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语言表达得体”,就是指根据语境使用语言,也就是根据交际的外部语境(指各种情境条件)和内部语境(指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语句表情达意。这个考点的考查形式除了改错等指向明确的考题外,其他如拟写串台词、广告词、颁奖辞,仿句,续写和作文等题目都暗含了对“语言表达得体”的考查。比如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23题要求填审稿单,虽然题目没有明确提出“语言表达得体”的要求,但答题时必须切合材料所提供的语境和“执行主编”的身份,考查的重点恰恰就是“语言表达得体”。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应该注意:
一、 关注语境
1. 看准对象,用好谦敬词语
敬辞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称自己。如果不看对象胡乱使用,就会闹笑话。如“鼎力支持”常用于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如果用于“你要干一番事业,我一定鼎力支持”,就不得体。再比如“绵薄之力”是谦辞,如果用于“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也不得体。
如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第19题:
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上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中有幸接受采访,我们对此表示感谢。
解析: 本题的多处错误都与谦辞、敬辞的使用不当有关。解题时,要根据使用对象来判断谦敬词语是否妥当。“家父”是谦辞,只能指称自己的父亲,此处应改为“令尊”或“您父亲”;“犬子”是谦辞,只能指称自己的儿子,此处应改为“儿子”;“有幸”是谦辞,表示对接受别人提供的机会感到很幸运,此处应改为“应邀”;“小有名气”用于“作品广为流传”的“著名作家”也不妥,应改为“很有影响”。
2. 弄清文体,确定语体特点
语体,通常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口头语体简明、通俗、易懂,多用方言俚语,一般用于生活化较浓的文章体式中;书面语体典雅、简洁、庄重,所用文言词语较多,常用于比较郑重的法律、公务文本。同一语境中,语体应保持一致。
如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18题:
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四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6月7日
解析: 由题干可知是“便条”,故应将语体定位为口语。此外,便条中已经有“病了”等极具口语色彩的词语,再混进文绉绉的书面语,也显得不伦不类。从答题情况看,同学们大多由于把握不准这一点而误答。比如将“惊悉”改为“痛悉”“忽闻”;将“阁下”改为“足下”“前辈”;将“造访”改为“拜访”“慰问”;将“馈赠”改为“惠赠”“赠予”,等等。修改之后仍然是书面语体,仍然不得体。
参考答案: ①惊悉—听说;②阁下—您;③造访—看望;④馈赠—送上。
3. 搞清场合,确立语言风格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同的场合,对语言风格的要求也不同。正式场合要求庄重、规范,日常场合要求自然、灵活。如果在正式场合随意说笑,在日常生活中咬文嚼字,就极不合时宜。
如2006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第18题:
今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到福建祭祖,请你以福建学子的身份写一段真切自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辞。(不得出现与考生真实身份有关的人名、市县名及山水地理名等信息;不超过60字)
解析: 欢迎仪式是正式场合,连战又是回乡祭祖,说话时就应庄重、严肃,不得随意说笑。
参考答案: 尊敬的连战先生,我们福建学子热烈欢迎您回乡祭祖,愿您“寻根之旅”顺利、圆满和愉快,期盼您和家人常回家看看。
4. 明确目的,选好表达方式
语言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目的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有的放矢,才算得上“得体”。
如2007年高考语文四川卷第20题:
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1) 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2)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嘻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解析: 题干明确告诉我们,要“反驳其错误言论”,而不是正面教育、引导,表达时就应观点鲜明,针锋相对,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错误所在,切不可模棱两可,不痛不痒。如果答成“不随地吐痰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文明准则,为了他人,也为了你自己的身体健康,请不要随地吐痰”,在这里就算不上“得体”。
参考答案: (1) ①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②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
(2) ①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 ②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
二、 把握分寸
1. 恰当称谓,把握礼貌分寸
看对象,讲礼貌,是语言得体的基本要求。但这并不是说对别人越客气越好,自己越谦卑越好。“得体”,就应把握分寸,恰如其分。如果称爷爷为“阁下”“足下”,不但显不出尊重,反而生分、见外。如果某著名作家的儿子接受采访时说“我是他老人家的犬子”,也显得别扭。再如,称呼国外的观光游客为“女士们先生们”,很得体;而对前来交流的外国中小学生也称“女士们先生们”,就不妥当了。
2. 准确用词,把握表意分寸
用词准确是语言得体的保证。要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词句表情达意,既不要夸大其词,也不要矫情尖刻,让人觉得不诚恳。比如,明明是“作品广为流传”的“著名作家”,却只说他“小有名气”就显不出诚意。某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校长介绍时说:“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这样的用语脱离实际,是过头话,也是不得体的。
3. 语气合度,把握情感分寸
要使语言表达得体,必须注意说话的语气,掌握情感分寸。既不能居高临下,威压恫吓;也不必卑躬屈膝,低声下气。不卑不亢,以诚待人最好。
如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第17题:
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如果你是该校的志愿者,发现游客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留言,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每句不超过30字。
(1) 对同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年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题时,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对象,掌握分寸,采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劝阻。对同龄人,要平等相待,最好把自己也摆进去,造成感同身受的效果,以引起对方共鸣。对年长者,必须运用礼貌用语,以示尊重;语气要适度谦卑,以情动人。
参考答案: (1) 我们都是祖国的接班人,让我们共同保护好祖国的文化遗产。
(2) 您是我们的长辈,请您为我们做好榜样,保护好祖国的文化遗产。
解答此类题目,一般应该注意:
一、 关注语境
1. 看准对象,用好谦敬词语
敬辞只能用于称对方,而谦辞只能用于称自己。如果不看对象胡乱使用,就会闹笑话。如“鼎力支持”常用于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如果用于“你要干一番事业,我一定鼎力支持”,就不得体。再比如“绵薄之力”是谦辞,如果用于“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也不得体。
如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Ⅱ第19题:
下面是一位记者对接受采访的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上进行修改。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小有名气。我上中学的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作品,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中有幸接受采访,我们对此表示感谢。
解析: 本题的多处错误都与谦辞、敬辞的使用不当有关。解题时,要根据使用对象来判断谦敬词语是否妥当。“家父”是谦辞,只能指称自己的父亲,此处应改为“令尊”或“您父亲”;“犬子”是谦辞,只能指称自己的儿子,此处应改为“儿子”;“有幸”是谦辞,表示对接受别人提供的机会感到很幸运,此处应改为“应邀”;“小有名气”用于“作品广为流传”的“著名作家”也不妥,应改为“很有影响”。
2. 弄清文体,确定语体特点
语体,通常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口头语体简明、通俗、易懂,多用方言俚语,一般用于生活化较浓的文章体式中;书面语体典雅、简洁、庄重,所用文言词语较多,常用于比较郑重的法律、公务文本。同一语境中,语体应保持一致。
如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第18题:
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四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6月7日
解析: 由题干可知是“便条”,故应将语体定位为口语。此外,便条中已经有“病了”等极具口语色彩的词语,再混进文绉绉的书面语,也显得不伦不类。从答题情况看,同学们大多由于把握不准这一点而误答。比如将“惊悉”改为“痛悉”“忽闻”;将“阁下”改为“足下”“前辈”;将“造访”改为“拜访”“慰问”;将“馈赠”改为“惠赠”“赠予”,等等。修改之后仍然是书面语体,仍然不得体。
参考答案: ①惊悉—听说;②阁下—您;③造访—看望;④馈赠—送上。
3. 搞清场合,确立语言风格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同的场合,对语言风格的要求也不同。正式场合要求庄重、规范,日常场合要求自然、灵活。如果在正式场合随意说笑,在日常生活中咬文嚼字,就极不合时宜。
如2006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第18题:
今年4月,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回到福建祭祖,请你以福建学子的身份写一段真切自然,简洁得体的欢迎辞。(不得出现与考生真实身份有关的人名、市县名及山水地理名等信息;不超过60字)
解析: 欢迎仪式是正式场合,连战又是回乡祭祖,说话时就应庄重、严肃,不得随意说笑。
参考答案: 尊敬的连战先生,我们福建学子热烈欢迎您回乡祭祖,愿您“寻根之旅”顺利、圆满和愉快,期盼您和家人常回家看看。
4. 明确目的,选好表达方式
语言表达应有明确的目的,目的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方式。根据表达目的选用合理的表达方式,有的放矢,才算得上“得体”。
如2007年高考语文四川卷第20题:
下面有两个口语交际的情景,请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反驳其错误言论。
(1) 有人随地吐痰,别人批评他:“随地吐痰不卫生。”他貌似有理地说:“有痰不吐更不卫生。”
(2) 有人上公交车不排队,往前挤。别人批评他:“不要挤嘛,讲一点儿社会公德。”他嘻皮笑脸地回答:“我这是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一要有钻劲,二要有挤劲。”
解析: 题干明确告诉我们,要“反驳其错误言论”,而不是正面教育、引导,表达时就应观点鲜明,针锋相对,一针见血地指出其错误所在,切不可模棱两可,不痛不痒。如果答成“不随地吐痰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文明准则,为了他人,也为了你自己的身体健康,请不要随地吐痰”,在这里就算不上“得体”。
参考答案: (1) ①是的,有痰不吐不卫生,但那只是你个人的卫生,你不能为了个人卫生而影响公共卫生!②痰,当然应该吐,但不要吐在影响公共卫生的地方!
(2) ①人家雷锋挤的是时间,钻的是技术;而你挤的是车子,钻的是空子! ②请你把挤劲、钻劲用在学习和工作上,不要用它来损人利己!
二、 把握分寸
1. 恰当称谓,把握礼貌分寸
看对象,讲礼貌,是语言得体的基本要求。但这并不是说对别人越客气越好,自己越谦卑越好。“得体”,就应把握分寸,恰如其分。如果称爷爷为“阁下”“足下”,不但显不出尊重,反而生分、见外。如果某著名作家的儿子接受采访时说“我是他老人家的犬子”,也显得别扭。再如,称呼国外的观光游客为“女士们先生们”,很得体;而对前来交流的外国中小学生也称“女士们先生们”,就不妥当了。
2. 准确用词,把握表意分寸
用词准确是语言得体的保证。要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词句表情达意,既不要夸大其词,也不要矫情尖刻,让人觉得不诚恳。比如,明明是“作品广为流传”的“著名作家”,却只说他“小有名气”就显不出诚意。某著名学者刘教授来校讲学,校长介绍时说:“刘教授是我校的校友,……去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既是他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的骄傲。”这样的用语脱离实际,是过头话,也是不得体的。
3. 语气合度,把握情感分寸
要使语言表达得体,必须注意说话的语气,掌握情感分寸。既不能居高临下,威压恫吓;也不必卑躬屈膝,低声下气。不卑不亢,以诚待人最好。
如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第17题:
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如果你是该校的志愿者,发现游客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留言,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每句不超过30字。
(1) 对同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年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题时,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对象,掌握分寸,采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劝阻。对同龄人,要平等相待,最好把自己也摆进去,造成感同身受的效果,以引起对方共鸣。对年长者,必须运用礼貌用语,以示尊重;语气要适度谦卑,以情动人。
参考答案: (1) 我们都是祖国的接班人,让我们共同保护好祖国的文化遗产。
(2) 您是我们的长辈,请您为我们做好榜样,保护好祖国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