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验是最好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体验 生活 操作 应用 培养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知道体验正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设身处地去感受客观事物,它可以使学生达到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因此,获得新的体验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意。怎样让数学生命之花在体验中绽放?怎样才能在体验中学好数学?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一、生活——成功体验的滋生点
现代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生活情境是知识经验建构的最可靠的生长基地,它是知识经验得以产生并保持其生命活力和价值的根本条件。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再现自然,回归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地感受、体验和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l、寻求知识背景激起学生内需
小學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
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我让学生选择手中的工具量一量课桌的长度,结果学生中有的说六支铅笔长,有的说五把尺子长,有的说有八支钢笔长,也有的说七个信封长……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得的结果却各不相同?你又有什么想法?这样同学们就会深深地感悟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须性。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2、利用生活原型
帮助学生建构。其实,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创设买三套衣服(分别知道上衣和裤子的单价)需多少钱的生活情景,学生在求总价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两种解法其结果一样的情况,再接着再让学生也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数学事实。然后再在众多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新知。这样,学生头脑中的“乘法分配律”就不再是抽象的数与符号构成的,而是以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建构和呈现的。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学起来更加感到自然、亲切、真实,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种心理体验,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
二、操作——成功体验的生命力
目前,在小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模式,“Hands on”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性,提出了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你做过才能学会。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做统一”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亲历结论的建构过程。这样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
例如,在一年级“长方体、正方体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学生己初步实现了从“模型”到“图形”的转化,不要到此为止,要继续对比“模型”和“图形”,观察、再观察。一个学生提出“正方体图形的侧面为什么看上去是斜的”(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富于思考的体验。再比较长方体和圆柱体实物时,有一个学生说:“我试了一下,圆柱可以滚动,而长方体实物不能滚动。”这就是对具体事物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只有这样,学生才真正成为了认识事物的主体。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主体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操作让体验充满活力。
三、应用——成功体验的内驱力
《数学课程标准》在目标体系里指出: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而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剂”和“检验员”的作用,只有亲身实践过的知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更熟练地运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题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在知识的学习中情感上也得到满足。
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测量计算学校操场旗杆的高度,如何测量?面对如此高难度的问题,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有的提出爬去量,有的提出倒下来量,还有人提议量升旗的绳子,再除以2。这可是个好办法,可项上有一部分,怎么办?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一米的米尺笔直插在旗杆边。这时正阳光灿烂,在旗杆影子的边上马上出现了米尺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0.45米。于是启发学生思考:从长与影子的比,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度的办法吗?学生开始议论纷纷,也不断地猜想,不断地假设,终于得出:旗杆的高度与它的影长的比等于米尺的长度与它的影长的比。(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的长,算出了旗杆的高。于是举一反三,学生兴趣盎然,利用课余还继续测量了学校附近电视塔的高度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数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体验学习。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有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如专家们所预言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向前走。
【关键词】体验 生活 操作 应用 培养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知道体验正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设身处地去感受客观事物,它可以使学生达到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因此,获得新的体验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意。怎样让数学生命之花在体验中绽放?怎样才能在体验中学好数学?以下是我的几点感悟。
一、生活——成功体验的滋生点
现代建构主义的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生活情境是知识经验建构的最可靠的生长基地,它是知识经验得以产生并保持其生命活力和价值的根本条件。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再现自然,回归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地感受、体验和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l、寻求知识背景激起学生内需
小學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
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我让学生选择手中的工具量一量课桌的长度,结果学生中有的说六支铅笔长,有的说五把尺子长,有的说有八支钢笔长,也有的说七个信封长……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得的结果却各不相同?你又有什么想法?这样同学们就会深深地感悟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须性。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2、利用生活原型
帮助学生建构。其实,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可创设买三套衣服(分别知道上衣和裤子的单价)需多少钱的生活情景,学生在求总价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两种解法其结果一样的情况,再接着再让学生也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数学事实。然后再在众多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新知。这样,学生头脑中的“乘法分配律”就不再是抽象的数与符号构成的,而是以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生活实例建构和呈现的。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可以使学生学起来更加感到自然、亲切、真实,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种心理体验,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
二、操作——成功体验的生命力
目前,在小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模式,“Hands on”活动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它强调的是学生的实践性,提出了听过会忘记,看过能记住,你做过才能学会。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做统一”的教学思想。因此,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究,亲历结论的建构过程。这样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
例如,在一年级“长方体、正方体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学生己初步实现了从“模型”到“图形”的转化,不要到此为止,要继续对比“模型”和“图形”,观察、再观察。一个学生提出“正方体图形的侧面为什么看上去是斜的”(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富于思考的体验。再比较长方体和圆柱体实物时,有一个学生说:“我试了一下,圆柱可以滚动,而长方体实物不能滚动。”这就是对具体事物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只有这样,学生才真正成为了认识事物的主体。
“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主体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操作让体验充满活力。
三、应用——成功体验的内驱力
《数学课程标准》在目标体系里指出: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而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剂”和“检验员”的作用,只有亲身实践过的知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更熟练地运用。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题活动中去“实践”数学,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发现,在知识的学习中情感上也得到满足。
例如,教了“比和比例”后,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让学生测量计算学校操场旗杆的高度,如何测量?面对如此高难度的问题,多数同学摇头,少数几个窃窃私语,有的提出爬去量,有的提出倒下来量,还有人提议量升旗的绳子,再除以2。这可是个好办法,可项上有一部分,怎么办?教师适时取来一根长一米的米尺笔直插在旗杆边。这时正阳光灿烂,在旗杆影子的边上马上出现了米尺的影子,量得这影子长0.45米。于是启发学生思考:从长与影子的比,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度的办法吗?学生开始议论纷纷,也不断地猜想,不断地假设,终于得出:旗杆的高度与它的影长的比等于米尺的长度与它的影长的比。(教师补充“在同一时间内”。)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的长,算出了旗杆的高。于是举一反三,学生兴趣盎然,利用课余还继续测量了学校附近电视塔的高度等。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总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心中悟出始知深。数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体验学习。体验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有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正如专家们所预言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片天空,让他自己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