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题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2EE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与上海
  
  1996年年底,乘友人车在京城二环路上行驶,快车飘然如船。友人问:多久未去过上海了?想了想,已整10年。这几年,上海变化可就大了,友人说:“一年一个样儿呢。”“有多大?”“怎么给你说呢?”友人一边开着车一边朝我望了一眼,我觉得那一眼似乎在望动物园里的什么物种,他沉吟了片刻,说道:“这么给你说吧,上海——就是放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地方,也一点儿不逊色!”
  我知道他去年去美国考察了两个多月,说这种话当然还算有根据。但是一个北京人能对上海作出如此评价,还是让我感到了惊奇,因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京沪两大都市的人有猫狗之仇,给我印象是很深的。
  实际上,我和上海也不能说没有缘分,从60年代到80年代,我记不清楚去过几次上海了,大约总有七八次吧,或者更多,但我都搅混在一起了。上海联系着我生活中许多难忘的人和事:上海金陵东路住着我姑妈一家人;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过我的诗集《野马群》;上海巨鹿路675号是最早令我怦然心动的文学杂志所在地;上海国际饭店前厅里我曾忐忑不安地去会见过诗人周良沛……第一次去上海,我是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运动员。深夜抵达,终于在这片黑黝黝的楼群中找到了那座法式公寓,巨大的陌生感笼罩住我,沉睡的都市如同沉默的崇山大岭,但是我终于敲响了一个门,从门深处传来了亲熟的与父母同样的口音,我提在喉咙里的心一下落回在肚里——我有亲人,我不用怕了。
  第二次到上海我是个共青团的年轻干部,我记得在南京路一家大商场里,我看中了一件皮猎装,当时标价九十多元,我一月工资75元,犹豫再三,竟没舍得买,使我后悔了好多年。
  后来再到上海的时候我成了一个军人,在我的印象里,上海是一个最不适合穿着军装出现在街头的地方。上海本身并不排斥军人,甚至还有一丝对军人的好奇,但是上海浓重的商业文明和市民生活所形成的特殊氛围,却与军人的战争本质格格不入,它使军装显得刺眼,显得过于警醒。
  上海的吴侬软语,上海的带着香甜气味的风,还有上海作为一个庞大城市的运转秩序,都让人感到坚固和扎实,仿佛一切从来都是这样,战争似乎和它没有发生过任何关系。实际上当然并非这样,但是上海就是让人不相信能发生战争,因为上海是一座拥有文明力量的城市。
  尽管如此,上海在让我产生亲切感的同时,也总是伴随着陌生感和敬畏,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上海有一种无法深入、无法融人的感觉。由此而生的陌生是反差极大的两种文化背景之间的陌生,敬畏则是对融汇了百年来东西方文明的庞大象征物的敬畏。
  坦率地说,我是敬重上海的——这个穷尽我的一生也吃不透的地方,有它自己的风范、气质、语言、方式和典故,它的两百年的历史已经深不可测。特别是它在变化着,变得日渐开阔恢弘,变得去陋习而存真美,现在的上海,仿佛不知不觉间在融汇着中国南北两地的文化,它愈来愈像是一座从中国的土地上拔地而起的伟大都市了。如果说过去的外滩一带还带有浓重的殖民地色彩的话,那么现在却完全是上海人创造的上海。
  我说的“现在”,正是1997年4月12日下午,我和新疆《党风》杂志社的美编郭不先生,已经乘坐新疆民航班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去年年底在京城二环路上行车时友人的问话已经实现了,我又一次来到了上海。
  这是我90年代以来的第一次到上海,我一边微笑着,一边想着友人的那句话:“就是放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地方,也一点儿不逊色!”
  嗨,上海!我真希望是这样。
  
  早市
  
  上海让我看到的第一幕令我产生兴趣的场景,竟然是这样一条突如其来的、充满了市俗生活情调的、喧腾热闹、速涨速落的早市的河流!
  笔者孤陋寡闻,笔者年逾五旬而平生只买过不到5次菜,但是我平生未曾见到过如此活泼而有生趣的菜市场。我本是一个最不喜欢逛商店(尤不喜欢菜市场)的闲懒之人,但是我被襄阳路上的早市征服了。我觉得有这样的早市我愿意天天买菜!我想,如果买菜是这样有趣的事,那谁会嫌烦呢?
  那是4月13日早晨7点,我和郭不走出饭店大门,就被眼前这条街上的热闹给震住了,昨天下午还空落着的一条街,早晨不知从哪儿忽然冒出这许多人?
  我们先是站在台阶上愣着、欣赏着这条早市的喧闹小河,仿佛两个不会游泳的人站在沙滩上观望海滨游泳场里的热闹。早市的气氛令人陶醉。生活中真正的市井气息是美妙的,它本身就是图卷和乐章。对人生最深人的理解不是归隐山林,也不是逃避到青灯黄卷之下,而是深深地吐纳、呼吸这些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蕴含的活力。
  我们像两个经不住诱惑的人那样,融人人群,下水了。
  我们既不买东西也不卖东西,但我们充满兴趣地看别人买东西和卖东西。这样让我们感到新鲜有趣,其乐悠悠,如逍遥游,只有作了生活中最纯粹的旁观者,才能感觉到实际、平凡、琐碎、庸常掩盖下的蓬勃诗意。
  这时我瞬间就理解了齐白石笔下所画的萝卜、青菜、辣子、小虾之类的朴素之美,也理解了这位大师的“别有用心”。
  早市名目繁多啊,剔鳝鱼的手那么熟练灵巧,活剥蛙皮的手那么毫不容情,只有各种鱼类是“缓期执行”的,它们挤在一盆浅水里,不急不躁。还有各种新鲜蔬菜,真让人想起“春在溪头荠菜花”的诗句来。
  我们走进早市的人流,看各种各样的肉菜鱼虾,问问价,对比一下与新疆菜肉的价格。物类之繁多与新鲜,显然是新疆所不能及;价格似乎也比新疆略便宜一些,可惜我和郭不平常均少关心这些,不能明确差多少。这时才觉出“世事洞明皆学问”的必要了。
  我们还看人,看各式各样买东西的上海人,同样别有意趣。一个脚腕手腕都很细的老妪,灰白头发,面容雅致;现在她老了,但是谁知道她当年是干什么的,谁知道她曾经度过了怎样不寻常的生活?还有一个老头,也不很老,在卖鹌鹑的摊旁主动地给我们介绍了几句。他普通话讲得很好,非常普通也非常有教养,从他身上,我们感到上海人一点也不油滑,有一种很正的东西(在这方面,北京和西安就显得比例大一些)。包括我们随意询问市价的时候,摊主们也是有问必答,显得很谦诚,最后他问道:“你们是物价局的吧?”我一听笑了:“随便问问,别怕。”
  上海人家庭的餐桌就是靠这些东西来充实的,上海人选择的余地很大,而且烧的饭菜很好吃。不是我在这里拍上海人的马屁,江南菜肴我以为是天下第一,因为十分合我口味。仅从口福的意义上讲,上海人(包括江南各地)就已经令人艳羡之至了。
  
  上穷碧落,下钻江底
  
  这几年来上海的变化人所共见,我感到确实有几处大手笔妙不可言。这几件大手笔都是围绕着一条黄浦江作文章,所谓画龙点睛,也是抓住了主题。一条江底隧道,一座东方明珠,一座南浦大桥。桥横跨,塔高耸,隧道钻底,造成了黄浦江上新上海的风景线。
  隧道本也并不稀奇,穿山的,钻地的,都见得多了。但是汽车驶进去的时候,当你想到头顶上正是那条著名的黄浦江在稳稳地流着,而且不仅是它在流,它还托着无数江轮,江轮还载着无数的货物和旅客,这种感觉就是异常惊奇的了。王维见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可以写诗了,李白见到天边流过来的黄河就惊叹“黄河之水天上来”了,而我们呢,驱车下江底,头上是滔滔黄浦江流,面临如此奇迹,却表现得平静如常,顶多问了一句:“头上是黄浦江吗?”回答更平常:“是的。”
  当古人不敢想象的奇迹实现了的时候,我们却丧失了古人的天真想象力。
  待到进入建在浦东陆家嘴嘴尖上的东方明珠塔时,电梯升至263米观光层,临空四望,顿时使人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只栖落在塔上的鸟类。鸟瞰,真是鸟瞰而不是人看了,因为东方明珠塔迅速地为你转换了视角,从人的角度顷刻间提拔到了鸟的角度。它让你站在鸟的角度观察人世,看人们如何蠕动如蚁,看汽车如何爬行如虫,看四月江南烟景,江面波光粼粼,四周楼群拔地而起……这时,你觉得自己完全可以凌空一跃,展翅飞翔,甚至可以拍击着翅膀落在不远处的另一座高层建筑的顶檐上。
  当一次鸟真好(哪怕只有几秒钟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和坐飞机不一样。上穷碧落,下钻江底,这可都是20年前不可想象的事情,到了眼前,反而不见人们大惊小怪了。所谓传世之作,古人用诗、用画、用一支毛笔写画万种风情;今人呢?至少可以说拥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方式。
  到了南浦大桥,司机告诉我们,说设计构想出上桥立体公路的,竟是上海的一个中学生。为了节省附设桥的占地面积,向社会广泛征求设计构想,这个中学生采用了螺旋式盘绕的办法,利用了空间,节省了地面。
  这件事更加令人感动。一是感动于这种广泛征求创意的胸怀,承担南浦大桥这种建筑的当然是专家了,专家而不自以为是,却能发现一个中学生的聪明,真不愧为真正的专家。二是感动于这个中学生的聪明、智慧、勇气和天真,游戏中就寓有创造,单纯者却未必简单。一个难题被一个孩子解决了,解决难题的孩子是英雄少年,能够采纳少年创意的,是充满进取活力的、有希望的民族!
  这才是上海的真正值得骄傲自豪的地方,有了这样的精神,这样的胸襟,这样的创造、求实的态度,不愁没有更多的少年英雄、白发英雄,不愁不能建起更宏伟的高塔、层楼、大桥、隧道、花园……创造种种人间奇迹!
  以上都是10多年前的“印象上海”了,想必世博后的上海,更精彩吧。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学生年龄在15岁—18岁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暑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这就是台湾享誉3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在台湾各大报纸招聘广告上,经常出现“
期刊
不可否认,批评是一门衰老得很快的艺术和学问,这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前日批评家”、“昨日批评家”、“今日批评家”的划分。今日批评家即70后、80后青年批评家已然成长为批评界中坚力量。为了聚集这些年轻的文学批评家,让他们更好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上海市作家协会、中国现代文学馆、《南方文坛》杂志社联合主办了“今日批评家”论坛。近日,第二届论坛在上海举行,主题设为“批评的语境与伦理”。   论坛上,作为“昨日批
期刊
20世纪以来,科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类学、心理学、生物学、新物理学等无数新学科诞生,“知识爆炸”了,信息时代降临了,大众文化几乎覆盖了所有的领域,于是当今时代也就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知识分子异常活跃的时代。然而20世纪以来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在历史上命运异常曲折的时代,从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再到民族救亡运动,知识分子最后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里,知识分子又经历了“反
期刊
在上海艺联专程举行的 “玫瑰玫瑰我爱你·纪晓兰独唱音乐会”新闻发布会上,又见到了老牌歌手纪晓兰,这位曾以《远山的夕阳》等原创流行曲闻名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歌坛、并为百部影视剧演唱过主题歌的歌手,风采依旧,宝刀未老,将在人民大舞台献上一台独唱音乐会,把她近年的“老歌”演唱曲目悉数端出,接受检验。   与许多当年的上海歌手一样,纪晓兰曾以翻唱港台歌曲和内地的流行歌曲为主,颇有知名度。但对于一个歌星而言,
期刊
数月前,写过一篇《简缩,搞得脑萎缩》,专门说英语和汉语拼音字母的缩略。有文友说:写得有点意思,其实汉语的缩略比它历史悠久,你怎么不写?  凭我个人的感觉,汉语被大量缩略应该是新闻记者的功劳吧?因为一般来说一个新闻稿的标题超过10个字,就算冗长的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召开”,一共24个字,小小的窄窄的报纸怎么容得下?于是缩略一下,“七届人大隆重召开”,只有8个字。  
期刊
鲁迅的时代是中国文化现代性转型的重要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国社会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制度、文化形态、价值观念,从物质到精神的全方位的大变革、大转换。鲁迅及其同时代人介入了这一现代性的文化转换过程当中,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对于这一文化大转型作出了积极的正面回应。他们在文化问题上的回应方式,至今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如何建立“现代中国
期刊
从报上得知,作为“山药蛋派”的最后一位主将,作家胡正已于2011年1月17日在太原去世,享年87岁。“山药蛋派”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领衔人物是赵树理,紧随其后的是人称“西李马胡孙”的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和孙谦。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都有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和共同的艺术志趣及追求,一时佳作迭出,颇受广大农民读者的喜爱。胡正的代表性小说
期刊
1978年初春,一个晴朗的早晨。我提着简单的行李,从家里出来。父亲执意要送我,他很兴奋,因为,他的在乡下“插队”多年的儿子,考上了大学,今天要到华东师范大学去报到了。在我的一生中,几次离家出门,都是父亲为我送行,一次是60年代初我到郊区读寄宿中学 ,一次是“文革”中我去崇明岛“插队落户”。而这一次考上大学,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文革”结束后,大学终于又恢复公开招考,1977年秋天,无数像我一样
期刊
上世纪九十年代,商品大潮席卷,引发了一场中国学术界、思想界和文艺界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这场讨论发端于上海学术界,继而波及整个知识界,先后掀起几次高潮,影响深广。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人文精神的反思依然需要,甚至显得更为迫切。正如复旦大学教授陈思和所忧虑深思的:“当年‘人文精神寻思’一提出就受到批评,而且批评非常尖锐,就说老百姓苦了这么多年好容易有点钱了,好容易开放了,你们又要谈什么‘人文精神’了。二十
期刊
央视春节期间破天荒转播《网络春晚》,很多网络红人纷纷亮相,其中最惹人瞩目的当推龚琳娜的《忐忑》。这首没有实质歌词的“神曲”,被她唱得很High,流行元素像岩浆迸发,颇能感染人。不过,网络内外,也有不少人对此“神曲”不以为然。  想象力匮乏的结果就是语言的干瘪,就像是这听了快一年的“给力”,什么都给力,什么也都无力了。从“带劲”到“给力”,人们张开空荡荡的嘴,却吐不出任何一个属于自己的字眼。“给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