行文中注入一股生气,让文章的推进犹如行云流水一般。我们可以通过整体的构思,让文章形成层层推进的文势。余光中在《乡愁》的四个诗歌小节中分别写了“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实物。时间的推移与内涵的加深都使得这首诗歌有了整体的建构,这种方法同样能迁移至我们的写作中来。《精神的三间小屋》中描述了精神的三间小屋,阐明人的心灵世界的三个重要元素,即爱、事业和自我。这样的文章结构也值得我们借鉴,它依据一定的逻辑顺序,从小屋这样的小空间入手进行建设,然后在小屋美观结实的基础上,增修新舍,丰富和扩大精神世界,真正做到了“大中求小,以小见大”。
二文章结构的样式
了解了课文中这一系列建构文章的技巧后,我们再来谈谈考场作文中并列式、递进式、小标题式等实用而创新的文章结构样式。笔者列举了几篇习作的提纲,以此探寻作文中的结构之妙。
习作一
望着那五彩斑斓的湖面,我不由得想起那由爱编织而成的童年。
童年是绿色的,是新叶的颜色,是森林的颜色,是奶奶总带着我走的树林的颜色……
童年是粉色的,是花瓣的颜色,是玩偶熊的颜色,是奶奶给我做的衣服的颜色……
童年是橙色的,是阳光的橙色,是秋千的橙色,是奶奶和我笑声的颜色……
(《童年是爱的颜色》)
这篇习作运用了并列式的结构,分别回忆了与奶奶有关的三个童年生活的片段。“童年是绿色的”“童年是粉色的”“童年是橙色的”,这三个并列的结构并不死板,反而带有一种童真的趣味。用颜色来贯穿三个并列的结构,文章内容丰富却不凌乱,各有特色又具有整体性。
习作二
我们一直在追寻答案,但若没有答案又该如何?
没有答案,往往使事物显得愈加神秘而富有魅力……
没有答案,更能激起人类的好奇心,推动人类的探索……
生活中,每当我们遇到无从下手的难题时,不妨试着享受其中,享受探索,享受好奇,享受未知……
(《答案》)
这篇议论文运用了递进式的结构,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没有答案”的意义。“神秘而有魅力”与“推动人类的探索”两个分论点间又是递进的关系。在议论文中合理地运用这种递进式结构,能使论证层层推进,形成逻辑缜密的论证思路。
习作三
镜头一:新生
那一日,表妹出世。
…………
我只觉得,在那个刹那,舅舅笑得像个……像个孩子。那个笑,有对一个小生命投注的所有的爱,有身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感,有他一生中所有的柔情、所有的希望,也带着一点儿孩子般的傻气。
现在我才知道,笑,可以这般。镜头二:新婚
那一日,姐姐出嫁。
…………
转瞬,她又笑着看向姐夫。那时的我看了这笑,怎么也形容不出来,只觉得心中泛着甜。而现在的我恍然忆起这个笑,脑海里只回荡着一句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现在我才知道,笑,可以这般。镜头三:离世
那一日,太婆去世。
…………
外婆的嘴角缓缓地勾起一抹笑。“妈,你不要担心,我在这儿呢。”她的声音透着温暖,“我不会走,我陪着你。”她的声音很轻,只有我听得到,但她是说给太婆听的。我抬头看她的笑,感觉心慢慢被揪紧,尽是苦涩。
现在我才知道,笑,可以这般。
人,终究是逃不过生老病死的,避不开泪水,躲不过笑颜。
我终是读懂了笑,笑是颗包裹了七情六欲、人间百味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栽到了心底,暗暗开花。
(《读懂笑颜》)
分镜头描写有关笑的几个场景,这篇文章的结构巧妙而有深意。分镜头式的文章结构要求我们能够选取表达中心的最典型的内容,将场景放大,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篇习作选择了“新生”“新婚”以及“离世”三个镜头用来诠释笑中的“七情六欲”“人间百味”,意蕴深刻。
习作四
那一个个寒冷的早晨,外婆用她温暖的手,在我心中播撒下了无数跳跃的火花……
我紧紧抓住外婆,感觉她的手掌逐渐温暖……
星光与日光,便是爱与温暖,它们不只是手掌间温度的傳递,更是心中感动的蔓延,它们不会凭空消失,只因传递而永生。
(《传递》)
这是双线交叉的结构,文章写了小时候外婆将手掌间的温度传递给“我”,长大后“我”将手掌间的温度传递给外婆。这两部分的结构看似并列,却又是相互交织的,这样的结构安排自然而灵动,在看似重复的叙事中产生了新的意义,深化了主题。
文章结构是我们写作思路的外在表现,写作思路开阔、清晰、严密与否也决定了文章结构的好坏。一旦形成写作思路,便要让习作沿着这一脉络发展下去,通畅自然,否则文章就会显得东拉西扯,杂乱无章。让我们深刻理解文章结构中的关联、波折、文势,灵活运用并列式、递进式、小标题式、交叉式等文章结构样式,建构我们的文章“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