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深深地植根于语言,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粗略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能力,最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然而,现在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英语老师更注重对于字,词,句的记忆与使用,而忽略了对于文化的教学和传播,致使学生学到的只是枯燥无味的语言知识,操练的也只不过是脱离真实交际环境的话语,从而创造出大量的中国式英语学习者。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尝试着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将文化意识教学穿插于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逐步培养各种文化意识。以下是笔者在执教八年级译林版牛津英语UNIT6 Reading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供大家参考和指正。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
首先,我对学生说:“今年暑假,老师要去英国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为了能够让自己在各方面表现出色,觉得有必要了解英国的一些风俗礼仪。”说完,我播放一段录像引出本课主题Manners。录像中,一个人因为中途插队而被“击毙”。我开玩笑地说:“老师可不想拥有如此可拍的经历,所以希望同学们在今天的课上能够给予我一些好的建议。”这时,学生中爆发出一阵笑声。我知道,我已经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接着,我马上抛出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manners in the UK?显然,学生是不会了解许多的,于是我就因地制宜地介绍了一些关于英国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知道英国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
以上导入环节通过设置情景和观看录像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管录像有点夸张,但我只是希望借助这种被夸大的影像使学生明白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严重后果。学生的反应告诉我:我的冒险是值得的,他们关注的不是表面的“击毙”画面,而是他们心里深深地明白了插队的不文明。同时,这一情景的再现,为学生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本课接下来几个环节的进行。其次,我又把部分背景文化知识悄无声息地传播给了学生,使学生接受文化于无形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创设生动具体的语言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引入话题后,我尝试着用任务型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把文章主要内容分成四个问题来探讨,包括:(1)How to greet others?(如何与人问好?)(2)How to start a conversation?(如何开始对话?)(3) How to behave well in public?(如何在公共场合表现得举止事宜?)(4)How to behave at home?(在家如何表现?)在提出这些问题时,我设置了一个情景:在我到达英国接受培训时,主办方将举行一个欢迎会。届时,我该如何与那些素不相识的人问候,并进行一些简短的交流?在这一社交情境中,我又该如何表现,以便于给他们留下端庄得体的印象呢?欢迎会后,我们得随当地的住家回去,那么我在当地住家家中又该怎么表现呢?
随着情境的逐步深入,问题也一个个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给学生介绍了英国人对于第一次见面的人和关系亲近的人的不同问候方式;第二个问题,我通过让学生完成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在英语交流中我们应当尽量回避的话题。西方人经常把年龄,身高,体重,收入,婚姻状况和宗教信仰等个人问题看作是个人隐私,所以我们应将此类话题列为禁忌性话题。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英国人交谈的原则。
语言教学本身就是让学习者通过语言学习来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而创设真实的语境,构建真实的交流氛围则是学习者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为学生创设各种语言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实际交流中感悟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培养并提高对于文化意识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三、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交际的能力,因此,在这堂课的第三板块,我设计了一个采访环节。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小组活动,采访交流的内容为中国的礼仪,并进而讨论中英两国的礼仪文化异同,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为防止学生无话可讲,特地提供给他们一些提示性的问题,比如:How do we Chinese greet each other?(我们中国人见面时如何问候彼此?)How do we usually start a conversation?(我们通常如何开始与别人对话?)Do we shout or laugh loudly in public?(我们在公共场合经常高声谈话并发笑吗?) Do we say“please”or “thank you”at home? (我们在家中会说“请”或“谢谢”吗?)Do you think we need to improve our manners?(你觉得我们有必要提高我们的礼仪素养吗?)
这堂课的最后,我又播放了一段关于优秀文化传承的微视频。视频只有短暂的四十五秒,但从中,学生不难发现,优秀的礼仪素养就在你我身边,哪怕只是陌生人之间的一个微笑,马路上对于老人的一次不经意的搀扶。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个有素养的人,更应做一名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语言教学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但作为语言教学者,我们更应扮演的其实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从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挣脱出来,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重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造成的影响。这样才更贴近新课标提出的核心思想,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正确得体地使用所学语言,从而达到进行交流的最终目的。
诚信是多彩的
◇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中心小学二年级3班 王斯雅
我的小小脑袋里
装着一个大问题
诚信是什么呀?
问老师
老师说,诚信是知错能改、再接再厉
问爸爸
爸爸说,诚信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问妈妈
妈妈说,诚信是公平买卖,童叟无欺
问同学,
同学说,诚信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我点点头,说
诚信是春天里的花儿,芳香扑鼻
诚信是夏天里的凉风,清爽怡人
诚信是秋天里的果实,香甜可口
诚信是冬天里的太阳,温暖人心
诚信是纽带
连着你,我,他!(指导老师 林素香)
然而,现在的英语教学中,大部分英语老师更注重对于字,词,句的记忆与使用,而忽略了对于文化的教学和传播,致使学生学到的只是枯燥无味的语言知识,操练的也只不过是脱离真实交际环境的话语,从而创造出大量的中国式英语学习者。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尝试着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将文化意识教学穿插于平时的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逐步培养各种文化意识。以下是笔者在执教八年级译林版牛津英语UNIT6 Reading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供大家参考和指正。
一、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
首先,我对学生说:“今年暑假,老师要去英国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为了能够让自己在各方面表现出色,觉得有必要了解英国的一些风俗礼仪。”说完,我播放一段录像引出本课主题Manners。录像中,一个人因为中途插队而被“击毙”。我开玩笑地说:“老师可不想拥有如此可拍的经历,所以希望同学们在今天的课上能够给予我一些好的建议。”这时,学生中爆发出一阵笑声。我知道,我已经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了。接着,我马上抛出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manners in the UK?显然,学生是不会了解许多的,于是我就因地制宜地介绍了一些关于英国的背景知识,让学生知道英国是一个注重礼仪的国家。
以上导入环节通过设置情景和观看录像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管录像有点夸张,但我只是希望借助这种被夸大的影像使学生明白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严重后果。学生的反应告诉我:我的冒险是值得的,他们关注的不是表面的“击毙”画面,而是他们心里深深地明白了插队的不文明。同时,这一情景的再现,为学生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本课接下来几个环节的进行。其次,我又把部分背景文化知识悄无声息地传播给了学生,使学生接受文化于无形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创设生动具体的语言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引入话题后,我尝试着用任务型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把文章主要内容分成四个问题来探讨,包括:(1)How to greet others?(如何与人问好?)(2)How to start a conversation?(如何开始对话?)(3) How to behave well in public?(如何在公共场合表现得举止事宜?)(4)How to behave at home?(在家如何表现?)在提出这些问题时,我设置了一个情景:在我到达英国接受培训时,主办方将举行一个欢迎会。届时,我该如何与那些素不相识的人问候,并进行一些简短的交流?在这一社交情境中,我又该如何表现,以便于给他们留下端庄得体的印象呢?欢迎会后,我们得随当地的住家回去,那么我在当地住家家中又该怎么表现呢?
随着情境的逐步深入,问题也一个个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给学生介绍了英国人对于第一次见面的人和关系亲近的人的不同问候方式;第二个问题,我通过让学生完成表格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在英语交流中我们应当尽量回避的话题。西方人经常把年龄,身高,体重,收入,婚姻状况和宗教信仰等个人问题看作是个人隐私,所以我们应将此类话题列为禁忌性话题。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掌握与英国人交谈的原则。
语言教学本身就是让学习者通过语言学习来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而创设真实的语境,构建真实的交流氛围则是学习者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初中英语教师应当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为学生创设各种语言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实际交流中感悟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培养并提高对于文化意识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三、对比中西文化差异,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交际的能力,因此,在这堂课的第三板块,我设计了一个采访环节。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小组活动,采访交流的内容为中国的礼仪,并进而讨论中英两国的礼仪文化异同,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为防止学生无话可讲,特地提供给他们一些提示性的问题,比如:How do we Chinese greet each other?(我们中国人见面时如何问候彼此?)How do we usually start a conversation?(我们通常如何开始与别人对话?)Do we shout or laugh loudly in public?(我们在公共场合经常高声谈话并发笑吗?) Do we say“please”or “thank you”at home? (我们在家中会说“请”或“谢谢”吗?)Do you think we need to improve our manners?(你觉得我们有必要提高我们的礼仪素养吗?)
这堂课的最后,我又播放了一段关于优秀文化传承的微视频。视频只有短暂的四十五秒,但从中,学生不难发现,优秀的礼仪素养就在你我身边,哪怕只是陌生人之间的一个微笑,马路上对于老人的一次不经意的搀扶。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个有素养的人,更应做一名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
语言教学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但作为语言教学者,我们更应扮演的其实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从有限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挣脱出来,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重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造成的影响。这样才更贴近新课标提出的核心思想,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正确得体地使用所学语言,从而达到进行交流的最终目的。
诚信是多彩的
◇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中心小学二年级3班 王斯雅
我的小小脑袋里
装着一个大问题
诚信是什么呀?
问老师
老师说,诚信是知错能改、再接再厉
问爸爸
爸爸说,诚信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问妈妈
妈妈说,诚信是公平买卖,童叟无欺
问同学,
同学说,诚信是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我点点头,说
诚信是春天里的花儿,芳香扑鼻
诚信是夏天里的凉风,清爽怡人
诚信是秋天里的果实,香甜可口
诚信是冬天里的太阳,温暖人心
诚信是纽带
连着你,我,他!(指导老师 林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