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的阅读教学不仅仅局限在教室课堂内,整个校园处处是学生阅读的地方。本校悬挂的大幅标语:在阅读中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让许多学生和来开家长会的家长驻足沉思。加强校园物型文化课程建设,既要“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还要让每一个角落都可以阅读,使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景一观都富有人文气息,都成为学生阅读生活中值得眷注的内容与对象。此外,学校要加强“融媒体”阅读资源建设。以纸质书刊阅读为主,以电子书刊和网络阅读为辅,与时俱进,彰显学生阅读资源的“融媒体”特征,努力让阅读成为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立体化、全景式学习形态,探索与研究有效整合这些阅读媒体、阅读资源与阅读手段的方式方法。引导初中学生处理好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整本书阅读与碎片化阅读、经典作品阅读与时文新篇阅读、线上阅读与线下阅读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开放图书馆和阅览室,提高图书馆和阅览室的使用率和吸引力。设置校园读书廊、班级读书角等营造浓浓的书香。学生在学校能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可回到家中呢?
一、加强“亲子”共读活动,开展“书香家庭”比赛
强化学校的引领作用,学校首先要编制教师阅读推荐书目,校长做好学校的“首席阅读官”,教师要成为“第一阅读人”,成为学生阅读的标杆。再让学生去影响带动广大家长,把更多的家长吸纳到学校共建的“阅读生态圈”中来,培养更多的“爱读型父母”。加强阅读、创作、表演、文学、书法等学生社团建设,出版校园文学刊物,举办专家讲座,开展经典阅读读书节、朗诵会,组织校园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等。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评选“书香家庭”“读书小达人”“经典阅读明星”等家校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氛围,不断壮大“朗读者”的队伍。例如学习专题“气象物候”时,完全可以把家长请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家和学生一起收集气象物候的资料,将成语、古诗词、农谚俗语、名言警句等隐藏在经典里的“气象物候”,统统找出来,有些家长还自编了“二十四节气歌”,最后通过制作手抄报、美篇美图秀等方式展示成果,不仅将2016年刚刚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发扬光大,也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尊重自然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让学生感受到和爸爸妈妈一起學语文、拼阅读的乐趣。
二、开辟家庭“小小书屋”,营造浓厚的读书环境
为了解决学生读书的时间、空间有限的问题,为了让每一个学生离开学校仍然有书可读,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你有一本书,我有一本书,我们互相交换一本书,我们就有两本书。校园里的“小小图书跳蚤市场”十分火爆。学生们在互换书籍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分享,尝到了共享的甜头,而且还不断壮大和更新了自己的“小小书屋”,“小小书屋”不仅让学生拥有了自己的读书领地,而且作为书的小主人,他们会更加珍惜书本,因为即使看完了,还可以去交换,去发挥它们的无尽的“剩余价值”。以后放假在家,也可以看到最新最好看的书了,就再也不会去沉迷于电视、手机、电脑等虚拟世界了,如果家长们也和学生一起读一本书,以身作则,在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中,学生远离“低头族”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三、制作阅读“档案袋”,记录阅读成长的轨迹
每学期初制定好阅读计划,明确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之后,告诉给每一位学生和家长要举办读书报告会。提醒学生每读一本书都要做好读书笔记,学校会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读书“档案袋”,记录从初一到初三每个学期的阅读历程。寒暑假以及节假日的读书任务除了做好读书笔记、读后感的记载,学校开学还要对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于优秀的读书笔记、读后感都会进行校园橱窗展览,颁发获奖证书和荣誉证书,在激发学生和家长读书积极性的同时,也让爱好读书、认真读书、多读好书的学生的“档案袋”饱满起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初中生“经典悦读”教学活动,是笔者在传统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方式、规模、氛围,从时空交叉入手,借助统编新教材科学的阅读体系,用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带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读起来、说起来、写起来、画起来、唱起来。从原来老师“要我读”到现在的“我要读”,变被动的“读”为现在主动的“读”。学生也从原来的不知为什么要读,不理解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到现在的“读书有三到、三时”的提升,到“我读书我快乐”的巨大转变。老师、学生与家长们一起“全民悦读”。1.“悦读”经典,享受“阅读”:课内外结合,培养阅读兴趣。2.“悦读”经典,享受“语文”:构建平台,提供展示机会。3.“悦读”经典,享受“生活”:家校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一场从学校到家庭甚至延伸到全社会的阅读盛宴,希望从我们的语文课堂开启!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
一、加强“亲子”共读活动,开展“书香家庭”比赛
强化学校的引领作用,学校首先要编制教师阅读推荐书目,校长做好学校的“首席阅读官”,教师要成为“第一阅读人”,成为学生阅读的标杆。再让学生去影响带动广大家长,把更多的家长吸纳到学校共建的“阅读生态圈”中来,培养更多的“爱读型父母”。加强阅读、创作、表演、文学、书法等学生社团建设,出版校园文学刊物,举办专家讲座,开展经典阅读读书节、朗诵会,组织校园课本剧表演、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等。邀请家长一起参与,评选“书香家庭”“读书小达人”“经典阅读明星”等家校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出浓厚的书香氛围,不断壮大“朗读者”的队伍。例如学习专题“气象物候”时,完全可以把家长请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家和学生一起收集气象物候的资料,将成语、古诗词、农谚俗语、名言警句等隐藏在经典里的“气象物候”,统统找出来,有些家长还自编了“二十四节气歌”,最后通过制作手抄报、美篇美图秀等方式展示成果,不仅将2016年刚刚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发扬光大,也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尊重自然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让学生感受到和爸爸妈妈一起學语文、拼阅读的乐趣。
二、开辟家庭“小小书屋”,营造浓厚的读书环境
为了解决学生读书的时间、空间有限的问题,为了让每一个学生离开学校仍然有书可读,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也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和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你有一本书,我有一本书,我们互相交换一本书,我们就有两本书。校园里的“小小图书跳蚤市场”十分火爆。学生们在互换书籍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分享,尝到了共享的甜头,而且还不断壮大和更新了自己的“小小书屋”,“小小书屋”不仅让学生拥有了自己的读书领地,而且作为书的小主人,他们会更加珍惜书本,因为即使看完了,还可以去交换,去发挥它们的无尽的“剩余价值”。以后放假在家,也可以看到最新最好看的书了,就再也不会去沉迷于电视、手机、电脑等虚拟世界了,如果家长们也和学生一起读一本书,以身作则,在良好的家庭读书环境中,学生远离“低头族”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三、制作阅读“档案袋”,记录阅读成长的轨迹
每学期初制定好阅读计划,明确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之后,告诉给每一位学生和家长要举办读书报告会。提醒学生每读一本书都要做好读书笔记,学校会给每个学生建立一个读书“档案袋”,记录从初一到初三每个学期的阅读历程。寒暑假以及节假日的读书任务除了做好读书笔记、读后感的记载,学校开学还要对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于优秀的读书笔记、读后感都会进行校园橱窗展览,颁发获奖证书和荣誉证书,在激发学生和家长读书积极性的同时,也让爱好读书、认真读书、多读好书的学生的“档案袋”饱满起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初中生“经典悦读”教学活动,是笔者在传统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出发点,通过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方式、规模、氛围,从时空交叉入手,借助统编新教材科学的阅读体系,用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武装自己,带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读起来、说起来、写起来、画起来、唱起来。从原来老师“要我读”到现在的“我要读”,变被动的“读”为现在主动的“读”。学生也从原来的不知为什么要读,不理解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到现在的“读书有三到、三时”的提升,到“我读书我快乐”的巨大转变。老师、学生与家长们一起“全民悦读”。1.“悦读”经典,享受“阅读”:课内外结合,培养阅读兴趣。2.“悦读”经典,享受“语文”:构建平台,提供展示机会。3.“悦读”经典,享受“生活”:家校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一场从学校到家庭甚至延伸到全社会的阅读盛宴,希望从我们的语文课堂开启!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