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对港食的偏爱,多过其他的食物。广东人的食物以多元化闻名,姑且不说那些奇珍野味,各种菜色就算再平凡也能煮出新意。香港以广东人居多,港食理所当然就是以广东菜为骨干,加上其他各菜色如潮州菜、还有中西餐点的融合交汇下,成了百花齐放的港食。
在我的定义来看,最具代表性的港食就是菠萝油、车仔面、点心和鸡蛋仔。
先来谈谈我最爱的菠萝油。
在介绍菠萝油之前,要先说说菠萝包。菠萝包其实就是一种面包,外层因为铺上砂糖、蛋、猪油等,烘焙出来后又脆又香。也因为外层块状表面看起来很像菠萝,所以就叫菠萝包。而菠萝油的做法,就是在仍是温热的菠萝包里面,夹上一块冰冷的牛油块。所以,在吃着温热的菠萝包同时,又有冰冷的牛油在刺激你的味蕾,这绝对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另外,有一种港食是我一直都想吃的,那就是车仔面。
车仔面又叫做嗱喳面,是香港人的一种廉价面食。当年人民贫苦,进食纯粹就只为了填饱肚子。所以,香港许多的穷人区,都慢慢出现了贩卖廉价面食的小档,成了当地的一大特色。除了聚集在一起的大排档,也有一些流动小贩会以木头车方式讨生活。这些木头制成的小档,备有轮子方便小贩流动。所以人们就把这些面食叫做木头车面,或者叫车仔面。另外,因为环境和卫生的问题,也有人把这种面称为嗱喳面,就是肮脏面的意思,其实也有对底下阶层的一些贬意。
我第一次听过嗱喳面这名词就是因为周星驰的电影《食神》。电影里面莫文蔚卖的面食就叫嗱喳面。我这个标准的周星驰迷,到了香港,当然要朝圣一番,试一试最地道的嗱喳面。
所以我就到距我住宿不太远的油麻地去逛逛。
油麻地有好多地方逛,我就这样在庙街乱走乱窜。可是,好像都没看到有木头车卖的车仔面。最后,我终于在一条不知什么名字的街道,看到了写着车仔面的大招牌。奇怪的是,这车仔面并不是由木头车或铝制流动摊子贩卖,而是在店铺里面。车仔面不用车仔,却在店铺内,那有点名不副实了,不能叫车仔面了,应该叫店铺面。看来那种木头车已经被时代淘汰了,如今,在餐厅都能吃到车仔面,而现代人在讲求卫生和方便的情况下,哪还会去寻找这些古早味呢?
算了,都只是个名字,好不好吃才是关键。
店铺里还是保留了有“煮食格”的木头摊子,一边是盛放滚水的煮面格,另外就是摆放鱼蛋、牛丸、猪皮、猪红、萝卜等配料的格子。
店铺里的顾客满座,想要搭枱都找不到一个空置的凳子,看来我只好打包回酒店吃了。我点了一盒黄面条的嗱喳面,然后看着老板手舞足蹈式地烹煮着。付了钱,我找了一个街角,靠着墙就吃起嗱喳面来了。看着一盒铺满了猪皮、猪红、白萝卜、鱼蛋和猪肠的嗱喳面,突然想起《食神》的画面,很想扒开猪肠看看有没有屎。可是,我还是忍住了,避免吃不下去。
其实味道并没什么特别,可是我却能体验到,对当时那些穷苦人家来说,这么丰富的一碗面,已经是最温饱、天下最好的美食了。
我爱港食,当然不只是港食煮炒或港式熟食,还有港式点心。我去了全港一家获得“米奇林一星”荣誉的点心店,点了几种点心,有虾饺、蟹粉烧麦、糯米鸡、叉烧包、叉烧肠粉和萝卜糕。其中,虾饺和叉烧包这两种点心,让我至今无法忘怀。
先说说虾饺。好吃的虾饺不容易找,除了外皮的厚度之外,虾必须非常新鲜。放入口后,还未咬破,舌头已经感觉到了虾的鲜味。当虾饺的外皮破裂后,鲜虾随着牙齿的咀嚼所溢出的完美味道,让我完全地陶醉在其中。
另外,叉烧包也是让我难忘的美味。它与普通的叉烧包不一样,外皮松酥,咬下去后面层慢慢地撕裂开,中间的叉烧馅就溢到我口中,的确是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港式的街边小吃也别有风味。
鸡蛋仔是香港的一种传统小吃。据说以前杂货店老板为了不浪费破裂的蛋,就将这些蛋加入面粉、牛油等配料弄成浆状,再经倒模烘烤,而形成了小鸡蛋形状的小吃。由于成本不高,难度不大,所以慢慢风行,最后大受欢迎。
如今,店家已不再用炭火烤,改为电炉,更增设不同口味,以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我去的这家小吃店铺,就是以电炉烘烤鸡蛋仔的。这些金黄色的鸡蛋仔是整片一起卖的,所以塞在纸袋里,看起来份量很大。我付钱后马上拔了一小块放在口里,由于是刚出炉,差点被烫着。蛋在奶的衬托下,经过烘烤,香气四溢,未入口已经满足了嗅觉。
在我的定义来看,最具代表性的港食就是菠萝油、车仔面、点心和鸡蛋仔。
先来谈谈我最爱的菠萝油。
在介绍菠萝油之前,要先说说菠萝包。菠萝包其实就是一种面包,外层因为铺上砂糖、蛋、猪油等,烘焙出来后又脆又香。也因为外层块状表面看起来很像菠萝,所以就叫菠萝包。而菠萝油的做法,就是在仍是温热的菠萝包里面,夹上一块冰冷的牛油块。所以,在吃着温热的菠萝包同时,又有冰冷的牛油在刺激你的味蕾,这绝对是一件很享受的事。
另外,有一种港食是我一直都想吃的,那就是车仔面。
车仔面又叫做嗱喳面,是香港人的一种廉价面食。当年人民贫苦,进食纯粹就只为了填饱肚子。所以,香港许多的穷人区,都慢慢出现了贩卖廉价面食的小档,成了当地的一大特色。除了聚集在一起的大排档,也有一些流动小贩会以木头车方式讨生活。这些木头制成的小档,备有轮子方便小贩流动。所以人们就把这些面食叫做木头车面,或者叫车仔面。另外,因为环境和卫生的问题,也有人把这种面称为嗱喳面,就是肮脏面的意思,其实也有对底下阶层的一些贬意。
我第一次听过嗱喳面这名词就是因为周星驰的电影《食神》。电影里面莫文蔚卖的面食就叫嗱喳面。我这个标准的周星驰迷,到了香港,当然要朝圣一番,试一试最地道的嗱喳面。
所以我就到距我住宿不太远的油麻地去逛逛。
油麻地有好多地方逛,我就这样在庙街乱走乱窜。可是,好像都没看到有木头车卖的车仔面。最后,我终于在一条不知什么名字的街道,看到了写着车仔面的大招牌。奇怪的是,这车仔面并不是由木头车或铝制流动摊子贩卖,而是在店铺里面。车仔面不用车仔,却在店铺内,那有点名不副实了,不能叫车仔面了,应该叫店铺面。看来那种木头车已经被时代淘汰了,如今,在餐厅都能吃到车仔面,而现代人在讲求卫生和方便的情况下,哪还会去寻找这些古早味呢?
算了,都只是个名字,好不好吃才是关键。
店铺里还是保留了有“煮食格”的木头摊子,一边是盛放滚水的煮面格,另外就是摆放鱼蛋、牛丸、猪皮、猪红、萝卜等配料的格子。
店铺里的顾客满座,想要搭枱都找不到一个空置的凳子,看来我只好打包回酒店吃了。我点了一盒黄面条的嗱喳面,然后看着老板手舞足蹈式地烹煮着。付了钱,我找了一个街角,靠着墙就吃起嗱喳面来了。看着一盒铺满了猪皮、猪红、白萝卜、鱼蛋和猪肠的嗱喳面,突然想起《食神》的画面,很想扒开猪肠看看有没有屎。可是,我还是忍住了,避免吃不下去。
其实味道并没什么特别,可是我却能体验到,对当时那些穷苦人家来说,这么丰富的一碗面,已经是最温饱、天下最好的美食了。
我爱港食,当然不只是港食煮炒或港式熟食,还有港式点心。我去了全港一家获得“米奇林一星”荣誉的点心店,点了几种点心,有虾饺、蟹粉烧麦、糯米鸡、叉烧包、叉烧肠粉和萝卜糕。其中,虾饺和叉烧包这两种点心,让我至今无法忘怀。
先说说虾饺。好吃的虾饺不容易找,除了外皮的厚度之外,虾必须非常新鲜。放入口后,还未咬破,舌头已经感觉到了虾的鲜味。当虾饺的外皮破裂后,鲜虾随着牙齿的咀嚼所溢出的完美味道,让我完全地陶醉在其中。
另外,叉烧包也是让我难忘的美味。它与普通的叉烧包不一样,外皮松酥,咬下去后面层慢慢地撕裂开,中间的叉烧馅就溢到我口中,的确是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港式的街边小吃也别有风味。
鸡蛋仔是香港的一种传统小吃。据说以前杂货店老板为了不浪费破裂的蛋,就将这些蛋加入面粉、牛油等配料弄成浆状,再经倒模烘烤,而形成了小鸡蛋形状的小吃。由于成本不高,难度不大,所以慢慢风行,最后大受欢迎。
如今,店家已不再用炭火烤,改为电炉,更增设不同口味,以迎合年轻人的口味。我去的这家小吃店铺,就是以电炉烘烤鸡蛋仔的。这些金黄色的鸡蛋仔是整片一起卖的,所以塞在纸袋里,看起来份量很大。我付钱后马上拔了一小块放在口里,由于是刚出炉,差点被烫着。蛋在奶的衬托下,经过烘烤,香气四溢,未入口已经满足了嗅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