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素养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qtld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必然要关注信息素养这一话题。信息技术课程对信息素养有引领性描述,信息技术的教学应当立足于学生,指向技术;立足于技术,指向信息;立足于信息,指向学生。如此即可形成一个闭环性的课程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 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学指向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必然要关注信息素养这一核心话题。《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对于信息素养有这样的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就是让学生在信息的共聚、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在这样的描述中,我们读到了信息技术素养是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应然指向。
  一、信息技术的教学,立足于学生,指向技术
  今天的教学强调以生为本,信息技术也不例外。立足于学生、实施技术的教学,应当成为我们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性认识。
  在“信息获取”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路一般是引导学生定位信息需求,然后通过一定的信息获取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网络搜索引擎的应用),获得并选择信息来源以获取信息,并判断信息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在实际教学中,从信息技术角度来看,教师要关注的是学生对于搜索引擎的应用,笔者在教学中先给学生介绍了世界上最早的搜索引擎Yahoo的诞生,然后让学生知道搜索并不只是简单地输入关键词,而应当认识到搜索引擎本身包括全文搜索引擎与目标索引类搜索引擎两种,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特点就是将搜索到的网站信息基于目录进行分类,常见的新浪、搜狐等皆属此类。了解到这一点,学生就会知道在生活中选取搜索引擎的時候,应当基于自己的需要来进行。
  显然,这是一个基于更为完整的搜索引擎技术性知识的教学,立足于学生在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需要而进行技术教学,既契合学生需要,又能帮学生建构信息技术知识,可以为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信息技术的教学,立足于技术,指向信息
  技术是信息的技术,技术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信息则是技术运用的灵魂,没有了信息,技术将无所归依。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立足于技术并指向信息,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认识信息与技术的关系,从而使信息素养的形成更具可能。
  例如,在信息的加工中,就有音频、视频、图像的信息加工这些具体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往往也是这些内容,他们都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加工出自己喜欢的音频、视频或者是图片。这里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进行,比如说给学生一盘磁带,问他们如何将磁带上的声音转换为数字形式的声音。那么从具体的任务完成的角度来看,就需要一个能够将声音输入电脑的途径,需要有一个具体加工声音的工具(软件),需要对生成的音频文件进行评价等。
  这是需要通过技术来解决的,通过学习,学生就能知道可以用磁带播放装置(单放机)输出音频,然后通过数据线输入电脑;与此同时,应当在电脑上打开音频处理软件,如goldwave、千千静听、QQ音乐等,接受音频并生成wav、mp3等格式的文件,而在具体的软件使用过程中,由于要对输出的参数进行设置,客观上也就促进了学生更高效地使用这些软件,这些都是技术性的掌握。
  待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进行引导:技术运用的背后,是软件工程师基于人们的实际需要而进行的软件编写,这才是信息技术学习中我们要多关注的东西。其实,高中学生是能够理解教师的意图的,义务教育阶段的简单编程,可以在这里深化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教育。
  三、信息技术的教学,立足于课程,指向学生
  信息技术是一门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最终仍然需要立足于课程本身,并面向学生。这样我们就会发现,本文所阐述的三个立足与面向,实际上是一个闭环,信息技术教学实现了立足于学生并最终指向学生。
  作为一门课程,高中信息技术被分成了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这既是为了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进行衔接,同时也是让学生能够在更高水平的认知基础上,高效感悟信息文化形态。笔者以为,高中信息技术需要加强选修内容的教学,因为其既满足了高中学生对信息技术深度与广度的把握,同时又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最新的信息技术文化与信息理念的科学表达,这是真正面向信息素养的,同时又是最容易被学生所接受的。如在利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数据处理理解当下流行的“大数据”,将技术化认识上升为信息认识,进而使这部分知识能成为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部分。
  总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要面向信息素养的培育需要,真正从学生出发并回归到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如此形成的闭环课程与教学理解,应当成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应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建泉.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8):66-67.
  [2]郭志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34):8247-8247.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朱福昌)
其他文献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写道:“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他们会表现出对成就、尊重以及表扬的需求。”从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然而在繁琐的班级事务中,教师很难全面客观地给每个孩子恰当的评价,没能及时得到应有评价的孩子积极性可能就会受挫,长此下去,孩子的一种发展内驱力就会减弱或消失。相反,如何能有一个评价机制,给每个孩子方方面面及时恰当的评价,孩子的潜能肯定会被大大激发。得益于我们学校
当前,超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学校在山东省是少数,在东南沿海也不多见。从教育发展规律的角度来说,这种模式的存在则是必然的。关键是学校在投入使用后,如何管理与运营,近五年来,广饶一中在县域普通高中规模化运行机制方面做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  一、办学布局——学区化、校区化  学校根据基础设施可容纳规模,对师生员工进行分区管理,校区平均办学规模控制在60个教学班左右。总校在履行法定学校的职能和权利的基础上,明
——近日,安徽省文明委对淮北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模拟测评。某小学三名学生背不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长因“该校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重视不够,要求不严,标准不高,工作不到位,平时对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足”,被当地教育部门予以全市通报批评。用能否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衡量城市或学校是否文明,这是一种怎样的形式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是从实践中凝练而来的,也必须通过实践来体现。
山东省宁阳实验中学是一所县直初中,创建于1978年,位于县城中心,学校占地面积5994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现有6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363人,教职工260人。  建校38年来,学校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创特色、树品牌、办名校”为办学目标,以“做人第一,完整做人”为办学理念,确立了“明责,尽责”的学校精神,以“立责而
[话题简介]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发展得到更多重视,但是各地依然会出现教师发展“冷热不均”的突出现象。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我们期待通过基于“学习场域”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提升。“学习场域”,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原则。当前,我们对于“学习场域”的认识,一般从两个层面入手:一是把“场域”确定为教师合作形态下的追求课堂情境的更高水平,同时作为一种教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明确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纲要》同时对义务教育阶段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等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近日,我们来到了绥芬河市教师进修学校,看到了该校学习《纲要》后所做的改革和突破。  因为我们很早就听说了绥芬河市教师进修
课改顺应时代潮流已经进化到了第三代,第三代课改的核心要义是从改变教学的意义走向改变教育的意义。从研究课堂走向研究教室,从教学走向教育,从课堂自学走向自主学习,从启迪思维走向点化生命,从传承知识走向创新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构建、实施高效课堂背景下的新的教育学、管理学、学习学、文化学。笔者认为第三代课改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对传统高效课堂进行改良——核心理念有所突破。从传统技术层面的高效课堂向借助现
尽管提高考试成绩的持续性的压力对教师和管理者而言往往是善意的,却往往引起误解。改革往往不承认学生的中心作用,教育的任务已经变得如此迷惘,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形成性评价的权力,特别是其能让学生提高能力水平。认识到学生和教师到底是谁在改造课堂。(科利,1991)  不过,我们却错过了利用学生的能量,他们是评估过程中的合作者。会不会太晚了点呢。不过,对课堂形成性评估策略的广泛实施是必要的。反思性评估就是这
效能评价是目前许多发达国家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一种模式。所谓效能,指的是充分利用各种管理措施和教育手段对学生学习和成长产生影响。效能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增值性评价、差异性评价和有效性评价,它有助于真实反映学校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发展。  当前的教育教学评价中出现的甄别优与劣的现象,不利于学校的发展,如重在给学校下结论,排座次,忽视了评价对学校发展的激励作用,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公布,也没有给学校二次整改的机会
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一文中这样写道:“从内部结构的观点来看,可以认为问题性的课是这样的:在这种课上,教师有意地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索活动,让学生提出学习问题,同时,解决这些问题,或由教师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它们,同时,向学生说明在该探索情境下的思维逻辑。”有效的问题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即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获得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好的问题设计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