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叶圣陶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这话道出了语文课训练的真谛。
【关键词】语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用语言训练教语文
感受语言。学生读书的态度决定了对文字的感受程度。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学生能从“光滑的石井栏”的“光滑”中,发现小时的鲁迅在这石井栏上爬来爬去,进而知道百草园是鲁迅儿时的乐园,这就是语言的感觉。
品味语言。如《枣核》语言不加修饰,朴朴实实,却把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中可以教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联系语境品味法,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体会“没出息”的意思,换词比较品味法,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将“劈头”换为“突然”可以吗?为什么?
解读语言。扎进文本发现语言的秘密,就有了语文课堂的精彩。肖培东执教《湖心亭看雪》,只抓住“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和“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两句话,引导学生品读数词“一、两、三”,量词“痕、点、芥、粒”,教学生通过细节来品读小品文的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的心是孤独的。
运用语言。教材中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文明得体”“婉转拒绝”“做回小记者”等,写作训练“有感而发”“把话说明白”“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等,是有序列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积累语言。积累方法有很多,精彩句段、主题妙句、背诵优秀诗文等。如《月迹》,可以借助课文旁批,将妙句“童心的想象力有多奇妙、童心的感悟力有多深切、童心的体验力有多独特、童心的发现力有多敏锐、童心的创造力有多高超”,积累成一首关于“童心”的小诗。再如“母爱”这个主题,可以将课本中冰心小诗《母亲》《纸船》和散文《往事之七》进行妙句整合积累,强化学生记忆,作文时随手拈来。
二、用朗读训练教语文
朗读,教师的示范是最好的指导。时光匆匆八年已过,特级教师程翔2009年在河南省中语会执教《孔乙己》时的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全体学生自由、大声地读第四段;学生单读,其他同学评议;教师提示朗读策略并示范朗读。程翔老师富有磁性的男低音范读: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一个迂腐、麻木、好面子、处境尴尬的苦人儿形象一下子展现在听课师生面前,显示了一位教师深厚的朗读功底。
上海语文特级教师朱震国有着最美的声音。当教培训教师朗读 《齐白石买菜》时,豆腐块大的一篇文章,他教了半个多小时。他一句一句不厌其烦地教,近两千名教师像小学生一样一句一句跟着朗读,竟会发出天籁般的声音。可见大家已经真真切切明白了朗读和语文教学的密切关系,重视自身朗读水平的提高。
朗读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语文教师要努力训练自己和学生的朗读能力,做一个有声的朗读者,让课堂里的书声响起来。
三、用情感训练教语文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热爱母语是语文老师最大的责任和幸福。于漪老师时常告诉学生:兴趣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足见李白的浪漫潇洒;“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见杜甫的忧郁伤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短短两句,范仲淹的人生观蕴含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寥寥数言,王勃的友情观渗透在内。瞧!语文多厉害呀,它无声地记录着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大家只有珍惜它,热爱它,学好它,才能无愧于老祖先。教师利用这些古诗文经典语句,充满深情地诵读,真诚地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他们学好语文的热情。
凸显“文以载道”。刘飞耀老师执教《背影》一课时,由表面到深层三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一读文本,找出父親给儿子说的话以及对父亲衣着、动作描写句,让学生体会到亲子之爱;二读文本,精段赏析“望父买橘”,抓住地点“月台”,让学生体会到离别之痛;三读文本,圈画并体会写我的语句“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二年余了”“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让学生体会到忏悔之意。
四、用思维训练教语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充满活力的课堂,这种活力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上。
特级教师王君执教《花木兰》,采用矛盾对比式赏析,运用“木兰不仅仅是国家的壮士,木兰还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女人。她是最……,从……中,我似乎看到……”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人物身上的女性美,将木兰从大将军还原成真实的小女人,学生的思维在矛盾碰撞中激起绚烂的火花。深圳市赵志祥执教《兔子与庄子》,绘本和文言巧妙嫁接,引导学生“玩”中学文“玩”出趣味,注重在教学中给学生的思维、表达等自主活动预留空白和时间,安排两次动笔写小片段,一次是简要记录兔子的故事,一次是展开想象续写庄子的话,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锦囊妙计,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建构和语言的运用。
总之,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朗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抓住了情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抓住了思维,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价值。
(编辑:李艳松)
【关键词】语文;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用语言训练教语文
感受语言。学生读书的态度决定了对文字的感受程度。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学生能从“光滑的石井栏”的“光滑”中,发现小时的鲁迅在这石井栏上爬来爬去,进而知道百草园是鲁迅儿时的乐园,这就是语言的感觉。
品味语言。如《枣核》语言不加修饰,朴朴实实,却把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中可以教学生品味语言的方法:联系语境品味法,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体会“没出息”的意思,换词比较品味法,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将“劈头”换为“突然”可以吗?为什么?
解读语言。扎进文本发现语言的秘密,就有了语文课堂的精彩。肖培东执教《湖心亭看雪》,只抓住“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和“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两句话,引导学生品读数词“一、两、三”,量词“痕、点、芥、粒”,教学生通过细节来品读小品文的方法,从而体会作者的心是孤独的。
运用语言。教材中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文明得体”“婉转拒绝”“做回小记者”等,写作训练“有感而发”“把话说明白”“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等,是有序列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积累语言。积累方法有很多,精彩句段、主题妙句、背诵优秀诗文等。如《月迹》,可以借助课文旁批,将妙句“童心的想象力有多奇妙、童心的感悟力有多深切、童心的体验力有多独特、童心的发现力有多敏锐、童心的创造力有多高超”,积累成一首关于“童心”的小诗。再如“母爱”这个主题,可以将课本中冰心小诗《母亲》《纸船》和散文《往事之七》进行妙句整合积累,强化学生记忆,作文时随手拈来。
二、用朗读训练教语文
朗读,教师的示范是最好的指导。时光匆匆八年已过,特级教师程翔2009年在河南省中语会执教《孔乙己》时的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全体学生自由、大声地读第四段;学生单读,其他同学评议;教师提示朗读策略并示范朗读。程翔老师富有磁性的男低音范读: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一个迂腐、麻木、好面子、处境尴尬的苦人儿形象一下子展现在听课师生面前,显示了一位教师深厚的朗读功底。
上海语文特级教师朱震国有着最美的声音。当教培训教师朗读 《齐白石买菜》时,豆腐块大的一篇文章,他教了半个多小时。他一句一句不厌其烦地教,近两千名教师像小学生一样一句一句跟着朗读,竟会发出天籁般的声音。可见大家已经真真切切明白了朗读和语文教学的密切关系,重视自身朗读水平的提高。
朗读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语文教师要努力训练自己和学生的朗读能力,做一个有声的朗读者,让课堂里的书声响起来。
三、用情感训练教语文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热爱母语是语文老师最大的责任和幸福。于漪老师时常告诉学生:兴趣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足见李白的浪漫潇洒;“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见杜甫的忧郁伤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短短两句,范仲淹的人生观蕴含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寥寥数言,王勃的友情观渗透在内。瞧!语文多厉害呀,它无声地记录着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大家只有珍惜它,热爱它,学好它,才能无愧于老祖先。教师利用这些古诗文经典语句,充满深情地诵读,真诚地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发了他们学好语文的热情。
凸显“文以载道”。刘飞耀老师执教《背影》一课时,由表面到深层三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一读文本,找出父親给儿子说的话以及对父亲衣着、动作描写句,让学生体会到亲子之爱;二读文本,精段赏析“望父买橘”,抓住地点“月台”,让学生体会到离别之痛;三读文本,圈画并体会写我的语句“我与父亲不想见已二年余了”“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等等,让学生体会到忏悔之意。
四、用思维训练教语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充满活力的课堂,这种活力应该体现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上。
特级教师王君执教《花木兰》,采用矛盾对比式赏析,运用“木兰不仅仅是国家的壮士,木兰还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女人。她是最……,从……中,我似乎看到……”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挖掘人物身上的女性美,将木兰从大将军还原成真实的小女人,学生的思维在矛盾碰撞中激起绚烂的火花。深圳市赵志祥执教《兔子与庄子》,绘本和文言巧妙嫁接,引导学生“玩”中学文“玩”出趣味,注重在教学中给学生的思维、表达等自主活动预留空白和时间,安排两次动笔写小片段,一次是简要记录兔子的故事,一次是展开想象续写庄子的话,教师分别出示两个锦囊妙计,帮助学生进行语言的建构和语言的运用。
总之,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抓住了朗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抓住了情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抓住了思维,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价值。
(编辑:李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