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新形势下满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为中心,构建“专业导学—创新创业—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新型就业指导队伍培训体系。通过建立“递延式”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平台,形成“多元化”培训体系,构建主题式培训模式,创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引导和激励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现阶段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 转型;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39-01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专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态、就业能力和择业方式等进行全方位指导,对现阶段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1]。但是随着社会对毕业生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高校就业难度明显增加,需要各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一支相适应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本文所指的新形势高校人才供给侧改革下的就业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指导学生就业相关事项的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专业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参与能力,更需要提升大学生就业择业指导能力。
一、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培训的现状
随着高校转型及新形势下对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能力需求的提高,很多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培养体系还未健全,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需求[2]。我省目前大多高校没有建立专项培训体系或培养平台[3]。经过前期调研,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普遍从事就业信息宣传、就业派遣、学生档案等常项工作,与学生对就业指导教师的需求存在很大距离。究其原因,在于高校缺乏就业教师综合培训体系,就业指导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致使就业教师不能充分发挥其在专业设置、学生培养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
二、构建“专业导学—创新创业—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新型就业指导队伍培训体系
建立“递延式”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平台,形成“多元化”培训体系,构建主题式培训模式,创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激励机制。
(一)建立“递延式”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平台
首先,应构建基础平台,以通用性就业指导知识或能力培养为主,培养对象为适合于从事就业指导的专兼职教师或辅导员。其次,构建特色平台,主要培养就业指导教师的行业研究能力,使其能够了解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趋势;培养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就业指导教师能够分析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从而协作二级学院做好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等工作。最后,构建双创指导能力提升平台,就业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可具备相应的创新创业活动指导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毕业择业或创业。
(二)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创建主题项目式就业指导教师培养培训模式,让教师带着问题、带着需求去培训,可以显著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教师经过培训完成主题项目后,对该主题项目会有充分的理解,经过简单的改造后该主题项目可以应用于学生的就业指导。
(三)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3][4],搭建多元化的绩效考核导向平台,促进就业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构建“多元化”培训体系
构建主题项目引导就业指导教师提炼出能力清单然后按照能力清单,选择培训途径来完成培训,培训后教师完成主题项目,并用于就业指导的具体工作。此模式能够使培训有的放矢,培训科目更贴近实际,更富有实效。
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转变,以便更加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人才至关重要。构建“递延式”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平台,形成“多元化”培训体系,丰富平台的构建,建立该平台的培训途径及培训资源库。通过“专业导学—创新创业—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新型就业指导队伍培训体系。创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将培训引入岗位考核和岗位绩效的指标体系,激励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高校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推进高校转型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邹呈民,朱志清,游京峰,等.谈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教育探索,2012(7):120-121.
[2]张佩芬,华颖,俞一统.高校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5):81-83.
[3]杨政,冯慎全,栾好利.构建适合高校发展的教师岗位绩效导向平台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會科学版),2012(2).
[4]杨政.应用型高校教师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模式与标准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关 键 词] 转型;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39-01
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专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心态、就业能力和择业方式等进行全方位指导,对现阶段高校学生的就业率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1]。但是随着社会对毕业生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高校就业难度明显增加,需要各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建立一支相适应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本文所指的新形势高校人才供给侧改革下的就业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指导学生就业相关事项的能力,还要进一步提高专业能力、专业工程实践能力、专业发展方向及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的参与能力,更需要提升大学生就业择业指导能力。
一、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培训的现状
随着高校转型及新形势下对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能力需求的提高,很多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培养体系还未健全,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需求[2]。我省目前大多高校没有建立专项培训体系或培养平台[3]。经过前期调研,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普遍从事就业信息宣传、就业派遣、学生档案等常项工作,与学生对就业指导教师的需求存在很大距离。究其原因,在于高校缺乏就业教师综合培训体系,就业指导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致使就业教师不能充分发挥其在专业设置、学生培养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
二、构建“专业导学—创新创业—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新型就业指导队伍培训体系
建立“递延式”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平台,形成“多元化”培训体系,构建主题式培训模式,创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激励机制。
(一)建立“递延式”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平台
首先,应构建基础平台,以通用性就业指导知识或能力培养为主,培养对象为适合于从事就业指导的专兼职教师或辅导员。其次,构建特色平台,主要培养就业指导教师的行业研究能力,使其能够了解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趋势;培养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使就业指导教师能够分析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从而协作二级学院做好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动态调整等工作。最后,构建双创指导能力提升平台,就业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可具备相应的创新创业活动指导能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毕业择业或创业。
(二)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创建主题项目式就业指导教师培养培训模式,让教师带着问题、带着需求去培训,可以显著提高教师培训的效果。教师经过培训完成主题项目后,对该主题项目会有充分的理解,经过简单的改造后该主题项目可以应用于学生的就业指导。
(三)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3][4],搭建多元化的绩效考核导向平台,促进就业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构建“多元化”培训体系
构建主题项目引导就业指导教师提炼出能力清单然后按照能力清单,选择培训途径来完成培训,培训后教师完成主题项目,并用于就业指导的具体工作。此模式能够使培训有的放矢,培训科目更贴近实际,更富有实效。
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转变,以便更加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人才至关重要。构建“递延式”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平台,形成“多元化”培训体系,丰富平台的构建,建立该平台的培训途径及培训资源库。通过“专业导学—创新创业—就业指导”三位一体的新型就业指导队伍培训体系。创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将培训引入岗位考核和岗位绩效的指标体系,激励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高校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推进高校转型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邹呈民,朱志清,游京峰,等.谈高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J].教育探索,2012(7):120-121.
[2]张佩芬,华颖,俞一统.高校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5):81-83.
[3]杨政,冯慎全,栾好利.构建适合高校发展的教师岗位绩效导向平台研究与实践[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會科学版),2012(2).
[4]杨政.应用型高校教师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模式与标准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