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胃肠道疾病患者46例,并分析通过手术治疗该病的患者情况。结果:经过精心护理,病患在出院时,恢复健康。结论:注意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护理,有利于病患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胃肠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114-01
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常因为创伤、感染和手术而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蛋白质分解增加而合成减少,机体存在过度的炎性反应,如不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和代谢调理,常导致营养不良。现已证实,营养不良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营养支持提高了外科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因此,围手术期的营养补给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与水、电解质的处理并行。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胃肠道疾病患者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最大年龄54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34.2岁。
2一般患者营养护理方法
营养支持的方法有两种,即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PN费用较高,需要一定的知识、技术和条件,某些方面不符合生理需求,且并发症也较多。EN费用较低廉,技术要求相对简单,营养成分比较全面;更重要的是,人们逐渐认识到,胃肠道不仅具有消化、吸收功能,而且具有免疫防御功能,是人体的第三屏障,EN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防止细菌和毒素的异位。术前PN时间长短取决于病种、营养不良程度及手术是否紧急。术前一般为7~14d,时间过短达不到营养支持的效果。术前营养支持是否有效,应根据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来判断。机体在术后先有应激性分解代谢过程,其后进入合成代谢期。在术后短暂的3~5d内,全肠外营养(TPN)虽有节省机体蛋白质的作用,但纠正负氮平衡的效果并不显著。大多数学者认为,术后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后即可开始营养支持,早期应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为主或称为代谢支持,等度过应激反应期后,则以营养支持为主,维持机体正氮平衡。因此,术后病程长(>7d)、营养丢失严重(如瘘、十二指肠或胰腺周围脓肿等)的病人,如无法直接进入病变下方空肠的EN途径,应采用TPN以改善。
术后TPN的普遍指征是EN途径无法应用,同时存在下列几种情况:①术前已经接受TPN者;②大手术前已经存在重度营养不良而术前未给予营养支持者;③手术本身或并发症等原因造成患者术后不能通过消化道获得正常营养超过l周者;④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如感染、急性呼吸功能或肾功能衰竭、术后瘘或胰腺炎等。
3特殊患者营养护理方法
部分围手术期病人,由于存在各种特殊情况,难以采用常规营养治疗的原则,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特殊处理。
3.1肥胖病人的围手术期营养:术前应用"蛋白质节省疗法",即从周围静脉输注不含葡萄糖和脂肪乳剂的等渗氨基酸溶液(其中包括电解质、维生素等),使机体以游离脂肪酸、甘油和酮体的形式动员自身的内源性存脂(体脂),这不仅满足了病人的能量需要,同时也节省了机体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的消耗,可减轻肥胖,有利于机体的康复。但肝肾衰竭或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使用该法时应特别慎重。
3.2有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营养:对有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营养支持或治疗,尚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来制订合理的营养方案。(1)肾功能衰竭 适用于肾功能衰竭的营养配方应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和组氨酸、各种维生素和充足的热量,几乎不含电解质。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应为正常成人最低需要量的1倍以上,总热量的50%以上宜由脂肪乳剂提供。这种配方可以减少需要透析的次数。(2)肝功能衰竭 适合肝功能衰竭的营养液应富含支链氨基酸,少含或不含芳香族氨基酸与蛋氨酸,并提供充分的热量,以利于改善分解代谢状态、加强营养、加速血浆氨基酸谱的恢复,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和促进肝功能的恢复。(3)胃肠道功能衰竭 应首先选择TPN途径供给营养,随疾病的好转和控制,再逐步过渡到EN,即TPN→EN+PN→EN的方式。并须先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直至软食或普食。进食时应采用少食多餐的供给方式,营养素的摄入必须充足而且合理。
总的来说,围手术期营养的发展显示出如下趋势:①临床营养向EN方式转化,包括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②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结构合理,即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配方;③利用营养物质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不单纯是营养作用;④应用生长激素增加营养物质的利用;⑤预防性营养支持,即手术前开始营养支持;⑥营养支持与免疫调理并重。虽然EN的应用日趋广泛,但PN与EN并不相互排斥,而是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合理的组合更有利于病人。
参考文献
[1]勒雅洁,胃肠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J],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0(07).
[2]王磊,周亚楠等,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7(01).
观察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遵医嘱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研究中26例食道癌患者经过术前的医患心理沟通、健康饮食指导以及术后生命体征的严格检测、科学的引流管理、康复指导等多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周密的护理之后均得到很好恢复,顺利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薛慧生,程苏玲.健康教育在开胸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0,15(4):289-290.
[2]江宾,赵素兰.经左胸切除食管癌术后协助咳嗽方法的改进.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25.
[3]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1-102.
[4]韩顺玲,白景芝.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的饮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12-13.
[5]朱阿珺.老年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2):2861~2862.
关键词:胃肠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114-01
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常因为创伤、感染和手术而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蛋白质分解增加而合成减少,机体存在过度的炎性反应,如不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和代谢调理,常导致营养不良。现已证实,营养不良与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营养支持提高了外科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因此,围手术期的营养补给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与水、电解质的处理并行。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胃肠道疾病患者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最大年龄54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34.2岁。
2一般患者营养护理方法
营养支持的方法有两种,即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PN费用较高,需要一定的知识、技术和条件,某些方面不符合生理需求,且并发症也较多。EN费用较低廉,技术要求相对简单,营养成分比较全面;更重要的是,人们逐渐认识到,胃肠道不仅具有消化、吸收功能,而且具有免疫防御功能,是人体的第三屏障,EN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防止细菌和毒素的异位。术前PN时间长短取决于病种、营养不良程度及手术是否紧急。术前一般为7~14d,时间过短达不到营养支持的效果。术前营养支持是否有效,应根据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来判断。机体在术后先有应激性分解代谢过程,其后进入合成代谢期。在术后短暂的3~5d内,全肠外营养(TPN)虽有节省机体蛋白质的作用,但纠正负氮平衡的效果并不显著。大多数学者认为,术后待患者呼吸、循环稳定后即可开始营养支持,早期应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为主或称为代谢支持,等度过应激反应期后,则以营养支持为主,维持机体正氮平衡。因此,术后病程长(>7d)、营养丢失严重(如瘘、十二指肠或胰腺周围脓肿等)的病人,如无法直接进入病变下方空肠的EN途径,应采用TPN以改善。
术后TPN的普遍指征是EN途径无法应用,同时存在下列几种情况:①术前已经接受TPN者;②大手术前已经存在重度营养不良而术前未给予营养支持者;③手术本身或并发症等原因造成患者术后不能通过消化道获得正常营养超过l周者;④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如感染、急性呼吸功能或肾功能衰竭、术后瘘或胰腺炎等。
3特殊患者营养护理方法
部分围手术期病人,由于存在各种特殊情况,难以采用常规营养治疗的原则,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特殊处理。
3.1肥胖病人的围手术期营养:术前应用"蛋白质节省疗法",即从周围静脉输注不含葡萄糖和脂肪乳剂的等渗氨基酸溶液(其中包括电解质、维生素等),使机体以游离脂肪酸、甘油和酮体的形式动员自身的内源性存脂(体脂),这不仅满足了病人的能量需要,同时也节省了机体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的消耗,可减轻肥胖,有利于机体的康复。但肝肾衰竭或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使用该法时应特别慎重。
3.2有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营养:对有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营养支持或治疗,尚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来制订合理的营养方案。(1)肾功能衰竭 适用于肾功能衰竭的营养配方应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和组氨酸、各种维生素和充足的热量,几乎不含电解质。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应为正常成人最低需要量的1倍以上,总热量的50%以上宜由脂肪乳剂提供。这种配方可以减少需要透析的次数。(2)肝功能衰竭 适合肝功能衰竭的营养液应富含支链氨基酸,少含或不含芳香族氨基酸与蛋氨酸,并提供充分的热量,以利于改善分解代谢状态、加强营养、加速血浆氨基酸谱的恢复,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和促进肝功能的恢复。(3)胃肠道功能衰竭 应首先选择TPN途径供给营养,随疾病的好转和控制,再逐步过渡到EN,即TPN→EN+PN→EN的方式。并须先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直至软食或普食。进食时应采用少食多餐的供给方式,营养素的摄入必须充足而且合理。
总的来说,围手术期营养的发展显示出如下趋势:①临床营养向EN方式转化,包括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②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结构合理,即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配方;③利用营养物质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不单纯是营养作用;④应用生长激素增加营养物质的利用;⑤预防性营养支持,即手术前开始营养支持;⑥营养支持与免疫调理并重。虽然EN的应用日趋广泛,但PN与EN并不相互排斥,而是有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合理的组合更有利于病人。
参考文献
[1]勒雅洁,胃肠道疾病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J],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0(07).
[2]王磊,周亚楠等,不同途径营养支持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7(01).
观察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遵医嘱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组研究中26例食道癌患者经过术前的医患心理沟通、健康饮食指导以及术后生命体征的严格检测、科学的引流管理、康复指导等多种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周密的护理之后均得到很好恢复,顺利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薛慧生,程苏玲.健康教育在开胸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0,15(4):289-290.
[2]江宾,赵素兰.经左胸切除食管癌术后协助咳嗽方法的改进.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2):25.
[3]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1-102.
[4]韩顺玲,白景芝.内镜下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的饮食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12-13.
[5]朱阿珺.老年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2):2861~2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