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江苏省震泽中学“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的建设是对学校历史文脉的承接和传统特色的张扬,也是学校转型升级、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通过回溯传统、融通学科、联接社会等课程开发方式以及校本课程教学、天文研究性学习、天文社团活动等课程实施途径,课程基地最终形成了实践互动、开放创新的“做中学”的教学生态,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源源不断地助推着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
关键词: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江苏省震泽中学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0074-05
七襄云缎织锦绣,一脉天问谱华章。在江苏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机遇中,在学校明确借力文化承创实现优质特色发展的诉求下,江苏省震泽中学的“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被确立为省首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谨遵课程基地的本真指向,结合自身发展的目标愿景,明确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依循《“晓庵天文”校本课程标准》,基地建设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不断走向深入,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方式、教研范式与育人模式的新转变,助推着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课程基地建设缘起
建设“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不只是对学校历史文脉的一贯承接以及传统特色的高蹈张扬,更是学校迈入复兴“新常态”后转型升级、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
1.承袭文脉的跨越创生
“晓庵天文”作为我校的一项传统特色项目,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余载的天文观测活动是从学校传统里、从内部积淀里生发出来的特色办学闪光点,是我校校本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脉。
我校始建于清代著名天文学家王锡阐(字晓庵)祠堂之侧,植根于“学究天人”王晓庵究学不辍的精神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天文研究资源。1982年,学校成立“晓庵天文小组”,设立“晓庵天文观测站”,观测“天蝎座小行星掩星”。此后,学校先后举办“全国青少年天文夏令营”、“‘相约世纪日食’江苏千名少年儿童日全食观测天文夏令营”等“晓庵天文”活动,在一代代震中人心中播撒下“天问”“求索”的种子。从“人无我有”的特色项目,到“人有我强”的优势项目,“晓庵天文”历经了从“特色定位”到“强势发展”的流变,拥有了独树一帜的天文设施,累积了独领风骚的人才资源,也迎来了迫切走向纵深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借得西湖一池水,画出南国三重春”,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正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从而引领“晓庵天文”踏上发展的新征程。
2.直面发展的前瞻驱动
“特色强优质,优质促发展,发展铸品牌”,实现优质特色发展,以提高办学品位、克服“同质化”倾向,是当下普通高中建设的不二追求。我校选择了校本文化办学这一最为理想的表达与建构路径,以“文化兴校,文化润校”战略统领学校内涵建设。历经九秩沧桑,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推动震中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已成为做大做强震中品牌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如何在原有特色项目的基础上,拓展特色的内涵,延伸特色的载体,创生特色的文化,则又是重中之重。
被誉为“领跑高中学习的新革命”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为推进我校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综合平台”,建设“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是我校“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间内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课程基地建设将“以培养方式的变革为核心,建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课程体系”,“以课程文化建设为重点,扩展和放大学校的整体特色”[1]。基于此,我们立足文化承创,决心将传统优势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并将“晓庵天文研究”纳入“十二五”学校主课题“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的研究范围,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来推进,以课程建设的视角来谋划,以此推动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
二、课程基地运作机制
课程基地的建设,主要关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以课程为核心,着眼于课程决策规划、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与管理等学校课程能力的发展,不断推进基地建设。
1.课程开发:“开窗放入大江来”
课程基地,课程是核心,基地是载体。课程基地建设必须彰显课程意识、课程价值,“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课程开发正是通过与学校历史文脉糅合、多学科跨界整合、学校与社会融合等方式,全方位吸纳课程资源,多渠道创生课程意义,从而不断增加课程的容量,深入开掘课程的内涵,充分体现课程的价值。
首先,回溯传统的深度犁耕。“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源自于我校的传统特色,基于此,“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开发,首先必须回溯学校的文化源头与传统特色。其一,梳理“学究天人”王锡阐的人生历程与治学情怀,建立“晓庵天文研究”的精神坐标。其二,回溯学校“晓庵天文”活动三十余载绵延不断的历史,归结天文研究的校本范式。如此,在有效创设天文主题教学环境的同时,更发掘了丰厚而独特的校本课程资源。
其次,融通学科的多元覆盖。我们通过“需求评估—资源分析—研制课标—开发教材”四个环节来推进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力求覆盖各类学科,充分体现教师参与。我们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以天文主题为主线,跨学科遴选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内容。一开始,各教研组便在课程基地设立学科工作室,负责“晓庵天文”校本课程各学科教材的开发,摒弃学科本位,追求多学科融合。历经三个学期的试用、修改、调整后,方形成“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系列教材”正式文本。而同样追求多学科相互交融的“晓庵天文”微课程建设,则是深化“晓庵天文课程基地”建设的又一创新举措,是“晓庵天文”系列教材的“升级版”,是定点打桩、聚焦专题的二度深入开发。
第三,联接社会的全域共享。“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开发始终致力于走校内外相结合的道路,以提高校本课程的学习效益。一方面,我们通过平台打造、模型建构等不断加强基地的硬件建设;同时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拓展渠道,走向社会,实现校本天文资源与王晓庵纪念馆、南京大学天文系、紫金山天文台、吴江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校外天文资源的联动共享,并逐步增强对外的示范辐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以各学科专任教师和学术共同体成员为主体,开发校本教材,进行教学研究;同时又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人脉资源,引进高校天文专家学者等外援的力量,聘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丁明德,苏州天文台台长梅苞等作为校外专家顾问团队,担任“晓庵天文”校外辅导员。 2.课程实施:“堂堂溪水正南奔”
课程基地应该像堂堂南奔的溪水一样,始终处于活动的状态,这样才能永远保持蓬勃的生命活力。课程基地不应是静态的展示,最为关键的应是动态的运作,即课程的实施。“晓庵天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校本课程,分为综合实践类(必修)、学科拓展类(选修Ⅰ)、综合活动类(选修Ⅱ)三种类型,采取“文本学习 研究性学习 社团活动”的教学方式,建构了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的立体课堂,不断改进课程实施方式,彰显“活泼泼”的学校教育特色。
首先,校本课程教学的恒常开展。根据“晓庵天文研究”的课程目标,“晓庵天文研究”校本课程体系的实施采取校本学习的形式进行,大体包括“建设平台—课程教学—课程评价”三个环节。主体课程教学以晓庵天文台、晓庵天文公园等为平台,分别在高一、高二每周连续开设。在组织校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探究式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学习方式。课程教学创设对话与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开展人机互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究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打破一张课表教学、一间教室教学的教育方式,借助新颖的学科环境、教学模型促使教育教学行为发生变化。实践观测活动设定在周一至周五晚上最后一节自习课,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每学期2次。课程采用作品展示、现场演示、实物制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过程性的全面评价,并适当赋予选修学分。
其次,天文研究性学习纵深推进。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校付诸实践的十余年中,它最终表现为融入日常的方法形态、独立开放的课程形态、拓展学科的课程形态这样三个层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也就为“晓庵天文研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本课程的实施,意在实现课程与课题的有效融合,双轨并进,可灵活选择或整合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让每一位学生经历完整而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一门课程都渗透研究精神,使校本课程成为唤醒学生探究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课程资源。为此,学校成立“天文研习工作室”,负责天文主题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等工作。工作室遵循多学科相互交融的综合性原则,开发“晓庵天文微课程”,汇编了20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在每学年初的研究性学习动员大会上,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天文课题的研究;学年末成果展示会上,都要安排课题的汇报,研究成果汇编成《放飞翅膀》。
第三,天文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践。社团活动课程化即用课程的理念对活动项目进行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价,以构建活动内容,完善组织结构,改进运作机制,健全评价体系,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素养,从而解决先前社团活动随意低效等问题。我校的“晓庵天文社”由学生自主创建,实行自主管理,进行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天文社致力于以课程为依托来提升社团活动的内涵与品质,在坚持日常观测之余,每学期都要开展天象表演、天文讲座、天文科普读物推荐等近30项系列性活动,这些活动已成为广大青年天文爱好者培养兴趣爱好、宣传天文科普、培养团队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平台。“晓庵天文社”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发挥了学生的才华特长,还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能力,提升了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真正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老师也在社团活动中获得成长,学校更在社团活动中取得发展。
三、课程基地建设成效
“千江有水千江月”,“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正呈现出物态化建设与非物态化建设齐头并进、实践性成果与认识性成果两翼齐飞的良性态势,最终形成“基地即课堂、课堂即基地”的教学生态,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
1.开发实施直趋高标精品
“晓庵天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作为我校自主研发的原创性教学成果,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该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套课程标准。在全面考量学校历史传统、系统分析天文学特点的基础之上,我们研制了《“晓庵天文”校本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确立以“天文情怀,科学精神”为课程核心理念,以“崇扬天问精神,培养探究能力;陶冶天文情怀,提升人文素养;倡导动手实践,转型学习方式”为课程目标,对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与学的方式、课程评价、资源开发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九册校本教材。“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共九册)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正式出版,并荣获“全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系列教材追求多学科相互渗透综合,注重科学与人文融合、实践与理论结合、学习与研究契合,能较好地引领学生在浩瀚星空中或自在遨游,或漫漫求索。
三类教学平台。一是物态平台,即“晓庵天文台”和“晓庵天文公园”;二是虚拟平台,即晓庵天文网站;三是展示平台,即晓庵天文研究杂志。其中,晓庵天文主题公园由天文研习、天文观测、天文展览、天象模拟四大功能片区组成,是师生开展天文观测活动和天文科普教育的平台。其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实施先进,功能齐全,建构模型与互动平台集智能化与人本化为一体,实用又有实效,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一流,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能和综合素养。
2.人才培养实现创新转型
“晓庵天文”的多样化课程资源,为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选择,促进了学习效能的提高。课程基地秉承以“自能”与“探究”为核心的“晓庵精神”,不断改进课程实施方式,促进教学方式与育人模式的新转变,催生必选修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社团建设的不断自省与持续革新。研究性学习课题“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与运用研究”荣获吴江区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现场展评一等奖第一名;《放飞翅膀》获吴江区研究性学习成果集评比一等奖;晓庵天文社荣获“苏州市十佳社团”称号。在天文研究的带动下,学校在全国中学生机器人比赛等科技项目竞赛中屡创佳绩。同时,基地也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学校在课程基地设立“晓庵天文”学科工作室,专司校本教材的研发和研习活动的指导,涌现了“国际天文年·中国江苏突出贡献者”荣誉获得者陆兴虎等一批优秀专业指导老师。学校亦将教研活动搬到课程基地,让教师和课程基地一起成长。由此,传统的学科教研方式得以更新,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江苏省震泽中学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0074-05
七襄云缎织锦绣,一脉天问谱华章。在江苏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机遇中,在学校明确借力文化承创实现优质特色发展的诉求下,江苏省震泽中学的“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被确立为省首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谨遵课程基地的本真指向,结合自身发展的目标愿景,明确树立精品意识,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依循《“晓庵天文”校本课程标准》,基地建设在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不断走向深入,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方式、教研范式与育人模式的新转变,助推着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课程基地建设缘起
建设“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不只是对学校历史文脉的一贯承接以及传统特色的高蹈张扬,更是学校迈入复兴“新常态”后转型升级、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抓手。
1.承袭文脉的跨越创生
“晓庵天文”作为我校的一项传统特色项目,已有30多年的历史。30余载的天文观测活动是从学校传统里、从内部积淀里生发出来的特色办学闪光点,是我校校本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脉。
我校始建于清代著名天文学家王锡阐(字晓庵)祠堂之侧,植根于“学究天人”王晓庵究学不辍的精神之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天文研究资源。1982年,学校成立“晓庵天文小组”,设立“晓庵天文观测站”,观测“天蝎座小行星掩星”。此后,学校先后举办“全国青少年天文夏令营”、“‘相约世纪日食’江苏千名少年儿童日全食观测天文夏令营”等“晓庵天文”活动,在一代代震中人心中播撒下“天问”“求索”的种子。从“人无我有”的特色项目,到“人有我强”的优势项目,“晓庵天文”历经了从“特色定位”到“强势发展”的流变,拥有了独树一帜的天文设施,累积了独领风骚的人才资源,也迎来了迫切走向纵深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借得西湖一池水,画出南国三重春”,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正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从而引领“晓庵天文”踏上发展的新征程。
2.直面发展的前瞻驱动
“特色强优质,优质促发展,发展铸品牌”,实现优质特色发展,以提高办学品位、克服“同质化”倾向,是当下普通高中建设的不二追求。我校选择了校本文化办学这一最为理想的表达与建构路径,以“文化兴校,文化润校”战略统领学校内涵建设。历经九秩沧桑,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推动震中优质发展、特色发展,已成为做大做强震中品牌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而如何在原有特色项目的基础上,拓展特色的内涵,延伸特色的载体,创生特色的文化,则又是重中之重。
被誉为“领跑高中学习的新革命”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为推进我校改革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综合平台”,建设“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是我校“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间内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课程基地建设将“以培养方式的变革为核心,建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课程体系”,“以课程文化建设为重点,扩展和放大学校的整体特色”[1]。基于此,我们立足文化承创,决心将传统优势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并将“晓庵天文研究”纳入“十二五”学校主课题“基于文化承创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校本研究”的研究范围,以课题研究的方式来推进,以课程建设的视角来谋划,以此推动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
二、课程基地运作机制
课程基地的建设,主要关涉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以课程为核心,着眼于课程决策规划、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与管理等学校课程能力的发展,不断推进基地建设。
1.课程开发:“开窗放入大江来”
课程基地,课程是核心,基地是载体。课程基地建设必须彰显课程意识、课程价值,“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课程开发正是通过与学校历史文脉糅合、多学科跨界整合、学校与社会融合等方式,全方位吸纳课程资源,多渠道创生课程意义,从而不断增加课程的容量,深入开掘课程的内涵,充分体现课程的价值。
首先,回溯传统的深度犁耕。“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源自于我校的传统特色,基于此,“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开发,首先必须回溯学校的文化源头与传统特色。其一,梳理“学究天人”王锡阐的人生历程与治学情怀,建立“晓庵天文研究”的精神坐标。其二,回溯学校“晓庵天文”活动三十余载绵延不断的历史,归结天文研究的校本范式。如此,在有效创设天文主题教学环境的同时,更发掘了丰厚而独特的校本课程资源。
其次,融通学科的多元覆盖。我们通过“需求评估—资源分析—研制课标—开发教材”四个环节来推进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力求覆盖各类学科,充分体现教师参与。我们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以天文主题为主线,跨学科遴选课程资源,整合课程内容。一开始,各教研组便在课程基地设立学科工作室,负责“晓庵天文”校本课程各学科教材的开发,摒弃学科本位,追求多学科融合。历经三个学期的试用、修改、调整后,方形成“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系列教材”正式文本。而同样追求多学科相互交融的“晓庵天文”微课程建设,则是深化“晓庵天文课程基地”建设的又一创新举措,是“晓庵天文”系列教材的“升级版”,是定点打桩、聚焦专题的二度深入开发。
第三,联接社会的全域共享。“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开发始终致力于走校内外相结合的道路,以提高校本课程的学习效益。一方面,我们通过平台打造、模型建构等不断加强基地的硬件建设;同时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拓展渠道,走向社会,实现校本天文资源与王晓庵纪念馆、南京大学天文系、紫金山天文台、吴江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等校外天文资源的联动共享,并逐步增强对外的示范辐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以各学科专任教师和学术共同体成员为主体,开发校本教材,进行教学研究;同时又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人脉资源,引进高校天文专家学者等外援的力量,聘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丁明德,苏州天文台台长梅苞等作为校外专家顾问团队,担任“晓庵天文”校外辅导员。 2.课程实施:“堂堂溪水正南奔”
课程基地应该像堂堂南奔的溪水一样,始终处于活动的状态,这样才能永远保持蓬勃的生命活力。课程基地不应是静态的展示,最为关键的应是动态的运作,即课程的实施。“晓庵天文”作为一门综合性校本课程,分为综合实践类(必修)、学科拓展类(选修Ⅰ)、综合活动类(选修Ⅱ)三种类型,采取“文本学习 研究性学习 社团活动”的教学方式,建构了学生“自主 合作 探究”的立体课堂,不断改进课程实施方式,彰显“活泼泼”的学校教育特色。
首先,校本课程教学的恒常开展。根据“晓庵天文研究”的课程目标,“晓庵天文研究”校本课程体系的实施采取校本学习的形式进行,大体包括“建设平台—课程教学—课程评价”三个环节。主体课程教学以晓庵天文台、晓庵天文公园等为平台,分别在高一、高二每周连续开设。在组织校本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探究式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多种学习方式。课程教学创设对话与开放的课堂教学情境,开展人机互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究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打破一张课表教学、一间教室教学的教育方式,借助新颖的学科环境、教学模型促使教育教学行为发生变化。实践观测活动设定在周一至周五晚上最后一节自习课,以班级为单位,每班每学期2次。课程采用作品展示、现场演示、实物制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过程性的全面评价,并适当赋予选修学分。
其次,天文研究性学习纵深推进。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校付诸实践的十余年中,它最终表现为融入日常的方法形态、独立开放的课程形态、拓展学科的课程形态这样三个层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也就为“晓庵天文研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本课程的实施,意在实现课程与课题的有效融合,双轨并进,可灵活选择或整合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让每一位学生经历完整而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一门课程都渗透研究精神,使校本课程成为唤醒学生探究意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课程资源。为此,学校成立“天文研习工作室”,负责天文主题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等工作。工作室遵循多学科相互交融的综合性原则,开发“晓庵天文微课程”,汇编了20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在每学年初的研究性学习动员大会上,都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天文课题的研究;学年末成果展示会上,都要安排课题的汇报,研究成果汇编成《放飞翅膀》。
第三,天文社团活动课程化实践。社团活动课程化即用课程的理念对活动项目进行规划、实施、管理和评价,以构建活动内容,完善组织结构,改进运作机制,健全评价体系,让不同学段的学生在实践中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内在素养,从而解决先前社团活动随意低效等问题。我校的“晓庵天文社”由学生自主创建,实行自主管理,进行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天文社致力于以课程为依托来提升社团活动的内涵与品质,在坚持日常观测之余,每学期都要开展天象表演、天文讲座、天文科普读物推荐等近30项系列性活动,这些活动已成为广大青年天文爱好者培养兴趣爱好、宣传天文科普、培养团队精神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平台。“晓庵天文社”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技能,发挥了学生的才华特长,还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能力,提升了学生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真正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老师也在社团活动中获得成长,学校更在社团活动中取得发展。
三、课程基地建设成效
“千江有水千江月”,“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正呈现出物态化建设与非物态化建设齐头并进、实践性成果与认识性成果两翼齐飞的良性态势,最终形成“基地即课堂、课堂即基地”的教学生态,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
1.开发实施直趋高标精品
“晓庵天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作为我校自主研发的原创性教学成果,被评为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该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套课程标准。在全面考量学校历史传统、系统分析天文学特点的基础之上,我们研制了《“晓庵天文”校本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确立以“天文情怀,科学精神”为课程核心理念,以“崇扬天问精神,培养探究能力;陶冶天文情怀,提升人文素养;倡导动手实践,转型学习方式”为课程目标,对课程设计、教材编写、教与学的方式、课程评价、资源开发等进行了明确的界定。
九册校本教材。“晓庵天文校本课程系列教材”(共九册)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正式出版,并荣获“全省校本课程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系列教材追求多学科相互渗透综合,注重科学与人文融合、实践与理论结合、学习与研究契合,能较好地引领学生在浩瀚星空中或自在遨游,或漫漫求索。
三类教学平台。一是物态平台,即“晓庵天文台”和“晓庵天文公园”;二是虚拟平台,即晓庵天文网站;三是展示平台,即晓庵天文研究杂志。其中,晓庵天文主题公园由天文研习、天文观测、天文展览、天象模拟四大功能片区组成,是师生开展天文观测活动和天文科普教育的平台。其布局科学,结构合理,实施先进,功能齐全,建构模型与互动平台集智能化与人本化为一体,实用又有实效,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属一流,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能和综合素养。
2.人才培养实现创新转型
“晓庵天文”的多样化课程资源,为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选择,促进了学习效能的提高。课程基地秉承以“自能”与“探究”为核心的“晓庵精神”,不断改进课程实施方式,促进教学方式与育人模式的新转变,催生必选修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社团建设的不断自省与持续革新。研究性学习课题“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与运用研究”荣获吴江区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现场展评一等奖第一名;《放飞翅膀》获吴江区研究性学习成果集评比一等奖;晓庵天文社荣获“苏州市十佳社团”称号。在天文研究的带动下,学校在全国中学生机器人比赛等科技项目竞赛中屡创佳绩。同时,基地也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学校在课程基地设立“晓庵天文”学科工作室,专司校本教材的研发和研习活动的指导,涌现了“国际天文年·中国江苏突出贡献者”荣誉获得者陆兴虎等一批优秀专业指导老师。学校亦将教研活动搬到课程基地,让教师和课程基地一起成长。由此,传统的学科教研方式得以更新,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能力得到提升。