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条是整个东方绘画艺术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更是东方艺术中的精髓在多年对于中国画与日本漫画的探索,对于两者之间的相似性以及背后东方艺术的传承关系,做出相对的列举和诠释。
关键词:线条;东方艺术;白描;日本漫画
一、线条的概念和重要性
线条之于绘画,线条是描绘事物的表现形式,造型表现的手法。线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画中的基础表现。在中国画最开始的阶段,线条就作为支撑各种事物形象的工具。南朝谢赫六法论里提出的骨法用笔,不仅是指用笔的艺术表现,还是对线条在绘画地位中的肯定。清人在《芥周学画片》论人物画法里的阐述,“盖画以骨格为主。骨干只需以笔墨写出,笔墨有神,则未设色之前,天然有一种应得之色,隐现于衣裳佩环之间,因而附之,自然深浅得宜,神采焕发”。东方艺术传统所崇尚的禅宗,赋予线条悠远的意境,东方绘画讲究意象,一向以线聚形,以形聚意,东方艺术的整体形式离不开线条。线条一直是绘画艺术中最为基本、并最富有变化的技法。所以说,线条可谓是东方绘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基础表现,又是东方绘画中的精髓之所在。
二、日本漫画的概念与漫画简史
日本是个全民动漫的国家,日本漫画在当代日本是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从禅画和浮世绘等日本传统绘画吸收了很多表现手法。形成了36种叙事模式。日本漫画从12世纪开始发展,平安时代鸟羽僧正觉犹(1053-1104)的《鸟兽人物戏画》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漫画作品。被日本政府列为四大国宝绘卷。这些画以拟人化的鸟兽为主题,清一色的墨线,流畅生动,运笔之妙无与伦比,将当时腐败的社会比作鸟兽,予以戏画化。1814年,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画家葛饰北斋厂做了漫画(manga)一词,用来只带他绘制的一种笔法随意,线条简练,突出人物主要特征,以神话,历史及日常生活为内容的组画。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后,二战之后,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父的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做出对连环漫画的改革,将电影中的各种分镜头表现手法带入漫画,赋予漫画电影般的动感和质感,带领日本漫画进入一个具有鲜明自我风格的全新时期。
三、中国绘画对日本的影响的历史与文化的传播
从飞鸟时代佛教开始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的各种绘画形式就开始传承中国美术的血脉。中国绘画确立了日本绘画样式和审美观念是毋庸置疑的。在隋唐时期,中国绘画中的线条艺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所谓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十余种技法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线描艺术的表现力,并一直为后人所沿用。日本遣唐使团所带回的大量唐绘使日本绘画工匠们学习中国绘画如饥似渴。现藏正仓院的同类屏风画《鸟羽立女图屏风》,如今鸟羽落尽,但因此而裸露出来的线条,反而使我们更清楚的辨认出作者当时作画的笔法线条。在唐朝,仕女图是一个极为常见并广受欢迎的绘画题材,以张萱、周昉二人的作品最为著名。因唐朝风俗喜欢丰腴体态的女子,故此二人笔下的贵妇、宫女、无一不体态丰满。将《鸟羽立女图屏风》与张、周二人所作的《挥扇侍女图》和《簪花仕女图》做一比较,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是一目了然的。
到了中国宋朝,水墨画的东传并产生广泛影响,与稍后禅宗传入日本有很大关系。当日本停派遣唐使团后,两国间僧侣的往来已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被称为“汉画”的宋元画作,是日本画僧学习中国绘画的主要对象。之后日本形成自己的绘画形态,最初的日本绘画形态叫“大和绘”,唐绘和大和绘不是指技法表现的风格差异,而是指绘画主题不同。换句话说,区分唐绘和大和绘的标准,是所谓“主题确定法”,根据绘画的主题判定作品的属性。大和绘的雏形与表现模式的建立,是日本画师通过对唐代绘画的模仿和学习,撷取其中某些适合表现日本人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因素,逐渐发展而成的。
而后日本绘画发展到了桃山时代,桃山时代是融合大和绘,把中国画风日本化的主要时期。织田信长入居京都,为了体现君临天下的地位开始大兴土木,在工商业开始兴盛以及各种外来文化非常活跃的背景下,建造了内部都有华丽辉煌的壁画装饰的城郭宫殿,地道的日本样式绘画在那时候完成,如障壁画和屏风。障壁画的兴起引出了大批杰出的艺术工作者,例如永德,狩野派,海北派和长谷川派。由于宋元水墨画的大量东传,各派创始人皆受了影响吸收了精粹,或学习某宋朝画家的技艺,或与高僧交往以了解中国文化,巧妙糅合了中国到障壁画中,创作出很多杰出的作品,使作品既墨色盎然、意境深远,又不失日本意味。桃山时代派生出后来的风俗画,以及由此引出的浮世绘,皆与中国绘画的影响有直接联系。
浮世绘诞生的时期是个权力者宣扬享乐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盛行浮华、享乐之风,从而使艺术风格手法发生转变。浮世绘分为版画和肉笔画,作画对象由美人绘、锦绘发展到役者绘表现了日本社会时局变迁与发展。浮世绘的线条、审美风格及绘画方式对日本漫画的影响是最大的。日本漫画表现了对日本文化思想的传播,从艺术审美来看,浮世绘在表现手法上为日本漫画奠定了基础。
四、白描线条与日本漫画线条之相似性的比较
日本漫画的线条的表现力虽不能及中国画,原因在于工具,表现对象,作画性质,但也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中国画中的白描是工笔画造型的基础,古人擅“以书入画”,书画同源的道理是的中国画的线条拥有更加深厚的内涵。古代人创造出“十八描”,把各种形式的描法发挥到淋漓尽致。中国画所用工具是柔软的毛笔,对于线条的抑扬顿挫,流畅婉转,有很好的表现力。日本漫画由于是以书籍形式呈现,其画面造型全是由线条勾勒,用具为蘸水笔,也能表现线条的强弱虚实。日本漫画讲究生动的画面取决于下笔的强弱,例如少女漫画,特别强调线条的柔美,比起单调的线条,有强有弱的线条更富有立体感和表现力。对于画不同的对象也有不同粗细的蘸水笔的区分,也可以按照对线条强弱的需要,用笔提按皆有变化。这点与中国画白描里面为了画不同粗细的线所探索的方法是一样的。
在表现对象上面,日本漫画的线条也有讲究。例如画古老陈旧的家具,画家会用手绘直线条来表现,由于是手绘,线条里带有的微微曲折不可避免,这正是表达了家具经岁月摩挲之沧桑陈旧感。如果是画现代建筑,就必须借用到尺子,画出笔直的线条,有利于表达现代感。在描绘人物造型上线条也有不同,画女子,线条必然柔美,相反画男子的时候线条就要相对粗硬,表现出男子的肌肉感和性格特征。画不同的衣服,根据衣物的质地不同,线条表现必有柔软,厚重,粗涩等的区别。中国白描也十分注重这些变化,铁线描,柳叶描和减笔描之类,恰恰是为了表现不同作画对象的不同特质,而创造出来的线描表现之法。
同时白描受到长久以来中国禅意的熏陶,在艺术风格上更加有悠远的意境。日本民族的审美风格不追求夸张明丽的美,可以追溯到日本民族文化渊源,从古代历史来说,日本属于亚洲文化圈,特别是与中国文化的渊源极深,在审美心理上具有中国古代审美气质,含蓄悠远,同时在长期文化积淀中累积了自己的独特审美情调,物哀情结,带有淡淡的哀愁与绝望。到了近代收到西方文化的洗礼,造成日本漫画是一门具有西方绘画技法和东方民族审美情趣的漫画艺术。日本漫画表现了对日本文化思想的传播,从艺术审美来看,日本传统文化艺术如浮世绘在表现手法上为日本漫画奠定了基础。
目前日本漫画虽然分化了多种风格和画体,这种文化的本质没有改变,东方艺术的整体形式离不开线条,依旧线条流畅细腻,画面唯美,人物形象丰满逼真,体现日本传承东方传统禅宗文化,崇尚自然,观念上存在潜在关系,日本漫画里依旧可以看出东方艺术的传统,可以看到如中国古画一样悠远的意境,反映出日本漫画与东方艺术文化的渊源。
参考文献:
[1]《动漫的历史》 周兰平 重庆出版社 2007年4月 第一版
[2]《日本绘画史》 戚印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2月 第一版
[3]《日本美术史》 青柳正规等 美术出版社 1991年10月15日 初版
[4]《齐藤千穗漫画学苑》 齐藤千穗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6年12月 第一版
关键词:线条;东方艺术;白描;日本漫画
一、线条的概念和重要性
线条之于绘画,线条是描绘事物的表现形式,造型表现的手法。线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画中的基础表现。在中国画最开始的阶段,线条就作为支撑各种事物形象的工具。南朝谢赫六法论里提出的骨法用笔,不仅是指用笔的艺术表现,还是对线条在绘画地位中的肯定。清人在《芥周学画片》论人物画法里的阐述,“盖画以骨格为主。骨干只需以笔墨写出,笔墨有神,则未设色之前,天然有一种应得之色,隐现于衣裳佩环之间,因而附之,自然深浅得宜,神采焕发”。东方艺术传统所崇尚的禅宗,赋予线条悠远的意境,东方绘画讲究意象,一向以线聚形,以形聚意,东方艺术的整体形式离不开线条。线条一直是绘画艺术中最为基本、并最富有变化的技法。所以说,线条可谓是东方绘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基础表现,又是东方绘画中的精髓之所在。
二、日本漫画的概念与漫画简史
日本是个全民动漫的国家,日本漫画在当代日本是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从禅画和浮世绘等日本传统绘画吸收了很多表现手法。形成了36种叙事模式。日本漫画从12世纪开始发展,平安时代鸟羽僧正觉犹(1053-1104)的《鸟兽人物戏画》被认为是日本最早的漫画作品。被日本政府列为四大国宝绘卷。这些画以拟人化的鸟兽为主题,清一色的墨线,流畅生动,运笔之妙无与伦比,将当时腐败的社会比作鸟兽,予以戏画化。1814年,日本江户时代著名画家葛饰北斋厂做了漫画(manga)一词,用来只带他绘制的一种笔法随意,线条简练,突出人物主要特征,以神话,历史及日常生活为内容的组画。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后,二战之后,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父的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做出对连环漫画的改革,将电影中的各种分镜头表现手法带入漫画,赋予漫画电影般的动感和质感,带领日本漫画进入一个具有鲜明自我风格的全新时期。
三、中国绘画对日本的影响的历史与文化的传播
从飞鸟时代佛教开始从中国传入日本,日本的各种绘画形式就开始传承中国美术的血脉。中国绘画确立了日本绘画样式和审美观念是毋庸置疑的。在隋唐时期,中国绘画中的线条艺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所谓铁线描、钉头鼠尾描等十余种技法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线描艺术的表现力,并一直为后人所沿用。日本遣唐使团所带回的大量唐绘使日本绘画工匠们学习中国绘画如饥似渴。现藏正仓院的同类屏风画《鸟羽立女图屏风》,如今鸟羽落尽,但因此而裸露出来的线条,反而使我们更清楚的辨认出作者当时作画的笔法线条。在唐朝,仕女图是一个极为常见并广受欢迎的绘画题材,以张萱、周昉二人的作品最为著名。因唐朝风俗喜欢丰腴体态的女子,故此二人笔下的贵妇、宫女、无一不体态丰满。将《鸟羽立女图屏风》与张、周二人所作的《挥扇侍女图》和《簪花仕女图》做一比较,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是一目了然的。
到了中国宋朝,水墨画的东传并产生广泛影响,与稍后禅宗传入日本有很大关系。当日本停派遣唐使团后,两国间僧侣的往来已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被称为“汉画”的宋元画作,是日本画僧学习中国绘画的主要对象。之后日本形成自己的绘画形态,最初的日本绘画形态叫“大和绘”,唐绘和大和绘不是指技法表现的风格差异,而是指绘画主题不同。换句话说,区分唐绘和大和绘的标准,是所谓“主题确定法”,根据绘画的主题判定作品的属性。大和绘的雏形与表现模式的建立,是日本画师通过对唐代绘画的模仿和学习,撷取其中某些适合表现日本人生活和审美情趣的因素,逐渐发展而成的。
而后日本绘画发展到了桃山时代,桃山时代是融合大和绘,把中国画风日本化的主要时期。织田信长入居京都,为了体现君临天下的地位开始大兴土木,在工商业开始兴盛以及各种外来文化非常活跃的背景下,建造了内部都有华丽辉煌的壁画装饰的城郭宫殿,地道的日本样式绘画在那时候完成,如障壁画和屏风。障壁画的兴起引出了大批杰出的艺术工作者,例如永德,狩野派,海北派和长谷川派。由于宋元水墨画的大量东传,各派创始人皆受了影响吸收了精粹,或学习某宋朝画家的技艺,或与高僧交往以了解中国文化,巧妙糅合了中国到障壁画中,创作出很多杰出的作品,使作品既墨色盎然、意境深远,又不失日本意味。桃山时代派生出后来的风俗画,以及由此引出的浮世绘,皆与中国绘画的影响有直接联系。
浮世绘诞生的时期是个权力者宣扬享乐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盛行浮华、享乐之风,从而使艺术风格手法发生转变。浮世绘分为版画和肉笔画,作画对象由美人绘、锦绘发展到役者绘表现了日本社会时局变迁与发展。浮世绘的线条、审美风格及绘画方式对日本漫画的影响是最大的。日本漫画表现了对日本文化思想的传播,从艺术审美来看,浮世绘在表现手法上为日本漫画奠定了基础。
四、白描线条与日本漫画线条之相似性的比较
日本漫画的线条的表现力虽不能及中国画,原因在于工具,表现对象,作画性质,但也是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中国画中的白描是工笔画造型的基础,古人擅“以书入画”,书画同源的道理是的中国画的线条拥有更加深厚的内涵。古代人创造出“十八描”,把各种形式的描法发挥到淋漓尽致。中国画所用工具是柔软的毛笔,对于线条的抑扬顿挫,流畅婉转,有很好的表现力。日本漫画由于是以书籍形式呈现,其画面造型全是由线条勾勒,用具为蘸水笔,也能表现线条的强弱虚实。日本漫画讲究生动的画面取决于下笔的强弱,例如少女漫画,特别强调线条的柔美,比起单调的线条,有强有弱的线条更富有立体感和表现力。对于画不同的对象也有不同粗细的蘸水笔的区分,也可以按照对线条强弱的需要,用笔提按皆有变化。这点与中国画白描里面为了画不同粗细的线所探索的方法是一样的。
在表现对象上面,日本漫画的线条也有讲究。例如画古老陈旧的家具,画家会用手绘直线条来表现,由于是手绘,线条里带有的微微曲折不可避免,这正是表达了家具经岁月摩挲之沧桑陈旧感。如果是画现代建筑,就必须借用到尺子,画出笔直的线条,有利于表达现代感。在描绘人物造型上线条也有不同,画女子,线条必然柔美,相反画男子的时候线条就要相对粗硬,表现出男子的肌肉感和性格特征。画不同的衣服,根据衣物的质地不同,线条表现必有柔软,厚重,粗涩等的区别。中国白描也十分注重这些变化,铁线描,柳叶描和减笔描之类,恰恰是为了表现不同作画对象的不同特质,而创造出来的线描表现之法。
同时白描受到长久以来中国禅意的熏陶,在艺术风格上更加有悠远的意境。日本民族的审美风格不追求夸张明丽的美,可以追溯到日本民族文化渊源,从古代历史来说,日本属于亚洲文化圈,特别是与中国文化的渊源极深,在审美心理上具有中国古代审美气质,含蓄悠远,同时在长期文化积淀中累积了自己的独特审美情调,物哀情结,带有淡淡的哀愁与绝望。到了近代收到西方文化的洗礼,造成日本漫画是一门具有西方绘画技法和东方民族审美情趣的漫画艺术。日本漫画表现了对日本文化思想的传播,从艺术审美来看,日本传统文化艺术如浮世绘在表现手法上为日本漫画奠定了基础。
目前日本漫画虽然分化了多种风格和画体,这种文化的本质没有改变,东方艺术的整体形式离不开线条,依旧线条流畅细腻,画面唯美,人物形象丰满逼真,体现日本传承东方传统禅宗文化,崇尚自然,观念上存在潜在关系,日本漫画里依旧可以看出东方艺术的传统,可以看到如中国古画一样悠远的意境,反映出日本漫画与东方艺术文化的渊源。
参考文献:
[1]《动漫的历史》 周兰平 重庆出版社 2007年4月 第一版
[2]《日本绘画史》 戚印平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2月 第一版
[3]《日本美术史》 青柳正规等 美术出版社 1991年10月15日 初版
[4]《齐藤千穗漫画学苑》 齐藤千穗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6年12月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