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巧讲题教学两得益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ie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考试是一种重要的阶段性检测方式,也是作为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检验标准。考试结束后通过对试卷的讲评有利于学生知识要点的掌握,也有利于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总结。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对于初中历史试卷的讲评做出总结,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初中历史;试卷讲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0-095-1
  阶段性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的常用方式,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直接途径。教师抓住机遇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解工作,促进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實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一、准备工作
  在试题的选择上,要求教师做好把关者,在试题的解析和评价阶段前期,应当及时完成备课工作。教师必须对于试卷的难度系数和区分度进行有力地评估。引导学生揣摩命题人的出题意图,为学生在做题策略和知识点的复习上面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导向。
  备课方面,试题讲解的备课与课堂教学的备课应当做出明显的区分,从学生的实际考试出发抓住主要矛盾,从而提高试题讲解课的效果。
  例如在初中历史九年级第一单元的阶段性测评中,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虽然具有革命的相同背景和推动力量,但是在革命的领导者、性质和目的方面均有所不同,教师针对学生易混淆的要点,进行针对性地备课,在讲解的过程中,结合试卷中所提到的历史情境,突出两者的区别,学生对于十月革命的意义这个问题也能够触类旁通,进而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历史课堂教学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模式以及教师讲解法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课时不足和课程内容繁多的矛盾,但是缺少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拥有先进教学理念的历史教师而言,试题的讲解历程中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将客观的教学规律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整体结合,屏幕展示学生的失分点,例如对于一些区分度很大的历史试题,比如八年级历史试卷改革开放的背景评析,学生对于该段历史事件的记忆模糊,同时,该阶段国家以及国际客观复杂的情况加大了此类试题的难度。学生可以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道路进行预测,并展开合理的联想,引导学生形成历史的感知,出现知识盲点如何用逻辑推理正确完成该类试题,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让这种推理经得起理性的辩驳和逻辑的推敲。
  三、讲评技巧
  1.分类思维
  教师在历史试题的讲解过程中,不应局限于试题答案的简单陈述以及题目的模糊阅读,采取不同的标准对于试题进行汇总,例如知识记忆题、背景推理题、意义分析题、人物评价题、史观论证题,从而学生能够及时把握体中蕴含的知识点。按解题方法分类,用排除法、限定法、推断法来解题,对于主观题和客观题采用不同的思维路径。
  按错误类型进行排序,比如理解错误、思维定势、粗心大意的心态所导致的错误。有的学生考试成绩并不能与平时学习能力成正比,这种实例也不计其数。考试心态的调节至关重要。学生不识历史题的“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积极长善救失,在学生在自己的世界里迷茫而不能“自拔”时,做好历史老师的本职工作,并积极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点播。采用变式类的试题新解,一方学生在同类问题上再次出现错误。
  下面我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判断世界的新发明,这是一道结合历史时间点运用分析的试题。众所周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是蒸汽技术,而第二次则是电力技术。从两次革命的根本不同出发,运用排除法,即使学生对于历史事件没有完全的掌握也能够轻松拿到高分,有利的减少了学生因为不熟悉知识点,最后错的一塌糊涂的情况,在此基础上避免学习与做题的恶性循环。
  2.讲评素养
  学校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的途径,教师作为传播知识的重要主体,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胜于言传。比如历史教师在试题讲解的过程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的成绩要成熟淡定,培养广阔的胸怀,对于各个分数段的学生要一视同仁。
  四、强化学生之间沟通意识
  历史教师在试题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之间的鼓励和支持,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和辩论,有利于知识的巩固,通过小组讨论代表发言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要进行答疑解惑,以此让知识深入学生的心中。教师通过小组学习的创新模式,促进学生课后交流。例如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曾经并没有对历史表现突出的天分,他曾经在文献中记录到:在学习过程中,历史问题的讨论激发了他对于历史浓厚的兴趣,并使自己走上一条历史研究的康庄大道。
  五、结语
  历史试卷、试题的讲解和评析能够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点,掌握历史学习的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正确的世界观的养成,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教学进步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历史教师从促进自主学习、运用技巧讲解和培养讨论意识出发,一定会迎来历史教学的全新格局,实现历史教学的新进步。
  [参考文献]
  [1]李良见.论初中历史试题讲评[J].教育界,2016,8.
  [2]陈笑.浅析初中历史的试卷讲解[J].中学教学参考,2016,5.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备能力。其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涵,即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培育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教学手段,本文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和研究,希望对初中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
摘要:在新时期教育环境下,核心素养作为主导教学理念,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领域,发挥的作用十分显著。作为任课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时,需要考虑到核心素养教学要求,对课堂教学形态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全面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展开有效分析。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核心素养;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
摘要: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在对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掌握等位基因的概念;二是要对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作具体分析。  关键词: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68-2  近几年高考试卷中经常考到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分析,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于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愈加重视,学前教育也成为职业院校的一门重要学科。而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沟通桥梁,自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比较薄弱,面对这样的状况,就需要教师采取一些手段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幼师行业的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学前教育;英语口语;培
摘 要:写作是人向内自省和向外表达的重要方式,遗憾的是,在写作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少学生会有畏难情绪,无法完成一篇结构完整、语气连贯、逻辑通顺的文章。作为中国传统教育形式之一的书院制以其丰富的写作教学经验给予了现代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源源不断的灵感,对推进新课程改革有着启发意义。  关键词:书院制;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
摘 要:为了彰显学校特色,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我校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以整合的方式开展数学校本化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通过融合校园环境,开展校节活动,组织社团活动,实施综合实践,研究特色项目,培育学生数学智慧,寻求数学文化特有的魅力。  关键词:学生需求;校本化实施;符合;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003-2  学校是课程
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项基本能力。英语阅读不仅能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语法基础、文化常识和词汇量及词义辨析能力。在阅读理解题目中,有些选项相近却不相同,考生常常因为不能区分这些选项的差别而失分。还有些因不了解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而理解错误。可见牢固的基础知识是做好阅读理解不可或缺的因素。笔者就如何提高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做以下总结阐述。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也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  中图分
摘 要:美术鉴赏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因此,如何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成为了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共同探究的重要课题,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进行了几点方法探析。  关键词:情感;能力;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要:目前,小学阶段所接触的音乐多以大调为主,学生对于大小调的区分相对欠缺,随着学段的不断增高,越来越多的音乐基础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律动中感受到音乐情感变化,达到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步入初中后,才能更加轻松地将音乐术语加以运用。  关键词:关系;大小调色彩分辨;体验;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