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一、立足课堂,多种途径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现行的苏教版教材的口语交际训练其训练内容之丰富,训练形式之灵活,是以往的教材所不及的,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广泛的内容和途径。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都有专项口语交际训练内容的编排,对口语交际的话题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安排。另外,还有说完整句子的训练、看图说话训练等。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只要真正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合理地使用好教材,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训练效果。
1.创设情境,让学生乐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具体、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和欲望。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因而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对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有着重要作用。
如我在教《打电话》时,围绕“学打电话”这个话题,设计了多个交际情境:祝福老师生日、祝贺同学生日、学打查询电话、订生日蛋糕。学生们沉浸在具体的情境中,徜徉在充满情趣的活动里,学习用文明得体的语言与人交流。学生们抓住祝福老师生日这一典型情景,层层深入,不断变换身份、角色,恰到好处地祝福他人,恰如其分地进行着表达。学生们积极参与,主动练习,把握练说的机会,初步养成了文明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循序渐进,让学生会说
低年级重在培养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让他们乐说、敢说。因此,在训练的最初,我们不能操之过急,拔高要求,而要领着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步提高。首先,要让学生能听明白、看明白,之后使用普通话,把看到的、听到的说出来,做到声音响亮,字句清楚。然后,再要求学生说话时做到表达完整,条理清楚。最后,在此基础上再来训练学生对词语的挑拣、推敲,选择不同句式、语气表达感情等方面的能力。这样,逐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达到规范、条理、完整、有吸引力的要求。
3.面向全体,让学生多说
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的全面还包括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
尤其在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要让学生人人享有说话的机会。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中“说说我的家”。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排着队说,可能有学生会失去训练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我把这次的口语交际变成了一次“向朋友介绍我的家”的交友活动。课前,将教室简单布置成联欢会的会场,让全班学生围坐在一起,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交友环境。上课开始,先让学生说说想了解好朋友家的哪些情况,然后各自练习介绍自己家的情况,接下来再进行全班性的活动:学生自由寻找自己的朋友,互相介绍自家的情况。面对面的交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锻炼的机会。
4.引导自主评价,训练学生的口语
评价,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加强对学生评价能力的训练,亦能有效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当一个学生读完课文或是回答完一个问题后,可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自主评价活动,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等。这样会促进学生更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听、说态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走进生活,加强口语实践锻炼
俗话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很不够,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让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口语交际提供源头活水。教师要用心捕捉生活现象并开展口语训练,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三八妇女节”,回家对妈妈说几句祝福的话;向父母介绍班上的同学;国庆长假去旅游,说说看到了什么……再如,让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认识路边的店名、广告牌,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主动向家长请教……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走进生活,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就会有希望,口语交际训练也就能真正体现它的设计意图。
只要我们教师能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给予学生双向互动的条件和机会,学生就能敢讲、会讲,就能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形成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
(责编 刘宇帆)
一、立足课堂,多种途径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现行的苏教版教材的口语交际训练其训练内容之丰富,训练形式之灵活,是以往的教材所不及的,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广泛的内容和途径。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都有专项口语交际训练内容的编排,对口语交际的话题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安排。另外,还有说完整句子的训练、看图说话训练等。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只要真正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合理地使用好教材,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训练效果。
1.创设情境,让学生乐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具体、真实的生活情境能够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和欲望。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因而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对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有着重要作用。
如我在教《打电话》时,围绕“学打电话”这个话题,设计了多个交际情境:祝福老师生日、祝贺同学生日、学打查询电话、订生日蛋糕。学生们沉浸在具体的情境中,徜徉在充满情趣的活动里,学习用文明得体的语言与人交流。学生们抓住祝福老师生日这一典型情景,层层深入,不断变换身份、角色,恰到好处地祝福他人,恰如其分地进行着表达。学生们积极参与,主动练习,把握练说的机会,初步养成了文明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2.循序渐进,让学生会说
低年级重在培养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兴趣,让他们乐说、敢说。因此,在训练的最初,我们不能操之过急,拔高要求,而要领着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逐步提高。首先,要让学生能听明白、看明白,之后使用普通话,把看到的、听到的说出来,做到声音响亮,字句清楚。然后,再要求学生说话时做到表达完整,条理清楚。最后,在此基础上再来训练学生对词语的挑拣、推敲,选择不同句式、语气表达感情等方面的能力。这样,逐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达到规范、条理、完整、有吸引力的要求。
3.面向全体,让学生多说
语文教学应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的全面还包括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
尤其在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要让学生人人享有说话的机会。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中“说说我的家”。如果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排着队说,可能有学生会失去训练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我把这次的口语交际变成了一次“向朋友介绍我的家”的交友活动。课前,将教室简单布置成联欢会的会场,让全班学生围坐在一起,营造一个其乐融融的交友环境。上课开始,先让学生说说想了解好朋友家的哪些情况,然后各自练习介绍自己家的情况,接下来再进行全班性的活动:学生自由寻找自己的朋友,互相介绍自家的情况。面对面的交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增进了学生间的友谊,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了锻炼的机会。
4.引导自主评价,训练学生的口语
评价,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加强对学生评价能力的训练,亦能有效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当一个学生读完课文或是回答完一个问题后,可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自主评价活动,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等。这样会促进学生更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学生的听、说态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走进生活,加强口语实践锻炼
俗话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很不够,还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让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口语交际提供源头活水。教师要用心捕捉生活现象并开展口语训练,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三八妇女节”,回家对妈妈说几句祝福的话;向父母介绍班上的同学;国庆长假去旅游,说说看到了什么……再如,让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认识路边的店名、广告牌,当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主动向家长请教……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走进生活,提高口语交际水平就会有希望,口语交际训练也就能真正体现它的设计意图。
只要我们教师能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给予学生双向互动的条件和机会,学生就能敢讲、会讲,就能掌握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形成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