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改革中,笔者发现课堂改革的浓度仍有待提高。仍然停留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阶段。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力求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把新课改进行到底。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学生提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普及,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可是,一旦深入老师的课堂,就不难发现,新课程改革仍然只是停留在起步阶段上。因为在课堂中老师扮演的仍然是主角,只不过是形式更为隐蔽而已。课堂上看似很热闹,老师不停地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后提出问题的答案。看起来学生很主动,但是学生的思维还是掌握在老师手中。老师总是不敢真正地放手给学生去提问。学生并没有真正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将老师问转变为学生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根也曾经说过:“如果以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而告终;如果以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而结束。”可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而我们老师目前传统的备课思路还是在思考如何教,如何设置一个个精致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很显然这样的改革是不够深入的。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尽情发问,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然后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应该对自己的备课思维来一个彻底的改革,不去思考老师如何教,而去思考学生如何学,因为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说,首先是学生学,而不是老师教。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也努力把自己“教”的过程转变为学生“学”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颇有收获。
例如在教学“公司的类型”时,我便尝试将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提问。学生就在课堂上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什么是公司?公司有哪些类型?更有学生提出了联系实际的问题:我县有哪些公司?这样的经营方式有何优点?这些问题的提出,其实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防备学生可能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袭击”。由此可见,发动学生来提出问题无疑对老师的压力是加大了。
当然,学生要能提出问题,这也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不断地给学生讲一些提出问题的方法: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学习这个知识有何用?如何用?等等。
提出问题,只是课堂教学的开始,同样重要的是解惑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学生问,老师答。相反,老师这时应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包办代替,只要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坚决要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老师是旁观者、可有可无的人物。此时的老师思维应该更敏捷,去捕捉学生探讨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把教学的重点加以解决。此刻的老师才是一个真正的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这样的教学过程也才真正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比如,在谈到我县鲜禾制鞋有限公司的有关情况时,让学生讨论,这个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有限责任公司,学生争论很大,后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继续进行自主讨论,课堂气氛特别浓厚,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探索者的成就,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越是这样大胆的放手教育,越是发现学生身上有无穷的潜力,他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欣喜地发现,原来学生可以提出很多的有深度和价值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老师的成长,可能这就是教学相长吧。衷心地希望这样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学之中,以更多地培养有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才。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学生提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普及,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要不断改革,与时俱进。可是,一旦深入老师的课堂,就不难发现,新课程改革仍然只是停留在起步阶段上。因为在课堂中老师扮演的仍然是主角,只不过是形式更为隐蔽而已。课堂上看似很热闹,老师不停地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后提出问题的答案。看起来学生很主动,但是学生的思维还是掌握在老师手中。老师总是不敢真正地放手给学生去提问。学生并没有真正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将老师问转变为学生问,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培根也曾经说过:“如果以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而告终;如果以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而结束。”可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而我们老师目前传统的备课思路还是在思考如何教,如何设置一个个精致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很显然这样的改革是不够深入的。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尽情发问,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然后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应该对自己的备课思维来一个彻底的改革,不去思考老师如何教,而去思考学生如何学,因为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说,首先是学生学,而不是老师教。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也努力把自己“教”的过程转变为学生“学”的过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学中不断尝试,颇有收获。
例如在教学“公司的类型”时,我便尝试将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提问。学生就在课堂上提出了很多的问题:如什么是公司?公司有哪些类型?更有学生提出了联系实际的问题:我县有哪些公司?这样的经营方式有何优点?这些问题的提出,其实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防备学生可能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袭击”。由此可见,发动学生来提出问题无疑对老师的压力是加大了。
当然,学生要能提出问题,这也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就不断地给学生讲一些提出问题的方法: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学习这个知识有何用?如何用?等等。
提出问题,只是课堂教学的开始,同样重要的是解惑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学生问,老师答。相反,老师这时应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包办代替,只要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坚决要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老师是旁观者、可有可无的人物。此时的老师思维应该更敏捷,去捕捉学生探讨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把教学的重点加以解决。此刻的老师才是一个真正的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这样的教学过程也才真正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比如,在谈到我县鲜禾制鞋有限公司的有关情况时,让学生讨论,这个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有限责任公司,学生争论很大,后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继续进行自主讨论,课堂气氛特别浓厚,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个探索者的成就,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越是这样大胆的放手教育,越是发现学生身上有无穷的潜力,他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欣喜地发现,原来学生可以提出很多的有深度和价值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我们老师的成长,可能这就是教学相长吧。衷心地希望这样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学之中,以更多地培养有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